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内涵的三个维度
2022-07-15杨芳
杨芳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政治发展与民主政治建设的鲜明标识。从学理层面诠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不仅是研究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命题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战略目标的实现,兼具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从哲学意蕴、历史使命、价值指引三个方面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加以探讨,有助于深化对其的认知与理解。
一、哲学意蕴:对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的坚持与发展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以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在密切结合时代发展潮流、科学研判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政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在国家管理方式、国家与社会关系等方面推动了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的发展。
首先,就国家管理方式而言,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了从“统治”到“共治”的突破。政治统治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需要看到的是,一方面,由统治转向治理是人类政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本趋势,“多一些治理,少一些统治”已经成为当代多数政治家和学者的基本共识;另一方面,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仅仅依靠像政治统治这样自上而下的单一治理方式,已经很难激发社会活力、缓和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在敏锐洞察时代变化、准确把握国情社情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以历史唯物主义国家学说作为理论指导,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重要命题,强调要不断调适体制机制,特别是要在国家管理方式上改变过去以党和政府为主导的单一治理模式,通过放权、分权、让权促使各类社会治理主体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了从二元对立走向良性互动的实践突破。在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的理论视域中,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种异己的力量,其最终命运是退出历史舞台、走向消亡。在这样的理论观照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特别是如何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等问题,并没有得到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的足够重视和深入阐释。显然,如何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实践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是一项具有紧迫意义的重要任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这一全新的政治理念和治理方式打破了国家对社会资源的管制与操控,增强了市场、各类社会组织和各种民间力量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了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良性互动与发展的新局面。
二、历史传承: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域的扩展与深化
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条件、基本国情和现实任务,积极部署和推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现代化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从历史传承的角度看,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主动回应新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的重大创新。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党的不懈追求。总的来看,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因此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的相关论述还比较零散,而且主要集中在军事、军队等方面,这在抗日战争时期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指出:“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没有这一点,是不能把敌人赶过鸭绿江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出于抵抗外来侵略和解决国家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主要服务于挽救民族危机这一迫切任务。
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创设了基本前提。在革命斗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领导和担负起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使命而奋斗的重任,对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作了艰苦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先后提出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现代化的国防”“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等思想,形成和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现代化规律的认识,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域由“四个现代化”扩展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并强调各领域之间的协同发展、齐头并进,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提供了思想指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我国现代化事业建设的背景、任务和重点,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经济社会转型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带来了严峻考验,明确提出了要破解阻碍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国家治理体系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积极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变化,着眼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进一步扩展和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域和空间。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主要包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部分。二者之间虽内涵不一、各有侧重,但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是同一政治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只有建立了完备、系统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有效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只有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使各项制度更加高效地运行。可以说,相较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单一领域的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表述在内涵上更加丰富、在形态上更加完备,同时对协调性、系统性、整体性的要求也更高,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决心。
三、价值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与立场
作为价值目标的具体化,价值指引决定、支配着价值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立场和选择,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是进行价值判断的重要参考。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指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从治理理念上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上,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与统筹协调,不断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生态环境等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提供制度保障。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生动诠释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诉求与价值指引。
其次,从治理主体上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求将人民群众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也离不开各类治理主体特别是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为此,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广泛吸纳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意见,形成合理的下情上传机制,合力实现国家治理目标;必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坚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推动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转化为国家治理的效能、成果。可以说,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的贯彻落实,对于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最后,从治理价值上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聚焦于人的现代化,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取向。人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水平和效果。这是因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离不开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在谋划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图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須紧紧聚焦于人的现代化,特别是要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价值纳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蓝图。总之,实现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必须将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提供动力支撑和关键保障。
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时代命题的提出,有其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和现实诉求,是自觉立足社会现实、回应时代诉求的重要理论创新,不能对其作单一维度的简单解读。在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时,应当具备宽阔的视野、辩证的眼光,从哲学意蕴、历史使命、价值指引等不同维度予以审视,以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一命题的内涵与本质。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