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早期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22-07-14蒋春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3期
关键词:丁苯氯吡格雷

蒋春玲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致残率、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相关研究指出[1],伴随人口老龄化、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近年来,脑梗死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我国人口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多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通过改善缺血区再灌注、降低血小板聚集而实现治疗目的,常用药物包括氯吡格雷、丁苯酞等[2]。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关上述药物联合使用的疗效、安全性等尚无统一结论。本文选择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80 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评估联合用药价值。现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80 例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 例。研究组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龄47~72 岁,平均年龄(58.25±8.37)岁;发病时间1~21 h,平均发病时间(12.23±7.15)h。对照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45~71 岁,平均年龄(57.75±8.27)岁;发病时间1~20 h,平均发病时间(12.50±7.08)h。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3]:①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脑梗死;②发病时间在24 h 内;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类型心脑血管疾病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心脏功能障碍者;③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④无法配合研究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对症治疗,包括神经保护剂、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

1.3.1 对照组 予以氯吡格雷治疗,75 mg/次,1次/d。连续治疗7 d。

1.3.2 研究组 予以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氯吡格雷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丁苯酞注射液100 ml/次,2 次/d,静脉滴注。连续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及GQOLI-74 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治疗前和治疗7 d 后,采用NIHSS 和GQOLI-74 分别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质量,NIHSS 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GQOLI-74 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疗效判定标准:显效:NIHSS 评分减少>90%;有效:NIHSS 评分减少46%~9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胃肠道反应、口干咽痛、过敏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及GQOLI-74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和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 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 评分(6.13±1.02)分低于对照组的(10.06±2.25) 分,GQOLI-74 评 分(80.17±3.29) 分高于对照组的(72.16±5.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及GQOLI-74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及GQOLI-74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与对照组的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n(%)]

3 讨论

脑梗死的发生与脑血管狭窄、堵塞等因素相关,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失语及肢体偏瘫等。相关研究指出[5,6],脑梗死在发作早期,脑组织、脑细胞缺血缺氧呈逐渐加重状态,在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后即进入稳定期。因此,如果在早期通过治疗恢复缺血区域血液灌注,则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窗口期时间短、病情复杂多变,早期或超早期治疗较少,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不利于预后康复。

在常规治疗中,氯吡格雷为脑梗死患者的常用药物之一,可对血小板受体与二磷酸腺苷(ADP)结合予以选择性抑制,使纤维蛋白原无法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产生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7,8]。而丁苯酞注射液则为全球首个可对缺血性脑卒中多个病理环节产生作用的新型药物,可有效改善微循环、保护线粒体、改善脑水肿、抑制炎症反应、提升缺血脑能量水平,有助于缺血梗死面积缩小、对抗脑血栓形成[9,10]。相关研究指出[11,12],丁苯酞还可改善血管顺应性,提升脑血管储备能力。在疾病发作早期,联合使用上述两种药物,可发挥协同作用,疗效肯定。玛依拉·吐尔逊等[13]研究指出,早期联合用药临床效果优良,总有效率高达94.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和GQOLI-74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 评分(6.13±1.02)分低于对照组的(10.06±2.25)分,GQOLI-74 评分(80.17±3.29)分高于对照组的(72.16±5.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更好、生活质量更高,这可能与加用丁苯酞可从多个环节发挥治疗作用相关。另一组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组疗效更好,这可能与联合用药可发挥协同作用相关,与上述研究结论基本吻合。最后一组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与对照组的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用药安全性相同,说明加用药物不会加重患者身体负担。

综上所述,早期脑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疗效,对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丁苯氯吡格雷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吃氯吡格雷最好测下基因
丁苯草酮原药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