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干预在提升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中的运用
2022-07-15刘媛媛
刘媛媛
在学生各领域能力的发展中,社交能力不良往往阻碍着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自闭症儿童由于先天社交和言语沟通能力异常以及常伴有反复性的刻板行为,因此,其社交能力更需要培养。游戏作为儿童融入世界的基本方式,可以带给他们美好的体验和愉悦。游戏干预一般分为结构式和非结构式。结构式游戏干预是指治疗者根据要达成的目的,在游戏开始之前事先安排好每个时段要进行的活动内容;非结构式游戏干预是根据个案自然发展出来的流程,灵活提出干预者认为最合理的方案,以达到改变被干预者的目的。本文选择的是结构式游戏干预,但在游戏的过程中,也会适当采用非结构化的方式,如让自闭症儿童自己选择喜欢的颜色、图形等。
1.接纳了解,师生建立信任关系
6歲的刘某某是一位自闭症儿童。笔者最初对他的了解来自于健身活动时,他不听指令、满操场跑,闹起情绪来随便撞人、满地打滚的情景,所以,在给他上第一节课时内心充满了忐忑。结果不出意料,他人一到教室又立马跑出去了,还时不时地进来看老师一眼,整节课下来就没在教室待上几分钟。第二节课依然如此,好像教室是他的游戏场。笔者忍住没去控制他,给他时间和空间适应。等到第三节和第四节课时,或许他发现笔者并不那么“凶”,虽然还时不时离开教室,但次数明显少了,间隔明显长了。后来,通过对其不断接纳了解,发现了这名学生聪明、可爱,又有些调皮的另一面,就这样,师生间逐步建立了信任关系。
2.精心设计游戏内容,吸引学生参与
在使用相关测量量表对刘某某自主交往能力和行为能力评估后,发现被试有一定的情绪调控和动作协调能力,但不能完全控制和调节,在需要集中注意力时很难静下来。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设计了能够稳定情绪和控制身体的游戏。一是训练身体感知觉的游戏。主要设计了压身体、挤关节等激发本体觉,玩大米、玩水等刺激触觉类,以及加速跑、转一转等训练前庭觉的游戏。二是情绪释放类游戏。主要设计了随意撕纸发泄、揉纸球、涂鸦等游戏。三是互动游戏。设计了带有抚触的儿歌互动,带触觉脱敏的水球等游戏。整个游戏过程侧重激发学生参与、沟通的意愿。
3.开展家庭游戏,泛化学生社交能力
学校通过与家长沟通,并对开展家庭游戏互动的条件进行了评估,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游戏,使学生的互动和社交能力得到进一步泛化。
通过开展游戏活动,学生多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例如,在开展涂鸦情绪释放类游戏活动时,学生会向老师主动表达自己需要哪种颜色的颜料,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再如,在玩纸团大战的游戏时,学生能渐渐模仿老师抟纸团的方法,这样就训练了学生手部精细动作的能力。此外,学生的互动方式也有所改变,情绪明显变得稳定。
编辑 _ 张晓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