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阅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022-07-15方丹
方丹
作为教学活动的科学阅读和一般意义上的科普阅读、文学阅读在目的、功能、内容和形式方面均有明显不同。作为教学活动的科学阅读,关注点在于学生能够顺利完成阅读活动,并对文本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认知。科学阅读与其他教学活动配合,协助学生完成科学概念的构建,帮助学生在科学研究和科学发展的真实情景中理解概念。因此,科学阅读的内容应真实、科学,在表达方式上应准确、严谨,可以作为学生科学表述的学习范本。
科学阅读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过程,是学生了解科学本质、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当科学阅读与教学活动密切结合时,其突出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这里的“掌握”是指通过对概念的开放性分析,能够对相关的观点和现象进行评价。如果仅仅依靠学习教材,是无法达成上述教育目标的。因此,科学阅读必须融入科学教育的整体设计,和科学实践活动深度结合。
作为教材的补充材料,科学阅读的媒介应该能够胜任至少两方面的任务。一是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概念。要达到这一目的,阅读的文本必须能够引起认知冲突,从而启发概念重构。一些严谨的科普读物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完成这一任务,如科普报刊、科学小说、科学漫画等。教师在使用这类阅读介质时,应该慎重选择使用范围,不可以把具有幻想性质的概念描述纳入其中,对于猜想性质的内容,一定要配以严谨的论证资料,帮助学生建立真实客观的科学概念。二是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本质观。这就要求阅读的介质能够帮助学生体会科学本质、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精神。科学史和科学家的传记都能很好地承担这个任务,教师可以结合学习内容,选择写作比较严谨、客观的典型事件或人物传记,和学生共读或交流。
选择合适的阅读对象,是科学阅读作用发挥的关键。教师需要区分科学阅读类图书、科普类图书和科学理论类图书。科学理论类图书专注于专业知识体系,并不适合一般的中小学生阅读。科普类图书又根据不同作者的编写风格有所不同,优秀的科普类图书在科学性和广泛性上都能够得到保障,但是往往选材中增加了很多虚构内容,不能够引导学生和真实的科学研究行为建立联系,因此這类图书可以作为科学阅读的辅助材料。用于教学的科学阅读类图书,应该在真实性、科学性、深入性和广泛性上都表现优秀,既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又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本质观,并和其他教学活动结合,共同发挥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总之,小学阶段的学生要经历从具体运算阶段到形式运算阶段的发展过程,以思维训练为载体的阅读训练必不可少。■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提升中小学科学教师评价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DDB2131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