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服饰文化研究
2022-07-15赵颖懿胡红梅方新星龙梦瑶邓雅蠧
赵颖懿,胡红梅,方新星,龙梦瑶,邓雅蠧
(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湘西地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以苗族居多。苗族文化是湘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理环境的特殊、宗教信仰的多元,湘西苗族形成了独具特色、充满神秘色彩的服饰文化。服饰文化是民族生活、信仰、审美的具象化表现,承载着湘西人对生活、对人生、对自然、对世界的看法,是连结湘西民族的纽带。2006 年湖南省将湘西州苗族服饰文化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苗绣和苗银是苗族服饰的突出代表。对湘西苗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是丰富和繁荣民族文化的重要保证。
1 湘西苗族服饰文化的源起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一个民族的历史变迁、风俗习惯、文化信仰等都会在服饰上有所体现。湘西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使苗族服饰带有地域特色;同时使苗民产生以“万物有灵”为基础的多元宗教观念,影响服饰纹样,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服饰风格。
1.1 历史政治
苗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逐鹿之战后,蚩尤败退到黄河以南,其带领的九黎部落成员有一部分迁徙到武陵山区。《中国民间故事·湘西卷》 记载苗族先民为了记住迁徙的路线,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山川湖泊,他们到达湘西时衣服已布满各类花纹图案。传说已不可考,但可以推测,苗族服饰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凝结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符号。同时苗族服饰是苗族历史变迁的活化石,在民族大迁徙的过程中起着区分民族支系的作用。因此在湘西苗族聚集地流传着这样的俗语:“要知古今有何难,看看服饰就知全。”
随着封建王权的强化和汉族政权对少数民族不信任态度的加剧,明朝政府对湘西苗族采取政治压迫、经济封锁、民族歧视的政策,正式建立“以夷制夷”的世袭土司制度。面对苗民的反抗,明政府于万历年间大修“苗疆边墙”,分为“生苗区”与“熟苗区”。生苗区禁止与外界交往,因而其服饰文化得以独立发展,保留地方特色;熟苗区长期有苗、土、汉等民族杂居,因而各族文化得以交流。苗疆边墙使湘西苗族服饰文化既保留自身特色、不被外界同化,又呈现出异彩纷呈、文化交融的局面。
1.2 自然地理
苗族先民迁居的武陵山区地貌复杂,表现为:碳酸盐岩广布,岩溶地貌发育充分,多溶洞;地形崎岖,地势起伏较大,多河流多山脉;耕地资源稀缺,交通闭塞。湘西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空气湿润,雨量充足,山顶森林广布。潮湿的环境也给湘西人民带来瘟疫和天灾,相对贫瘠的土地造就苗民坚强朴实、无欲无求的性格。与外界接触几乎断绝,使他们坚信自身的力量,于是身体力行,开田垦荒,自给自足,苗族农耕文明得以艰难起步。湘西苗服的织布材料大多以棉、麻、丝为主,且每家都有织布作坊,各寨有染色作坊[1]。在耕作之余,妇女还养蚕缫丝、染织绣花。广布的山区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其果实常用来染色,苗绣得以有丰富鲜亮的色彩。湘西有色矿藏丰富,辰溪朱砂天下闻名,朱砂染制的红衣不仅色彩鲜艳,还能防虫驱邪,为苗族人民所喜爱,所以湘西苗族又有“红苗”之称。湘西苗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服饰文化。
1.3 宗教信仰
自战国始,湘西就是巴楚的争夺之地。秦灭巴后,楚不断向湘西扩张,湘西因此保留了大量巫楚文化。楚国覆灭后,湘西受汉文化影响增强,各民族交织,宗教信仰呈现多元化倾向。但苗族原始宗教始终是主导信仰,潜移默化影响湘西苗族审美意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单一、文化闭塞,宗教文化更能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2]。
苗族原始宗教具体分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都诱发湘西人民产生自然崇拜,认为万物有灵,自然界的动植物被赋予与众不同的含义,特别是生命力较强的动植物,如:石榴、莲、蝴蝶、鱼等,被巧妙设计为服饰纹样。图腾崇拜是比自然崇拜更高级的宗教信仰,湘西苗族崇拜的牛、虎、龙、马、蛇、狗等广泛出现于服饰纹样中。在苗族人看来,银饰象征着光明,不仅有佩戴装饰功能,还有驱散鬼神、保佑平安的作用。匠人通过在银饰中加工具有特定含义的器物,如“五兵佩”,寓意着苗族祖先蚩尤的守护,因而也具有驱邪避灾的功能。苗族宗教信仰为其服饰风格样式形成打下深深的烙印。
2 湘西苗族服饰文化的表征
作为湘西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服饰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特色和审美规范,反映了湘西古老而又神秘、淳朴而又奇丽的特质。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标志,苗族服饰有两大特色,一是苗家刺绣,即苗绣;二是种类繁多的银饰。
2.1 苗绣
苗绣的图案多是花草、动物,如图1。花草纹如牡丹、枫叶、桃李、菊花等;动物纹如蝴蝶、龙凤、飞鸟、鱼纹等。这些图案风格原始,具有地域化、民族化的特点,接近远古图腾的造型,反映了湘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其中蕴含着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憧憬。龙和蝴蝶是苗绣最重要的部分。龙是苗族的图腾崇拜物,在苗家人心中具有极高地位,被认为是风调雨顺、家和事兴、祥和安宁的象征。而蝴蝶是苗族先祖的起源传说,在苗族世代传唱的《苗族古歌》中,记录了神枫树和蝴蝶妈妈(苗语:妹榜妹留)的传说[3],体现了“祈蝴蝶妈妈庇佑”的愿望,被广泛运用于云肩、上衣、被面等各种刺绣物件上,表达了苗族人民对先祖的崇拜与敬仰。
图1 苗绣
湘西苗绣技法精致复杂,主要有钉线绣、平针绣、挑针绣、串绣、打籽绣、贴花绣等,其中最为精美的绣衣是绣饰精美的“银衣”,这种“银衣”是将许多银片、银铃钉在衣服的前襟、后背、衣袖上,是苗服中的“盛装”[4]。
苗族服饰根据形式划分为盛装和便装:前者是节日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样式复杂华美,颜色绚丽多彩,并配有大量银饰以显隆重;便装则比盛装样式简洁素净,用料少,费工少,方便日常穿着。现在常见的为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些许绣花,下装有青色百褶裙,头上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头帕。苗绣样式如图2 所示。
图2 苗绣样式
2.2 银饰
苗族的银饰(如图3)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不论是品种、图案设计还是花纹勾勒、制作组装,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一种神秘而丰富的美学意味。
图3 银饰
湘西苗族银饰的审美意趣主要是三点:大、重、多。这些审美观点与苗族原始文化有很大关系。苗族爱美的传统源远流长,苗族饰品历史悠久,在到今天形态基本定型的银饰之前,还先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从原始装饰品到岩石贝壳装饰品、从植物花卉饰品到金银饰品。直至如今,苗族银饰的品种式样还在不断地迭代更新,时代的发展和不同文化领域内部的交流也在不断为苗族银饰注入新的活力。
湘西山水环绕,原始而淳朴的自然生态给湘西苗族人民提供了丰富自由的创作空间。因此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等原始文化习俗成了湘西苗族银饰的主流创作主题。
苗族银饰拥有一种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融合的独特魅力,这一点可以从苗族银饰的纹样设计中看出来,苗银纹样大多数以写实为主,写意为辅。主要通过写实的笔法来还原描刻苗族人的生活场景,展现传承千年的苗族神话传说,以及与汉民族的历史交流等。苗族银匠用灵巧之手和热忱之心将湘西苗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图景和他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苗族银饰还强调整体性的视觉审美感受,对秩序感非常重视。因此,其纹样在结构上一般采用对称和大与小、粗与细、简单与复杂的对比手法,给人一种规整而神秘的审美体验。
3 湘西苗族服饰文化的意义
湘西苗绣、银饰等传统民俗由来已久,在千变万化的现实社会中,民俗的传承面临着众多新难题,创新与传承在不断寻找着最佳的契合点。浮出水面的传统文化如何适应当代生活,在众多质疑声中,传承的意义何在,逐渐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3.1 苗绣
苗绣的传承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从传承的媒介上来讲,苗族没有官方的文字,大部分是口传心授。这使得在工业文明冲击的当代社会,苗绣难以得到有效的广泛传播。尤其是青年人外出务工,让这一古老技法的传承难度显著增大。加之我国还没有记录苗绣技法针法的专著,老一辈优秀的苗绣工匠的逐渐流失,都使得湘西苗绣的传承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苗绣作为湘西的代表性技艺,形式多样,工艺繁琐精细,苗族人民借苗绣来表达对祖先和自然的崇拜。穿插在苗绣之间的,除了古老图腾文化外,还有丰富的苗族思想内涵,倾注着苗族人民的劳动热情,见证了苗族文化历史的进步和演变,对于研究苗族文化的历史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其所代表的民族美学和艺术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总之,苗绣文化的传承,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5]。
3.2 银饰
苗族的银饰形状多样,分为对称型、均衡型、连接式和放射性型;工艺手段囊括了铸造、捶击、编结、雕花、塑造等;图案丰富,多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不乏对生活美的追求。作为中国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苗族的黄金银饰要求标准很高,不仅工艺流程复杂,而且对工艺师的耐心、情感和技艺都颇有考究。它严谨的结构和操作流程,使得经验的累积成为必要。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成为一个优秀的银饰工艺师常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培养。
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苗族银饰制造的技术无论在生产科学技术上还是文化上,其质量都远远优于世界其他国家。关键一点在于它区别于机器生产和现代工业技术的内涵,始终保持着人与自然、自然与材质,材质与技术的连续关系,并把握着自然物与人造物之间的桥梁作用[6]。
苗族银饰体现出以人为中心的艺术创造,审美规范带有很大的自主性,社会风俗性色彩和民族主观性色彩浓厚。其独特性的存在,是苗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注解,体现着人类美学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结语
受到宗教、民族传统文化、民间工艺、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湘西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湘西苗绣是湘西悠久的历史及其社会生活的重要文化载体,湘西人民通过自己民族的服饰来表现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湘西银饰充分体现了湘西地区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反映出了湘西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独特的审美趋势。湘西苗绣、银饰等优秀传统的民俗文化在我国享誉美名,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内心追求,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意蕴和多样的审美情趣,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精神文化价值,都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很有必要加强对其文化和传承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