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杏在绿化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22-07-14尹燕萍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黄化病叶枯病银杏树

尹燕萍

(山西省林业生态实验基地 山西,太原 030031)

银杏()是裸子植物银杏目唯一的现存种,原产于中国,被称为活化石。银杏在中国和日本的寺庙、花园中自古代就有栽培,银杏树形优美,抗真菌、抗虫、抗寒,与大多数裸子植物不同,生命力顽强,能适应都市的不良大气条件,因此在各地广泛栽培。银杏树冠呈金字塔型,树干柱状而疏分支,木材颜色浅。银杏树叶呈折扇形,小叶革质,多数叶片被中央分裂成两个裂片。坚果为银白色,种仁营养丰富,可以烤食,被认为是美食。据研究显示,银杏对老年人有增强记忆的功能,可以延缓阿尔茨海莫氏病的发生。

1 银杏的生理特征

银杏是落叶乔木,常见于园林、行道树和名山古刹中,它的树形高大典雅,叶子像小折扇,迎风抖动。有的树上还结着远远的种子,俗称白果。由于它生长缓慢,所以又称为“公孙树”,形容祖辈种树到孙子辈才结果。银杏树在形态上有很多独特之处,它的叶子无复背面,上有许多平行而分叉的叶脉。雌雄异株,雄花的花粉呈螺旋状,能自己运动。种子呈球形,成熟时外种皮呈杏黄色,肉质,含有油脂和芳香物质;中间的种皮为白色骨质,有两到三条纵脊;内种皮呈红色,胚乳肉质,这些特征都很原始,充分证明了它的古老。银杏每年4月发叶、开花,10月种熟。种仁有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也好了少量白果酚甲等有毒物质,多吃会中毒,银杏的木质是优良的建筑材料,种子还可以入药,治疗肺病和气喘病,叶子和种皮是很好的土农药,能够防治害虫。

2 银杏在绿化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银杏树长势欠佳

银杏树生长速度迟缓,主根并不是特别发达,而侧根和支根却非常发达,根幅往往大于树冠的冠幅,疏松、肥沃的土壤适宜种植银杏树。在绿化工作中,不少银杏树的起苗并不规范,这样很容易导致断根问题。其次,树苗的土球规格往往比较小,在园林、行道树和其他旅游景点,新移栽的银杏树通常生长态势欠佳,甚至很容易死亡,这样必然会影响绿化效果。在部分行道树地区,银杏树的种植环境也须待优化,树坑周围基本都是水泥地,水分不足,土壤容易板结,肥力缺失。到了夏季,城市气温很高,银杏树体的水分散失更快,其生长态势必然会受到影响,生长发育也更加困难。

2.2 叶片焦枯问题

对于银杏树来说,叶片焦枯是一种常见的病害问题。在众多城市,作为行道树的银杏树尚未进入叶片正常代谢的秋天,就在5、6月开始出现叶片焦枯现象,部分城市有1/3 的银杏会出现叶片焦枯问题。在6 月中旬,有部分银杏树开始出现叶片脱水现象,一般是从边缘开始脱水,叶片的焦枯部分和健康部分差异明显。更为严重的是整个叶片到叶柄部位均处于脱水状态,很容易干枯,最终叶片会变黄并脱落。

银杏树叶片上的焦枯部分会导致叶子变皱,卷向背面,叶子的两侧也会向叶片的正中间翅起,呈现出“V”型。在同一枝条上,相比之下,老叶的焦枯病害问题比新叶更严重。在整个植株上,焦枯的银杏树叶所在位置并不固定,几乎会遍布全株。如果病害问题严重,整棵银杏树的叶子都会焦枯,变干变脆,叶子卷缩,最终会有大量的叶子脱落。有的银杏植株是个别枝条上会出现叶片焦枯问题,还在萌发新芽;有的银杏植株没有新芽,会频临死亡。

北京园林科研研究所曾经通过实验对银杏树焦枯叶片进行了研究,运用用PDA培养基来分离病原,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银杏树叶的焦枯现象的病原并非病原细菌和放线菌侵染,是因为银杏树对所处环境的光照、热福射和水分的反应非常敏感,外在环境变化很容易引发树叶出现焦枯现象。纵观各地新闻报道和大量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各地园林、旅游景区、城市行道树中的银杏树叶普遍存在叶子焦枯问题。银杏树叶焦枯问题会严重影响树体本身的健康和成活率,不利于提高城市绿化效果,而且会给园林管理部门带来不容小觑的经济损失。

2.3 侵染性病害

从侵染病原来看,银杏树病害问题可以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型。从侵染性病害来看,银杏树病害主要分为五种:第一种,银杏茎腐病(英文名Macrophmina phasealina Goid)、银杏黑斑病(英文名AL-ternaria sp)、银杏炭痘病片(英文名Colletotrchum sp)、银杏根腐病(英文名Fusarium sp)、银杏树早期黄化病等。当银杏树出现叶枯病与黄化病之后,叶子必然会失绿、变黄,出现明显的干枯症状。从微观视角来看,银杏树叶枯病的病原主要包括三种:第一,链格孢。第二,炭瘟菌。第三,多毛抱菌。叶枯病会给银杏树叶子带来严重影响,在早期,此病害主要表现为叶子的尖端会由绿变黄,到了6 月上旬绿色减退的部位会渐渐变呈褐色,相继坏死,蔓延到整个叶缘,引发褐色火灾红褐色的叶缘病斑。紧接着,这种病斑会不断向叶基部扩展,最终使正片叶子变成灰褐色或者褐色,完全干枯凋落。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银杏树叶上的叶枯病健接壤处非常明显。8月下旬,银杏树叶会变成褐色,很快干枯,没等到正常的落叶时节就会凋零,此时枝条上已经没有银杏树叶遮蔽。有的银杏树或者树苗在9月还保留了一些病叶,这些叶子上明显有形状不规则的褐色斑点。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如果银杏树为雌树,一旦感染叶枯病,其果实产量会大幅度降低,树体明显很瘦小,如果不加以及时救治,银杏树的寿命会缩短,甚至整棵树会迅速枯死。

实验研究表明,银杏树叶枯病的病原菌通常会在落叶上越冬,第二年3 月就会逐步形成抱子侵染新叶。对此,需要做好银杏树种植区域的林地清洁工作,及时扫除落叶,这样有助于加强病害控制力度。

不可忽视的是,银杏的立地条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叶枯病的病发率,如果土壤贫瘠,板结严重,银杏树种植区域地势相对较低,很容易造成积水,就很容易引发叶枯病。其次,部分银杏树的新根生长态势不佳,这样会影响枝条、树叶和树干的健康发展,加剧了银杏树的叶枯病发病率。

银杏树黄化病具体分为两种:第一,病理性黄化病;第二,生理性黄化病。前者是因为病原微生物侵染银杏树的根系、枝干、叶子或者其他组织而导致叶子很早就变黄,引发病理性黄化病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线虫、病毒和支原体疾病,一旦银杏树感染病理性黄化病,就会迅速扩散,严重危害树体健康。

生理性黄化病是因为银杏树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了土壤环境的影响,如果土壤盐渍化严重,养分不足,存在板结现象,就很容易导致银杏树出现生理性黄化病。与生长态势健康的银杏树相比,感染了生理性黄化病的树木刚展叶,绿色就会减退,变成浅黄色,叶子稀少而且比健康的叶片小,病树枝条明显更细,树势偏弱。从病症程度来看,如果银杏树的生理性黄化病不是很严重,病情较轻,刚展叶的时候,叶子依然是绿色,后来随着外在温度的上升而变成褐色,叶子会干枯,并提前脱落。

2.4 非侵染性病害

对于银杏树来说,常见的非侵染性病害如下:第一,日灼。如果银杏树种植区域出现了高温和干旱现象,必然会出现日灼,尤其是在春季,如果出现了春旱,温度骤增,此时的银杏树正处于幼苗期,就会导致被灼伤的植株枯萎和死亡,此时有部分银杏树根系依然完好。银杏树植株的地上部分根茎会被严重灼伤,进而导致茎干的基部变黄、变干,不久会发黑,因为其地下根系依然完好,所以能重新发芽。其次,日灼问题和土壤的选择以及遮阴程度密切相关。第二,冻害。冻害是由于气温土壤下降或者低温持续多日,导致银杏树的组织受到破坏。一般在冬季或者春寒时期,银杏树以及很多植物都会受到冻害的威胁。第三,中毒。如果土壤中某一成分过高,其他成分不足,不能与之维持平衡关系,就很容易导致银杏树中毒,如盐中毒。如果土壤存在高盐碱度,就会使银杏树出现盐中毒问题,植株生长更为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叶片会变黄,无法正常开花结果。第四,缺素症。这种症状是指土壤中缺少某一元素而导致银杏树发病,叶子变黄,生长态势不佳。如果土壤中缺钙,银杏树的根系生长会受阻。如果土壤缺磷,就会导致银杏树生长缓慢,叶片颜色暗淡,逐渐变黄,枝条纤弱。如果土壤缺铁,就会导致叶子绿色减退,逐渐变黄并枯死。

3 解决对策

3.1 改善银杏树种植环境

解决银杏树在绿化应用中的问题,提高树木成活率,使银杏树能发挥应有的价值,首先要重视改善银杏树的种植环境。栽培银杏树时,应控制好种植间距,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同时,要重视改良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中的养份,促进内部微生物的活动,确保土壤的透水性、透气性与保水性和透气性。其次,应结合实际状况建立连通树池,实现“树与树之间做透气、透水龙骨铺装”。对于枯死的植株,需要及时更换。初步完成银杏树栽种工作后,应根据实际需要补充营养液,及时浇水。为了避免日灼问题,需要增加树框的高度,在银杏树种植区域周围铺装透气性能良好的轻质遮挡物。

其次,作为行道树的银杏树大多非常茂盛,需要定期修剪枝条,确保树势的平衡性。对于胸径在11cm左右的幼树,需要用吊袋来输送树体营养液。因为新移栽的银杏树根系通常会被切断,无法自主吸收水分和养分,其树部却依然需要持续消耗养分,如果水分和养分补充不及时,必然会引起银杏树叶干枯和脱落问题,所以要及时补充营养液,确保移栽树木有充足的时间生根,这样可以进步提升银杏树的成活率自然就提高了许多。再次,在为成年大树补充营养液的过程中,必须做好根部的消毒工作,正确采取促生根措施。一般情况下,促生根可以投入足量的光根粉,在根部消毒过程中需要使用根腐灵。从整体视角来看,为了提高移栽银杏树的成活率,改善银杏树绿化景观效果,需要依次做好选苗工作、起苗作业、运输管理工作、栽植作业、养护工作和修剪作业,这一系列工作紧密衔接。银杏属于雌雄异株植物,相比之下,雄株的树势更旺,在秋季,黄叶的保存时间也比较长,其绿化效果比雌株更为良好,因而,在种植过程中可以优先选用雄株。对于入选的银杏树,需要提前一到两年科学采取断根处理,这样可以促发更多的根系,为树木的移栽做好准备工作。对于银杏起苗的土球应控制为干径的8 到10 倍,土球的高度大约是其直径的2/3。起苗后需要随挖随运,用苫布或者草帘覆盖,以免树木被烈日暴晒或者被雨水淋湿。完成移栽种植后,要及时浇水,加强支撑,做好施肥和修剪工作,加强病虫害防治力度。在降水量小于800mm 的地区,以及容易发生春旱、冬季比较干燥的地方,在入冬前要及时灌防冻水,等开春后,需要在发芽前浇足返青水。另外,因为银杏耐旱怕涝,所以在阴雨天需要及时做好排涝工作。

3.2 做好银杏树养护工作

提高银杏树的成活率,改善绿化景观效果,则必须做好银杏树养护工作,注重完善银杏树养护机制,增强养护方法的适用性,确保养护管理活动开展有效性。同时,要重视健全银杏树移栽后的养护管理工作体系,为具体养护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专业指导,从而达到提高银杏树绿化水平的目的,实现对养护管理工作体系的科学应用。其次,养护人员需要全面落实银杏树养护管理工作体系,对当前银杏树养护管理效果是否明显进行科学评估,强化细节问题高效处理意识,促使银杏树绿化养护工作方案与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宗旨相符,给予生态文明建设效果增强中更多的保障,满足园林绿化艺术发展要求,为园林绿化状况的改善及水平提升等提供参考依据。

另外,在银杏树绿化养护管理中,营造应注意把握四大要点:第一,对绿化原理养护管理机制是否执行到位、绿化养护管理体系构建是否有效等进行充分考虑,及时处理养护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启用高素质、实践经验丰富的养护管理工作人员,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从而使银杏树绿化养护管理效果更加显著,避免影响绿化工程的建设及应用质量,满足银杏树绿化养护成本经济性要求。第二,了解银杏树的生长习性和城市风景园林绿化要求,对多样化养护管理方式利用是否高效、人员整体表现是否良好等进行更多的考虑,及时消除养护管理效果影响因素,满足银杏树养护水平提升方面的实际要求,避免引发不同品种银杏树的生长问题。第三,通过对生态文明科学建设要求的了解,对银杏树养护管理中的实践经验积累与运用是否充分、管理活动开展效果评估工作是否落实到位等进行全面分析,促使银杏树绿化养护管理计划制定与实施更具合理性,满足生态系统稳定运行要求,不断提升银杏树养护管理水平,保持养护管理问题良好的应对状况。与此同时,需要在了解银杏树不同品种的生长特性的前提条件下,给予养护管理方法的合理选用更多思考,使绿化工程建设及发展中能够得到有效支持,为形成良好的绿色生态景观创造有利的条件,这样方能为城市绿化工程建设事业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保持银杏树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良好性。第四,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养护人员应定期清扫银杏树种植区域的落叶以减少病害问题,为银杏树补充必要的营养剂,采取科学的综合治理方法消灭害虫。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解决银杏树在绿化应用中的问题,提高树木成活率,使银杏树能发挥应有的价值,首先要重视改善银杏树的种植环境,及时为树体补充营养液,改善土壤中的水分与养分组合。同时,要依次做好选苗工作、起苗作业、运输管理工作、栽植作业、养护工作和修剪作业,科学控制银杏树病虫害问题。

猜你喜欢

黄化病叶枯病银杏树
秋天的银杏树
银杏树
猕猴桃黄化病防治技术
浅谈苏北地区香樟树黄化病的防治
生化黄腐酸对砂糖橘黄化病的治疗作用
大蒜叶枯病重发原因分析与绿色防控技术
水稻白叶枯病菌Ⅲ型效应物基因hpaF与毒力相关
苹果炭疽叶枯病在芮城县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银杏树
韶关市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