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医疗结构管理对于高血压防治效果的影响

2022-07-14金宝志

智慧健康 2022年15期
关键词:控制率防治效果用药

金宝志

(吉林省东丰县南屯基镇红石卫生院,吉林 东丰 136300)

0 引言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为致命的影响因素,约70%的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有直接关系。而全球对高血压的认识水平在25%~75%,治疗率在11%~67%,控制率在5%~58%。这些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其他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居民对高血压的认识、治疗和控制水平较高,而我国对于高血压的认知远远不及[1-2]。根据国家老龄问题委员会办公室发表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4.48亿,占总人口的17.2%,到2050年,将达到4亿4千万。而老年群体是高血压的高发群体,因此,高血压发病率高将会进一步提升,若不及时提高老年群体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和控制水平,则无法寻求更有效的办法来控制疾病的蔓延及其并发症,并改善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这些都是我国需要紧急解决的问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高血压病目前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心身疾病,人们已认识到高血压不再是简单的生物学疾病问题。国内外大量研究已证明通过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对血压控制具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探索社区医疗结构管理对于高血压防治效果的影响,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所使用的降压药物种类以及用药方式[3-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3月-2019年3月通过4家沈阳市社区服务中心的建档档案、参与社区高血压诊治记录的患者访问记录、没有参与到社区防治的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本研究调查对象为100例,年龄18~90岁;其中男58例,占比58%,女42例,占比42%;在学历上,有59人为初中及以下学历,有27人为大专和高中学历,有14人为大专及以上学历;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为19人,占比19%;有心脑血管合并症病的患者为23人;调查过程中正在服药的患者有78人。

基本资料高血压患者参与社区医疗结构管理防治效果比较:单因素结果显示,性别以及受教育程度对于高血压防治效果没有影响,这表示,这一结果没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本研究未发现性别、年龄和肥胖是影响老年人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这与曹亚景等人的研究结果不同。

1.2 方法

本文研究方法以随机抽查的方式为主,通过对社区服务中心患者健康档案的抽查,找到100例患者。并且签订了知情合同,预留档案。通过简要的面对面咨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整理成问卷档案。

1.3 观察指标

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涵盖家族史、饮食习惯以及烟酒史和运动习惯方式,并且对基本资料进行了记录,基础资料主要体现在年龄和性别上。

1.4 资料分析方法

通过SPSS 软件的辅助进行课题的统计学分析。通过频数和构成对高血压患者的基本资料和血压情况以及用药、并发症展开描述性的分析。通过χ2检验展开计数资料,并且进行两个小组之间的对比,P>0.05表示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是否接受社区医疗结构管理防治效果影响的比较

是否接受社区医疗结构管理防治效果影响的比较中能够看出接受社区医疗管理服药患者的控制率较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是否接受社区医疗结构管理服药防治效果比较

2.2 社区用药和自行用药方式不同对高血压防治效果的影响

不同用药方式对高血压患者防治效果的影响差异明显,社区用药患者为联合用药,控制率在47%,而不进行社区医疗结构管理的患者控制率在44%,比较这两种用药方式的控制率能够看出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行用药的患者控制率较为低下,详见表2。

表2 社区用药和自行用药方式不同对高血压防治效果的影响

2.3 社区高血压用药种类

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种类和占比,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中占比最高的为CCB。其次为β受体阻断剂,紧追其后的是APB。

3 讨论

高血压指的是人体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以及舒张压力增加大于或等于140/90mmHg,有高血压的患者也时常伴有糖代谢紊乱以及脂肪代谢紊乱的问题,累积视网膜、心脏、肾脏等多个器官。以器官生塑为特点的一种全身的代谢性疾病。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疾病的患病率每年都在提升,有资料显示,到2022年,我们国家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达到了28%。

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基于多环境因素和多基因因素的一种疾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不利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治疗的依从性,控制率。同时可以提高与高血压防治知识相关的知晓率,有效降低脑卒中,冠心病等并发症的发生。20世纪80年代,我们国家开展了以社区为基础的一种高血压人群防治研究工作。同时,努力实施高血压防治的转变,张医院转向为社区为中心,专家行为转向为政府行为、医疗、科研为主,转向成为社区综合防治预防。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康复、健康教育、医疗、预防等为一体的一种有效、连续性的基层卫生服务。这些年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加快覆盖了功能完善以及布局合理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慢性病防治,如高血压等,是当前社区医疗结构工作的重点内容,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当前,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建立居民档案,高危人群抽查调查等方式,明确干预和管理的对象,同时根据社区高血压防治方案,开展全科团员成员的随访,干预,评估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研究证实了开展社区干预措施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肾意外事件明显降低,且治疗效率明显得到提高,有效改善了血压的探究率。

3.1 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

我国现有的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其干预行为在高血压治疗防治中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1979年以来,英国著名的流行病学家提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全人群策略和高危策略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这种相符的策略中,需要人群策略为主。构建高血压防治的全面战线,提升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和治疗率。但是现有高血压治疗模式中,社区防治和临床诊治是处于脱节的状态,缺少诊疗信息随访关联。同时高血压需要全程医疗保健方式,现有的医院管理提示或者是社区体系,没有办法实现全程医疗保健模式。所以高血压社区防治需要探究一种持续性可操作的高血压社区防治优化方案。

目前,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方式是三级管理。这种方式按照社区高血压普查结果,把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值进行划分,分成一级管理、二级管理、三级管理。对不同的患者开展不同高血压治疗以及管理。管理方式包括健康宣传教育、药物的指导使用,以及必要情况的转诊服务。通常来说,平稳期高血压患者,一般可以就诊附近的社区医疗机构,社区医生对机构就诊的患者和个人家庭情况比较了解,可以让患者有心理上的归属感,且依从性更好,且开展医护一体化管理 以及家庭医生的逐步推进,也能更好的突出其规范化的管理。

本次调查发现,沈阳市高血压患者在接受社区医疗结构管理之后对于高血压防治有一定的疗效,无论在用药方式上还是是否服药上都能够看出显著性差异[5-7]。本次调查能够大概反映沈阳市接受社区医疗结构管理患者对于高血压防治的效果影响情况。在调查中也能够清晰的看出高血压的防治效果好坏与年龄、学历和受教育程度没有关系,没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3.2 社区抗高血压药物种类

从社区医疗机构对患者的用药种类上来说,钙通道阻滞剂的用药频率最高。因为高血压疾病很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医生在给患者用药时必须仔细斟酌才能下药。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近几年越来越高,这和患者的私自用药也有较大关系。在本次调查中能够看出,有超出一半的患者都使用过钙通道阻滞剂,主要是因为钙通道阻滞剂没有紧急症状,且也不会影响糖和脂肪的代谢[8-10]。

3.3 社区高血压用药方式

从用药的方式上来看,社区医疗管理用药和患者自行用药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社区医疗结构管理的患者控制率为47%,没有接受社区医疗结构管理的患者控制率为44%。这表示社区医疗管理过程中对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能够较大程度控制患者病情。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很多。建议规范高血压临床治疗目的:统一处方集,制定一些简便易学、易用的高血压病治疗方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加强原发性高血压健康管理培养管理人才,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更好地服务提供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保障[11-13]。

3.4 信息化建设是推进社区高血压防治的关键

大量的物力,人力的经费投入,需要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冲破阻力,将先进的技术软件运用高血压防治和管理中。这也是未来高血压防治的发展方向。信息系统的运用,可以加强社区全人群的血压数据管理。运用一些软件系统接口,信息传输以及调阅相结合的方法,为高血压不同人群提供定期随访,建卡,预约提醒,用药规范,健康教育,重点管理等各项服务。实时临床信息化的管理路径之后,社区医生和患者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同时,个体化的防治方案针对性加强,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以及全人群的随访依从性。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从事社区管理的人数有限,高血压社区的防治的效果无法达到最理想状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有自身的优势,如方便、专业等,可以承担初级的卫生保健服务。基层社区医疗结构在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高,而认识、治疗、控制和治疗水平低,无法降低高血压发病率,社区应特别关注患有肥胖症的老年人。开展提高认识的健康知识活动,提高对老年人健康问题的认识。通过不同形式的高血压疾病知识传播,并结合高血压有关的风险因素信息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为15岁以上的社区居民提供保健服务,并为他们提供参与治疗的有利社会环境。降低高血压发病率需要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跟踪、综合干预、风险控制和行为[14-15]。特别是家庭成员有高血压患者的情况下,应对家庭成员提供科学指导和必要的心理辅导。另外,增加对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积极开展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活动,增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并培训社区保健培训员,在整个社区开展健康宣传活动,积极让老年人参与健康的生活方式。

猜你喜欢

控制率防治效果用药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安丘市2016年居民高血压病流行状况分析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河南省35~74岁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