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外贸跟单实习平台的《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2022-07-15李学佳刘其霞
董 震,李学佳,刘其霞
(南通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纺纱、面料设计、非织造及进出口贸易是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的几大传统就业方向[1]。近年来,随着招生制度改革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纺织专业的生源面临着萎缩的趋势。以南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为例,2018—2021 年间纺织工程专业的入校学生人数均在90 名,但毕业时留在本专业的学生人数平均只有50名左右,许多学生在入校后的前三学期选择了转专业。就专业就业数据来看,传统纺织就业人数占比持续下降,进出口贸易方向的就业比例逐年升高。这是因为传统纺织的附加值提升有限,能提供的高薪就业机会较少,而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岗位能带来更多机会。即使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2021 年,进出口方向的就业生比例仍超过21%。我国是世界纺织贸易大国,进出口总量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相关岗位需求稳定且持续升高。因此,有必要加强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相关课程的教学[3],使教学内容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同时也通过教学改革提升专业凝聚力。
当前,在《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理论教学方面,多数院校使用通用进出口贸易教材,如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新编进出口贸易实务》、格致出版社的《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这类教材内容全面,但在内容组织上缺乏纺织元素,突出表现在纺织案例少,与纺织相关的实践内容少。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许多企业反映我校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方向的毕业生需经历较长时间的适应期才能胜任工作,实践水平有待提高。要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我校学生的实践能力,需优化进出口贸易相关的教学资源,同时重新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目前,由于专业规模和师资等因素的限制,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的适配教材还非常缺乏,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4-5]。
教学总课时受限是目前纺织专业教学中面临的另一主要问题。由于基础课、公共课学时占了较大比例,多数纺织院校的专业课学时只能在一个小范围内波动。作为纺织专业的一个重要方向课程,《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实务》的总学时也受限。在学时数不能增加的前提下,只能通过课程资源整合和优化来提高教学质量[6]。为实现这一目标,我校于2019 年购入远恒外贸跟单实习平台,使其有机嵌入课堂,同时调整贸易方向课程设置,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1 外贸跟单实习平台模块
我校配置的跟单实习平台包括贸易实务学习模块、理论学习模块和场景式体验模块3 部分。这3 部分相互独立,但涉及的内容相互联系和贯通。3 个模块的内容如下。
1.1 贸易实务学习模块
此模块与《纺织品跟单》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对接,依据教材中跟单操作的主要环节,包括日程安排、打样、样品检验、原辅料检验、抽样评估、包装及单据交付等模拟真实跟单环境,通过系统配置各阶段任务,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真实跟单需求,熟悉纺织跟单环境,提高解决纺织品外贸跟单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该模块的过程中,学生以完成某一具体任务为目标,按真实的跟单流程操作,体会进出口贸易实务操作中各环节的要点。
1.2 理论能力学习模块
理论学习模块内容对应了《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实务》《纺织品检验》及《纺织品商法》等几门课程,包括进出口贸易实务理论、纺织品检验基础知识及贸易实践技巧等,采用试题形式学习和考核。学生在学习该模块时,通过模拟考核得到各知识点得分,再通过后台分析得到评价。学生可以在后续实践学习中,针对发现的薄弱环节进行巩固。
1.3 场景模拟模块
此模块以进出口贸易各关键角色如生产企业、外贸公司、海关、保险公司、银行、货贷、商检、外经贸委等为主体,进行交易场景模拟。在实践中,以单证为抓手将各角色有机串联,强化学生对各角色的理解,同时巩固进出口贸易单证的相关知识。该模块旨在加强学生对进出口贸易关键角色的理解,从而全面掌握纺织品进出口业务要点。此模块在《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实务》《纺织品检验》及《纺织品商法》等课程间起衔接作用。
2 教学改革措施
2.1 课程设置和调整
由于跟单实习平台使各贸易课程的衔接更紧,学校合并了《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实务》和《纺织品商法》课程,新开设必修课《纺织经营与贸易》,保留了选修课《纺织品跟单》和《纺织品检验》,同时增设了2 周《纺织品外贸跟单与跨境电商实训》实践环节。这一调整契合了本科工程专业认证中总学分控制的需要,同时强化了《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实务》在贸易方向课程中的核心地位,上述调整是在使用跟单实习平台的基础上实现的。
总学时的调整通过外贸跟单实习平台和课程间的衔接进行弥补。首先,将《纺织品经营与贸易》课程的核心内容进行整理,并在平台上精选配套资源,通过2 周《纺织品外贸跟单与跨境电商实训》课程实践巩固。其次,依据《纺织品检验》课程教学情况,在实践环节中针对性地巩固加强;最后,优化设计实践环节流程与《纺织品跟单》课程内容无缝衔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 补充教学案例
当前背景下,还没有出现专门适配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的教材。本研究提及的外贸跟单实习平台为纺织专业本科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进出口案例资源。例如,在进出口贸易合同的学习中(见图1),平台提供的案例都是关于纺织品的,包括面料名称、颜色、平方米克重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目的地关注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细节,了解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特色。这些案例的运用有效缩短了学生与真实纺织进出口贸易实践的距离,提高了学生适应职场的能力。
图1 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合同细节举例
由于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是最传统、最经典的进出口贸易形式之一,纺织进出口贸易案例大都具有代表性。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由于纺织品属于技术复杂程度较低的种类,当前的进出口贸易仍采用凭买方样品成交形式,缺乏足够代表性。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仍需精选其他案例进行有效补充,或者设计特种纺织品案例。如消防服、医用防护服、航空航天纺织品的进出口贸易等。这类高技术纺织品的案例体现了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的另一面,其贸易特征与机电产品更类似。
2.3 增强实践教学
在使用跟单实习平台前,可用的实践教学资源极少。部分有条件的学校会安排学生到进出口贸易企业进行1~2 周的实践,但在特殊时期(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这种实习也难以进行。在此背景下,接近实战的网络实践资源非常必要。我校以跟单实习平台为基础,开展了2 周《纺织品外贸跟单与跨境电商实训》课程的实践教学。学生按完成任务的形式进行实践,考核以实务操作为主,在线试题为辅。该平台的一大特色是交互性强,进入平台的学生扮演多重角色,在交互操作中学生快速掌握各贸易主体发挥的作用,操作方式相互衔接。这种交互性使学习不再是背诵,而是实践需要,学生逐渐从被动记忆转变为带着疑问和兴趣学习。这一变化显著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我校采用的进出口贸易教学平台与中国纺织服装教学指导委员会官方采用的主流软件高度一致,这极大缩短了学生对这类竞赛的适应期。同时,大量题库的补充和实践资源的应用有效减少培训教师的工作量,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以练促赛,提高了比赛成绩。
2.4 细化和支撑教学目标
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方向的所有课程围绕两目标进行设置。教学目标1:掌握国际贸易术语、运输、保险及货款结算等相关的贸易惯例,对贸易标的进行价格核算,了解国际贸易合同履行过程涉及的经济和管理因素;教学目标2:掌握纺织品检验、质量评定和管理的相关方法。跟单实习平台的应用为课程《纺织经营与贸易》和《纺织品跟单》提供了大量点对点专业案例,为实践环节《外贸跟单与跨境电商实训》 提供了系统平台,同时还为《纺织品检验》课程提供了多套考核资源。
从4 门贸易课程对教学目标支撑权重的分配结果(表1)可以看出:《纺织品进出口贸易》 对课程目标1及《纺织品检验》对课程目标2 的支撑权重都比较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平台支撑上述两门课程的设计也是重点。例如,对于基础贸易术语的理解,平台内设计了考核试题、案例分析、实务操作等内容,以使学生不仅停留在记忆层次,还能全面掌握内涵,并根据需求做到灵活运用。在纺织品检验的教学方面,平台通过试题考核和实践操作进行知识回顾和补充。通过上述设计,最终对教学目标1 和目标2 进行支撑。
表1 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方向课程目标支撑权重
3 平台应用效果
3.1 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跟单实习平台应用以来,教学目标1 的达成度从0.801 提高至0.911,课程目标2 的达成度从0.796 提高至0.932(见表2),上述进步表明外贸跟单实习平台对学生掌握纺织品进出口理论和实践均有显著帮助。这主要得益于平台资源与课程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上述结果与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是一致的,表明相关结论是客观的。2020 年我校纺织工程专业顺利通过了国家工程专业认证,认证专家对我校跟单实习平台资源的应用给予了高度肯定。
表2 教学目标达成度
3.2 促进就业
应用外贸跟单实习平台以来,我校纺织工程专业一次就业率从92%提高至98%。在所有就业方向中,进出口贸易方向的就业比例从15%增至21%。来自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显示,毕业生初入职场的适应能力和技能均显著改善,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也从82%升至93%,我校毕业生成为江苏舜天、国泰、申洲国际等众多纺织品进出口贸易企业的争抢对象。
3.3 辅助学科竞赛
跟单实习平台的另一功能是辅助学科竞赛。应用该平台后,我校学科竞赛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弥补了学生实践学习资源的不足。在每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纺织品跟单大赛中,我校表现突出,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最佳团体奖等众多奖项,有效提升了我校纺织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
3.4 存在问题
目前,跟单实习平台在我校的实践教学中发挥了较好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专业实践资源的不足。但是,在长期教学中发现该平台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例如:平台强调了实践操作,但对理论知识点的印证和对应不够细致,不利于学生把握重点和总结。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针对性地将实践中学生的常见错误作为案例在理论教学中进行重点讲解,加强学生对薄弱知识点的理解。此外,软件提供商也可以加强平台的自我学习功能,自动采集学生操作中常出现的错误,分析出错原因,点对点地找出薄弱环节,为学生后续的自学和复习提供参考。
4 结语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实践操作软件,远恒外贸跟单实习平台的应用缩短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之间的距离,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在促进学生就业和学科竞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虽然该平台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可以在《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该软件的应用可以提高纺织贸易方向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纺织专业当前面临的转专业比例高、专业凝聚力不足等共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