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咖啡消费迅猛增长
2022-07-15张程
张程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国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咖啡凭借其“提神醒脑”的独特功效,正在成为都市生活中上班族必不可少的“提神生命水”。作为一种成瘾性饮品,其长期市场增长预期很高,加上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其潜在市场规模巨大,因此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该领域。
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的咖啡豆进口量爆发式增长,全年进口12.27万吨,同比增长了74%。相较于2018年至2020年的咖啡豆进口量——分别是6.6万吨、6.5万吨、7.1万吨,2021年的咖啡豆进口量增长显得格外迅猛。从细分项来看,未焙炒未浸除咖啡碱的咖啡豆(生豆)增长为主要推动因素,2021年该类目总体进口量为10.6万吨,相比2020年的5.6万吨,同比增长87%;2021年全年进口额为3.46亿美元,相比2020年的1.57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咖啡豆生豆的进口呈现量价齐升的局面。
咖啡豆进口量大幅攀升的背后是国内咖啡消费量增长强劲,在强劲的消费需求带动下,国内不仅咖啡店数量出现快速增长,而且咖啡机的销量也快速增长,尤其在二三线城市,增速更快。
咖啡豆生豆进口增长迅猛表明,咖啡消费的终端消费已经在往未处理生豆延伸,越来越多的咖啡品牌和咖啡馆或更深度的介入到咖啡豆烘焙环节。这不仅体现出了国内对咖啡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而且也表明国内咖啡产业链的日益成熟。
2021年中国咖啡豆进口量爆发式增长,全年进口12.27万吨,同比增长74% (图/网络)
伦敦国际咖啡组织数据显示,2010—2020年,与全球平均2%的增速相比,中国的咖啡消费正在以每年15%的惊人速度增长。根据德勤《中国现磨咖啡行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内地消费者人均咖啡摄入杯数达9杯,但城际间差异显著,其中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咖啡渗透率已达67%,已养成咖啡饮用习惯的消费者摄入量超250杯/年,与日本、美国等成熟咖啡市场相当。
在一线城市,咖啡消费已经非常普及。据第一财经发布的《上海咖啡消费指数》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月,上海共有6913家咖啡馆,是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上海每万人咖啡馆拥有量为2.85家,这一指标也达到了伦敦、纽约、东京等全球城市的平均水平。新冠疫情期间,全国咖啡馆数量没有减少,反而逆势增长,2020年全国咖啡企业新增注册量2.27万家,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2.4万家。咖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
美团发布的《2022中国现制咖啡品类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美团外卖的小众品类订单量中,咖啡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178.7%,远超茶饮、中式糕点、螺蛳粉、卤味小吃等品类。截至2022年5月1日,美团线上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共有咖啡门店11.73万家。
国人咖啡消费习惯正在逐步养成。调查显示,2017年以前,国内咖啡消费主要以加入牛奶或植物奶的“奶咖”为主;2017年至2020年,咖啡消费品类日益多元化;2020年后,不加任何修饰的“黑咖”日益受追捧,消费比例逐渐提升。从消费目的来看,满足提神、愉悅等功能性需求日益成为主要目的。以深圳为例,根据深圳商报2021年10月对深圳咖啡市场消费者调查,近1/3消费者表示会在早上6时到8时之间喝咖啡,释放“好好上班”的信号。
咖啡消费市场的高速增长也吸引了资本的涌入。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咖啡赛道共发生24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为34.26亿元;相比于2020年咖啡领域共发生11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约8亿元,2021年的融资数量同比增长118%,融资金额同比增长328%。
2022年5月24日,瑞幸咖啡宣布,一季度净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近九成,成立以来首次季度经营利润转正;且门店数增至6580家,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第一。在经历了财务数据造假和从美股被强制退市风波后,瑞幸咖啡竟然奇迹般地挺过来了,这背后离不开中国咖啡市场强劲消费需求的支撑。
一季度是传统淡季,叠加2022年上半年北京、深圳、上海等地受到疫情影响,本来线下商业活动的增长预期不高,但是2022年一季度,瑞幸咖啡却实现了逆势上扬,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89.5%。而且瑞幸咖啡自营门店的单店交易额增速达41.6%,相比较之下,星巴克中国同期单店交易额则直接下降了23%。不仅营收逆势上涨,瑞幸咖啡开店的脚步也没有停歇。财报显示,瑞幸在2022年一季度新开门店556家,门店总数达到6580家,比去年同期增长约33%,成为国内门店数量最多的咖啡店连锁品牌。
在销量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瑞幸咖啡共进口咖啡豆15808吨,约占当年全国咖啡豆进口总量的13%。2022年一季度,瑞幸又从埃塞俄比亚采购超过3000吨高品质咖啡生豆,成为埃塞俄比亚花魁咖啡在中国的超大买家。
除了向咖啡豆贸易商大量采购,瑞幸还在布局产业链上游,建立咖啡烘焙工厂,第一家工厂于2021年4月在福建正式投产,产能1.5万吨。
2021年1月,瑞幸管理层宣布,开启“新零售合作伙伴”计划,向三、四线城市开放加盟。资料显示,瑞幸的加盟条件包括年龄在25—45岁之间,拥有一个至少30平方米的店铺,设计费5000元,11—13万元的装修费以及19万元的设备费,还要缴纳5万元的保证金,如果3年之内没有重大投诉和对品牌的损害,这笔钱可以退回,投入成本在40万元以上。
即使投资门槛不低,仍然有不少人在瑞幸贴吧、QQ群以及私下的渠道,寻求加盟瑞幸,许多人在等待搭乘瑞幸这艘大船。不过瑞幸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关闭了加盟,只有在广东等地,有零星的名额空出,想要加盟需要排队。
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消费潜力不仅救活了瑞幸,还吸引了许多资本的进入。据艾媒咨询统计,2021年涉及咖啡领域的投融资案例接近20起,总金额接近60亿元,较前两年投资金额明显增加。
2021年6月16日,咖啡连锁品牌Manner完成新一轮融资,字节跳动战略投资部成为新投资人,这是继2021年5月底美团龙珠投资后Manner完成的又一轮融资,也是Manner自2020年底以来获H Capital、Coatue Management以及淡马锡等入股后的第四轮融资。四次融资仅耗时六个月,投后估值已达百亿元级别。
就在Manner迅速吸金后一个月,咖啡赛道又一重磅融资案例出炉。新兴品牌M Stand于2021年7月23日宣布完成B轮融资,由启承资本、黑蚁资本联合领投,高榕资本跟投,老股东CMC资本、挑战者创投在此轮融资中继续加码,投后估值约40亿元。
受几件重磅案例刺激,2021年下半年咖啡领域投资频次明显加快,几乎每月都有相关投融資案例出现,其中不乏腾讯的身影。2021年7月,腾讯投资新兴品牌“代数学家咖啡”。这并非腾讯首次涉足咖啡领域,早在2020年5月,腾讯就投资过加拿大咖啡品牌Tims,并在2021年2月与红杉等组团再次投资。
2022年,咖啡赛道依旧火热。在天眼查以“咖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今年以来注册成立的公司信息超过1万条。可以看出,随着资本持续涌入,咖啡赛道不断扩容。
不仅新兴咖啡品牌正加速跑马圈地,许多企业也纷纷跨界布局。2022年五一期间,体育用品公司李宁跨界进入咖啡领域,第一家“宁咖啡”已经在厦门中华城旗舰店正式亮相,为到店消费一定金额的顾客提供免费咖啡。据媒体报道,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已经申请注册“宁咖啡NINGCOFFEE”商标。李宁公司表示,未来将在店内提供咖啡服务,提升顾客在购物时的舒适度和体验感。
在李宁入局之前,跨界布局咖啡领域的热潮早已经风起云涌。中药老字号同仁堂,创立了“知嘛健康咖啡馆”,推出枸杞拿铁、罗汉果美式等“药材”咖啡;天津“狗不理包子”成立高乐雅咖啡食品(天津)有限公司,以“包子+咖啡”的全新玩法,打入咖啡赛道;2022年2月,中国邮政在厦门国贸大厦开出了首家直营咖啡店“邮局咖啡”,正式进军咖啡界。早在2019年,拥有近3万家门店的中石化易捷便利店发布全新品牌“易捷咖啡”;中石油则在2018年就开发了自有连锁咖啡品牌“好客咖啡”。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有咖啡相关企业15.9万家,其中,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2.4万家,注册企业增幅达到18.9%。咖啡消费在中国正在形成一股新风潮。研究机构预测,在2025年之前咖啡领域仍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