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织造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探析

2022-07-15汪泽幸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金课知识点工程

刘 超,汪泽幸,何 斌,周 蓉

(湖南工程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2018 年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加强“金课”建设,旨在全面提高本科教育质量。“金课”建设就是采用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新技术来建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全国高等院校已全面推广“金课”的建设和实践。“金课”进一步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程教学,学生应该是主动学习者、积极发现者和执着探索者,而教师则是学习的引导者、推动者和参与者[1-2]。建设“金课”应该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结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湖南工程学院(下面简称我校)是湖南省唯一开设纺织工程专业的本科高等院校,2021 年又申报新增了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目前《非织造学》属于我校纺织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也将成为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重点围绕非织造成网和加固工艺原理展开[3],全面介绍了非织造用纤维原料、非织造材料的成形原理和加工工艺、各类成形方法生产的非织造材料结构与性能特点、非织造产品的应用领域等[4-6]。虽然我校《非织造学》课程开设时间较早,但由于课程改革进程慢,教师团队建设滞后、课时少内容多、工艺技术相关知识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等一系列原因,导致课程教学质量无法提升,而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又普遍缺乏对非织造行业的深入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不好。

为提高课程质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非织造学》课程进行“金课”建设,将非织造行业需求引入课程教学,促进课程内容的充实和优化,加强线上线下教学平台建设,将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引入课程教学中[7],强化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能力,为非织造行业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我校《非织造学》课程建设可以从培养优质的教师团队、设计高效的课堂教学和建立科学合理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3个方面开展。

1 优质的教师团队建设

我校纺织工程专业办学历史悠久,但非织造方面的发展进程较慢,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非织造教师团队,而优质的教师团队是建设“金课”的重要基础。教师团队建设主要从3 个方面入手。

1.1 师风师德建设和立德树人

加强教师团队的师风师德建设,立德树人,落实推进《非织造学》课程思政。高校教育不能仅仅是专业知识教育,道德教育也应该融入其中,二者相辅相成,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案例引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品德修养和个人综合素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非织造工程问题的科学思维、职业素养、工程伦理、法制思维的养成,深挖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2 提升教师团队业务水平

积极从外部引进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教师资源,并整合内部资源,尽快建立课程教师团队。团队成员应该对《非织造学》课程建设有深入了解,积极参与到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通过非织造材料方向的课题研究来反哺教学,做到教研相长。此外,要求所有教师必须具有非织造相关企业工程或工作经历,与行业保持紧密联系。只有教师掌握了行业的最新动态,才能做到课程教学内容的持续更新。

1.3 创新教学方法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不能固守传统的教学手段,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给教学手段带来巨大变革,教师通过教育技术培训,要能够灵活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学习平台、微课、慕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有助于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2 高效的课程教学设计

2.1 科学制定课程教学大纲

深化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需求为中心,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做好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以现代非织造行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组织非织造企业导师、课程组教师和其他高校非织造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共同确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考核方式。

2.2 教学内容精简和更新

全球范围内非织造材料和产品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非织造工艺的快速发展,使得非织造相关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出现,成网加固技术不断创新。而教材内容更新缓慢,部分内容远远滞后于行业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多到非织造相关企业学习,对行业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资料收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反映非织造生产工艺的先进技术。此外,教学内容应尽量精简,做到不与其他课程内容重叠,如课程中关于“梳理成网”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与纺纱学课程的内容重叠,删除后只需重点讲“铺网”和“杂乱梳理”的内容。

2.3 以成果为导向的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体系由线上和线下学习成绩两个模块组成:线上学习成绩包括视频学习、教学资源下载、平台课后作业完成、每章节测试成绩和完成发布任务情况等;线下学习成绩包括课堂讨论表现、实验操作成绩、报告和作业情况及最终考试成绩组成,科学客观评定学生对本门课程掌握情况。

2.4 持续改进

课程应建立沟通反馈机制,根据《非织造学》课程进度,分时段与学生沟通,了解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习效果和实际需求等,总结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持续改进。同时,对有我校学生就业的非织造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对我校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等能力的评价,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重视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为学生达到毕业要求奠定基础。

3 科学合理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教学阶段:“线上”教学阶段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将部分课程资源放到网络平台上供学生学习,不同于“面对面”的传统教学方式,“线上”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束缚,学生只要有需要,就能通过线上相关资源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提高学习兴趣;“线下”教学阶段主要是教师在教室和实验室的现场讲授,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等教学手段,但受到课时限制,学生可能无法在有限时间内接收全部知识点[8]。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手段是以线下教学为基础,辅以线上教学资源,如微课短视频、慕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学习通和超新星等网络教育平台资源,还可根据课程特点,自制动态工艺流程图,设计知识点巩固训练,产品案例分析等。

合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并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围绕纺织工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修订《非织造学》课程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设置任务模块和考核形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做到课前学生在线上进行知识点预习,课中教师结合线上线下资源进行“面对面”授课,课后学生在线上巩固和拓展。

3.1 线上线下理论教学

积极建设《非织造学》课程线上资源库,利用超星、微课、慕课等平台,在整合现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针对课程知识点录制短视频,拍摄设备生产实况视频,制作动态工艺流程分解图等。教师设计课堂内容,录制不同知识点的短视频,并设计问题、布置学习任务,使学生对前后知识更好地融会贯通。课前通过这些短视频和知识点的梳理,让学生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课中结合线上平台,辅助线下课程理论教学,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教学中注重知识和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复杂非织造工程问题的能力。课后通过线上布置作业、学习任务和知识点巩固等,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学生进行答疑辅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能够得到教师的及时协助,提高学习效果,加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非织造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如图1 所示。

图1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非织造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3.2 线上线下实践教学

结合现有的纺织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条件,积极构建非织造方向基础实验室。此外,自2011 年起,纺织工程专业被遴选为我校“卓越计划”实施专业,超过30 家校企联合培养和产学研合作企业,包括多家非织造相关企业,在校企合作育人方面经验丰富,可以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解决目前非织造大型实验设备缺乏等问题。

由于非织造生产设备属于大型实验设备,要满足所有学生动手操作需求具有实际困难,而线上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让所有学生能够全方位参与生产工艺参数设置及实验操作。可以依托已有的湖南省纺织工程虚拟仿真试验教学中心,与其他高校和企业合作建设非织造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4 结语

纺织工程专业是我校的优势专业之一,创办历史较长,属于国家级特色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卓越计划2.0”的实施专业,也是工程硕士招生试点专业。我校从学科专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紧跟行业发展等各方考虑,将积极推进申报新增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而《非织造学》作为该专业的核心重点课程,通过全面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以课程建设为依托,提升非织造专业方向教师团队的整体业务水平,深入探索非织造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优质的教学平台,为后续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金课知识点工程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打造监狱学专业实训金课
子午工程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