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车站深基坑明挖法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2022-07-15耿志云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开挖支护降水

耿志云

摘要:深基坑包括降水、支护、开挖及监测。为创造干地作业条件,开挖前提前降水,地下水位变化导致土体变形,对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产生影响,危及使用及安全;支护体系安全储备小,存在较大风险;开挖不合理导致支护体系变形过大、失稳引起基坑破坏;监测能及时发现降水、支护及开挖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关键词:深基坑;开挖;支护;降水;监测

1降水

系统包括潜水泵与管井,重点是替浆清孔与洗井。

1.1基本要求

①管井井点降水提前20天进行,保持坑内水位低于开挖面1m。②井点间距15m,数量及抽水强度根据地层含水量调整。③降水井Ф350mm,孔深至基底下8m;Ф219mm钢管井管、滤管及沉砂管。坑外观测井Ф300mm,Ф108mmPVC井管。砂砾滤料5~10mm。④潜水泵扬程大于40m,流量20m3/h。

1.2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钻孔→清孔→安放井管→回填滤料→封口→洗孔→安装水泵→试抽水→正常工作→填埋井管→封井

1.3方法及技术质量

①泥浆护壁循环成孔;泥浆浓度符合护壁及清孔要求。②保证孔深及垂直度,确保井管顺利安装。③安管前替浆清孔,保证井管垂直度及钢筋骨架连接牢固;安管时不能转动或上下串动,防止滤网破损。④安管后用砂砾在滤网与井管周围回填密实,井口3米黏土回填夯实;泥浆泵冲清水与空压机抽水洗井,清除孔壁、孔内和透水层中泥浆。洗井前后两次抽水量相差小于15%,洗井后沉渣不上升。⑤安装水泵前测井深、沉渣厚度;洗井合格后,用缆绳将水泵吊入井内。潜水电机、电缆和接头绝缘,配置保护开关。安完后做单井试验性抽水,确定其出水量和降水深度。⑥更换新水泵前清洗滤井、冲除沉渣。

1.4降水要求

降水与开挖同向;避免降水速度过快引起孔内涌水;井管随开挖进度分段拆除。降水时,测量每口井流量与水位。坑内外设监控点,观测降水时对周围环境和基坑影响。

2支护体系

2.1钢支撑安装

①一端固定端,一端活动端,中间为标准管节;坑外分段拼装。②接长时,接头处焊法兰盘和钢肋板,螺栓拧紧。③整体两点吊装,吊点距端部0.2L。④安装容许偏差。1)两端标高差小于2cm及支撑长度1/600。2)挠曲度小于支撑长度1/1000。3)水平轴线偏差小于3cm。4)中心标高及同层支撑顶面标高偏差±3cm。⑤各节点连好后施加预应力;两端设支托或吊挂,防止围护变形或施工撞击脱落。

2.2轴力施加

2台标定合格的200T千斤顶。千斤顶分级施加支撑轴力,一次施加大于设计值40%,后按设计值20%逐级增加;施加预应力后再次加固,端板处空隙用细石混凝土填实。

2.3技术及质量安全

①支撑位置墙面处理,支撑顶端及墙面受力均匀。②架设前控制好端头托架标高,确保各支点在同一水平线;端部斜支撑焊好端面与三角钢板撑座。③安装时端头、支撑、千斤顶各轴线在同一平面,对角顺序扳紧法兰螺栓。④检查安装节点焊接质量及时加焊,合格后施加预应力;结构节点再检查一遍,确保安全可靠。预应力施加用超高油压泵站控制油压千斤顶,精度值±3T。⑤加力前设定支撑轴力监测点,取得初始读数后加力;加力后测试实际预加力,控制预加力施加准确。按设计分级加载和现场观测墙体加载反应确定加载速度。⑥施加预应力至设计值后塞紧钢楔块再拆除千斤顶。⑦预加力后,开挖时禁止碰撞钢支撑;定期监测,发现异常及时补加预应力。⑧预应力加设前后12h内,加密监视频率,发现预应力损失或围护结构变形速率无明显收敛时,复加预应力至设计值。⑨支撑发现挠度增大或钢楔松动,重新施加轴力。

3开挖

3.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开挖第一层土方→墙面找平→安装第二道钢支撑→开挖第二层土方→墙面找平→安装第三、四道钢支撑→开挖各层及剩余土方→墙面找平→人工清底→地基承载力验收→施工垫层→进入下一流水段

3.2基本要求

①坑外用长臂挖机装车,坑内液压反铲配合,渣土车运输。②开挖纵向分段,临时放坡小于1:1.2;适当高度设置台阶,每开挖层坡脚设一横向截水沟。③阶梯状开挖遵循“从上到下,分层、分段,留土护坡,阶梯流水开挖,垫层及时浇筑”原则。④竖向分层最深4m,超过4m分二层或多层开挖。

3.3作业顺序

①首层开挖至第一道支撑下0.2m,施工第一道混凝土支撑。②第二层及以下各层开挖至本层钢支撑底部下0.5m,架设钢支撑;中部掏槽,倒退开挖,边坡1:1,两侧土台宽度大于3m。③最后一层机械开挖至基底以上0.2~0.3m,中部掏槽,倒退开挖,边坡1:1,两侧土台宽度大于3m。

3.4开挖施工

(1)首层开挖。开挖至支撑梁底,施做垫层,浇筑混凝土。(2)分层开挖。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满足强度后,在顶部布设工作平台及通道。每层挖至钢支撑底部下0.5m,进行支撑安装和预应力施加。放坡开挖,反铲倒运,长臂挖机挖装。后一段开挖须在前一段支撑安完后进行;第二~四层每段开挖后,8h内完成2根支撑安装并施加预应力。最后一层开挖每段控制在3m,支撑安装1根。靠近墙体0.5m及基底0.2~0.3m保护层用人工开挖,基底平整后施做垫层。(3)出土。第一台反铲置于台阶上,挖掘该台阶以下土体,挖土甩放在上一层台阶,由上一层台阶反铲接力;每层台阶反铲负责该台阶面到下一台阶面的土方,坑外长臂挖机负责装车。剩余土体用吊机吊出。(4)技术及质量安全。①坑内积水为原地层含水及雨水。每段开挖时超前设置一集水坑,将积水汇入,集中排至坑外,确保开挖面不浸水。②缩短无支撑暴露时间,减少土体扰动范围;随挖随撑并及时施加预应力;加载卸载过程中围护结构受力要符合要求;支撑完成才能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③开挖时严禁碰撞已架设钢支撑。④渗漏水用坑内砂土反压、双液浆封堵或导管引排。

⑤开挖时加强基坑内外观察及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处理。⑥开挖至第一道支撑4m以下时,全天巡视。

3.5监测

(1)监测项目。围护结构整体位移量测、基坑内外地表沉降、钢支撑轴力、地下水位、地物变形、开裂情况。(2)监测频率及巡视频率。1)监测频率(基坑围结护构、周边环境)①开挖期间:深度小于5m时,1次/3天;深度大于5m小于10m,1次/2天;深度大于10m小于15m时,1次/天;深度大于15m时,2次/天。②开挖后:1~7天,1次/天;7~15天,1次/2天;15~30天,1次/周;稳定后1次/月。(3)监测报警。1)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立即报警。①当数据达到报警值。②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位移出现异常,基坑隆起或陷落。③支撑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迹象。④周边建(构)筑物结构、周边地面出现突发裂缝。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立即停止施工。①围护结构及其背后土体坍塌、滑移及开裂。②数据不断增大趋势。③地表沉降过大,超过控制基准或出现明显裂缝并不断发展。

结束语:明挖法作为常见基坑开挖工艺,其具备施工难度相对低、建设质量有保障、作业效率高且支撑稳定性好等众多优势,因而得以广为应用。为促使其建设施工得以顺利开展,在具体项目的建设伊始,须切合实际,认真编制施组及专项方案,明确施工计划,统筹协调好各项主要资源,抓好各工序、各环节的施工作业管控,从而促使地铁车站建设施工顺利、优质完成。

参考文献

[1]赵欠南,叶欣欣.地铁车站主体結构明挖法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1,6(8):108-109.

[2]王江.地铁明挖车站基坑开挖施工技术[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1(04):92-94.

猜你喜欢

开挖支护降水
DSC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降水对新郑市大气污染的湿沉降特征
翁源县1971—2015年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2014—2015年新宾县降水酸度特征分析
隧道新奥法施工
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方式研究与应用
松散堆积体边坡预应力锚索支护参数设计
抗滑桩支护效果分析及应用
软弱腐殖土隧道开挖施工技术
顺德水道和甘竹溪水道航道整治工程 三江船厂段切嘴工程航槽调整和开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