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家-古龙地区页岩油参数井泉头组—青山口组沉积微相特征

2022-07-14杨建国李士超姚玉来

地质与资源 2022年3期
关键词:松辽盆地层理泥质

甄 甄,杨建国,李士超,姚玉来,肖 飞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4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油气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剩余的常规油气资源日益减少.松辽盆地作为我国重要油气产区,半个多世纪的连续开采使得盆地内油气勘探进入高成本、高难度阶段,面临后备油气资源不足的严重威胁[1].以页岩油气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快速兴起,已成为油气资源的重要接替领域[2].泥页岩不仅可以作为油气生成的烃源岩,也可以作为储集岩,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油气资源.松辽盆地白垩系发育沙河子组、青山口组、嫩江组等多套陆相泥页岩,是盆地主要烃源岩层,在地质历史时期生成了大量的烃类[3].因此,松辽盆地页岩油具有优越的成藏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大,是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续领域[4].

1 区域地质概况

齐家-古龙地区位于松辽盆地中央拗陷区(图1),主要表现为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深水湖盆凹陷,是松辽盆地北部的主要生油凹陷[5-6],页岩油勘探开发潜力大[7].泉三四段沉积时期,盆地主要发育河流相红色砂泥岩互层沉积;青山口组—嫩江组沉积时期,主要为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沉积[8-9],广泛发育富有机质泥页岩.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姚家组和嫩江组一段是松辽盆地最主要的含油层系[10],盆地北部嫩江组只有部分区域进入成熟阶段,青山口组大部分区域均进入排油气阶段[11].综上分析可知,青山口组是页岩油勘探的重点层系.页岩油的形成直接受到沉积环境的影响[12-15],因此有必要对齐家-古龙地区青山口组沉积微相特征开展研究.

图1 松辽盆地构造分区及参数井分布(据文献[7]修改)Fig.1 Tectonic division of Songliao Basin with distribution of parameter wells(Modified from Reference[7])

松页油1 井位于松辽盆地中央拗陷区齐家凹陷南部(图1),完井井深2 547 m,取心进尺127.20 m,取心层位为泉四段上部—青二三段下部(图2);松页油2井位于松辽盆地中央拗陷区龙虎泡-大安阶地(图1),完井井深2 350 m,取心进尺183.37 m,取心层位主要为泉四段上部—青二三段下部(图3).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开展两口页岩油参数井岩心大比例尺观察和描述,结合测井曲线特征,进行泉四段上部—青二三段下部沉积微相特征研究,并优选出有利于页岩油形成的沉积微相类型.

图3 松页油2 井岩心沉积微相分析柱状图Fig.3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column of the core from SYY2 well

2 沉积微相类型

根据岩心岩性、层理构造、化石、含有物、电性特征等[16-19],在松页油1 井、松页油2 井岩心中识别出1种沉积相——湖泊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浅湖、半深湖—深湖2 种沉积亚相,以及浅湖滩坝砂、介壳滩、泥质浅湖、半深湖—深湖泥和油页岩5 种沉积微相(表1).

表1 松页油1 井和松页油2 井岩心沉积微相类型划分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of the cores from SYY1 and SYY2 wells

3 沉积微相特征

3.1 浅湖亚相

该亚相是指沉积于枯水期最低水位线至浪基面之间地带的以泥岩和粉砂岩为主的沉积相,多发育水平层理、生物扰动构造,水动力较强时沉积地层中可见波状层理.在松页油1 井、松页油2 井岩心中,浅湖亚相主要分布在青二三段下部、青一段上部和泉四段上部地层,可进一步划分为浅湖滩坝砂、介壳滩、泥质浅湖3 种沉积微相.

3.1.1 浅湖滩坝砂微相

该微相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灰色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夹深灰色粉砂质泥岩条带和团块,局部可见介形虫化石、植物茎干化石和碳屑,发育波状(交错)层理、脉状层理(图4),多呈中厚层状构造.该微相主要在松页油1 井和松页油2 井泉四段上部和青二三段下部岩心中可见,且砂岩粒径总体偏细,说明在泉四段晚期和青二三段早期湖盆水位相对较低,由于受到波浪的作用,早期沉积的近岸砂体接受冲刷而在距离湖岸更远的浅湖地区再次沉积下来.测井曲线上,该微相主要表现为高电阻率、低自然伽马、低声波时差、高密度的特征(图2、3).

图2 松页油1 井岩心沉积微相分析柱状图Fig.2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column of the core from SYY1 well

图4 岩心浅湖滩坝砂微相沉积特征Fig.4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cores with shallow lake beach-bar sand microfacies

3.1.2 介壳滩微相

该微相主要表现为一定厚度的介形虫层沉积,介形虫壳体保存较完整,纵向上主要分布在青二三段下部—青一段上部,可能是盆地水体环境变化而导致介形虫集群死亡的结果[20-22].介形虫层在松页油1 井岩心中局部可见,在松页油2 井岩心中更常见,厚度一般在1~50 cm(图5),主要呈薄层和中厚层状构造.测井曲线上,该微相主要表现为高电阻率、低自然伽马、低声波时差、高密度的特征(图2、3).

图5 岩心介壳滩微相沉积特征Fig.5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cores with ostracoda beach microfacies

3.1.3 泥质浅湖微相

该微相岩性主要为灰绿色、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以泥质沉积为主,多夹粉砂岩条带和团块,可见介形虫、叶肢介、碳屑和植物化石碎片,发育水平层理、生物扰动构造(图6),多呈巨厚层状或块状构造,局部层理和裂缝发育处可见黄绿色油斑.测井曲线上,该微相主要表现出较低电阻率、较高自然伽马、较高声波时差、较低密度的特征(图2、3).

图6 岩心泥质浅湖微相沉积特征Fig.6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cores with argillaceous shallow lake microfacies

3.2 半深湖—深湖亚相

该亚相是指沉积在浪基面以下、未受波浪和湖流搅动的静水区深水沉积物.由于水体安静、水动力弱,故地层多发育水平层理,水体多表现为还原性.在松页油1 井和松页油2 井岩心中,半深湖—深湖亚相主要分布在青一段下部,可进一步划分为半深湖—深湖泥、油页岩2 种沉积微相.

3.2.1 半深湖—深湖泥微相

该微相岩性以深灰色、灰黑色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为主,局部夹粉砂质条带,含介形虫、叶肢介化石,局部可见植物化石碎片、碳屑、黄铁矿,发育水平层理,巨厚层状或块状构造,泥岩层理、裂缝发育处局部可见油浸现象或黄绿色油斑(图7a).测井曲线上,该微相主要表现为低电阻率、高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低密度的特征(图2、3).

3.2.2 油页岩微相

该微相与半深湖—深湖泥微相在岩心特征上相似、不好区分,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泥岩,发育水平层理(图7b).本研究主要依据测井曲线特征来识别油页岩微相.该微相在测井曲线上主要表现为高电阻率、高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低密度的特征(图2、3).

图7 岩心半深湖—深湖亚相沉积特征Fig.7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cores with semi-deep-deep lake microfacies

综合分析松页油1 井、松页油2 井岩心中不同沉积微相的含油性特征可知,泥质浅湖微相、半深湖—深湖泥微相以及油页岩微相均是有利于页岩油形成的沉积微相类型.这主要是与齐家-古龙凹陷青一段和青二三段下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较好、多处于成熟阶段、生烃潜力较大[4,23]有关.

4 结论

1)通过岩性、电性特征分析,在齐家-古龙地区松页油1 井、松页油2 井泉四段上部—青二三段下部岩心中,识别出1 种湖泊相沉积,划分出浅湖和半深湖—深湖2 种沉积亚相,并进一步划分为浅湖滩坝砂、介壳滩、泥质浅湖、半深湖—深湖泥和油页岩5 种沉积微相.

2)松页油1 井和松页油2 井青一段下部主要发育半深湖—深湖亚相,而浅湖亚相主要分布在青一段上部、青二三段下部和泉四段上部层位.

3)泥质浅湖微相、半深湖—深湖泥微相以及油页岩微相均是有利于页岩油形成的沉积微相类型.

致谢:感谢参与松页油1 井、松页油2 井科研工作的全体人员.

猜你喜欢

松辽盆地层理泥质
原煤受载破坏形式的层理效应研究
严寒地区城市河道底泥泥质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青海祁漫塔格那西郭勒泥质岩地层水敏性及其钻井液配方研究
泥质夹层的三维预测与地质模型的等效粗化表征
——以加拿大麦凯河油砂储集层为例
含层理面煤试样的巴西圆盘劈裂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储层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对水力压裂裂纹扩展的影响
复杂地表单井、组合井优劣分析
潘谢矿区深部裂隙发育特征的垂向测井反演分析
松辽盆地岩性油藏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研究
东亚地区松辽盆地和美洲大陆北美西部海道的晚白垩纪气候变化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