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树立远大志向,挺起人生脊梁
2022-07-14受访专家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青少年研究和社会工作专家编辑高婷
受访专家┃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青少年研究和社会工作专家) 编辑┃高婷
理 想是指引人生的航向,我们应该从小引导孩子树立自己的理想。如何进行理想教育,如何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呢?本期我们专门邀请到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教授陆士桢老师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享。
引导孩子从小树立 远大的志向
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是社会化,在新时代,我们应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理想要与社会、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引导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学习技能,承担社会责任
引导孩子懂得回馈社会,有能力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非常重要。
● 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要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做饭、整理房间、洗衣服等。这些生活技能需要在生活中培养,父母不能以学习为理由,剥夺孩子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而是要让孩子会生活、懂生活,为孩子创造更多在生活中练习各种技能的机会。
● 了解行为规范和社会规则
其次,孩子必须学习和接受行为规范和社会规则,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一方面,要让孩子了解相关规则是什么;另一方面,父母要给孩子做好示范,通过自身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掌握社会规则。比如父母要自觉带头遵守交通规则,自觉根据社区要求进行垃圾分类等。
● 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另外,成长的重要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其中对社会、国家的认识会构成一个人价值观的最基础的内容。父母应该让孩子有家国一体的概念,让他意识到社会的正常运转、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自己有责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和国家重托。
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远大的志向为人生导航
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远大的志向是一个人的人生脊梁。脊梁也就是主心骨的意思,当孩子确立了理想信念,人生才能有方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同志一生努力和奋斗的方向,而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确定了这样的人生奋斗方向之后,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孩子也会有定力和动力克服并坚持下去。
继承和发扬家国情怀的 文化传统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文化传统,周恩来同志励志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袁隆平院士钻研水稻技术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戍边战士陈祥榕因为坚守一线而付出了生命……从古至今,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一批的人,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每个家庭都应该把这种家国情怀世世代代地传递下去,在孩子的心中牢牢地种下家国一体的种子。
树立远大的理想,家庭在行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重视孩子的理想教育。
积极关注 国家大事
与学校教育中系统化的理想教育不同,家庭场景下的理想教育更多的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完成的。因此,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经常引导孩子关心周围的人,关心社区的发展,关心社会的变化,关心国家大事。
具体来讲,要从孩子能理解的人和事为切入点,比如疫情期间,多和孩子一起关注相关的新闻和动态,给孩子讲一讲医护人员主动选择、逆行支援抗疫的故事;再比如可以带孩子去参观红色旅游景点,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平等对话,引导孩子主动思考
在理想教育的过程中,孩子是主体,父母要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可以通过对话的方式一起探讨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和孩子讨论为什么有些医护人员会主动选择到疫情最前线支援,在对话的过程中,引导孩子明辨是非,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有正确的意识,做正确的选择。
发挥榜样的 示范作用
扫码回看直播,收听更多精彩内容,给孩子送上人生理想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