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的主要特色赏析
2022-07-15杨树玉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在散文创作上的成就尤为突出。朱自清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可谓是风格鲜明、独树一帜,而《春》《荷塘月色》《背影》等经典散文已经被选入中学课本,这也是后人对其散文成就的肯定。通过对朱自清散文的品读和鉴赏,不仅可以受到美的熏陶,也可以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进行赏析并有所收获。
一、朱自清散文创作概述
朱自清(1898—1948)出生于一个传统家庭,从小受到过严格系统的儒家教育,这对其性格的形成以及文学创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朱自清的文学之路开始于大学时期,他的散文《歌声》就已经显现出其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这以后,朱自清继续创作,并在散文方面取得了卓绝成就。纵观朱自清的散文,主要分为抒情、叙事、议论三种类型,例如抒情散文有《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给亡妇》等,这些散文情感饱满、真挚,为人赞叹;叙事散文叙事客观、感情克制;议论散文有《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等,手法灵活,语言巧妙,极具讽刺批评的意味。在这三类散文中,人们最为熟悉的是抒情散文,不同类型的散文之间并没有明确的不同标准,朱自清的许多散文都是抒情、叙事与议论并存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展现出他在散文创作上的造诣。
二、朱自清散文的主要特色
(一)条理清晰、结构分明
读朱自清的散文就像是在欣赏一件裁剪得当的衣服,飞针走线、条理清晰,材料拼接结构分明。例如《冬天》这篇散文的结构设计就十分典型。作者首先开门见山,点明“冬天”的主题,其次用三个镜头展现出对冬天的感受。第一个镜头是父子四人围坐在“洋炉子”旁边吃水煮豆腐。那高高竖起的“洋炉子”、熏得乌黑乌黑的“小洋锅”,以及“嫩而滑”“热腾腾”的豆腐,一个个物象,不疾不徐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将冬天的寒冷与一锅热气腾腾的水豆腐和一派温暖祥和的父子之情进行对比,让人心中不禁流过一股股暖流。第二个镜头是作者和两个朋友于月夜泛舟西湖,皎洁的月光,“软软的水波”,淡淡的山影,浅浅的微笑,这一切,虽时隔十多年,但作者依然记忆犹新,而南方冬季的湿寒也在友情的温暖下被化解。第三个镜头是寂寞山城中,妻儿天真的微笑,作者一生漂泊,居无定所,但即使客居他乡,生活在寂寞的山城,有了妻儿天真的微笑,冬天也“老是春天”,寂寞只属于屋外空旷的山城,而不属于屋内情意绵绵的家。最后总括全文,点明即使是冬天,“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整篇散文结构十分清晰:开门见山—分写镜头—总结全文。这样的结构并不新奇,但是作者思路清晰、情感真挚,让一个个生活中常见的“镜头”嵌入整个作品之中,并利用特写的方法,展现出亲情、友情和爱情在寒冷的冬季带给人的温暖。
再如被选入中学课本的《春》,在结构设计上也十分典型,体现出作者条理清晰、结构鲜明的创作风格。从整体框架看,作者设计了盼春、绘春和颂春三个部分来描写春天。其中“盼春”是开门见山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作者用重复的方法,表达了对春天无尽的期盼,仿佛数着日子,终于等到了温暖的东风,东风带来了春天的消息,这也进一步激发了作者对春天的期盼之情,而春天就这样迈着轻快的脚步走来,让作者心中的殷殷期盼终于有了着落。終于盼来了春天,看着眼前的春景,作者自然得描绘一番,因此,“绘春”也就顺理成章了。从整篇文章看,“绘春”是作者重点描写的部分,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在这里也是可见一斑。他用语言的丹青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在这幅图画中,有“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春花,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春风,有“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春雨,有“青得逼你的眼”的春草,还有撑着伞、披着蓑、戴着笠的人……这幅生动的画面是一个新鲜的世界,正如作者在开头所说,“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懵懂而充满生机。面对如此鲜活生动的美景,怎能让人不心生感叹,于是“颂春”自然被作为结尾收束——“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作者用这三句话结束全文,用一个人的生长来比喻春天,让人直观又清晰地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力量,同时,也概括了整篇散文的情感主旨。根据对上述两篇散文的赏析,可以看出朱自清散文在结构设计上清晰明确、条理清晰、逻辑分明,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十分舒适,也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情绪饱满、感情真挚
融情于景、寓情于事,是朱自清散文的一贯风格。品读他的散文,常常会感叹如此清丽的文字却能够传达出浓烈、炽热的情感,这种情感不是矫揉造作、不是强说忧愁,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贴近人心的情感。例如在《冬天》中,作者将自己的经历进行“情意化”处理,并用文字替代镜头,展现出一幅幅包含亲情、友情、爱情的画面,而每一幅画面中的细节都包含了作者真挚的情感。其中,在父子四人围坐就着火热的炉子吃水煮豆腐的情景中,“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父亲细腻的动作如此平常,但是在寒冷的冬天,父亲温暖的爱意也就着一块块水豆腐被夹到了孩子的碗中,因此,自然也就理解了作者在文章最后所说,“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在《给亡妇》中,朱自清用至深之情为人们创作了一篇至真之文。朱自清与妻子伉俪情深,相伴数十年,妻子亡故,朱自清悲恸不已,写下此篇,以作悼念。古来悼文并不少见,如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凡是被后世传颂的,无一不是真情流露、感人肺腑的,朱自清的这篇《给亡妇》也是如此。《给亡妇》的写作视角不是自己,而是妻子,朱自清用平淡的语言描写妻子对自己和孩子的不舍,这样反差的视角是传统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方式,也是表达情感的手法。亡故之人离开人世,依然没有忘记对生者的担忧和关爱,这是对死者的颂扬,也是生者对死者感情的一种投射。
《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朱自清众多散文中最为人们称道的作品,人们对《背影》的一致评价就是“感情充沛,充满力量”。的确,这篇文章描写了作者在动荡社会中感受到的压抑,也描写了父亲的关怀给自己带来的温暖和感动。《背影》中的感情抒发是十分克制的,但是充满力量。这是因为作者描写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感情,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不需要华丽的词语,也不需要亲密的动作,但是却能让人们清晰地感觉到。正是这种浓厚的父子亲情让读者产生了共鸣,引发了情感共振,进而在读者群中形成了一种力量,让这篇文章得以广为流传。整篇文章以“背影”为题眼,表达父子之间虽有些疏离,但却真挚的感情。其中,感情抒发最为集中的,是在第二次描写父亲的背影时——父亲拖着笨重的身躯,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情景。作者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细致地刻画了父亲买橘子的过程——父亲是一个胖子……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的感情可以说是克制的,但是,看着老迈、笨拙、蹒跚的父亲为了已经成年的儿子依然不惜辛苦的背影,怎不让人潸然泪下。作者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而读到这里的人们自然也能够感受到父子之间的那种深切感情。
人们常说真情实感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只有作者自己饱含真情,才能感动读者。朱自清的散文之所以感人至深、历久弥新,就在于其中的真情实感。这种感情不仅温暖着朱自清,让其在历经国家动荡、亲人离世的痛苦后,依然能够用文字传递真情,同时,也感动着读者,让读者在平凡、平淡的生活中看到情感之美。
(三)描写细腻、手法多样
朱自清的散文在写作手法上,表现出多样、灵活的特点,且与人文情感完美结合,传递出独特的审美价值。朱自清的散文常用动静结合、虚实相间的方法,并用文字表现出独特的画面之美。看朱自清的散文,常常能够让人跳出文字的限制,仿佛在欣赏一幅画,画面的美感通过作者的笔触和读者的想象呈现出来。例如在《荷塘月色》中,作者对荷叶的描述十分动人心弦,在夏季的晚上,荷叶密密层层,静静地立在荷塘之中,作者捕捉到了微风吹过时荷叶的变化,“一道凝碧的波痕”让人不禁从荷叶联想到了微澜的水面,这样,荷叶的动态之美便跃然纸上。不同于古诗中“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静态之美和色彩之美,作者将描写的重点放在了荷叶在微风下的动态变化,并用奇妙的想象与读者共同分享月色下的荷塘之美。接下来,作者由着这一池的荷花展开了无尽的联想——梁元帝萧绎的《采莲赋》描写的采莲盛事,《西洲曲》中“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怡然自得……但依然要回到现实,作者“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在虚与实之间,作者的郁闷似乎并没有得到排解,但是生活依然向前走着。从《荷塘月色》可以看出朱自清的散文在画面呈现方面极具功力,寥寥数笔不仅能够展现动静相宜的眼前之景,也能够延伸发散,拓展到更广阔的时空中,从而引发读者無尽的想象。
朱自清的文字韵律感很强,读起来节奏鲜明。汉语本身具有一定的节奏,在文学表达上,作家也十分注重文字韵律的设计。朱自清从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文学功底深厚,对于文章的韵律美也有独特的追求。例如在《春》中,他将长短句相间使用,融入双声、叠音应音韵,并设计停顿、转折,让整个文章就像一个音乐作品,节奏鲜明,充满韵律感。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这样的句子,展现出和谐的声韵美,让整篇文章既有画面美也有韵律美,将其视作一件艺术品也不为过。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其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炉火纯,比喻、拟人、排比这些常见的修辞手法信手拈来,而其中最为人们称道的则是朱自清对“通感”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所谓“通感”,就是借助联想引起感觉转移,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例如在《荷塘月色》中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仿佛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运用了嗅觉和听觉通感,将荷花的清香比作梵婀玲上奏着的美妙乐章。这样的描写呈现出荷塘月色的奇妙,也能够丰富读者的感官体验,使读者从此角度体会荷塘月色之美,理解作者在荷塘月色中的所见、所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朱自清的散文有着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格,散文条理清晰、结构分明;情绪饱满、感情真挚;描写细腻、手法多样。正是这样的创作才能让朱自清的散文成了媲美艺术品的存在,后人在品读的过程中才能够感受到文字带来的无限的美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李明鍹.“美”与“情”的交织与融合——品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魅力[J].青年文学家,2022(08):84-86.
[2]刘亚琴.论朱自清散文作品的艺术特点[J].名家名作,2022(01):153-155.
[3]丁艳.朱自清散文的主要特色赏析[J].中学教学参考,2021(16):21-22.
[4]陈克勤.淡笔浓情 自成佳作——从《背影》简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04):80-81.
(作者简介:杨树玉,女,本科,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五合镇白塔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