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与竞赛的融合之道
2022-07-15陈蒙
陈 蒙
(沈阳科技学院管理系,辽宁 沈阳 110100)
0 引言
中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大致可以分为探索酝酿阶段 (1998—2002 年)、 萌芽成长阶段(2002—2008 年)、快速成长阶段(2009 年至今)三个阶段。2019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示范高校2019 年度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22号)指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
在相关文件的加持下,创新创业教育变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 有效地维系了和敦促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符合我国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 基于此,探讨两者的融合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同高校基于自身的特点在推进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既能发现新问题,也能找出新途径。 本文针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进行研究,探讨了以赛促教模式,在培养兼具“双创”素养和能力的人才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1 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正在快速发展,涌现出了多条值得借鉴的模式与道路。 例如,清华大学的“大学—政府—企业”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模式、浙江大学的“全链条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等等。 除此之外,大连大学的“三层次、四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重庆工商大学的“四力导向,四轮驱动,O2O 活动仿真链”的创新创业模式也很值得借鉴。 从国外来看,麻省理工学院经过细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遵循“创新观念的产生,商业化雏型设计,产品原型制造,资金筹措和初创公司成立”这一发展脉络的完整课程体系。 但基于各个学校自身的特点总结,想要建立起完全一致的教育体系是不太可能的, 受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学生素质等因素影响,本文所探讨的课程与竞赛的融合仍存在很多现实性问题。
1.1 师资队伍较为薄弱
目前,师资队伍薄弱已经成为创新创业课程发展的阻力之一,缺乏相关经验的教师,很难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师资队伍的薄弱主要分为以下三点:一是经验不足,学校在师资队伍方面没有给予过多的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相关经验不够丰富,导致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效果不佳;二是不善培养,高校在相关师资培养方面有所欠缺, 导致整体队伍力量不足;三是缺乏引进,高等学校难以将校外有经验和能力的师资及时引进, 这也是竞赛融合方面亟需改进的地方。 这三个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朝着规范化方向的发展。
1.2 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课程作为学习的有效载体,其设置的完整度和优化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质量的好坏。 即便国家一再强调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数学校仍然将此类课程纳入通识课教育中,而不是作为专业课进入学生的课堂,没有集中且系统的学习,多以零散网络课程为主,更严重者,创新创业课程尚未纳入教学计划。 所以,因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导致的弊端已经初显。 在传统课程结构的反思下,创新创业课程亟需调整课程结构,要建立以学生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改进课程结构,有效搭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架构。 要发挥理论服务于实践的力量,践行实践内化成理论的过程。
1.3 考核体系不够明确
针对双创课程, 其教育成果展示过程较为漫长,与其他科目不同的是,单纯通过成绩的好坏,无法界定成果的优良。 由于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差异性,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尚不明确,没有得到系统的论证。 在现存的评价体系中,有三点需要改正:一是以课堂成绩作为考核指标;二是以创业率作为考核指标;三是单纯以竞赛的成绩作为考核指标,高等学校急需出台一套有推广价值的创新创业课程考核体系来应对其快速的发展,这种考核体系能够反馈其教育效果并不断优化,给国家创新教育提供有价值可循的综合指标。
1.4 课程价值观偏离
大学生在面对双创课程时,态度和价值观往往存在问题,在急需做出“成绩”的大环境下,部分高校把个别学生作为典型进行宣传和标榜,而忽视了群体的标准。 个别学生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学校的教育,也有一大部分原因来自个人的机遇,学校忽视了对大部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一味侧重于个别学生,这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在这样的环境下, 学生容易出现缺乏主动思考能力、功利心重、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在创业就业时会产生懈怠和抗拒心理,导致整体的价值观扭曲。因此学校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构建主次分明、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建设良好的价值观输入环境。
2 创新创业课程与竞赛的融合之道
2.1 “过程式”教学+“非标准答案”考核的以赛促教模式
基于对课堂相关内容及步骤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教学过程和考核过程两个方面。 在创新创业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过程的培养,注重在课堂上的启发、讨论,以小组的模式进行教学,指出有针对性地培养准则。 除了课堂过程外,还可以增加校外过程,增加参观、项目研讨、实训等相关教学模式,把其转化为项目等比赛的有利抓手。 充分的“以赛促教”模式,会让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竞赛与教学的互动,丰富自身的学习内容。
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采用“非标准答案”模式,采用竞赛、分组项目等方式,不断优化考核方式,构建起一套适合学校发展的创新创业“非标准答案”考核体系。 该方式是通过第一课堂进行现场考核,通过第二课堂进行补充和完善;且考核体系的内容应该分为小组讨论效果、项目完成程度、竞赛获奖等级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积极性。 此类课程的考核体系应该一改传统课程的考勤、课堂表现、期末考试等条框,而是以更加开放的方式将学生的成果进行考核和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有所收获,通过竞赛挖掘学生潜力。 改进创新创业课程考核体系也会给另一些课程一些启发,应用型高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某些程度上提高实践部分的百分比,并且把考核体系中的评价部分改进为教师和组长共同评价,教师和组长对于学生的评价可以纳入总成绩当中,以更加公平的方式呈现出双创课程的考核体系。
2.2 “一个中心、两个维度、三驾马车”的以赛促教模式
创新创业课程在与竞赛有机融合的时候,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把握知识与技能两个维度的协同、保障“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社会教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以此为标准的以赛促教模式是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培养学生的必然要求。
在新时代教育的环境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是要求学校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在理论学时阶段产生的学习的热情转化为创新创业的动力,全面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知识与技能的同频共振,是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将竞赛平台作为知识与竟能相互转化的平台, 是发展的方法之一, 要想将创新创业教育根植于一所学校的教学脉络中,就需要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在理论中学习知识, 在实践中学习技能, 将二者深刻互融,在人才的培养中即能体现其现实性与发展性。
作为三驾马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社会教学缺一不可。 把课堂教学的知识在竞赛实践中得以锻炼,在社会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懂得世间百态和人文情怀。 在作品中所展现的可以是知识转化的创新,是实践激发的创意,是社会历练的作品,因此只有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才能做到双创人才的有价值培养。
2.3 “学校联动+学生主动”的以赛促教协同模式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协同培养模式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学校和学生可以在培养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关联。 学校与学生是一个整体,在二者的互相合作过程中,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预期达到的最终目的,实现教育探索的新路径和新方式,打造“学校联动+学生主动的”以赛促教协同模式。 首先,学校方面要与三方进行联动,积极研讨政府文件,与政府的相关政策紧密联系,不断优化学校内双创课程的培养路径;其次,不断探索行业内新动向,研判行业风向标,积极采用行业内竞赛实例为双创课程的授课内容指明方向;与企业不断对接,邀请企业进驻,深入学生课堂,把最贴近大环境的实操经验传授给学生,把握人才最终的归属地。 马克思认为:“任何成功的社会实践都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中也强调,“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制定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办法”。 所以,学生方面要主动进行课程的学习,积极与竞赛融合,在竞赛中锻炼创新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同时也是为学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因此,在竞赛的驱动下,高校要形成以学校和学生为主体的协同模式,将政府、行业、企业紧密联动,将课程、实践、创新打造为内循环。 学校和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督促,形成整体系统的循环体系和培育机制。
3 结语
在国家和社会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培育具备双创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趋势也是必要。 竞赛具备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勇气,是培养学生掌握创新过程和基本方法。 因此,高等学校应着力于建设科学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除此之外, 针对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激励机制和协同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课程与竞赛的有效融合便是方法之一。对学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使学生从多维度把握社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特点等问题,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所在;对国家而言,创新带动创业战略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