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
2022-07-15章江
文/章江
待放的“花朵”应好好呵护
疫情以来虐童案增多
根据新加坡社会及家庭发展部的数据,2021年,该国调查的虐待儿童案件数量达到10年来的最高水平。全球最大的独立医疗救援组织“无国界医生”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共调查了2141起虐待儿童案件,这是新加坡在过去10年中调查的最多的虐待儿童案件。其中,身体虐待案件788起,性虐待案件443起,忽视教育案件910起。疫情以来,“无国界医生”收到的咨询数量在2021年也急剧增加,达到6513起,高于前5年。除了肢体虐待,一些居家办公的家长不懂得释放压力,在家砸东西,或夫妻争吵,或实施暴力,对孩子心灵造成伤害,形成精神虐待。
一对新加坡夫妇将5岁的儿子关在猫笼里折磨致死,这个笼子只有91厘米长,58厘米宽,70厘米高。这对夫妇因其罪行被判处27年监禁,其父还被执行24下鞭刑。检方称此案是“最严重的虐待儿童案件之一”,孩子的死因是头部受到重击,以及92°C的水导致75%的大面积身体烧伤。这对夫妇早在3年前,就在家中多次用沸水惩罚儿子。病理学家说,他的鼻骨骨折,四肢、头皮和嘴唇均有淤青,牙龈也被撕裂。根据法院要求,这个孩子的名字尚未公布。据悉,这个孩子出生后不久,一个寄养家庭收养了他,4年后又回到了亲生父母身边。然而他并没有得到父母的善待,这对失业的夫妇还有其他孩子。
新加坡高等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审理,法官瓦莱丽·提安在宣判过程中称,将男孩关在笼子里“非常残忍”。副检察官谭文宪表示,这名男孩的命运“比死亡还要悲惨”。这对夫妇最初被指控犯有谋杀罪,但在正式宣判时,他们被判“以危险手段造成严重伤害的烫伤行为”。
通过《领养儿童法案》
新加坡国会近日通过《领养儿童法案》,旨在给孩童一个有利于成长的健全家庭环境,平衡亲生父母与孩子的利益。该法案通过多项措施确保政府和指定领养机构获取所需的信息,以进行领养适宜评估,并保障领养孩童的福利及安全。有意领养者在办理领养手续过程中,如果婚姻或其他生活状况出现转变,必须通知指定领养监护人和指定领养机构。
根据《领养儿童法案》,担任指定领养监护人的政府人员及指定领养机构,有权要求有意领养者接受财务或精神状况等评估,并提供重要资料。目前,领养者只有在领养无亲属关系的外国孩童或由国家看护的孩童时,才须通过家庭情况评估。该法案生效后,所有申请者必须通过领养适宜评估,以确保他们有能力照顾孩子。提供虚假或误导信息属于违法行为,一旦查出,领养者事前所通过的评估将被作废。
该法案作出多项改变,包括确保领养机构公开收费,提高透明度,并只收取可征收的费用。如果发现领养者在进行初步评估前与被领养儿童相处或同住,或者查到领养者使用欺诈、胁迫、不当影响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亲生父母同意孩子被领养等,官员将依法进行处理。虽然目前没有直接监管商业化的领养机构,但这些机构必须遵守法律。将领养机构的不良行为定为刑事犯罪,意在进一步加强和确保这个领域及其行业惯例更完整和更具道德操守。
由于新加坡能够领养的儿童有限,有更多人转向海外领养孩童。有意领养儿童的人应该获得更大的帮助。当局必须确保社会服务机构人员获得足够的培训,让他们能在可能出现问题的最初阶段,就介入协助,并帮助领养者管理焦虑的情绪,让他们不要过分担忧领养程序。
蒙塔内和太太来自法国,经过数个月的申请以及家庭背景调查,好不容易领养到一个孩子,感受到了人生“最大的快乐”。不料5天后,孩子的亲生母亲却发来“医院的付费出现了问题”的信息,坚持要把孩子带走。此后,蒙塔内夫妇不断收到这名母亲和领养机构索要更多费用的信息。最后这名母亲威胁说要报警,蒙塔内夫妇无奈“归还”了孩子,只做了“10天的父母”。 蒙塔内认为,孩子是被“卖给”了另一户家庭。虽然他们后来顺利领养了另一名孩子,但不希望别人受到这种煎熬,所以他们致函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投诉相关的领养机构。
一家经营领养的机构称,在业内确实听说过把领养儿童交给“最高竞标者”的案例,领养机构“金钱交易”的乱象确实存在。希望《领养儿童法案》能弥补现有法案的不足,赋予当局更多权力,处罚从中牟取暴利的领养机构。
修订《儿童与青少年法》
为了全面保护儿童和青少年,新加坡新修订的《儿童与青少年法》将“真是没用”“你真是猪脑子笨死了”“我骂你怎么啦,怎么就生了你这样的白眼狼”等这些“诛心”的话语明确定义为“情绪伤害”和“情绪或心理虐待”,要求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工作人员接触这类案例时,能及时地介入支援。
新修订的《儿童与青少年法》解释说,“情绪伤害”指孩童的发展、行为及认知能力受严重损害,“情绪或心理虐待”则包括屡次羞辱孩童或威胁伤害他们。具体造成的伤害包括思想或者行为会走向极端化,逐渐向怪癖、内向或者凶残的方向发展;对人产生排斥心理,造成孩子自闭或者胆怯的性格,不利于孩子交朋友;让孩子害怕甚至远离父母,由此产生隔阂。有的人以为,孩子已经长大了,父母骂两句是为了他们好,孩子心里是明白的。一般人以为17岁至18岁青少年已长大,其实不然。这些侮辱性的话语或者是肢体伤害,同样会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遭受到很大的心理创伤。
《儿童与青少年法》的上一次修订是在2011年,保护的对象是16岁以下的孩子。鉴于超过16岁但未满18岁的青少年可能不够成熟,也没有足够能力让自己免于伤害,修正法案建议把法定保护年龄提高至18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如果遭父母或看护虐待,或疏于照料,可依法受到保护。遇上语言暴力、肢体暴力的情况,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有权介入支援,并可在不得已情况下,将青少年转送收容所或寄养家庭。
新修订的《儿童与青少年法》还让寄养父母拥有同亲生父母相同的育儿事假福利,也就是说寄养孩子年满7岁前,每名寄养家长每年各可享6天有薪育儿事假;孩子年龄介于7岁至12岁,夫妇每年则各享有两天有薪育儿事假。对于已接受法律保护,并不适合重返原生家庭的儿童,寄养父母或儿童与少年收容所的负责人可申请强化关怀与保护令。这项庭令可持续至青少年满21岁,目的是为他们提供长期且稳定的照料。施虐的父母会受到判监和罚款等一系列处罚。
新修订的《儿童与青少年法》不仅加强对受虐儿童的法律保护,还进一步协助犯罪青少年改造和重新融入社会,同时建议少年一旦顺利履行短期拘留、社区服务或缓刑监视等庭令,可不留案底。另外,涉及16岁以下少年的案件,现有条例让他们的身份受法律保护,新修订的《儿童与青少年法》改为对他们的身份终身保护,除非他们日后再犯罪。
新加坡少男辅育所前身为新加坡男童收容所,位于裕廊西武林通道。经过两年的升级改造后,辅育所融入了更多社区元素,提供更完善和全面的设施,帮助青少年重返社会。
辅育所共有7幢大楼,5幢是青少年的住所,一幢为教育中心,另一幢则是行政大楼。宿舍房间89个,共有259个床位。每个房间特意设计得比较小,只容纳一至五个人。其中一幢住宿楼的房间设计得与普通家庭的卧室相似,目的是为了让即将获释的青少年能在类似居家的环境下完成剩余的刑期。辅育所还在一些地点安装试用生物认证技术的门控,让青少年能有更大的独立感。
除了教室、活动空间以及辅导室,辅育所还设有科学实验室、足球场、室内体育馆、图书馆以及青少年活动中心,多个走廊特地画上激励人心的壁画和励志名言。家长探访区也有所改进,由家长探访厅、活动室和辅导室组成。辅育所推出几项新的计划,比如与体育关怀机构合作,举办足球赛事。辅育所还在青少年的日常学习中融入数码科技,让他们能在多媒体室学习如何制作音乐和做播音员。从今年起,辅育所逐步通过平板电脑来辅助青少年的课堂学习体验,例如拍摄烹饪视频,帮助他们调节情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