APP下载

文史哲融通:文言文阅读教学深度推进策略

2022-07-16成颂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2年6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文本

成颂

传统文言经典是历经时间淘洗而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精粹,涵养着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其厚重的思想价值、典雅的文化品质需要通过深度阅读进行代际传递。本文根据传统经典文本的内在特点,以统编教材必修下第一单元核心问题的破解为例,阐释文史哲融合的教学策略,探析深度推进文言文阅读教学。

一、文史哲融合教学的学理依据

中国古代的学科边界是非常模糊的,诸多传统经典文本文史哲高度融合,如诸子散文,史传文本等,抑或钩沉稽古,发微抉隐,抑或褒贬春秋,畅叙幽情,单就内容而言,我们很难明确界定其学科属性。如果教学偏执于一端,无异于管中窥豹,文本意旨也就无从全窥深掘。披文入情,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方可尽得其精要。故此,就传统经典文言文本的教学而言,我们主张突破学科边界,实现文史哲互融。深究其学理,具体有二:

一者,三者有着共同的价值指向——统一的人本诉求。文学以载道的方式关注人的心灵状态和精神诉求;史学以实证的方式关注人的经验智慧和实践诉求;哲学以反思的方式关注人的生命状态和价值诉求。可谓殊途同归。

二者,彼此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交错的思想源流。纵向溯回,作者思想与时代语境的融合,经典作品难免留下时代印记。寻波讨源,我们会发现“史”对“文”的深度映照,即“文”与“史”是相因相承的;横向透视,经典文本都是作者对社会话语的高度凝炼,思想汇通,我们会发现,“哲”对“文”的思想关照,即“文”与“哲”是相生相伴的;当然,“文”是“史”与“哲”的呈现方式之一。如此而言,文史哲融合互补并非外力强加,而是内在刚需。

当然,强调文史哲融合并非取消各自个性特点和学科使命。相反,本于“和而不同”的理念,我们需要将文学对世态万象的情感表达,史学对世事变迁的经验表达,哲学对宇宙人生的思辨表达,进行沟通和共享,臻于融合,由浅入深,逻辑推进文言阅读教学。

二、文史哲融合教学的实践路径

本单元所属人文主题及对应的“学习任务群”分别为“文明之光”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两条线索的核心任务分别为:其一,人文主题:探求诸子价值指向和社会理想,研究儒道思想内涵;其二,学习任务群:学习诸子散文思辨性特点和史传文本纪实性特点,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现根据本单元核心任务以及不同文本的深度侧重,从三条路径抵达文言文本的思想深处。

(一)以“哲”为心,逻辑推进

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是哲学的学科使命。针对哲理倾向较浓的文本,我们可以围绕核心任务,深度挖掘文本的哲学内涵,以“哲”学使命为中心,逐层深入,逻辑推进,实现深度融合。

本单元任务之一:挖掘“吾与点也”“保民而王”“依乎天理”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指向,进而深度理解文本,透视先贤渴慕的理想社会。我们选其一者,以《侍坐》篇进行例析,阐述“文史哲”融合之道。

课时任务:挖掘“吾与点也”的深层内涵。

活动之一:课前分组查找资料,探究“礼崩乐坏”的社会历史背景,如当时历史背景、文化氛围、士人的人格诉求等。如此,基于“史”实的“哲”理探析便有了源头活水,如下表所示:

探析之前,深度了解诸子言论的历史背景,一者为哲理思想的阐述张本,振叶寻根;二者为哲理思想的深度挖掘疏浚泉源,以望哲思流远。

活动之二:披文求理,思辨阅读,逐层推进,探讨“吾与点也”三重境。

一境:“祭祀归礼”说

(汉)王充曰:……周之四月,正岁二月也,尚寒,安得浴而风干身?由此言之,涉水不浴,雩祭审矣。[1]唯物论者王充根据节令特点,推测曾点仅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祭祀场景,以此表达对礼乐有序祭社会的向往。孔子的认同折射出其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的焦虑与反思,正合儒家礼乐治国的方略。

二境:“社会大同”说

(北宋)程子曰:孔子与点,盖与圣人之志同,便是尧、舜气象也。[2]程颢将曾点描绘的社会图景提高到气象的境界,谓之“尧舜气象”,即“圣人气象”,实为清平盛世。这实为儒家“和天下”社会理的现实折射。境界更为高远。

三境:“天理流行”说

(南宋)朱熹:曾点之学……天理流行,随处充满……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3]朱子认为曾点能“超然看破”生命本真,以至于“随寓而乐”。所以将“曾点气象”推向极致,谓之到达了“天理流行”的最高境地。

概而言之,无论是“礼治社会”还是“社会大同”,终极指向为“人”,正所谓“仁者爱人”。而“人”追求的最高层次是达到身心自由,逍遥放达之境界。

学生在挖掘“吾与点也”的内涵过程中,进阶推进文本思想,透视儒家向外治国以求“和天下”的社会理想和向内修身以求诗意人生的价值取向,并能够将这种“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和社会诉求内化为自我审美取向,实现人格的升华。再者,诸如这种“由外到内,由史到哲”的深度推进训练,锤炼和发展了学生逻辑思辨思维。

(二)以“史”为据,实证推进

对人类智慧的淘洗归流和批判传承是史学的学科使命。诸多经典史传散文兼具文学性。如冠绝史家,韵比离骚的《史记》,情韵并美,文彩照耀的《左传》,但史传文本的根本使命在于实证。据此,我们可以围绕核心任务,在析文的基础上,大胆质疑,以“史”为据,考辨文本,回到历史现场。

本单元任务之二:深度阅读文本,对史实进行理性分析、客观评判,甚至提出质疑。如:深掘烛之武退秦师除了个体智慧外的深层原因;探寻项羽不殺刘邦的历史解释;发掘司马迁对鸿门宴“不合常理”的叙述等等。现以《烛之武退秦师》核心任务的破解为例,探究史传散文阅读教学的深度推进之道。

课时任务:烛之武退秦师除了高超的外交辞令外的深层原因考辨。

作为史传散文的《左传》长于画人叙事,善于铺叙辞令,亦可谓经典的文学著作。“褒贬春秋”的价值判断在阐发历史观的同时实现文以载道的文学使命;“微言大义”的叙事风格背后隐藏着儒家哲思。循着这一思路,文本解读后,我们对烛之武退秦师的深层原因进行考辨。

活动之一:分组查阅经典注释本,摘录各大经典注译本对《左传·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关注疏评点,以备上课交流。

活动之二:1.各组课堂交流呈现搜集资料。2.退秦师的深层原因考辨。

在文本分析中,可以引导学生分类分层,逻辑延展式逐层深入分析。如此可以培养学生有条不紊地由浅入深分析问题的习惯,如:

分类一:主观原因

其一,烛之武高超的论辩技能和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的顶级外交智慧(文本有详叙,在此不赘述)。

其二,挖掘“士”阶层的精神内涵。烛之武抛却怨怒,舍身游说,使郑国转危为安。他由“怨”到“忠”的逆转过程,其实就是“士”精神的内涵外化。匡扶天下的济世情怀和杀身成仁的道义诉求是战乱年代“士”阶层的精神属性。成为一国之士是他们毕生的价值追求。“士”阶层的精神诉求,为成功退秦起了基础性作用。

分类二:客观原因

其一,姻亲关系:世袭姻缘,秦晋之好。按理说,烛之武不仅要说服秦穆公,还应该说服晋文公,郑国才能最终免于战祸。其实秦晋背后有个非常复杂的姻亲关系。如果晋攻打失约的秦,先辈修好的“秦晋之好”定然崩塌,这是晋文公不得不考量的。

其二,正义仁道:师出有名,撤军有理。因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晋联秦围郑。因为考虑到:“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晋文公决定撤军。秦晋如此,无非想站在正义立场。

其三,利益诉求:国家为重,利益至上。当然,如前所述的“正义仁道”,作为儒家经书的《左传》有宣扬儒家“和”的精义之嫌。从“史”的视角看,春秋无义战,秦晋联盟瓦解的终极指向是国家利益。就秦而言,概烛之武详述而言之:秦国从这场战争捞不到一点好处!对晋而言,“以乱易整,不武”。

如此依据史实,学生对史传文本内涵由浅入深地进行批判分析,就“文”而言,在语言实践中,发展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从而建构个性话语体系;据“史”而论,基于史料,对文本内涵进行实证分析有助于培养实证精神,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批判接受文化传统;从“哲”而思,对史传文本的考辨和评判,其实本身就是自我思想的深度挖掘和价值判断的呈现,从而拓展思维品质。如此,“文史哲”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融合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包容达变的价值观,提高审美品位,端正审美取向,最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三)以“文”为本,言语推进

语言是文学的生命,思想是其灵魂。透视文学语言,方可进入文本深邃的思想世界。文学创作,经由有限的语符,很难穷尽作家思想,完整呈现其精神世界,存在言不尽意的困惑。刘勰揭橥了言意相乖这一审美规律:

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4]

意谓:起笔之时,心气超过言辞;文成之时,心气对折于前,为何?因为文意出于想象,容易出奇;但语言客观实在,不易出彩。深究其因,在于人们的情感微妙莫测,具有无尽的延展性,而语言具有有限的指向性。事实上,语言作为符号系统,与人具有天然的隔离性。加之,語符会随着社会发展,历史演进而流变,这就加深了语言的时空隔离性。故而,欲出“文”采,需要我们沿波讨源,挖掘其“史”的厚重;要深度表达思想,需要探析语言背后的“哲”理指向。所以会通“文史哲”,借由“史”和“哲”的津梁,学生尽可能地解决言意相乖的矛盾,完整深度表达自我观点。

本单元任务三:深度阅读文本,思辨表达(写作)。深度阅读文本,透析先贤思想,进行基于现实的思辨表达。如:探析《齐桓晋文之事》“推恩足以保四海”的当代意义和时代缺陷,庄子“因其固然,依乎天理”的审美价值。

课时任务:读写融通,思辨表达。深读群文,对文本折射的思想,发表观点,思辨表达。以写促读,破解核心问题。

活动之一:透视语言,探寻思想。梳理三篇文章的语言特点,根据时代背景,知人论世,由浅入深,透析文本思想并提出质疑。(提供如下学习支架)

活动之二:人格互辩,思维激荡。根据议题,分组开展论辩或讨论活动,辨析诸子理想人格。

活动三:确定观点,思辨表达。从上表选择一个议题,确立观点,根据质疑,思辨表达,写一篇800字左右论述文。

如此,在“文”“史”“哲”共融的语境下,以“文”为本,进行思辨阐述,用“史”来弥合语符的时空隔离,不断突破“言”的有限性,延伸语言的“能指”;以“哲”来拓展“意”的无限延展性,拓深语言的“所指”。如此,尽可能地解决言意相乖的矛盾,进而深度表达观点,以写促读,向传统文化的深处漫溯。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5]其综合性强调课程内容的整合,不同思想的融合。有应如此,统编教材守正出新,打破传统教材囿于文体藩篱的单元组织模式,通过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织单元和选编教学内容,突出资源的整合和学科内容的融合。据此而言,文史哲综合共融是文言文深度阅读的应有之策,更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汉)王充.论衡·明雩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5:165-166.

[2][3](宋)朱熹撰,金良年译.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170-169.

[4](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9):49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文本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刚柔并济
破次元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