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光辉历程 永远的红色印记
——《人民日报》在阳泉的峥嵘岁月
2022-07-14李玉萍
文|李玉萍 马 戎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它于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创刊,为华北中央局机关报,同时担负党中央机关报的职能。
1948年6月15日至1949年3月期间,《人民日报》造纸厂落户于阳泉市东营盘(现阳泉市城区新建路北侧东营盘社区)。《人民日报》阳泉造纸厂旧址,占地面积162平方米,坐北朝南,建于民国时期。造纸厂门楼为砖券式建筑,中间为门洞,两侧筑有照壁,门洞内两侧设有门岗房,岗亭四面设有哨窗,可环视四周,充分显示了该设施的军事用途。新中国成立后,该建筑除东侧照壁被拆,门洞内建筑被改建为商业用房外,基本保存完整,现为东营盘社区居民的主要进出通道,周边交通便利、摊点林立,已成为阳泉市区主要商业区之一。
“《人民日报》造纸厂”的前身是晋察冀边区的《晋察冀日报》造纸厂。1948年5月,晋冀鲁豫解放区与晋察冀解放区合并,成立了中共华北局。遵照中央华北局的决定,并经中央批准,将晋冀鲁豫中央局《人民日报》与晋察冀中央局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合并,后于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平山县里庄创办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同时担负起中共中央机关报的职责。从1949年8月1日起,《人民日报》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取得平型关大捷之后,根据中共中央部署,一部3000人由政委聂荣臻率领转战至晋东北地区。11月7日,即太原被日寇攻陷的前一天,聂荣臻等在五台山成立了晋察冀军区,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11月18日,在日寇的“围剿”中,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转移至太行山深处河北阜平县城。为宣传组织全民抗战,鼓舞边区军民的抗日斗志,聂荣臻和中共晋察冀区委员会书记黄敬、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等,共同商定创办一份晋察冀全区性党报。
1937年12月,晋察冀边区党的领导机关——晋察冀边区总军区军政委员会机关报《抗敌报》创刊。《抗敌报》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份党报,也是人民日报报系中创办最早的报纸。1938年4月,《抗敌报》由晋察冀边区总军区军政委员会机关报改为晋察冀边区党委机关报。1940年11月,即晋察冀军区成立三周年之际,中共北方分局决定将隔日刊《抗敌报》更名为《晋察冀日报》。
1946年5月15日,由毛泽东同志题写报名的《人民日报》在邯郸市创刊,当时该报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1948年2月16日,担任中共中央工委书记的刘少奇,首先提出了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合并成立华北局的建议。在他提出的一系列合并机构中,包括合并两个中央局“报纸”——张磐石任总编辑的《人民日报》和邓拓任总编辑的《晋察冀日报》。1948年5月,《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为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新创办的《人民日报》既是华北局机关报纸,又承担了中共中央机关报的诸多职能,是中共中央领导人审读重要文章、发布重大消息的平台。
据当时担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安岗回忆这段历史时曾说:“新的《人民日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创刊后不久,我主持日常编务。有一天接到胡乔木亲自打来的电话,要我到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一趟,向张磐石等人报告之后,我骑马去了西柏坡。接待我的胡乔木说,今天要你来,是要你认识一下我们党的领导同志,今后你就要和他们多打交道了,所以要熟悉他们。胡乔木强调说,你现在办的《人民日报》,在我们进了城以后,就是中共中央机关报。”随后,胡乔木为安岗引见了刘少奇等领导人。
当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阳泉成为人民解放军东进西击、南下北上的战略支点。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变化,华北人民政府及一批军工、造纸、印刷等重要机关单位先后迁至阳泉。1948年6月,《人民日报》造纸厂从河北阜平县田子口村迁到阳泉市东营盘,由于当时形势和保密需要,对外挂“阳泉市人民造纸厂”牌子。从1948年6月15日至1949年3月,《人民日报》一直都在阳泉东营盘门楼院内一边造纸,一边印报。
据曾在造纸厂工作过的两位老人常逢俨、赵银海回忆: 1948年6月,阳泉东营盘人民造纸厂招收工人,他们报名并被录用了。报到后才知道造纸厂不光造纸,还要印报。当时造纸厂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方式简陋而艰苦,厂里有几个大水泥池子和大水缸,把原料稻草、马莲草、废书报纸、麻绳浸泡蒸馏,然后碾压、破碎,漂洗成纸浆,再把它放入水池,搅拌均匀,捞成湿纸,将其贴在火墙上烘干制成麻纸,直接用来印报。印刷报纸的机器是手摇印刷机,摇一下出一张报,油墨深浅全靠印报工人掌握。报纸印好后,拉到火车站附近的邮局分送全国各地。
造纸厂迁到阳泉时,原有职工110人,后由于规模扩大,人手不足,在阳泉招收了60名新工人,工作人员一度增加到170多人。厂长杜庆云,河北平山县人,解放后曾任北京市邮政局书记兼局长;副厂长冷冰,解放后曾任中宣部副部长。厂里的几位领导都随身佩带小盒子护身手枪,警卫员带的是木把大盒子手枪。当时招工的条件很严格,年龄必须满18周岁以上,文化程度在高小以上,贫下中农出身,主要社会关系中没有任何政治历史问题,经过严格审查才能录用。工人工资实行供给制,一年两双鞋,两套服装,有集体宿舍,管吃管住,还发一些零用钱。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厂里干部职工同吃一样的份饭,从不搞特殊,逢年过节,改善生活,大伙就围着一张桌子吃“十大件”。平常有的工人病了,领导都会及时探望,干群关系非常融洽。由于当时太原、北平都还没有解放,经常有阎锡山军队的飞机对阳泉进行轰炸。敌机轰炸时,厂里警笛一鸣,工人们就赶紧翻越围墙,趴在桃河的河滩上躲避袭击。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党的战略中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经上级决定,《人民日报》阳泉造纸厂于1949年3月停工,1949年4月迁往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