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热点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2022-07-14常进锋
常进锋,陈 鑫
(1.西北民族大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2.西北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后于2017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中央在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辩证把握世情国情两个方向的基础上,提出的伟大号召[1]。学界对此也投之以巨大关注,成果斐然,甚至在最近两年呈现井喷之势,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相关文献梳理也有所出现,这些文献覆盖面较广,但对象的聚焦性不足,几乎未见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梳理。高校大学生肩负时代重任,是助推国家发展和民族团结的强劲动力和中坚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本质要求[2],因而系统梳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成果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所选用的文献数据限定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以“主题=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或“主题=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或“主题=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高级检索,截止2022年3月24日,共得到471篇文献,人工剔除会议综述、专栏介绍、征稿启事等非学术文献以及相关性较小的条目后,最终得到有效文献408篇,并将其导出为Refworks格式进行研究。为深入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脉络和未来趋势等,本文将借助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5.7.R2版本)的可视化功能进行分析研究,表1为初始参数设定。
表1 Citcspacc初始参数设定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文献量分析
根据上章检索方法,笔者整理了2018—2021年“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文献发文量。如图1所示,核心论文的首篇出现于2018年,即西南政法大学的商爱玲发表的《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文从国家观和民族观等维度着手,阐述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基本路径。2017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党章,学界由此关注到作为中坚力量的大学生,相关研究成果日渐丰硕。从2018年的16篇到2021年的250篇,发文量几乎呈指数型增长,可见,学界近年来对该领域投之以巨大关注。由于研究期较短,该领域极具研究潜力,研究深度仍待学界进一步挖掘。
图1 年度核心论文发文量
(二)作者及其合作网络
运用Citespace 软件生成的可视化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如图2所示,共有294个节点、183条连接线,说明该领域已有初具规模的研究队伍,但作者之间仍缺乏深度交流;网络密度仅为0.0042,可见,该领域尚未形成严密的作者合作网络,很多学者仍处于孤立研究的状态,“核心作者群”还未真正形成。研究发现,该研究领域所有学者的发文中心性均为0.00,表明目前该领域主要研究学者尚未形成较强的影响力。
图2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统计作者发文量发现(见表2),“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领域发文量最多的为南开大学的高永久、中央民族大学的严庆、中山大学的詹小美和贵州民族大学的郝亚明,均发文7篇。詹小美教授曾主持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课题《新时代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依托课题推进,产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提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是引导时代新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严庆教授曾在2020年12月参与的“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质量”学术论坛上指出要促进各民族同学交往交流交融,立志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据普赖斯定律,计算得出该领域核心作者至少应发文2篇。总体来看,该领域仍待更多学者的加入及深入研究。
表2 排名前十的发文作者
(三)机构及其合作网络
研究机构的刊文量如表3所示,中央民族大学以63篇的发文量居于首位,且远高于其他研究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重镇,不仅专门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还正式创刊了首个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研究对象的期刊《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南民族大学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作为专项规划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总体规划编制,整合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学科人才资源,高起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促使了该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成果也是蔚为壮观。前十的研究机构中一半为民族类大学,可见民族院校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前十机构的发文中心性均为0.00,说明该研究领域尚未形成相关的合作网络及核心机构群,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表3 核心论文发文量前十的研究机构
(四)文献高被引分析
截止2022年3月22日,整理的该研究领域排名前十的高被引文献如表4所示。可知目前引用度最高的是高承海于2019年发表的论文,该文属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研究。众所周知,基础性研究尤其是概念探究、内涵剖析往往对于该研究领域具有指导性作用,因而该论文虽然发文时间不算早,但70次的被引数量足以说明此文的学术价值。除商爱玲、蒋文静等综合探究外,部分学者从单个角度切入进行剖析。如包银山等从教育角度着手探究,詹小美等则进一步聚焦民族观教育。宫丽和范君等均是从文化层面探析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十篇高被引文献除3篇刊发于《思想理论教育》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均发表于民族类期刊,可见民族院校、民族研究、民族地区对该领域研究发挥着极具重要的作用。
表4 核心文献排名前10位的高被引论文
三、研究前沿分析
(一)研究主题识别:关键词共现分析
运用软件运算绘制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如图3所示,主题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现程度最大,这是此研究领域最核心的主题词,贯穿了该领域研究的始终。此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实践路径等主题也是学界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尤以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为重。
图3 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
从表5中介中心性排名前十的关键词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高中介中心性充当着该研究领域的“媒介”。排除主题词的影响,可以发现“价值意蕴”“实践路径”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面。“新时代”背景下该领域的发展无疑为“多元一体”。“民族工作”“民族地区”“高校”“民族院校”和“大学生”则分别对应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层级“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
表5 中介中心性前十位关键词
(二)研究热点辨识:关键词聚类分析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领域的关键词聚类图谱如图4所示,该图谱显示该研究领域聚类的模块值和平均轮廓值分别为0.5928(>0.3)、0.8718(>0.5),证明聚类结果高度可信。于是得到“五个认同”“实践路径”“价值意蕴”等9组知识子群类团,集中反映了2018年—2022年3月学术成果的研究聚焦点。
图4 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
依据该领域的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本文详细整理了九大聚类如表6所示,可知“五个认同”包含的节点数居于首位,说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将“五个认同”深入其脑髓;最少的是“群际接触”类团标签。就紧密程度而言,各聚类紧密程度均在0.85以上,且除了“理论内涵”其他聚类均超过0.9,说明该聚类效果很好。紧密度最高的是“民族院校”类团标签,可见其对该领域研究的作用不可替代。“实践路径”类团标签的次之,说明该研究的重点仍要落到实处。
表6 研究热点聚类
1.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
(1)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战胜各种潜在风险挑战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培养大学生爱我中华、守土护疆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核心要义[3],亦是培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基本条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波谲云诡,作为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必须提升国家认同。民族院校大学生较于普通高校大学生还肩负着为民族地区发展建言献策的重担。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利于增强大学生维护民族团结自觉,从而以更强的内部韧性来应对潜在风险和挑战[4],使大学生免受各种潜在分裂势力的影响[5]。
(2)坚守意识形态前沿阵地,打造民族团结示范窗口
于高校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利于坚守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又利于打造民族团结的示范窗口。高校既是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亦是社会思潮的最前沿[6]。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7],并作为教育核心工作来抓[8],多渠道引导学生实践价值转换[9]以坚守其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为使民族团结永葆青春活力[10],拥有先天优势[11]的民族院校始终担负着重大使命[12],从民族独立与解放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都做出了独特贡献[13]。
(3)深化“五个认同”,勇担历史使命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大学生深化“五个认同”、肩负民族复兴时代使命的应有之义,能使其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14]、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的奋斗史[15]、勇于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深化“五个认同”以增强大学生民族团结[16]和文化认同感[17],在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以增强其民族团结意识[18],深化其历史观和文化观认同基础上培养其成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积极倡导者和忠实维护者[19],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问题
(1)教育内容未明确,交流培育机制需健全
部分高校的师生领导存在“替代论”“搁置论”等错误认识,故其并未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突出表现为以下四方面:一是教育资源分散化。由于经费及人员等制约因素,校外资源开发和运用的广度、深度均有待提升。二是教育内容同质化。当前高校在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存在形式繁杂、内容陈旧,数量繁多、针对性弱及追求规模、成效不高等问题[20]。三是教育主体割裂化[21]。学者研究发现,很多高校并未将全员交流交往放到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工作当中,主体割裂化明显。四是教育渠道较狭窄。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除思政课之外,特色课程不突出,导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凝聚力、感召力尚未充分体现[22]。
(2)教育模式存弊端,思政引领作用待发挥
梳理文献可知,大多数高校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仍以灌输式的控制模式和权威式的服从模式即传统教育模式为主。多民族学生共处的校园环境亦给民族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23]。思政课偏重理论性、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及教师职业效能感较低等问题[24]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当前,高校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培养缺乏重视,开设的课程以选修课为主,能够发挥的思政教育引领作用极其有限,且大多授课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够,仍以理论灌输和顺带教育为主,铸牢意识工作形式感较强。
3.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1)强化思想引领,深化学生情感认同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需要高校自上而下的认同引导,还需激发大学生自身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认同。良好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大学生的思想[25],而深化学生情感认同无疑应注重其心理状态[26],从“大水漫灌”“锣鼓喧天”转向“精准滴灌”“潜移默化”[27]。为此,高校可组织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赛、观看《长津湖》等极具教育意义的电影等活动[28],以触及学生内心世界,使得学生从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正确认知转变为自觉认同[29]。
(2)形成协同效应,搭建学科共育体系
为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大学生脑髓,高校亟待构建多学科共创体系以形成协同效应[30]。除思政课改外,高校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积极探索“N+4+3”混合式教学改革模式,从目标识别、场域定制、多元评估的精准化定制路线实现对教育主体的精准滴灌[31]。二是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纲要”课、“大学语文”课教学目标之中[32],多学科共育以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加强群际接触,促进各族师生交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关系莫过于师生关系,然而师生及同学间的群际接触并不频繁,尤其是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接触和交往。加强群际接触无疑有利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此,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加强各民族学生间的“嵌入式”管理,坚持学习、生活和师生互嵌[33],二是鼓励教师加强与家长和学生的交流沟通,深入班级和学生宿舍开展活动等,三是积极组织民族互动交往活动,缩短各民族师生、同学之间的身心距离。
(三)研究前沿分析:关键词突现分析
运用Citespace的突变检测功能得到关键词的突现图谱如图5所示,该图谱中的粗线条表示关键词突变的起止时间。从突现强度来看,居于首位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大学生”次之,说明该群体作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极其重要的中坚力量,受到了学界的极大关注。从突现词的持续性看,“高校”“文化路径”“民族区域制度”“多元一体格局”等关键词的持续性在近期均有所衰减,说明相关研究成果趋近饱和,而“民族工作”“民族学”“党的举措”将成为新时代“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前沿热点。
图5 关键词突现图谱
四、基本结论和研究展望
(一)基本结论
本文基于Citespace对CNKI数据库中408篇“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核心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研究整体呈指数型上升趋势。学界近年来对该领域投之以巨大关注,新时代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极具研究潜力。二是研究力量较为薄弱。尽管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研究机构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大部分的科研成果,但完善的合作网络及核心机构群、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不利于相关研究的持续开展。三是研究主题聚焦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现实挑战及实践路径。研究前沿聚焦于民族工作的开展、民族学学科建设以及党的领导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研究展望
一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需推动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当前,学界关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也存在比较明显的民族学学科偏重的色彩,民族学在此研究领域的学科优势无可厚非,然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社会学、人类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心理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均需加入,且需要在发挥各自学科优势的前提下,寻找研究合作点,致力推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系统性、体系化,改变“单刀直入”式研究的学科内在壁垒。
二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需坚持理论与实证研究并重。理论研究是基石,实证研究是关键,综观学界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存在着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证、偏应然淡实然的特征。理论与实证是任何科学研究的一体双翼,天平秤倒向任何一方,结果都不利于科学研究向前发展。同样,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在继续推动理论研究、应然研究、规范研究的基础上,应大力加强实证研究,客观准确评估当前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效果、问题和典型经验等,为深入推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扎实的实证数据支撑。
三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需有效衔接其他国家战略。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单单是内化于心,更重要的是外化于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研究、乡村振兴研究等有效衔接起来。一方面,需要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地嵌入到大学生参与巩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中;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巩固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此来实现国家战略的有机协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