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及政策支持研究
2022-07-14曾浩张梦琳
曾浩 张梦琳
[提 要]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通过分析江西省近年来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现状,发现存在文化产业规模较小、新文化业态发展不成熟、创新水平低、缺乏高端人才等问题。基于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现实要求,提出从提升文化产业竞争优势、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加大研发投入、注重人才培养与创新融合模式等方面,为江西省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提供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曾浩,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区域经济;张梦琳,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江西南昌 330013)
[基金项目]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江西省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及政策支持研究”(YG2021159)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显现。在此形势下,文化科技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推动科技进一步创新,增强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也能够增强文化产业的总体竞争力,促进江西省文化产业结构高级化[1]。
在产业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技与文化之间相互融合、协同发展为文化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江西省将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作为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和主要目标,江西省积极探索二者融合发展的正确路徑,为二者的深度融合提供良好的环境。江西省文化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2021年增速位居全国第四,产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在中部六省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VR+文化模式成为江西省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的主要领域[2],但两者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创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方式,推动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
一、文献综述
文化与科技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有利于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已有相关研究主要是从科技与文化两者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视角展开研究。傅才武[3]认为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表现为“文化科技化”与“科技文化化”的统一,二者协同发展,互为补充。尹宏[4]认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过程中引发了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而这又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产业与科技内部各元素的细化,从而推动二者融合模式的创新。金元浦[5]提出文化产业的高速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先进高科技的助推,科技创新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与管理方式以及融资方式发挥同样作用。
在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倾向于通过研究某区域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或者是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某区域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程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陈鑫等[6]在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分析二者融合发展现状,定量测度江苏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指数,针对性提出推动江苏省文化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刘翔等[7]通过建立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构建相应的系统指标体系,对中国各省份的耦合发展协调度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意见。
综上所述,学界对于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已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江西省是文化大省,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特殊的红色文化背景,是我国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对推动江西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江西省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江西省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二、江西省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迅速,有力地支撑了文化强省建设,为江西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江西加快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进程,在促进文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内容生产和传播手段现代化、传统文化制造业转型升级、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新兴文化产业业态不断出现并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下,数字广电、数字出版,以及VR+文化模式等成为江西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主要形式之一[2]。
(一)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江西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3%,占地区GDP的比重由2015年的3.7%增长到2021年的4.3%。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613.8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275亿元,是2015年的2.08倍,江西省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提升(见图1)。
二是文化产业布局逐步优化。“三区五板块”发展布局加快成型,实现了各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8]。三是文化产业结构日趋合理。2021年,文化制造业总量上升到一个新台阶,营业收入达2259.31亿元,首次突破两千亿元,比2020年增长16.6%。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产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6.1%,达2967.92亿元,增速居全国第四,中部省份第二。由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文化产业结构逐步完善,江西省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文化服务业所占比重逐步提升,文化产业结构正由以文化制造业为主逐步转向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态势[2]。
(二)新科技催生文化新业态
2021年,江西文化新业态全面发力,增长势头强劲。动漫、游戏服务、互联网广告及其他智能文化消费设备相关制造发展最为迅速,同比增长幅度为302.6%、77.2%和63.9%[8]。2020年,江西全省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营业收入达669.98亿元,比2019年增长55.6%,增速高于全国近33.5%,增速居于全国各省份前列[2]。其中南昌市加大融合政策力度,思创数码、豪泰动漫、先锋软件等文化科技融合示范企业发展规模逐渐增大,同时,南昌着力建设世界VR产业基地,引进了华为、阿里等科技型龙头企业,逐渐形成上下游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三)数字文化产业形态较为完备
各地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抓优势、创特色,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得到快速发展。南昌、上饶大力发展数字游戏、数字传媒、互联网服务等产业集群;九江大力发展数字文旅产业;宜春重点发展网游、电竞为主的数字娱乐产业。各地的文化企业重视对当地文化资源的运营,引进专业化的文化资源运营团队,大力开发文化资源。其中,景德镇依托底蕴深厚的景陶文化,在陶溪川LIVE直播基地通过“主播+电商+直播+集群”的模式整合主播资源,打造了全国首家陶瓷产业带抖音直播基地,并打造“瓷链中国”区块链+陶瓷艺术品交易平台项目,推动陶瓷艺术品从传统流通渠道向多元的数字化交易平台转变[2]。
(四)数字文化产业园区不断发展,产业聚集能力不断增强
江西最大限度发挥数字文化产业园的聚集效应,不断扩大数字文化产业的产业链范围,实现向其他产业进行辐射,从而增强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效应。现已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个,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版权基地、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及国家级文化和科技示范基地各1个。同时,为努力探索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在全省范围内重点打造数字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南昌、上饶和赣州等地已建成全省首批省级数字文化产业园区[2][9]。
三、江西省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短板
(一)文化产业规模依然较小,缺乏竞争优势
近年来,江西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稳步增长,但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020年,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排名中,湖北、河南、安徽三省均處于前十的位置[10]。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等省的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有加速趋势,新一轮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虽然2021年江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过千亿达到1275亿元,占GDP比重达4.3%,但与中部河南、湖北、湖南、安徽等省份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国内各地区都把文化强省(市、区)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来实施,着力将文化产业打造成该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因此,各地区在推进文化强省(市、区)建设过程中,都将谋划出台新一轮产业支持政策,文化产业的政策比拼将更加激烈。
(二)新兴文化业态贡献度低,发展尚未成熟
一是新业态发展规模偏小。近年来,江西省数字出版、数字传媒、VR、在线视频、短视频等新业态发展速度较快,但整体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不明显。从近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趋势来看,新媒体以及新技术的作用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了我国文化产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发展引擎和推动力,一线发达城市等地表现突出。2020年江西文化创意设计服务在整个文化产业中的占比只有3.4%,而全国达15.9%;江西的内容创作生产占比仅为21.3%,而全国达23.6%[2][10]。
二是新兴文化产业在内容研发以及市场竞争力方面偏弱。目前,江西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正位于产业链中的“微笑曲线”低端,也就是处于产业中的低附加值端,下游的市场发育程度不高,缺乏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上规模的市场。以江西省动漫游戏产业为例,省内的动漫游戏文化企业大多从事的工作以宣传推广为主,这类工作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下游,从事产业上游工作(如原创动漫、游戏原创作品开发等)的占比少,数字文化原创作品缺乏,竞争力较弱[2][9]。
(三)江西省文化部门研发创新水平不高
一是全省文化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偏低。2020年,50%的相关企业没有R&D(研发)经费支出。知识产权申请的覆盖率不高,相关企业约占35%未申请过知识产权[2]。二是核心技术水平不高,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江西省大部分文化企业的核心技术水平没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三是内容创意不足。江西数字文化企业的原创、首播、独家的创意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不足,这是制约江西省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2]。文化创意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一个地区的内容创新水平的高低。从2020年中国城市文化创意指数综合排行榜数据可以看出,南昌排名较为靠后,仅排在第39位,而周边省会城市武汉第10位,长沙第14位,合肥第23位,南昌与他们相比有一定差距。
(四)人力资源缺口大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高端人才缺口,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两方面的人才均短缺。江西省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专业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只能满足产业链中低端的人才需求,缺乏具有高创新能力的人才,产业价值链高端对于人才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从人才缺口类型来看,江西文化产业缺少文化高端创新人才,洞悉文化市场与文化资本运作、文化技术创新、大型综艺节目策划及文化跨界复合型等方面人才比较缺乏。文化演艺、新闻传媒等领域人才队伍断层现象较为普遍,新技术新媒体从业人员流失严重[2][9]。
(五)文化与科技融合程度不深,产业链不够完善
虽然江西省近年较为重视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人才缺乏、科技水平不强等原因导致二者融合程度不深,新业态文化产业对整个文化产业的贡献度较低,仅达到初级阶段,产业链不够完善。在分享经济、平台经济、创意经济等领域,专注于数字娱乐、数字生活等新业态的文化企业相对较少,数字文化独角兽企业的成长链条需要进一步完整[8]。目前,全省数字文化产业尚未形成完整的全产业链,部分企业产品产前、产中、线下脱节,投资与盈利模式亟待完善。
四、推动江西省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政策建议
(一)提升文化产业竞争优势
一是科学统筹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充分发挥国家政策平台优势,围绕“三区五板块”产业发展布局,明确中长期发展的任务、举措、保障等,积极引导并推动江西省各地区依托政策红利优势、国土发展空间和文化产业资源禀赋,激励区域文化产业科学优化发展[2]。二是优化升级文化产业结构。既要加大对传统文化产业科技融合,努力增强江西省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同时融合5G、VR/AR、数字技术对文化产业进行融合创新,加快发展江西文化产业新兴业态。三是推进文化产业链发展壮大。以文化产业铸链、强链、补链的方式,培育江西省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和引擎项目[2][11]。
(二)发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助力新兴文化业态
传统文化产业向新型文化产业升级,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产品的内在价值;二是通过新兴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三是利用大数据优化营销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新业态最重要的就是新型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渗透。AR/VR/XR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科学技术加速发展,需重视赋能文化、文化+、文化产业新基建等领域,催生传统文化云直播、智能IP运营服务、文化遗产体验馆、智慧会展服务平台、文化智能制造体系等应用,主要模式如表2所示。
(三)政府财政投入与企业研发投入并举
提升全省文化企業研发投入占比,加大对文化企业研发支持,设立文化企业基金和专项补助资金,在涉及企业的产品研发、运营等工作方面,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2]。积极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文化产业研发企业,对设立研发设计中心、实验室等给予支持。鼓励文化产业头部企业和行业组织积极学习国内外优秀核心技术,建设产学研结合的文化产品研发实训基地,开展文化科技专业人才培训[7]。
(四)注重内外结合引智引才,弥补人力缺口
一是依托地方科教资源,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构,着力培养复合型经营、策划、研发、生产人才文化创意人才,壮大地方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支持省内高校相关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加快建设,设置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的相关课程,探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进一步贯彻文化产业人才入赣的优惠政策,需要以《江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为政策支撑,通过项目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补贴、基础设施、子女教育等多方面优惠政策,吸引数字文化领域的高端人才入赣[12]。三是拓宽引才渠道。通过建设专家工作站、人才驿站等形式,邀请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来赣进行咨询指导、授课讲学、技术攻关。四是探索建立人才融合服务机制,在省内科研院所和高校集中区域与省外地区,大力推行“人才工作站”或“人才飞地”的建设,促进“生活工作在外地、成果贡献在江西”的模式形成[13]。
(五)注重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创新融合模式
创新方式助推融合发展。注重规划引导、加强技术扶持、规范市场服务,提供活动策划。与高校合作,利用在校大学生为互联网主要人群这一优势进行推广引流。依托专业机构,通过短视频制作分享、整合营销等方式将文化胜地打造为网红打卡地,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短视频+直播培训+宣传代言+带货”等形式,丰富文化传播形式,为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互联网赋能,实现新媒体助力和多平台整合。推动数字技术在文旅行业的示范应用,激活数字文博院馆及文旅小镇、智慧主题公园和智慧田园综合体等多元消费场景,促进数字艺术、电竞动漫、网络音乐等内容创新。以科技+文化释放文化和旅游新消费,利用大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达到“游前精准化营销—游中高质量服务—游后目的地提升”的目标[2][6][7]。
(六)依托江西各市文化资源优势,推动差异化科技融合发展
一是推动赣州市特色文化资源与科技进一步融合。充分挖掘利用赣州客家文化、阳明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创新利用形式,强化多元融合发展。转变传统发展思路,创新特色文化资源利用形式,形成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提升“文化+”融合度,助力赣州市文化产业高质化发展。打造线上文化业态[2]。结合疫情防控能力提升及“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利用好互联网、数字化信息传播等现代技术,设立赣南红色、客家、阳明等文化之旅网上体验馆,全面、立体和多功能展示赣州多元文化,实时更新和丰富网上体验馆文化新闻动态、景区景点、旅游攻略、文化故事、文化演艺影视作品、文化创意产品等信息内容,打造赣州“特色文化资源云”服务平台。
二是实现上饶市动漫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动漫游戏产业,大力推动上饶市动漫游戏产业园、上饶电竞总部基地建设,发挥江西贪玩游戏等动漫游戏龙头企业示范带头作用,在培育一批本土优质动漫游戏企业和品牌的同时,还需引进更多优秀的动漫游戏企业和品牌,打造精良的动漫游戏产业生态圈[14]。有效整合区域资源,加大新型业态的技术研发力度,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VR/AR、人工智能等共性技术开发,与动漫游戏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发展。随着动漫游戏与其他产业的跨界合作和创新融合热度逐渐升高,应树立新思维,打造动漫产业新蓝图,推动上饶动漫游戏产业与多个领域展开跨界合作[15]。
三是推动抚州市戏剧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利用科技挖掘以汤显祖“临川四梦”为代表的戏剧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建设汤显祖戏剧文化产业园区,充分挖掘汤翁故居、汤显祖家族墓、中国戏曲博物馆、玉隆万寿宫等戏剧文化内涵,打造汤翁文化承载地,全景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国戏剧文化的历史遗迹,重视互动性与体验性参与项目,采用VR/AI、全息投影、APP开发等数字应用,使人物形象和文化脉络更加立体鲜活地全方位展示给受众[16]。利用信息和科技手段,深入挖掘戏剧文化资源,重点打造戏剧动漫、网络游戏、戏剧旅游休闲、戏剧演绎、戏剧文创及创意衍生品产业。积极借鉴故宫博物院超级IP、杭州云栖小镇、上海半岛1919等文创项目的成功经验,打造新时代戏剧文化创意产业。
[参考文献]
[1]宋英良.文化与科技融合视域下山东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6.
[2]郭建晖,蒋金法.江西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1)[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21.
[3]傅才武,李国东.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模式与政策路径分析[J].艺术百家,2015,(6).
[4]尹宏.我国文化产业转型的困境、路径和对策研究——基于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视角[J].学术论坛,2014,(2).
[5]金元浦.“互联网+”催生“文化+”产业新形态[J].人民论坛,2016,(18).
[6]陈鑫,张苏缘.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江苏文化产业结构升级与路径选择[J].文化产业研究,2019,(3).
[7]刘翔,陈伟雄.中国省域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系统耦合机理及耦合协调度分析[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4).
[8]龚艳平.2021年江西省文化产业增长势头强劲[EB/OL].http://www.jiangxi.gov.cn/art/2021/10/22/art_39 3_3695579.html.
[9]郭建晖,田延光.江西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0)[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
[10]麦婉华.各省发布2019年经济“成绩单”[J].小康,2020,(5).
[11]张亮亮,陈志.中国数字化企业创新模式之辩[J].科技中国,2019,(8).
[12]袁栩聪.数字文化行业简报:科技如何助推中国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EB/OL].https://www.l eadleo.com/report/details?id=616696fa9f07fe757864b5 80.
[13]肖如恩.江西创新人才发展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7,(1).
[14]张微.促进大连市动漫游戏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19,(9).
[15]秦洁,余洪.中国动漫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当代电视,2021,(11).
[16]郝琴.抚州特色戏曲文化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8.
[责任编辑:熊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