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以来粤方言“唔”系否定副词的发展演变研究
2022-07-15卢雪琪
一、引言
“唔”在粤方言中表示对意愿、行为、性状、变化等的否定(李新魁,1995)。目前学界对“唔”系否定副词的研究主要以共时描写为主,如高华年(1980)、李新魁(1995)、袁家骅(2001)、詹伯慧(2004)等所言。同时,还有陈朗(2011)所描述的在现代粤方言中“唔”系否定副词的类别及用法;彭小川(2013)对在广州话中表示主观判断的“X唔慌Y”格式的语义及形式特征的研究,等等。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检索十九世纪初期至二十世纪中后期的粤方言文献材料,对比早期与现代粤方言的差异,展示“唔”系否定副词近两百年间的发展演变脉络。所依据的早期文献为十九世纪初期至二十世纪中期,西洋传教士以及中国学者用粤方言编写的方言材料,并以早期粤语语料库的用例检索作为辅助。①现代粤方言的使用情况主要依据部分著作、辞书等,并以其他相关的论文论述作为补充性材料。本文以相关文献的出版时间作为分期描写的标准,文中用例出处均用出版年份代表相应的文献材料。
二、十九世纪以来粤方言“唔”系否定副词的发展变化
“唔”系否定副词的主要语义功能,是否定动作行为本身。在早期粤方言中,用来否定动作行为的否定副词有“唔”“不”,以及由“唔”加上其他词语形成的复合型否定副词,如“唔係”“唔俾”等。②具体变化情况如下。
(一)“唔”的演变情况
十九世纪上半期,“唔”的使用频率在表示否定性状或意愿的副词中占46.5%,③大多用在口语中,主要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如:
(1)佢唔輕易带人过扬子江。(他不轻易带人过扬子江。)(1828:YAT)
(2)为因近来唔爽饮食。(因为我最近吃得不好。)(1841:177)
“唔”可以与“得”结合,表示对某种客观能力的否定,相当于“不能”。如“唔X得”:
(3)個头唔驶得到。(那边到不了的。)(1828:128)
“唔得X”:
(4)我亦唔得咁容易。(我也没那么容易。)(1841:233)
“X唔得”:
(5)驶唔得。(到不了。)(1828:section I)
其中,“唔X得”的使用频率最高,约占同类用法的75%。“唔得X”可以译为“没有”,占20%左右。
另外,“唔”也可以构成疑问句,在十九世纪上半期有四种形式,如:
“AB唔AB”:
(6)你欢喜唔欢喜?(你喜不喜欢?)(1828:95)
“V唔V”:
(7)冇现银俾你肯唔肯呀?(没有现银你肯不肯?)(1841:253)
“VO唔V”:
(8)你饮茶唔饮?(你喝不喝茶?)(1828:section I)
“X唔”:
(9)领带齐整唔呀?(领带整齐吗?)(1841:152)
其中,“V唔V”式正反问句的用例最多,约占十九世纪上半期“唔”系疑问句的40.6%。
到了十九世纪下半期,“唔”在同类④否定副词中的使用频率为89.97%,在粤方言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主要用法除了限定动词或形容词,还可以用来与程度副词“多”结合,意为“不太”。如:
(10)我估唔多好啩。(我觉得不太好。)(1888:8)
“唔”与“得”相结合时,除了保留之前的用法之外,“唔得”还可以单独使用,表示禁止,意为“不行”。如:
(11)噉就佢地食饭都唔得。(在这吃饭都不行。)(1872:3-20)
此时,由“唔”构成的疑问句,“V唔V”式用例减少,以“VO唔V”和“X唔”式为主,分别占“唔”系疑问句的44%和33%。
二十世纪初期,“唔”的主要用法基本不变,“唔”系疑问句又出现了“V唔VO”和“A唔AB”式,在二十世纪后期逐渐替代了“VO唔V”和“AB唔AB”(金桂桃,2018),如:
(12)你地读诗用唔用腔?(你读诗用不用腔?)(1947:44)
(13)唔知方唔方便呢?(不知方不方便呢?)(1966:55)
此外,在二十世纪中期及现代的粤方言中,除了“唔肯”,还可以用“唔制”表示“不肯、不愿意”。如:
(14)噉你都唔制?(这样你都不肯?)(1962:143)
(二)“唔係”的演变情况
“唔係”是由副词“唔”和动词“係”组合而成的复合型否定副词,表示对陈述或判断的否定,相当于普通话的“不是”。
十九世纪上半期,“唔係”的主要用法与“不是”一致,表示否定,如:
(15)佢唔係亲生嘅。(他不是亲生的。)(1841:88)
(16)唔係咁样嘅。(不是那样的。)(1847:99)
还可以构成“係唔係”或“係X唔係”的疑问句,并单独用于回答。如:
(17)人人能取係唔係呢?唔係。(人人都能取,是不是呀?不是。)(1841:261)
(18)係顺水唔係?唔係呀。(是顺水不是呀?不是呀。)(1847:104)
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唔係”又出现了转折意义的用法,相当于普通话的语气副词“否则、不然”。该用法在此时的文献中仅有两处,到了二十世纪中期才比较常见,如:
(19)仔细唔係你必被伤。(小心,不然你肯定会被伤到。)(1877:52-2)
二十世纪上半期,“唔係”用法变化不大。到了五十年代之后,还可以表示反问,相当于“不就是”。如:
(20)唔係个名吖嘛!有乜关系啫。(不就是个名字吗?有什么关系。)(1965:1020)
关于疑问句的发展变化,参考金桂桃(2018)的结论,即:十九世纪以来,“係唔係”呈下降趋势,但后期仍有一定的地位。而“係X唔係”虽在十九世纪流行,但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便开始迅速衰退,下半期便未见其用例。
在现代粤语中,“唔係”的用法与二十世纪中期相比变化不大,偶尔还可以作为连词“就”和形容词“不对”使用(麦耘,1997),如:
(21)做错事唔係等住食猫面啰。(做错事就等着挨训吧。)(1997:257)
(22)见倒势色唔係。(看情况不对。)(1997:330)
(三)“唔俾”的演变情况
“唔俾”由“唔”与动词“俾”构成,本意为“不给”,如:
(23)打佢唔俾佢飯食。(打他,不给他饭吃。)(1854:203)
后又引申出禁止的含义,相当于“不允许、不让”,如:
(24)先生又唔俾我解咯。(先生又不让我解了。)(1912:37-22)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的粤方言语料中,并未见有“唔俾”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唔畀”,如:
(25)你而家唔畀佢搬嚟住。(你现在不让他搬来住。)(1965:609)
“唔畀”在现代粤方言中取代了“唔俾”的含义,用来表示“不给”或禁止义“不许、不让”。但两者其实是同一个字,属于文白差异(邓小琴,2011)。
(四)“不”的演变情况
“不”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否定副词,在十九世纪上半期的粤方言中也较常出现,占同类否定副词用例的53.5%。使用时与普通话的含义相同,如:
(26)肚腹不好。(1828:20)
(27)呢的不甚好啫。(1847:110)
通过考察十九世纪上半期的文献材料可知,“不”更多用于构成固定词语或熟语。这种作为古汉语遗留使用的频率,约为十九世纪上半期“不”字用例的69%,如:
(28)既往不咎。(1828:section I)
(29)无处不在。(1847:149)
到十九世纪下半期,随着“唔”的高频使用,“不”在粤方言口语中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仅剩10.03%,且大多出现在固定词语中,如:“不能、不论、不过、不必、不但、不如、不妨、差不多”等,语义功能及用法与普通话无异。
二十世纪至今,在一般口语中表示对行为、性状进行否定的,在粤方言中都用“唔”(詹伯慧,2002)。“不”虽然也用,但是更常见于书面语中,或者作为古汉语的遗留使用。
三、结语
根据表1⑤及前文的讨论,可以对十九世纪以来,在粤方言中表示一般性否定的副词发展演变情况进行如下总结:
十九世纪上半期,“唔”与“不”的用例数量相差不多。自十九世纪下半期开始,“不”的用例急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唔”在粤方言中的大量使用。且“唔”因频繁使用,其内部系统及具体用法也在不断变化。由“唔”构成的复合型否定副词“唔係”,在二十世纪中期还可以表示转折。“唔俾/畀”原义为“不给”,在十九世纪下半期可以表示禁止义“不让”。本文通过对十九世纪以来粤方言中“唔”系否定副词及“不”的探究,揭示出部分语言要素的发展演变脉络,以期为汉语语法研究提供更多的材料。
注释:
①早期粤语语料库包括:早期粤语口语文献资料库、早期粤语标注语料库、香港教育大学建设的香港二十世纪中期粤语语料库。
②本文仅讨论由“唔”构成的部分复合型否定副词,其他如动词“唔肯”、连词“唔论”、范围副词“唔止”、语气副词“唔通”等暂且不论。“唔曾”在客观否定类副词中讨论;“唔使”“唔好”在禁止性否定副词中讨论。
③该使用频率仅限于所参考的语料范围。
④即:所有表示对意愿、行为、性状、变化等进行否定的副词。
⑤该表格中“唔”的用例统计,包括“唔”以及由“唔”构成的复合型否定副词“唔係”“唔俾/畀”的用例。
参考文献:
[1]高华年.广州方言研究[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0:150-155.
[2]李新魁,黄家教,施其生,麦耘,陈定方.广州方言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492-494.
[3]麦耘,谭步云,编著.实用广州话分类词典[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4]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220-221.
[5]詹伯慧,主编.广东粤方言概要[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74-81.
[6]邓小琴.粤方言书面化及其历史演变研究[D].南京大学,2011.
[7]陈朗.广州话否定范畴研究[D].浙江大学,2011.
[8]冯杰.广州话语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
[9]彭小川.广州话表主观判断的“X唔慌Y”[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0(01):156-160.
[10]金桂桃.近两百年来广州方言正反问句的发展演变[J].语言科学,2018,17(01):83-93.
(作者简介:卢雪琪,女,硕士研究生在读,海南大学,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责任编辑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