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课内生根发芽,在课外开花结果

2022-07-15梁海燕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24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实践能力策略

梁海燕

【摘要】为了提升《科学课》的课堂效率,为了学生扎实掌握科学知识和提升实验操作能力。本文结合最近几年的教学研究提出了将“课内”教学向“课外”延伸的想法,申报了《在课内生根发芽,在课外开花结果——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活动手册的设计与研究》这一课题。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与初浅掌握的实验操作能力向课外拓展,让知识与能力在课堂外得以延伸和补充;让每个老师意识到课外实践活动可以作为科学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是学生深化科学认知、活化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课外实踐;活动手册;科学知识;实践能力;策略

每个科学老师都知道在一节课40分钟里,既要完成实验,又要把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讲透是很有难度的。为此,我们的课堂经常会出现这些问题:有时候实验完成了,发现分析实验现象、讲解科学知识、得出实验结论和总结却来不及了;有时候你讲得太透,“扶”得太过,实验时间就不够。因此,我们的拖堂现象频发;有时我们看似把所有内容在一节课讲完了,其实只是点到为止,效果不甚理想。

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我提出了将“课内”教学向“课外”拓展延伸的想法,得到我们组员的认可,结合教学实践,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在研讨和梳理教材内容时,本组萌发了把部分教学内容制成手册,并以此为契机向区里申报了《在课内生根发芽,在课外开花结果——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活动手册的设计与研究》这一课题,目的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与初浅掌握的实践能力向课外拓展,让知识与能力在课外得以延伸和补充,把课堂教学内容融入生活,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去思考,并很好地把它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确定《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活动手册》体系内容

在活动手册的设计与研究中,我们紧密结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以学科教学为载体,以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为主线,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从课本和生活出发,寻找生活中的物品补充与拓展教学中的不足,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课内生根发芽,在课外开花结果。我们在研究整理《科学课》中发现共有28课可以制作成《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活动手册》:

二、设计《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活动手册》的特点

经历了三年研究六次修改,小学《科学课》中能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植物与动物的生命周期、地球表面的地形与地球的运动、生物的多样性、宇宙等等方面。我们通过课外的观察记录、实验操作、实地考察、生活实践等方式,让课堂教学得到有效拓展和延伸。所以我们设计的活动手册的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难度螺旋式上升

活动手册主要是针对三至六年级学生,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让三四年级学生主要以观察记录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五年级基于网络自学为载体进行知识拓展与补充,六年级把观察记录与网络自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践充分融合。

(二)学生在活动中的独立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每一份活动手册基本涵盖了整个单元知识体系,它不是单纯地通过观察与记录来感知自然事物、了解知识的一个过程,更是让每个孩子有计划地通过长期观察与记录培养孩子们的毅力,通过搜集信息加强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实验动手提高孩子们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三)小手牵大手,使《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活动手册》完成的有效性提高

我们安排的每个实践活动都在校外进行,家长成了我们最好的监督者。所以,我们在每个活动前都会在家长群里进行详细地宣讲,让家长明白这个活动的内容和具体方法,以及需要他们配合的具体任务与要求。因此,在小手牵着大手情况下,家长的介入不仅是我们每个活动能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更是能给每次活动提出更好、更完善的建议,无疑是锦上添花。

三、应用《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活动手册》的教学策略

在活动设计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让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处理反馈信息的能力。为此,我们的手册应用了以下四方面的教学策略。

策略1: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把孩子们的学习需要和教育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需要,从而把他们的潜在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因此,我们设计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对看到的现象有着天然的好奇心,教师会合理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会成为学生学习内因。例如四年级下册《面包发霉了》这一活动中,学生经常看到食物发霉变质,食物为什么会变质呢?为什么用某些方法可以减慢食物的变质速度呢?这些可能很多学生有想过,但是很少会去深入思考。这个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用控制变量法,从温度、湿度两方面来考虑影响面包发霉的的因素。由于实验内容贴近生活,实验材料源于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而且也会用其他的食物继续探究食物变质的因素。教师在这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的合理需要得到应有的满足,使之内化成心理需要,能够形成自觉性、坚定性、自制力、有恒心等学习品质。

策略2:循序渐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认识知识的过程,我们认真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从直观的感性认识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生的积极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例如在六年级下册《月相变化》这一课的学习中,手册设计让学生记录一个月的月相图。在这个周期内,学生知道了上半月的月相亮面朝西,在傍晚后就能观察到,下半月则亮面朝东。以后的观察中哪怕是连续雨天,学生也能通过前后月相图来推测这天的月。,这些知识和能力都是建立在持续的实际观察基础上的。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记录,积累了直观认知,最后在他们的脑海里形成了形象的月相变化的规律。

策略3:发散思维——启发学生科学思考

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指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灵活与广阔程度,是对一问题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单一正确答案的思维。例如在《饲养蚕宝宝》这一活动中,学生能够发现许多课本中不曾提到过的现象,并产生了很多思考,比如蚕宝宝不吃东西了又不蜕皮是怎么了?可以通过蚕茧就能分辨雌雄吗?……这些问题不是教师主观抛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自己的探究活动中自主思考的,他们通过“生生”、师生和家长交流,再上网查资料,通过不同途径去获得答案,才是价值所在。我们的手册会提供相关课外资料来指导学生怎样去仔细观察探究,给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并逐渐掌握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法。

策略4:团队合作——优势互补中缩小认知差距

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合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素质。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让他们学会合作、交流和沟通也是教学目标之一。

在科学课外实践活动有两方面的合作,一方面是学生、家长、老师三方的合作。学生在课堂上由老师指导学习到课外实践的方法,由于学生的自制能力、表达水平、耐心等方面水平在一开始比较弱,需要家长在课外实践中给予一定的监督和鼓励,在准备材料方面也需要家长和老师合作来进行。另一方面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例如《种植凤仙花》这一活动中,学生们会彼此分享种植的心得,给同伴好的建议。如:有的凤仙花长得慢,应该怎么办?有的同学的凤仙花中途死了,其他同学就会支援一株等等。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收获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还培养了友谊,懂得了互助,而且还学会了珍爱生命!

四、使用《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活动手册》效果显著

(一)《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活动手册》是学生开展课外探究活动的导师

1.低段学生边教边学边记录。

低段学生主要来自于三四年级。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知识的掌握与接受,还是对观察的记录方法与记录内容都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我们团队在编写《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活动手册》时,根据不同的观察内容或在不同的时期,给予学生一些资料补充说明或相关的温馨提示,让学生在每个不同时期都会收获到相关注意事项和知识充电。比如:

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孵化阶段,我们就有这样一个提示:

类似这样的小知识在《种植凤仙花》、《面包发霉了》等其他几个活动手册中都有,这种不同阶段小知识的温馨提示,无疑是低段学生记录整个详细观察过程的良好导师,让孩子们有了明确方向,知识的铺垫,不再毫无头绪,也为整个活动手册的完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高段学生“先学后教”促成长。

高段学生主要来自于五六年级,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与动手能力,老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所以,我们的团队认真研读教材后,把五、六年级的单元内容,利用优酷网站,申请建立了一个“科学小牛顿”账号。在网站里我们放入了一部分视频资料,内容一般不超过5分钟。每个视频下面都有一到两个针对该课的问题,请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资料,并要求看完视频资料后,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相关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了解孩子对相关知识的前概念认知情况,进行针对性补充备课。我们的目的是针对高段学生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让学生在丰富前概念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前概念中出现错误的知识点,同时也可以拓展孩子的视野,增长他们的思维能力。比如六年级《月相变化》一课,在没有一定知识储备的情况下是很难在一课时里完成教学内容。如果让孩子们先自学老师提供的相关视频再完成相应问题,最后通过寒假前后一个月时期的观察记录月相。老师们会发现,孩子们在课堂上能积极反馈自己观察到的各类现象,不难发现学生能轻而易举地把月球出现方位,月相变化规律等其他知识有序地补充完整,一节课中能很好的掌握和理解。这在我参加宁波市小学科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比活动中可以很好体现出来。

(二)《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活动手册》的独立性使每个孩子的探究能力、动手实践得以提高

我们的科学课的实验活动往往会出现这样几种状况:有些是小组实验抢着做,忽视探究的问题與现象;有的是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实验的探究意识不强,效果不佳;有些是一人独挡一面,其他组员成员探究意识不强,听之任之,迷信权威;有些是课外探究不主动,延伸实验完成情况不理想。基于以上几点思考,我们团队要求活动手册是每个学生人手一份,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独立思考,克服为难意识,学会主动探究,积极动手实践,有意识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每一学年我们团队都会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设计一系列的科技发明大赛,安排在每年的五月份,因此五月又被定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科技月”。学生在通过已有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创造发明。我以五年级的“疯狂赛车”为例,要求:(1)结合整个单元,创作一辆动力小车;(2)原材料必须是废旧物品;(3)动力装置是根据五年级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不能用马达或四驱赛车替代;(4)比赛有两块:赛车创新设计与赛车行程。学生通过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修改,在比赛那天,给我们带来了无限惊喜。

(三)《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活动手册》的设计激活了整个团队的活力,教师成长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我们团队“在学科教研中磨炼,在课题研究中成长”,短短的三年荣获区课题二等奖的同时,老师们在课题研究中开启了教育智慧,焕发了教育生机,更快地促进教师快速成长。有两位老师先后荣获区优质课第一名的好成绩,代表区参加市优质课比赛,荣获市一、二等奖;有老师参加市“一师一优课”录像课评比优胜奖;有的荣获市教师技能比赛二等奖;有的老师被评为“市优秀科技辅导员”等;我们科学组参加的各级各类的科技类比赛荣获区团体总分第一名。

(四)《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活动手册》能使家校形成合力,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教学活动空间

众所周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的孩子们能否有效地完成每个活动手册,家长起到关键性作用。因为每个实践活动都在课外进行的,需要家长全程参与和监督,把孩子们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老师交流反馈;还需要在每个活动中如实地记录孩子们的表现,对孩子的每个活动进行客观评价。

从家长的反馈中,我们的一个个实验活动手册都很受欢迎,他们觉得既可以培养孩子们爱心、耐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还能通过每个活动拓宽孩子们的视野,严谨孩子们思维。但老师都清楚,只要有家长的大力支持,形成家校合力,整合社会资源,就能拓展我们的教学活动空间。

五、实施《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活动手册》研究反思

学生在实施活动手册的过程中,老师们清醒地意识到课外实践活动可以作为科学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是学生深化科學原理、活化科学认知、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阵地。为此,我们团队经此课题后也在认真反思,在这三年里我们还有许多问题和困惑:

1.缺乏专家引领,只能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来设计完成。由于我们的团队是第一次接触课题,这方面的经验比较缺乏,所以整个活动手册修改了五六次才慢慢成形。

2.由于学校网站容量太小,我们的网络学习平台在不断尝试中修改,先后从学校网站到QQ群平台,后又转载三平互动平台,最后才在优酷网站建立,所以启动的要比其他手册晚一些。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个人的青春时期一过,就会出现像秋天一样的优美的成熟时期,这时,生命的果实像熟稻子似的在美丽的平静的气氛中等待收获。”我们的活动手册通过三年的实践研究,让教学在课内生根发芽,在课外开花结果,从青春走向成熟,学生、家长、教师在这三年里也收获累累硕果。我们团队以此经历为契机,更加有信心把课外实践活动手册进一步完善,并把一、二年级新教材的内容也设计补充进来,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2010(8)

[2]李进材.有效教学——理论与策略[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

[3]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刘勋祥.解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7J].教学与管理,2002(10).

[5]张亮.例谈专题学习网站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6).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实践能力策略
蜗牛看牙医
饮料瓶中的云
探析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梦想中的学校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