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MAB改性凹凸棒土对磺胺嘧啶的吸附研究

2022-07-14李登科董露露张絜青李洪圆

绿色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腐殖酸等温线吸附剂

李登科,董露露,张絜青,刘 清,李洪圆,杨 柳

(1.兰州交通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30)

1 引言

磺胺类抗生素(SA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抑菌药,通过干扰细菌内部叶酸的生成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成本低、抗菌谱广、稳定性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医疗、畜牧业和水产业等[1]。由于养殖废水和医疗废水等的排放,磺胺类抗生素已成为自然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2,3],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4,6]。如何高效去除自然水环境中的磺胺类抗生素,也成为当前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吸附法因具有操作简便、去除效率高、能耗低、无副产物且可再生利用等优点[7],是目前抗生素废水处理常用的方法之一。当前已有许多研究报道,如利用粘土矿物[8]、树脂[9]、碳纳米管[10,11]、有机金属骨架[12]、石墨烯复合材料[13]、磁性纳米材料[14,15]、分子印迹材料[16,17]等材料吸附去除水中抗生素。

凹凸棒土是一种具独特的孔道和层间结构的粘土类矿物,我国江苏盱眙、甘肃白银等地区已探明有大量优质凹凸棒粘土矿藏。因其具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阳离子交换性,常被用于吸附研究,目前已有较多关于天然和改性凹凸棒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而关于不同产地的凹凸棒土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鲜有报道。因此本文选择磺胺嘧啶为研究对象,考察磺胺嘧啶在两种不同产地的改性凹凸棒土上的吸附行为,为开展凹凸棒粘土吸附处理磺胺类抗生素污水提供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实验中所用到凹凸棒土购自江苏盱眙和甘肃白银;磺胺嘧啶购自Dr. Ehrenstorfer公司,纯度 ≥ 99%;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分析纯)购自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色谱分析所用甲醇、乙腈、水均购自Fisher公司(色谱纯)。

Agilent 1260 Infinity Ⅱ型液相色谱仪(SD测定条件:流动相:甲醇∶乙腈 = 40∶60;流速:1 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268 nm;柱温:30 ℃;进样体积:20 μL。);BSA224S 型电子分析天平;JW-1016 型离心机;85-2 型磁力搅拌器;IS-RSD3 型恒温振荡器;DHG-9245A型恒温鼓风干燥箱;SK3300H 型超声波清洗器。

2.2 吸附剂制备方法

称取一定量预处理提纯的凹凸棒土,置于锥形瓶中,加入相当于其阳离子交换容量10倍量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将锥形瓶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60 ℃下搅拌9 h后,将混合物离心分离,弃去上清液。固体物以去离子水洗涤至无 Cl-,60~80 ℃ 烘干,研磨后过200目筛,即得10倍CTMAB改性江苏凹凸棒土,记为CTMAB-江苏凹土,储于广口瓶中备用[18]。

以上述相同方法,用白银凹凸棒土和5倍其阳离子交换容量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制备5倍 CTMAB改性白银凹凸棒土,记为CTMAB-白银凹土。

2.3 实验方法

2.3.1 吸附动力学

配制浓度为1 mg/L的磺胺嘧啶(SD)溶液并移入100 mL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吸附剂,然后将锥形瓶放入恒温振荡器中,在25 ℃、150 r/min条件下振荡,分别在0 ~ 2880 min的不同时间段取样,将取得样品用0.22 μm针式过滤器过滤,弃去少许初滤液即得待测样品,用液相色谱检测其浓度含量。

2.3.2 吸附等温线

配制初始浓度为0.05 ~ 50 mg/L不同浓度的磺胺嘧啶溶液40 mL于锥形瓶中,每个锥形瓶中加入相同且等量的吸附剂,在恒温振荡器中以150 r/min的转速分别于25 ℃、35 ℃、45 ℃条件下恒温振荡4 h,达到吸附平衡后取样,以液相色谱检测其浓度含量。

2.3.3 pH值对吸附效果影响实验

用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40 mL 、1 mg/L的磺胺嘧啶溶液pH值分别为2~12,均加入相同质量的吸附剂,在25 ℃、150 rpm条件下于恒温振荡器中振荡4 h,达吸附平衡后取样,以液相色谱检测其浓度含量。

2.3.4 腐殖酸对吸附效果影响实验

配制初始浓度为1 mg/L的磺胺嘧啶溶液40 mL,加入腐殖酸使其浓度分别为0 ~ 200 mg/L,加入相同且等量的吸附剂,在25 ℃、150 r/min条件下于恒温振荡器中振荡4 h,达吸附平衡后取样,以液相色谱检测其浓度含量[19]。

3 结果与分析

3.1 吸附剂表征结果

为了探究凹凸棒土改性前后的结构变化,分别对改性前后的凹凸棒土做XRD和BET表征,结果如下。

3.1.1 XRD结果分析

图1分别为江苏凹土和CTMAB-江苏凹土的XRD图及白银凹土和CTMAB-白银凹土的XRD图。

图1 XRD结果分析

从图1(a)中可看出江苏凹土的谱图在2θ为8.44°、13.6°、20.86°、26.68°处都出现了凹凸棒土的特征吸收峰,分别对应于凹凸棒土110、200、040和400晶面的衍射。110衍射峰是属于凹凸棒土的基础骨架结构,200和040衍射峰对应凹凸棒土内部的Si-O-Si层,400衍射峰属于石英杂质的特征吸收。CTMAB-江苏凹土的XRD谱图中也出现上述衍射峰,说明改性并没有改变江苏凹土的基本特征结构,因此可推测改性主要是CTMAB的N+端连接于江苏凹土表面的表面改性。改性后,使得江苏凹土表面疏水性增强,更加有利于吸附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图1(b)中可看出白银凹土和CTMAB-白银凹土的谱图基本一致,也都出现了2θ为8.44°、13.6°、20.86°、26.68°的特征峰,改性前后没有很大变化,即改性后白银凹土的基本结构没有改变。推测其主要也是表面改性。

3.1.2 BET结果分析

图2分别是江苏凹土和CTMAB-江苏凹土的N2吸附解吸等温线。

由图2可看出,江苏凹土和CTMAB-江苏凹土的等温曲线类似于Ⅱ型等温线,表明两种吸附剂为非多孔固体,吸附形式为多分子层吸附。相比于江苏凹土原土,CTMAB-江苏凹土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显著降低,江苏凹土的BET比表面积为75.344 m2/g,孔体积为0.142 cm3/g;CTMAB-江苏凹土的BET比表面积为9.606 m2/g,孔体积为0.059 cm3/g。改性后表面积和孔体积的减小可能是由于CTMAB一部分以插层形式进入江苏凹土分子层间,另一部分进入到分子表面的微孔中,使得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下降。

图2 江苏凹土(a)和CTMAB-江苏凹土(b)的N2吸附解吸等温线

图3分别是白银凹土和CTMAB-白银凹土的N2吸附解吸等温线。

图3 白银凹土(a)和CTMAB-白银凹土(b)的N2吸附解吸等温线

由图3可看出,白银凹土和CTMAB-白银凹土的等温曲线也是类似于Ⅱ型等温线。白银凹土的BET比表面积为30.937 m2/g,孔体积为0.05 cm3/g;CTMAB-白银凹土的BET比表面积为2.379 m2/g,孔体积为0.019 cm3/g。改性后的吸附剂BET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大大降低,表明有CTMAB进入到白银凹土分子的层间和表面微孔中。

3.2 CTMAB-江苏凹土和CTMAB-白银凹土对SD的吸附动力学

图4为0.5 g CTMAB-江苏凹土和CTMAB-白银凹土分别对100 mL 1 mg/L的SD溶液的吸附动力学实验效果。

图4 CTMAB-江苏凹土和CTMAB-白银凹土对SD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从图中可看出,两种吸附剂对SD的吸附都在4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而CTMAB-江苏凹土的吸附去除率平衡时可达68%左右,CTMAB-白银凹土的去除率平衡时只有55%,说明CTMAB-江苏凹土对SD有更好的吸附效果。由两种改性凹凸棒土比表面积测试结果可知,CTMAB-江苏凹土的BET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都大于CTMAB-白银凹土,这可能是造成CTMAB-江苏凹土的吸附性能更好的主要原因。鉴于CTMAB-江苏凹土对SD的良好吸附效果,因此后续实验都以CTMAB-江苏凹土为吸附剂进行。

为了进一步研究 SD 在CTMAB-江苏凹土和CTMAB-白银凹土上的吸附情况,分别用拟一级动力学、拟二级动力学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对两种吸附剂吸附SD的吸附动力学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所得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a)可看出,CTMAB-江苏凹土对SD吸附的数据拟一级动力学曲线和拟二级动力学曲线几乎重合,这表明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都能很好的拟合CTMAB-江苏凹土对SD的吸附过程;从图5(b)也可看出CTMAB-白银凹土对SD的吸附也表现出相似的结果。根据表1,对比拟合结果所得的动力学参数R2可知,CTMAB-江苏凹土和CTMAB-白银凹土对SD的吸附过程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吸附过程可能主要受化学吸附控制。CTMAB-江苏凹土和CTMAB-白银凹土对SD吸附的颗粒内扩散模型参数R2都很小,说明颗粒内扩散模型不能很好的拟合两种吸附剂对SD的吸附过程,整个吸附过程中颗粒内扩散不是控制吸附的主要原因,而是以表面吸附为主。

图5 CTMAB-江苏凹土(a)和CTMAB-白银凹土(b)吸附SD的动力学拟合模型

表1 CTMAB-江苏凹土和CTMAB-白银凹土吸附SD的动力学参数

3.3 CTMAB-江苏凹土对SD的吸附等温线

吸附等温线用于描述一定温度下,吸附剂的吸附量随溶液中吸附质浓度变化的曲线。分别用Langmuir型吸附曲线和Freundlich型吸附曲线模型对不同温度下CTMAB-江苏凹土吸附SD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拟合效果如图6所示,结果对比见表2。

图6 CTMAB-江苏凹土吸附SD在不同温度下的Langmuir(a)和Freundlich(b)型等温线

表2 CTMAB-江苏凹土吸附SD的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参数

从图6中可看出,CTMAB-江苏凹土对SD的吸附用Langmuir型方程和Freundlich型方程拟合所得的吸附等温线都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由表2可看出,CTMAB-江苏凹土对SD在25 ℃时为最大吸附量,qm为12.440mg/g;由R2可知,CTMAB-江苏凹土对SD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型,说明CTMAB-江苏凹土对SD的吸附存在单分子层吸附,存在化学吸附;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参数n均大于1,表明CTMAB-江苏凹土对SD的吸附是优先吸附。

3.4 SD初始浓度的影响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SD溶液对CTMAB-江苏凹土吸附SD的影响,配制1 ~ 50mg/L的SD溶液于不同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相同吸附剂,在25 ℃、150r/min条件下于恒温振荡器中振荡直至达吸附平衡,实验效果如图7所示。

图7 初始浓度对CTMAB-江苏凹土吸附SD的影响

由图7可看出,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CTMAB-江苏凹土对SD的吸附量也随着增加,SD浓度到50mg/L时,吸附量达到2.25mg/g,这表明SD浓度在1 ~ 50mg/L时,浓度越大越有利于CTMAB-江苏凹土对SD的吸附。

3.5 pH值的影响

研究了溶液在pH值为2~11时CTMAB-江苏凹土对SD的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效果如图8所示。

图8 pH值对CTMAB-江苏凹土吸附SD的影响

由图8可看出,CTMAB-江苏凹土吸附SD的大体趋势为,在pH值为2 ~ 5时,去除率逐渐增加,在pH值为7 ~ 11时,去除率稍有下降,pH值在5 ~ 7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去除率。pH值为7时,吸附去除率最大,达到66.5%,pH值为2时,吸附去除率最小为31.45%。在pH值为11时,去除率降低到55.94%。这表明,偏碱性条件下,CTMAB-江苏凹土对SD的吸附效果稍有降低,而偏酸条件下的抑制作用较强。已知CTMAB-江苏凹土表面本身带正电并含有大量疏水基,SD的pKa1=1.57,pKa2=6.50[20],因此当pH= 2.0 ~ 6.5时,SD主要以中性分子形态存在;pH> 6.5时,SD分子带负电,随着pH值的增加,SD中性分子形态比例逐渐减小,阴离子形态含量比例增加。在偏酸性条件下时,由于SD阳离子形态含量较多,因此不利于吸附;随着pH值增加到弱酸性和中性时,中性SD分子由于疏水性分配作用和有机质相溶机制而有利于被CTMAB-江苏凹土吸附,这与Tolls等的研究相同[21]。当pH>6.5 时,阴离子形态的SD与带正电的CTAB-江苏凹凸棒土表面之间的吸附增强,使吸附量增加。

3.6 腐殖酸的影响

腐殖酸是动植物遗骸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及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产生和积累起来的一类有机物质,普遍存在于水体、土壤和沉积物等环境中。水中腐殖酸共存时对CTMAB-江苏凹土吸附SD的影响效果如图9所示。

图9 腐殖酸对CTMAB-江苏凹土吸附SD的影响

由图9可看出,腐殖酸浓度为0 ~ 200mg/L时,CTMAB-江苏凹土吸附SD的去除率呈下降趋势。腐殖酸浓度为0 ~ 10mg/L时,去除率下降比较缓慢,由65.45%降低到56.72%;腐殖酸浓度达到10mg/L后,去除率开始大幅下降,当腐殖酸浓度达到 200mg/L,CTMAB-江苏凹土对SD的吸附去除率只有14.68%。综上所述,在腐殖酸浓度小于10mg/L时,对CTMAB-江苏凹土吸附SD的影响较小,腐殖酸浓度大于10mg/L时,不利于CTMAB-江苏凹土对SD的吸附。说明水中腐殖酸的含量高时会严重影响CTMAB-江苏凹土对SD的吸附去除。

4 结论

(1)对比CTMAB-江苏凹土和CTMAB-白银凹土的动力学实验,说明CTMAB-江苏凹土对SD有更好的吸附效果,吸附过程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CTMAB-江苏凹土对SD的吸附以表面吸附为主,且吸附速率可能与吸附剂表面的吸附位点有关。

(2)Langmuir型和Freundlich型吸附曲线都可较好地拟合CTMAB-江苏凹土对SD的吸附过程,但根据模型参数R2来看,吸附更符合Langmuir型吸附等温线,说明CTMAB-江苏凹土对SD的吸附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

(3)当SD浓度在1 ~ 50mg/L范围内时,浓度越高,越有利于CTMAB-江苏凹土对SD的吸附。

(4)CTMAB-江苏凹土对SD的吸附在pH值为弱酸性和中性时(pH= 5 ~ 7时)有良好的的去除效果。

(5)有腐殖酸存在时不利于CTMAB-江苏凹土对SD的吸附,当腐殖酸浓度大于10mg/L时,其对CTMAB-江苏凹土吸附SD影响较大。

猜你喜欢

腐殖酸等温线吸附剂
净水污泥柠檬酸钠改性焙烧制备陶粒吸附剂及其对废水中氨氮吸附性能的研究
含腐殖酸复合肥料在夏玉米生产上的施用效应
腐殖酸肥在大田及园艺作物中的应用
浅谈开展土壤肥料绿色革命离不开腐植酸
腐植酸在优化土肥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ZIF—8派生含氮多孔碳作为吸附剂固相萃取茶叶样品中6种痕量金属离子
氨基双四唑型金属螯合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蛋白质的吸附性能
非粮生物质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突破等温线判读中的难点
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火焰温度场测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