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及实践探索

2022-07-15张莹

参花(上) 2022年7期
关键词:文化馆群众基层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教育水平普遍提升,群众的观念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尤其是对精神文化层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也促进了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的不断发展。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离不开基础性的实践和探索,特别是基层文化馆承担着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使命。组织与开展公益性的文化活动,实现了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职能作用。基于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基层文化馆与群众文化概述

(一)基层文化馆

基层文化馆主要是为基层群众文娱活动提供场所的机构,服务对象就是基层人民群众。基层文化馆为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与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娱活动,并在其中发挥文化宣传、思想教育等一系列作用,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是人们在业余生活中通过一些文化活動实现自我参与和自我娱乐,在一定的文化活动指引下,得到了自我精神层面的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广场活动,例如广场舞等,由群众自发组织;二是团体活动,像腰鼓队社团、老年合唱团等,属于民间团体组织;三是馆类活动,例如艺术馆等,主要是政府组织的。

二、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特征

群众性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只有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并满足群众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当下由于群众的年龄结构、教育结构、职业经历、性格特征等各不相同,喜好也存在差异,实践中群众文化活动很难用一个标准迎合大众的偏好,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推进,因此,文化馆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并准确把握群众文化活动的特殊性,才能真正落实文化活动的针对性。

一是参与人群的广泛性。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群体广泛,不分年龄、性别、职业、教育背景,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会走路的孩童,都乐于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感受文化活动的真正魅力。

二是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当下不管是从类型上还是内容上,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都体现了多样性和丰富性特征。例如,一些基层文化馆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覆盖歌舞表演、书画创作展览、合唱培训等不同内容,较好地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了人们文化方面的需求。

三是参与方式的灵活性。新时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壮大,群众除了现场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还可以选择线上了解群众文化活动的信息并进行在线互动,避免了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的限制。

群众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当下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基层文化馆在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文化活动的内涵,关注群众文化活动的真正意义,在实践中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的同时,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

三、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

基层文化馆既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场所,还是重要的文化宣传中心,使群众能够在具体活动中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受到先进思想的熏陶。

(一)服务与示范作用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文化馆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扎根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发挥出基层文化馆的示范引领作用,让群众在文化活动中感受到基层文化馆的服务。各地由于具有地区所属的文化差异,导致群众文化活动会在客观上受到地区差异的影响,群众文化活动的地区性差异、区域性差别和群体性差异,导致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难度,所以借助基层文化馆实现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存在一定难度。基层文化馆要充分认识到群众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根据群众对文化活动的不同需求进行讨论和分析,特别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要注重加强相关调查和研究,不断扩大基层文化服务的范围,在合理的活动范围内进行多样化的活动,如可注重群众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增加活动内容的丰富性,积极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实践中基层文化馆要依托地域文化特色,组织和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贴近群众生活的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如此既能让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又能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中了解地方文化特色,加入主动保护并传承传统文化的行列中。

(二)监督与导向作用

基层文化馆全程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之中,不断加强管理,对相关文化活动内容给予一定的监督,通过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使群众文化活动真正贴合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保证文化活动主题积极向上,促使群众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有效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鉴别能力。

要想落实监督和导向作用,基层文化馆就必须从需求的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导向机制,通过制度和机制来起到引领作用,目的是鼓励人民群众更好地参与到文化活动中,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更好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三)组织与宣传作用

基层文化馆是区域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区域文化的参与者,其能够在活动中将一些区域文化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丰富群众文化的内涵,宣传区域文化特色,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基层文化馆要积极担负起区域文化宣传的重任,注重本土特色文化的展示,促进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四、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实践策略

(一)完善文化馆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而作为基层文化馆,针对新时期群众对精神文化层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一实际,为保证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基层文化馆自身硬件设施必须及时完善。基层文化馆要在充分考虑本地区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及时更换老旧的设施设备,加强场馆建设,使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兴趣与热情得到激发,进而最大化地发挥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基层文化馆可因地制宜,根据群众文化需求加强馆内舞蹈排练厅建设,或是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等,以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程度。例如,扬州市文化馆以人民群众满意为首要任务,处处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既突出体现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设施的定位,也在服务中实现与市民的互动。在扬州市文化馆103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中,有19个大中小活动场所,其中包括:6000平方米的群艺广场、设有300个座位的多功能演艺厅、800平方米的标准展览厅,以及各为400平方米的舞蹈排练厅、综合排练厅、未成年人活动厅。同时,预留众多业余社团活动室和专业艺术工作室,以及一栋培训楼。

(二)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一些基层文化馆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整体质量不高、开展频次低、活动内容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基层文化馆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要打破常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基层文化馆除组织开展常规的歌舞展演活动外,还可根据地区发展实际科学策划文化活动。例如,宣城市泾县公益影片播放活动,播放的公益影片内容覆盖面广,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义、孝、廉为主,引导群众注重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人人争做精神文化的传播者。此次活动受到了居民的喜爱,取得了很好的传播和教育效果。

(三)加强文化馆人才隊伍建设

要想保证群众文化建设的质量,基层文化馆就必须重视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提高人才准入门槛,以优厚的条件吸引专业能力过硬、热爱群众文化事业的人才加入。其次,要重视对现有人员的培训,通过优厚的待遇留住现有人才,要落实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编制问题,使他们消除后顾之忧,并定期进行培训,以提升其专业能力和理论水平。

(四)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需求

新时期背景下,要想保证群众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基层文化馆必须关注群众的思想动态,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

首先,基层文化馆可以定期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相关负责人召开工作会议,针对群众反映的群众文化活动相关建议或意见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同时讨论新的群众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并就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讨论,确保群众文化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其次,基层文化馆可以助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体现群众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只有将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保证群众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例如,“幸福文化快线”是邹城市在新形势下根据群众需求创新打造的新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目的就是建立沟通城乡、服务基层、惠及民众、迅捷便利的文化信息站、文化通道和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全市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场所等阵地资源,聚集文化骨干、文化志愿者、热心群众等人力资源,将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到镇街、村居、社区的各个角落,哪里有群众需求,“幸福文化快线”就会到达哪里,满足了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

(五)充分发挥志愿者的重要作用

在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中,为使群众文化活动能发挥更好的效果,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志愿者的重要作用。基层文化馆可以选拔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过硬的文化志愿者,成立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助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所以,基层文化馆要注重挖掘优秀的群众文化志愿者,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的示范带头作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例如,宣城市招募志愿者170人,组建了作家、书画家、摄影家、音乐舞蹈家、戏剧家5个文艺小分队。各小分队实行统一注册、统一管理,利用节假日、双休日等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等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

另外,基层文化馆还应建立有效的志愿者服务机制,在确保其稳定性与长效性的基础上,使志愿者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促进群众文化工作获得更好的效果。

(六)加强数字文化馆建设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公共文化的传播方式出现了变化,数字文化馆建设成为当前基层文化馆面临的又一挑战。基层文化馆只有与时俱进,积极引进数字化相关人才,加强数字文化馆建设,才能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例如,东莞市文化馆启用数字文化馆“文化莞家”后,网上平台正式上线,线下互动体验空间对外开放,数字文化装备展同时向市民开放参观。为了配合“文化莞家”启用,市文化馆还联合悠派智能推出了东莞数字文化展。展览通过展出全息投影技术、3D裸眼技术等10多台高科技数字设备,向市民展示了数字文化产业最新创新成果,为市民奉献了一场文化盛宴。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基层文化馆就要找准自身定位,做好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与示范、监督与导向、组织与策划作用。同时,随着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基层文化馆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基层文化馆的作用,从而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东亮.发挥基层文化馆职能效益,打造有地域文化标识的群众文艺活动品牌[J].戏剧之家,2020(13):230.

[2]刘宗卫.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创新力度[J].农家参谋,2020(08):250.

[3]马国珍.群众文化活动中如何发挥基层文化馆的作用[J].民族音乐,2019(06):50-51.

[4]郝庆芳.群众文化活动中如何发挥基层文化馆作用[J].现代企业,2019,11(06):93-94.

(作者简介:张莹,女,硕士研究生,济南市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文化馆群众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多让群众咧嘴笑
章堰文化馆
基层在线
大爱有光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