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比赛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2022-07-14周刚武汉体育学院足球学院

体育风尚 2022年2期
关键词:传接球传球足球

周刚 武汉体育学院足球学院

足球选修课是多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战术多变、对抗性强,属于激进式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一项古老的健身活动项目。高校足球教学的开设可以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提高学生足球技术水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化技能战术的应用。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后工作中,应该充分利用教学比赛训练优势,在满足“三基”教学的基础上,革新教学方式。

一、基本概述

(一)教学比赛的基本概述

教学比赛也被称为“比赛式教学法”[1]。主要指在近似的比赛条件下,通过教学模拟、项目模拟,为学生安排适量的比赛,在提高技术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检查教学效果,提升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知识,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提升授课效果。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在高校足球教学比赛中,主要由3 个方面构成,分别是“学习动机”“应激状态”和“内外因素”[2]。其中学习动机就是指直接性的学习兴趣,包括自身喜好、个人意愿等,其中学习动机也包括间接性的“诱因”,比如学分、量化成绩等,通过比赛式教学法,可以从动机和诱因这两个层面,提升教学效果和授课效果。“应激状态”是在比赛式教学法的“竞争”特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比如痛苦、压力、愉快、鼓励等,可以在学生原有运动基础上,激发其一定的运动潜力,因此学生的表现能力可能会随着外界环境和氛围的变化而改变,最终达到适应状态,提升运动成绩。内外因素就是指“授课”和“学习”这两个方面,其中,“授课”就是指外因,“学习”就是指内因,高校教师要想实现预期的授课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内外因两方面因素,对全体学生进行施教,改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二)教学比赛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教学比赛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健康性原则,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任务,切忌一味地为了达成教学大纲任务就采用超负荷运动计划,而是应该选择合适的比赛形式和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足球运动。其二,应该遵循集体参与性原则,即以足球运动的形式为基准,开展多人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提升学生之间、队员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充分展现出队伍之间的活跃度。其三,激发性原则,即在“应激状态”下,增强学生们取胜的动力,激发其获胜的信心,在尊重比赛规则的条件下,尽量获得比赛的成功。

在教学比赛原则的指引下,高校足球教学还应该注意到以下几点[3]。① 注意比赛场地和比赛形式的安全性,全面考虑场地、训练强度、器材的安全指数;② 实施必要的奖罚措施,在“应激环境”下,为了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应该对表现优异和违反规则的学生给予奖惩措施,帮助学生构建竞争意识。③ 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身体素质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这两个方面,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对于协调性、平衡性、运动性较差的学生给予人文关怀,给予“学困生”“体困生”必要的鼓励,以教育性为原则,切实做到公平性竞争。

二、“教学比赛”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体育授课形式中,多数教师都是在传授基础性、技能性动作,在部分高校,足球运动一般以选修课程形式出现,只有体育类院校才会设置足球专业,并为学生们进行全方位的授课。但是在实际授课中,专业类院校体育教师面临的学生数量很多,难以针对性地对学生答疑解惑,课外活动少,地域性、区域性、高校之间难以形成有机联动,举办友谊联赛的机会少,因此多数学生的实战能力不足。如果将教学比赛法应用到实际授课中,可以创新教学模式,规范学生技术性动作,重新调整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自主性。在必要时开展小场地足球比赛项目,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利用比赛实践吸取运动经验,优化教学手段,提升足球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学比赛可以实现“练赛一体化”授课模式,不仅可对学习成绩进行考核,而且通过比赛方式,将“讲”“赛”“训”“练”相结合,避免教学评价指标的单一性,在强化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增强高校足球教学质量。

(二)提升学生足球兴趣,增进其实战能力

首先,高校学生足球运动和项目训练的目的性较为明显,多数是为了提升学分绩点,少数学生是因为“发自心底的热爱”,如果运用比赛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针对学生个体情况,明确教学方向并提供针对性指导。比如在“脚内侧直线运球”教学中,规范学生的比赛内容,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示范和演练,提升“进攻”“防守”教学的针对性,降低学生出现技术动作变形的概率。其次,运用比赛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4]。在传统体育项目授课中,高校教师一般采用“示范——演练——模仿——考核——成绩评定”的方式进行考察,学生的足球能力难以全面性的提升,实战经验少。如果利用比赛教学法,把学生分成几个教学小组,组织实战比赛,可以通过“应激环境”让学生迅速掌握技术要点,记住正脚背运球、双脚脚背颠球、脚内侧踢球、脚背内侧踢球、脚内侧踢定位球的基本技术要领,提升学生足球能力,让其迅速掌握技术规则和比赛形式。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动作并给予针对性指导,促进学生在未来比赛中发挥实力和水平。

(三)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树立终身体育思维

通过“教学比赛法”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避免只用语言来明确比赛规则的单一性,而是直接通过比赛形式,约束学生在实战演练中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果有学生违反比赛秩序,必须予以惩罚,通过“警告”“罚下”等机制,明确足球技术重点和要点,确保赛场的严肃性和认真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推运球力量,促使其懂得足球比赛的规则,确保在集体运动中合理运用战术思维,深刻理解规则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规则,从而构建科学的运动观,帮助高校学生构建体育思维,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三、“教学比赛”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精准把握“教学比赛法”的渗透时机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研究经验,认为在今后工作中,应该充分把握“教学比赛法”的渗透时机,将“教学比赛”合理渗透到足球室外教学、足球室外教学讲授、团队配合训练的方方面面。具体体现在:

(1)营造热烈的足球竞赛氛围。在足球室外教学活动中,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分组对抗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利用比赛式训练增强学生的好胜心和进取心。高校教师在这一阶段可以全套模拟正式比赛流程,明确每位学生的位置职责,通过一对一点球方式,进入比赛的第一流程,争夺首发位置,鼓励学生之间默契配合,教师可以充当裁判员角色,根据学员擅长位置安排队形和阵型,在场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时记录,对于射门时机掌握不好、传球意识欠缺等问题,应该利用中场休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避免在后续比赛中再次出现跑位不及时、竞技技能理论不够扎实等问题,提升其足球运动激情,点燃高校学生对足球文化和足球项目的热爱,加深其情感体验,提高足球教学有效性。

(2)对技能性知识进行渗透式讲解。利用比赛式训练方式,合理安排比赛内容,关于足球阵型和跑位知识进行精讲精练,将书面教学法和实践训练法相结合,比如在“三五二”阵型、“四四二”阵型、“四三三”阵型中及时授予学生传球、射门技巧,结合比赛阵型,详细介绍具体跑位,根据前锋、中场、后卫等不同位置和功能,记录学生全场跑动的表现,及时纠正学生踢球动作,引导学生思考在比赛过程中应该如何破解对手阵型,掌握进攻和防守的绝佳机会,大胆使用各种射门动作,强化学生传球、跑位、防守、带球、射门的运用技巧,通过比赛形式对学习成果进行检验。让学生体会到足球的乐趣所在,充分利用示范动作,规范学生的停球技巧,引导学生掌握脚尖力度,让其正确运用脚背,培养其良好球感,探索足球的千变万化,通过点球训练,进行足球知识渗透式讲解。

(3)促进比赛团队配合。在比赛式训练方式中,教师应该增强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避免在正式比赛中出现“个人英雄主义”,增加跑位意识、队形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引导队伍中充当“队长”的学生,及时分析团队配合中出现的问题,在必要时可以自由结组比赛,由教师做好视频记录。在每场比赛之后,教师应该与学生们共同观看比赛,分享自己的赛后感想,分析各自队伍的得失情况和配合情况,在提升学习趣味性的同时,深化理解足球运动内涵。

(二)利用五人制比赛法,强化传接球密度训练

五人制比赛法在进攻战术上,可以实现战术统一,通过良好的团队配合,促进整体队伍防守强度,获取更多的进攻机会,提升战术应用准确性,在进攻方式训练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空档期传球,带着球展开突破,在进攻中尽量保持“以多打少”,在防守战术上,确保学生可以做到精准拦截。必须高度重视战术安排,获取进攻机会,实时关注进攻球员位置,观察其动向,在自己能够掌握的范围之内进行进攻,从而在赛场占据优势地位,同时也能选取最佳防守位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传接球密度训练

展开针对性训练,准备两个标志盘,每个足球队员接球前回归标志盘位置[5]。在回撤做球过程时,应该在传球和接球训练基础上提高步伐准确性,强化传接球密度。针对中路进行传切射门训练,训练学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从不同角度,启动运动员的速度和力量,提升运动员的机敏度和反应能力,提高运动员的传接球配合能力,在实际训练中,一定要发挥守门员的职能,判断分析足球最终落点,从多个角度进攻,运用多球训练方式,进行传接球或射门,提升队员们传接球能力与速度,用最快的速度展开防守。

2.提升肌肉协调能力训练

五人制足球比赛过程中,高校教师应该引导球员密切配合,实现高频率、一次性传球[6]。提升腿部肌肉、躯干肌肉、上肢肌肉等主要部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度,强化小腿力量,利用仰卧起坐的方式,提升大腿肌肉和力量,也可以利用提踵运动,提升腰部力量和下肢力量。为了提升比赛教学的效果,教师也可以利用折返跑传球接力运动,提升其快速动作能力,致使其在足球比赛过程中能够快速反应。

3.强化训练技巧

重视训练手段,确保在训练过程中提升接球的准确性,判断传球队员的传球轨迹,球员身体应该保持倾斜角度,增加传球的路径,选择身体靠后的一侧做“停球”,做好传球路线的调整,增加传球的可能性。在接球过程中,最好避免“身体前倾”方式,在传球过程中,才能确保将足球顺利传出去,从而提升接传球速度和准确度。

(三)利用4v4 比赛法,提升学生观察能力和战术运用效果

4v4 比赛法即每队上场4 人,球门长1.5m,高50cm,不设门将,每组比赛10 分钟,看哪一组队员进球的数量最多,即视为获胜。利用4v4 比赛法,可以从实战的角度提高学生观察力[7]。而且该种教学方式与五人制比赛法和常规足球训练法有些许差异,尤其对于足球基本技能差、力气小、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的学生来讲,更能凸显出比赛教学的训练价值,提升师生交流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善于观察学生战术配合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形式进行内部沟通,为训练知识总结和评价提供指导依据。让学生们在比赛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攻防两端可以紧密配合,从而推动课堂教学质量,阐明攻防转换的注意事项,在4v4比赛中,引导学生做好带球技术接应,及时补充队员自身和团队之间的薄弱点,从而形成战术意识,通过比赛形式,提升技术运用效果,保持最佳训练状态,提升学生们的攻防意识,在日常教学模式下,提供“学评训”时间,最大化地发挥比赛训练的优势,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四、“教学比赛”的应用效果分析

为了探究“教学比赛”训练方法的效果,笔者选取B 市××高校学生135 名,其中对照组67 名,实验68 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实验组采用小场地比赛实训法(4v4、2v2、5v5),进行传接球密度训练,全套模拟正式比赛流程。现将授课效果呈现如表1、表2所示:

从表1和表2两组数据中,我们可以得知,实验组学生的足球技能和身体素质、学习积极性、体育关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颠球个数、射门精准率和学习积极性、体育关注度这4 个方面[8]。相较于对照组,比例和精准率要大幅提升,可见教学效果良好。因此笔者建议在今后工作中应该进行传接球密度训练,全套模拟正式比赛流程,积极利用4v4、2v2、5v5 等多种形式,创新授课方式,提升授课效果。

表1 对照组测试数据

表2 实验组测试数据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比赛法在高校足球训练中,具有多种优势,可以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创新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树立终身体育思维,能够提升学生足球兴趣,增进其实战能力。因此笔者建议,在今后工作中,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创新授课方式,精准把握“教学比赛法”的渗透时机,运用多球训练方式,进行传接球或射门训练,对技能性知识进行渗透式讲解,利用五人制比赛法,强化传接球密度训练,利用4v4 比赛法,提升学生观察能力和战术运用效果。

猜你喜欢

传接球传球足球
提高学生足球接控球能力游戏三例
“教方法”视角下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以“移动+篮球传接球练习方法(水平三)”单元为例
关于中小学传接球教学的三点思考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脚内侧快速传接球教学设计
论体教学生足球训练中传球技巧的掌握
认识足球(一)
篮球“五星传球”的组织与教法
浅谈篮球运动中传球技术的重要性及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