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影《刘三姐》插曲在广西民歌传承中的艺术作用
2022-07-15付晓雪
在广西,刘三姐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被人们广泛传唱。电影《刘三姐》在经历了多次创新改编之后,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公映,为人们留下了一部经典作品。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刘三姐的故事之所以诞生在广西,从它的文学文本再到在民间的各种流传,在指导制作改编成电影时,其中包含的各种插曲都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不仅能够反映出广西的地方特色,还可以发挥出借歌传情的文学色彩,具有特别强烈的时代烙印,它们共同形成了电影《刘三姐》的特征,在不断地继承与发扬中闪现着时代的鲜明特点,成为广西民歌传承中的主要文化遗产。
电影《刘三姐》和广西的民族文化传播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电影运用艺术形式的视听语言,结合多个插曲,使广西民歌文化得到了持续、充分的传承。电影《刘三姐》是人们认识和了解广西文化的主要方式,它突出了刘三姐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广西的好山好水,使广西人民能歌善对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电影的成功也为更多少数民族题材的影视创作提供了非常典型的示范。《刘三姐》的民歌插曲是广西民歌的代表,它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包容性等特点。刘三姐的民歌在一定程度上实际已经超过了它自身的价值,是充分了解与发掘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髓,实现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主要方法。
一、广西民歌文化概述
(一)民歌文化的定义
民歌文化就是民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的能够有效展示民歌精髓,同时包含丰富多样的人文价值的一种文化内容。民歌文化属于口头传播的文化内容,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用来互动交流情感、传递文化知识以及消遣娱乐的方式,它可以充分展示出人类历史以及文化的发展过程。此外,民歌文化还包含着十分宝贵和丰富的开发意义,可以更好地促进人文科学的长远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开发价值。[1]
(二)广西民歌文化的发展现状
广西民歌的形式非常多样化,特别是以壮族的民歌为主。壮族人民能歌善舞,不管男女,从小都开始练习唱山歌,在代代相传下,传承至今。在广西,人们不管是在劳动过程中,还是遇到婚丧嫁娶,抑或是男女之间谈情说爱等,都会运用山歌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人们常说,壮族人民高兴也唱、悲伤也唱、劳动也唱、爱情也唱。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阶段各地民歌的发展以及传承情况都不是特别乐观,有的地方民歌已经基本失传。
首先,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流行音乐,它在编曲、配乐等很多方面都能吸引更多的人群,所以,民歌这样单一的不具有伴奏的音乐旋律已经逐渐被人们抛弃了。其次,因为民歌创作具有特殊性,它基本上没有乐谱做记录,常常采用口头传唱的形式,加之年轻人都沉迷于流行音乐,很少接触到民歌,中年人因为生活压力巨大,已经无心唱歌,老人也面临着歌曲无人可传的困境。最后,不管是什么地方的民歌,不能被广泛流传的根本原因就是语言。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人们都希望子女可以得到更优质的发展,很多人都倾向于去城市谋生,所以方言就开始被人们逐渐放弃。比如,广西民歌壮语逐渐减少,因为真正能讲壮语并且听得懂壮语的人逐渐变少,因此,不能被大众所普遍接受的民族音乐也会逐渐走向衰退。[2]
二、电影《刘三姐》对广西民歌的传承
电影《刘三姐》在刚刚上映就得到了海内外的一致好评,电影不但获得了大众电影百花奖,还长期占据着国内票房之首,获得了来自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众多华人观众的超高评价。电影能获得如此之多的荣誉,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一)继承了民间的歌本
在广西区党委的邀请下,电影《刘三姐》的导演苏里深刻了解和学习广西壮族的民族文化,到广西柳州以及桂林等地实地考察,从广西民间搜集了300多首民歌,在群众的口授下,总共搜集了将近20万首的山歌。大量的山歌在创作者的笔触下,继承了广西壮族山歌的特色,歌词直爽,蕴含着淳朴的民间智慧,经过通俗唱法以及民俗唱法的结合,形成了鲜活的特色。电影《刘三姐》中的插曲《藤缠树》就表达出广西山歌中关于爱情的主要基调,运用对歌的方法诉说男女的爱慕之情,符合历史上对偶婚的特色,将广西人民聚众对歌、以歌会友以及以歌定情的特色展示得淋漓尽致,在电影上映后就广泛流传,成为经典插曲。[2]
(二)以唱山歌为目的
在电影《刘三姐》中,很多插曲是对唱的形式,它关系到的对象主要是三类人群,每对线索都有相应的行动线索,如阿牛哥恋爱求偶的爱情线索,莫老爷和秀才斗智斗勇的对抗线索,乡亲们互敬互爱的生活线索。各个线索的行动主体也是以刘三姐为核心,用阿牛哥的勤劳诚恳衬托出刘三姐的热情活泼,用财主奴才的愚笨衬托出刘三姐的机智勇敢,用乡亲们的友爱衬托出刘三姐的高尚与亲民。行动线索是运用时空参照对歌的形式设置的,各个线索的对象也是以青年适龄的男女为主,在很大程度上貼合了壮族人民对歌的集会形式,他们以歌舞为媒介聚集在一起。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以民歌形式重现的行动线索,也只会在后世代代中流传下仅有的一两种。
(三)符合对歌仙的丰富想象
在电影《刘三姐》中,演员黄婉秋的表演非常形象生动,但是却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在影视剧中配唱的傅锦华和旁白张桂兰。事实上,电影中刘三姐的形象是在三个人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导演苏里认为演员黄婉秋长相清纯可爱,性格活泼开朗,表演也十分自然。傅锦华是具有丰富表演经验的彩调演员,她出身广西,受到广西民俗文化的影响,嗓音独特。彩调属于广西壮族文化的特殊代表,蕴含着很强的民族特点。此外,张桂兰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具有丰富配音经验的演员,她能把道白与唱词之间的声线连接得浑然天成。所以,影片中我们看到的长着圆圆脸蛋,始终面带微笑,有着小麦色肤色,身材娇小却结实的,唱起彩调就悠扬婉转的主角,是由三位演员共同完成的。电影《刘三姐》与《寻找刘三姐》中的主角形象相比,更加符合在田间地头劳动的青年女子形象。健康的身体结合有趣的灵魂,这是电影《刘三姐》对歌仙的整体想象,符合广西地区传统女性的人物形象,更符合电影审美艺术发展的实际需要。
三、电影《刘三姐》插曲在广西民歌传承中的艺术作用
(一)时代气息浓厚
电影《刘三姐》是在广西民歌的基础上开展的,以主人公刘三姐作为主要描写内容,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在1960年拍摄的,由导演苏里执导,演员黄婉秋饰演刘三姐,刘世龙饰演阿牛哥,夏宗学饰演莫老爷,电影作曲家是雷振邦,其中有很多广西桂林、柳州以及阳朔文工团的演员参演,影片拍摄的地址为广西桂林阳朔,最终于1961年公开上映。电影中的插曲还专门整理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由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在我国各地新华书店售卖。电影《刘三姐》属于新中国成立后首部以音乐风格演绎的故事片,它与歌剧类似,却比歌剧更加通俗,具有十分广泛的传播作用。山歌是电影表达剧情的主要方法,形象的演员,动听的歌曲,优美的环境,共同塑造出了影片蕴含的深刻魅力。在1960年之前,我国很多音乐创作都继承与发扬了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音乐特點,涌现出了很多关于歌颂新中国以及新生活的作品,表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朝气蓬勃的一代人的生活。作曲家常常投身于发掘民间艺术,不断整理和探究,开展有效的创新与改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江姐》《红珊瑚》《刘三姐》等,最值得提出的是大型的音乐舞蹈史诗著作《东方红》,这些都是当时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巅峰时代。电影在如此的时代背景下,它们歌颂的内容是始终围绕以上内容的,但是电影中却并没有像舞台剧一样,过分夸张,刘三姐也具有鲜明的人物特色,这些都是符合当时人民特定审美特色的。电影因此受到了全国的热烈欢迎,成为具有广西特色的文艺作品。
(二)即性特点鲜明
广西地处祖国南方,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壮族,还包含苗族、侗族、傣族等共11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每个民族的儿女都会在这片美丽神圣的地方和谐相处,共同建造美好的家园,历经时代的变迁,这里慢慢沉淀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内容,主要是以壮族为主的文化,壮族人民能歌善舞,具有指哪里唱哪里的本事,每个村落的歌手都会在节日中运用对歌的形式交流感情,所以也产生了很多的对歌歌王。优秀的歌手一定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水平,他们的语言非常精炼,十分贴近实际生活,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歌王通常会运用即兴演唱的方法去表演。广西民歌有很多种活动形式,能够世世代代相传,逐渐形成具有多样化的原生态资源,在作曲家的不断提炼中,被歌唱家长久传唱,永垂不朽,这样,广西才获得了歌海的荣誉称号。[3]
(三)赋比兴结合的创作手法
要认识和掌握广西的民歌,就要认真牢记六个字:歌、谣、诵、赋、比、兴。歌谣诵指的是体裁,赋比兴指的是歌词的创作手法。歌,一般是指组歌、散歌以及叙事长歌等;谣,一般是指童谣;诵一般是介于歌与谣之间的,具有抑扬顿挫和容易上口的特点。歌的曲式韵律通常是七言四句,也就是七个字组成一句话,第一句是主题,其他三句是陪衬,主要为第一句服务。赋是运用歌唱直接表达,不用采取声东击西的方式,也不运用夸张与借喻,但是却具有个性,能够重点强调情感,比如插曲中“真是财主老爷要姐死,河里鱼虾要姐活,河里鱼虾把姐救,要姐四海去传歌”的歌词。比,就是打比方,通常是托物言志,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生动形象,它包含明比和暗比两种。明比有歌词“走路好比风摆柳,坐下好比莲花开”,暗比有“百花争春我为先,兄红我白两相连,旁人唱戏我挨打,名士风流天下传”等,也有隐语,比如“画眉困在八角笼,八角笼门重重锁,八角笼门锁重重,仰望青山难出笼”等唱词。兴,通常是指起兴,是先讲一些其他的事情,之后再托物兴辞。兴一般会用在歌词的第一句,与其他三句是有明显区别的,比如“鸡蛋生来两头圆,断情容易结情难,断情不到三句话,结情讲到口水干”。
我们经常传唱的民歌一般都会采用赋比兴结合的方法,这样的方法能够运用极富地方特色的浓郁音调,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每个人物的特点,刻画出丰富的性格、心理以及情绪内容。比如,在描写刘三姐谦虚时,会运用“取笑多,画眉取笑小阳雀,我今嫩鸟才学唱,绒毛鸭仔初下河”;在描写刘三姐自信特点时会用“你歌哪有我歌多,不信你往船上看,船头船尾都是歌”;刘三姐嘲笑时唱道:“山歌都是心中出,哪有船装水上来”;这时李秀才唱“小小黄雀才出窝,谅你山歌有几多?那天我从桥上过,开口一唱歌成河”,此时的刘三姐一改之前的谦虚,唱出“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只因那年涨大水,山歌塞断九条河”。之后,罗秀才唱“不知羞,井底青蛙强出头,见过几多天与地,见过几多大水流”等对歌内容。也有描写刘三姐豪迈性情的:“你住口,我是江心大石头,见过几多风与浪,撞翻几多大船头”等唱词。
经过以上精彩绝伦的唱段表演的分析,我们可以从歌声中感受到刘三姐的智慧、自信以及勇敢,也可以从丰富多样化的曲式体裁中认识和掌握广西民歌音乐的文学以及艺术创作特点。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电影《刘三姐》中的民歌文化蕴含,已经被广泛地探究与保护,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她不单纯的是民族文化的代言人,还是属于世界人类的精神财富。电影中存在的插曲,是包含着浓厚的广西特色的,属于广西民歌的代表,电影经过对刘三姐故事的描写,突出了广西民歌文化的经典之处,成为人们充分了解与发掘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髓,实现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主要方法。本文主要分析了广西民歌文化的现状与传承,阐述了电影《刘三姐》插曲在广西民歌传承中的艺术作用,以其能够更好地促进广西民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莫恭莲.电影《刘三姐》插曲在广西民歌传承中的艺术作用[J].艺术评鉴,2021(20):145-147.
[2]廖静.电影《刘三姐》与壮族歌圩传播研究[J].电影文学,2019(13):56-58.
[3]许德坤.电影《刘三姐》山歌歌词的特色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8,37(02):104-107.
(作者简介:付晓雪,女,硕士研究生,长春光华学院电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