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林业建设中乡土树种应用原则与开发利用措施探讨
2022-07-15杨国良鲁世殿
杨国良,鲁世殿
(山东省海阳市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 山东,烟台 265100)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国家与人民越来越重视生态工程建设,生态林业建设对生态项目的发展有着非常显著的推动作用,已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国家陆续启动了林业六大项目,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扩展各区的林业建设规模。但由于树种选择面比较少,树种结构单一,缺乏多样化的造林形式,现阶段的林业发展呈现出了平面化、单调化的趋势。乡土树种是自然在长期的选择中得出的结果,不仅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生长速度较快,抗病性、抗旱性、存活率等都优于其他树种。因此生态林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应用乡土树种,促进我国生态林业的建设。
1 乡土树种概述
乡土树种是指在固定区域内自然分布,或是由外部引入,长时间生存在本地的树种,乡土树种是地区非常重要的天然资源。乡土树种的品种多,适应能力强,并且也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在林业建设中科学合理地应用乡土树种,不仅能够优化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当前为了提升生态林业建设的树种多样性,改善林种结构,各地逐渐加大了引种的使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单纯意义的引种不仅无法起到改善生态林业结构的效果,反而会破坏当地的特有群落结构,甚至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近年来在部分县区大量地使用了桤木这种树种,站在绿化的角度上来看,这是一种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但是在长远发展上来看,这种树种的大量使用未必会促进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本地的乡土树种是由长期的树种进化或自然区域演替发展而来的,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地的各种条件,不仅具备旺盛的生命力,同时有着显著的生态作用以及经济价值。因此在生态林业建设中要科学合理地使用乡土树种,推动地区绿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2 常见的乡土树种
2.1 榉木
榉木是一种常见的乡土树种,其自身有着多种树种的优良特性,是一种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绿化与造林树种。榉木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并且抗干旱、抗瘠薄的能力都较强。由于榉木具有较强的抗污染、抗粉尘以及抗人为损坏等特性,因此适合种植在道路、庭院、公园与山地等环境中。榉木的树叶主要有红色、紫色、绿色等,其中紫色的价值最高。榉木的树枝向四面八方扩展成圆形,每年五月开花,果实为圆盘形,在10月份成熟。榉木的树形挺拔,树干蓬勃向上,生机旺盛,片值方正整齐,能够呈现出良好的景观效果。除此之外榉木也是家具制作中常用的一种材料,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2.2 黄连木
黄连木是一种常见的相同树种,又称为楷木、药树。黄;连木是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5~30m,树叶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叶长5~8cm。黄连木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能够抵御二氧化硫。黄连木的经济价值与观赏价值都很高,经常被用作山地景观树种。黄连木的材质较硬,也常被用作雕刻用材,且黄连木的种子能够榨油。
3 生态林业建设中乡土树种的优势
3.1 适应能力强
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催生了不同的乡土树种,乡土树种的成长历经当地环境的长久考验,因此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地的天气变化情况。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绿化资源的适应能力与抗逆性是非常重要的,凭借着乡土树种强大的适应能力,将其应用在生态林业建设中,能够极大地提升林业建设的质量与效率,同时能够提升林业景观的观赏性,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乡土树种仍然能够健康成长,这能够为生态林业建设提供很大的便捷。
3.2 性价比高
与其他的绿化植物相比,乡土树种具有较高的性价比,长期应用在生态林业建设中,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乡土树种的培育技术也很简单,保证树种存活即可。乡土树种能够很好地适应种植地的自然条件,工作人员只需具备一定的树种种植经验,就能极大地提升树种的种植成活率。乡土树种的移植也很简单,能够有效地减少绿化建设成本。
3.3 标识度高
任何地区的乡土树种都有着一定的发展历史与文化底蕴,应用在生态林业建设中,能够起到标识的作用。据调查显示,各个地区的居民为当地的乡土树种赋予了特殊的文化特色,在传统思维与时间的沉淀中,人们对当地的乡土树种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生态文明的建设,不只是要注重生态,同时也要充分的发挥出文化的作用。将乡土树种应用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能够提升整体的观赏度,同时也能够加深当地居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3.4 药用作用
部分乡土树种有着一定的药用价值,能够治疗多种疾病。例如黄连木的根、茎、叶都可以入药。利用乡土树种能够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改善立地条件,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现阶段有很多的乡土树种由于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处于崩溃边缘,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乡土树种的重要性,但是乡土树种的质量与体系与林业发展的需求差距还是较大。
4 生态林业建设中乡土树种种植存在的问题
4.1 缺乏对于乡土树种的重视程度
现阶段部分地区缺乏对于乡土树种的重视,林业建设部门往往更愿意选用具有较高观赏性的树种,但未考虑环境对树种的影响,外来树种有可能不适应当地的环境,导致树种无法正常生长直至死亡。抗逆性较弱的树种,在运输过程中会出现不良反应,也会影响植物的成活率。种植外来树种的生态建设成本较高,这与生态园林建设经济性与协调性原则背道而驰,即使外来物种成功存活,在后期培育与田间管理中也会耗费大量的成本。技术人员种植经验弱,在种植过程中出现问题,林业部门未能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这会对当地生态文明的建设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各地的生态林业部门要重视乡土树种,结合当地的种植条件,科学合理地选用乡土树种,提升生态林的建设水平,促进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2 乡土树种开发力度不足
传统的生态林业建设观念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林业生态环境,受到传统建设观念的影响,部分地区在生态林业建设中,没有认识到乡土树种的价值,未建立乡土树种市场,生态林业建设体系中也未涉及乡土树种的养殖、培育与加工内容。乡土树种应用与开发力度不足,导致生态林业建设缺乏全面性。此外林业建设部门与政府没有对乡土树种的栽培技术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乡土树种在林业生态建设规划中长期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
5 生态林业建设中乡土树种的应用原则
5.1 适地适树原则
在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存在着彼此依赖与制约的关系,因此在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中引入一个全新的树种,尤其是外来树种,很有可能会与当地的环境出现排斥反应,由于缺少生物因子的限制,外来物种的生长与蔓延将会不受控制,这会影响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正常生长,甚至威胁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在生态林业建设中,要始终遵循适种树原则,充分的发挥出乡土树种的作用与价值,维持生态系统中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的平衡,稳定当地的生态系统。
5.2 经济效益原则
经济效益原则是充分地发挥出树种的经济效益,根据造林目的要求选择树种。生态林业建设要时刻将科学性放在首位,同时也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过生态环境建设带动当地的经济效益,使农民能够通过林业发家致富,充分地发挥出林业经济对当地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
种植乡土树种有助于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结构优化、提升当地居民的经济水平与人均收入水平。乡土树种有着多种优良特征,功能与作用各不相同,大面积的种植乡土树种,所取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都十分可观。同时也能够为社会提供巨大的经济价值。对乡土树种进行繁育与改良,能够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养殖业、采集业与特种种植业等,不断的充实与壮大当地的经济建设水平。
5.3 景观效果原则
乡土林木不仅能够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同时也能够美化环境。乡土树种不仅具有美化功能,同时合理的应用也能够塑造当地的特色地域景观。当地政府在旅游发展中要考虑生态林业建设,充分地发挥出乡土树种的造型功能,在交通干线道路两旁种植景观里种植乡土树种,使游客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提升城市整体的美观度。
6 生态林业建设中乡土树种的应用
6.1 加大乡土树种的宣传
受到传统的生态林业建设观念影响,林业种植部门未考虑到乡土树种的价值,利用与开发不全面,没有发挥出乡土树种的种植优势。有关部门要创新生态林业建设观念,在传统生态林业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加大对乡土树种的宣传度,将其广泛的应用在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建设人员通常会认为物以稀为贵,将目光放在外来树种或珍稀树种上,即使这些树种需要高昂的养育成本,也仍然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大量的引进与使用。林业部门首先要在内部宣传外来树种的种植劣势,介绍本土树种的种植优势,让林业建设者重新审视乡土树种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充分地发挥出乡土树种自身蕴含的文化历史底蕴,提升人们对乡土树种的认同感。在乡土树种的宣传中要加强保护措施的宣传,为当地的种植人员与居民宣传科学的培育观念,为乡土树种的种植奠定基础。
6.2 加强乡土树种的保护监督工作
在生态林业建设中,乡土树种的保护非常重要,部分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会大量地砍伐树木,一旦砍伐速度超过了建设的速度,那么生态林业建设将毫无意义。因此林业部门要强化对当地林业资源的调查工作,加大调查力度,拓展调查范围,绘制详细的林业资源分布图,为监督部门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除此之外,监督部门要构建权责分明、结构合理的监督体系,为各个部门划分明确的工作职责与工作范围,建立健全工作流程,明确工作目标,提升监督工作的落实效果。最后要与当地居民保持沟通,设立专项举报电话,对提供有效信息的居民进行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使林业部门与当地居民共同努力,促进乡土树种保护工作与生态林业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6.3 乡土树种的应用程度
林业建设部门选用乡土树种要结合当地的林业建设整体规划以及生态文明目标,科学合理地应用乡土树种,发挥出乡土树种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效果,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以及人民的观赏需求。当地的林业部门要将乡土树种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果在大型场地可以种植高大的树种;公园或道路两旁可以种植一些小型美观的树种,针对性地选用乡土树种,充分地发挥出乡土树种的作用。林业建设部门也要根据当地的生态建设特点构建乡土树种的应用体系,将成本投入结合政府规划,组织技术人员对乡土树种进行开发与研究,积累乡土树种种植经验,提升乡土树种的种植效率。
7 结束语
乡土树种在现代化的生态林业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凭借着其具备较强的适应性与性价比,在生态林业建设中要不断地不断地进行推广与应用,结合地区的生态环境经济情况,发挥出乡土树种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促进作用,构建和谐稳定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