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三甲医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2022-07-14刘萍温亮李国邦梁瑞欣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3期
关键词:精神药品酒石酸拉西

刘萍 温亮 李国邦 梁瑞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工作节奏等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此,人们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由于社会及及家庭等诸多因素作用,致使其精神受到影响,焦虑、抑郁疾病患者越来越多[1]。精神药品指的是向中枢神经系统直接作用,并抑制或者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但是长期应用具有一定的依赖性[2],精神药物品包括两种类型,其中第二类精神药品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癫痫及抗抑郁等功效,进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自2020 年开始,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也影响人们心理和生理状况[3],进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尤其是抗疫一线医护人员,过度担心自己被感染或者传染给家人,因此,应加强对心理调节及人文关怀的重视。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压力增加,居民对精神药品的使用会持续增加,如果使用不当,将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临床使用的合理有效[4]。本研究分析本院门诊2019~2021 年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了解本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以促进该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和规范化管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门诊药房2019 年1 月1 日~2021 年12 月31 日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整理药名、规格、剂量、数量、销售金额,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信息。

1.2 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值,对DDDc、药品的DDDs、B/A 进行计算,并对2019~2021 年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参照《中国药典》2015 年版[5]、《新编药物学》第18 版[6]及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平均日剂量制定药品DDD 值,DDD 值与DDDs 呈正相关;DDDc 值可以反映该药物的成本,分值越高,说明经济压力越大;B/A能够反映药品销售金额与DDDs 的同步性,比值与同步性呈正相关。DDDs=某药品的年消耗总量/该药的DDD值,DDDc=某药品的年销售金额/该药的DDDs值,B/A=某药品的销售金额排序/DDDs 排序。

2 结果

2.1 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 本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共12 个品种,3 种剂型(片剂9 种,胶囊1 种,注射剂2 种),阿普唑仑片(28.50%)使用频度最高,其次使用频度较高的分别为劳拉西泮片(16.22%)、氯硝西泮片(15.41%)、酒石酸唑吡坦片(14.18%)、艾司唑仑片(12.42%)、佐匹克隆胶囊(9.32%)。见表1。

表1 2019~2021 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处方量及使用频度(张,%)

2.2 患者年龄及性别 2019~2021 年本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共15206 张,其中男性患者6843 张,占该类处方的45.00%;女性患者8363 张,占该类处方的55.00%。使用年龄段前三名的分别为41~50 岁患者3070 张、占该类处方的20.19%,51~60 岁患者2996 张、占该类处方的19.70%,61~70 岁患者2711 张、占该类处方的17.83%。见表2。

表2 2019~2021 年第二类精神药品年龄、性别组成(张)

2.3 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DDs 酒石酸唑吡坦片、佐匹克隆胶囊、阿普唑仑片、劳拉西泮片的DDDs 位居前四,并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2021 年劳拉西泮片的DDDs 急剧增长并跃居首位。见表3。

表3 2019~2021 年门诊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DDs 及排序表

2.4 第二类精神药品DDDc 2019~2021 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DDc 基本保持平稳,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盐酸曲马多片和地西泮针的DDDc 值较大,位列前四位,说明这些药品使用成本较高。见表4。

表4 2019~2021 年门诊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DDc 及排序表

2.5 第二类精神药品的B/A 值 艾司唑仑片、地西泮针的B/A 值均为1.0 左右,说明其同步性较好;2020 年阿普唑仑片的B/A 值最大,说明该药品价格较低;2021 年酒石酸唑吡坦片的B/A 值最小,说明该药品价格较高。见表5。

表5 2019~2021 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B/A 值表

3 讨论

3.1 处方量及使用频度 现阶段,阿普唑仑片、酒石酸唑吡坦片、劳拉西泮片、艾司唑仑片和氯硝西泮片是临床常用的5 种第二类精神药品,在该类处方中占比86.74%,其中苯二氮类药物使用频度最高,占本类处方的73.85%。苯二氮类具有较好的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等作用,无后遗效应,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起效,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耐受性良好,并不会对肝药酶活性造成影响[7]。苯巴比妥能够显著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剂量增加,会对心血管、呼吸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8],并且不良反应多,常出现中毒现象,成瘾性强,随着苯二氮类药物的出现,20 世纪70 年代后该类药物的医疗使用范围逐渐减少,当前,在惊厥、癫痫等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非苯二氮类药物佐匹克隆和唑吡坦与其他镇静催眠相比,优点在于起效,快代谢周期短,参与效应轻,药物成瘾性低[9]。酒石酸唑吡坦是迄今为止唯一的睡眠诱导效应与精神运动障碍相分离的药物,是较为理想的镇静催眠药[10]。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人们出行、运动受限,工作和生活方式改变,影响睡眠质量,有调查显示,全民宅家期间凌晨后就寝人数超过50%。新冠疫情催生或加重失眠、焦虑、抑郁状态,导致第二类精神药品需求量增加。

3.2 患者年龄段、性别 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主要用药群体为60 岁以上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褪黑素分泌减少,导致睡眠质量下降;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也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情绪,影响睡眠[11]。31~60 岁年龄段的患者承担多种社会角色,承受各种家庭压力和工作压力,子女教育、双方父母身体状况、升职加薪等各类问题,进一步增加了该类年龄段人群的经济压力和负担。对于20~30 岁的年轻人,就业、婚姻、住房等方面的压力容易导焦虑失眠等情况。20 岁以下青少年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主要用于控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抑郁症等引起的抽搐、惊厥、癫痫发作、失眠等症状。从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方面来看,女性应用度要比男性高,而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女性更年期造成的,同时,因女性抗压力较小,因此,易出现焦虑症状。

3.3 DDDs、DDDc、B/A 2019~2021 年唑吡坦片、阿普唑仑片和劳拉西泮片的DDDs 均位列前三名,由此可见,临床医师倾向于选择此三种药物。酒石酸唑吡坦片在辅助治疗精神疾病中具有一定效果,相比于苯二氮类药物,其效果更加明显,而且起效快,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效果,一般情况下,机体不易蓄积药物剂量;但是,其伴有一定不合理应用现象,因此,应加强对酒石酸唑吡坦片的关注,分析其原因。

由表4 可知近两年第二类精神药品DDDc 基本保持不变,说明价格趋于稳定。盐酸曲马多片DDDc 值最大,它是临床上应用广泛、安全的非成瘾性镇痛药,其价格虽然在第二类精神药品中相对昂贵,但仍低于其他止痛药。表5 显示,2019~2021 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B/A 值位于0.33~5.00,艾司唑仑片B/A 值接近于1,说明其同步性好,使用合理。而阿普唑仑片3 年内B/A 值均>1.0,劳拉西泮片2021 年用量大幅增加,B/A值>1,说明用药人数较多,DDDs 高,药物价格低,相比于经济效果,社会效益显著,由此可见,该药物伴有过度应用问题现象,为降低滥用现象,需要严格按照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监督管理。酒石酸唑吡坦片B/A 值<1,说明该药品价格偏高,用药人数少,其经济效益优于社会效益[12]。

综上所述,由于新冠疫情影响,2019~2021 年第二类精神药品消耗量显著增加,部分具备药理学优势的品种使用更加广泛,符合临床用药发展趋势。大部分品种使用合理性较高,少数品种如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可能存在药物滥用风险。医生应规范临床用药,药师在加强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审核的同时,应更加关注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避免滥用,降低用药风险。

猜你喜欢

精神药品酒石酸拉西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HPLC 法测定药用辅料L(+)- 酒石酸中的D(-)-酒石酸含量
探讨小儿癫痫应用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综合性医院麻醉精神药品药学服务体系的构建效果
淮南市第四人民医院举办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培训
改性亚麻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特性
最古老的葡萄酒容器
冰糖葫芦
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物有区别
葡萄皮渣中提取酒石酸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