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所载四川客家话史料整理与研究
2022-07-13向学春晏昌容
向学春 晏昌容
地方志所载四川客家话史料整理与研究
向学春 晏昌容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重庆 404020)
四川客家话是四川境内的第二大汉语方言,主要由明清时期移居四川的粤、闽、赣籍客家人带入,代代相传保留至今。地方志文献中记录有丰富的四川客家话史料,这些史料反映了客家话在四川境内与多种方言并存与发展的局面,也可以作为客家人移民入川历史的印证与补充。
地方志;四川客家话史料;整理;研究
一、客家人入川与四川客家话的形成
四川是全国五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现今四川境内的客家人约有200万以上,他们大多数是明清时期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客家移民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川西的成都东郊和川中的沱江流域。多种文献资料显示:明清两朝的大移民以湖广籍移民最多,粤、闽、赣籍移民位居第二,成为四川移民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志文献对此也有记载。民国十年《金堂县续志》卷三《食货志·户口》:“明清迁居金堂县的外省移民‘楚省籍约占百分之三十七,粤省籍约占百分之二十八,闽省籍约占百分之一十五,其余各省籍约共百分之二十’,粤、闽、赣籍人仅次于楚省籍人,位居第二。”民国二十二年《安县志》卷五十六《礼俗·社会风俗》:“(明末战乱之后)各场占籍者,以楚省人为最多,其次粤省,其次秦省,其次闽省、赣省。”
入川的粤、闽、赣籍移民绝大多数都是来自粤东北、闽西、赣南等地区的客家人,这在一些客家人所珍藏的族谱中有比较详实可信的记载。例如:简阳钟氏,民国(年代不详)《钟氏族谱·序》:“(广东迁四川始祖)荣昌公生于广东长乐县,后迁四川成都、资州仁寿县观音寺居住近百年,艰哉。前人披星戴月,沐风雨,历豫、扬、闽、广,传衍至蜀川。”仪陇潘氏,《潘氏宗谱》(周河乡潘姓存):“潘若思自中牟迁江西临川宜黄,四十余世,迁福建上杭县,迨明嘉靖十九年(1540)迁粤东乳源县,康熙五十四年(1715)迁四川仪陇。”西昌黄姓,《黄姓谱序》:“序:方闻当代祖宗讳化公者,住福建汀州府宁化县,洪武年间迁居广东广州府兴宁仁和乡罗坝二家居住。城公自江西省南丰府,转迁移赣州府瑞金县葛藤都立业。以后迁梅州……龙川……揭阳石坑……长乐长沙坪。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正月初八起身,迁移四川省宁远府西昌县黄莲坡今黄联乡大中坝立业。”①以上客家人族谱转引自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313页;崔荣昌《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163页。
为揭示四川客家人的具体来源,崔荣昌十多年来访遍了巴山蜀水,收集、查阅到各地客家人族谱共计60份。通过对这60份客家族谱的分析和研究,他发现四川“客家移民来自江西、福建和广西的38个县市。其中江西有宁都、瑞金、兴国、吉水、泰和、万安、上犹、安远、宜黄、武宁、饶州(今鄱阳)、吉安等12县,福建有汀州(今长汀)、上杭、宁化、清流、龙岩、武平、永定、连城、建阳、建宁(今建瓯)、漳浦、云霄、漳州、福清等14县,广东有梅州梅县、兴宁、大埔、龙川、长乐(今五华)、河源、平远、乳源、博罗、韶州(今韶关)、乐昌、惠州等12县市。这是我国客家人最为集中,客家话最为盛行的地区”[1]168。入籍四川的粤、闽、赣籍客家移民,又以来自广东和江西的居多,故道光时王正谊在《达县竹枝词》中写道:“广东湖广与江西,客籍人多未易稽。”大致说来,仪陇的客家人多半来自粤北韶州,威远的客家人主要来自粤东龙川,西昌的客家人或来自粤东龙川,或粤东长乐,成都东山的客家人有的来自粤东兴宁,也有的来自粤东梅县和长乐。
从迁徙时间上看,四川客家人主要集中在从清康熙、雍正到乾隆的六七十年间来川。由于入川时间比湖广人晚,城镇和富庶的平原地区已无落业之处,川中客家人多聚居在离城镇较远的山区和贫瘠的河滩地,靠种植农作物置业,故道光时陈谦在《三台竹枝词》中说:“五方杂处密如罗,开先楚人来更多。闽人栽蔗住平地,粤人种芋住山坡。”客家人有强烈的宗族意识,入川后一般是聚族而居,生活上自耕而食,自织而衣,保留了不少客家人的传统文化习俗。语言上,四川客家人大都能讲两种语言:跟当地人交流讲当地方言,客家人之间则坚持用客家话“打乡谈”。1994年《仪陇县志·社会风俗·语言习俗》载:“仪陇县内的客家人,除乐兴乡的一些老年人(其中不少人从没去过县城)不会讲‘四里话’(仪陇话)外,一般都对内讲广东话,对外讲‘四里话’,平时交谈讲‘广东话’,读书、唱歌、开会、学习用‘四里话’。”1993年《富顺县志·风俗·方言》称:“富顺的客家话以‘方言岛’的形式散布于县北与隆昌相连的牛佛镇一带。其祖先多是清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由闽南辗转迁入富顺定居的居民之后裔,人口大大少于湖北籍移民。民国时期讲这种话的不到5%,且多在家族中使用。”
不同省籍的客家话有一些语法和词汇上的差异,但客家方言内部有其独立的共同的语言系统,所以也并不妨碍客家人之间“打乡谈”。正是源于客家人世代恪守“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先祖遗训,把自己的乡谈土语视为比祖宗田还重要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客家方言在泱泱的四川官话中才没有被湮没,三百年之后仍然独立地保留了下来。
清代至民国期间入川客家人使用客家话的情况,在这一时期的地方志中有比较零散的记载,现辑录部分史料如下。
民国十八年《资中县续修资州志》卷八《风土·方言》:“资无六百年以上土著,明洪武时由楚来居者十之六七,闽、赣、粤籍大都清代迁来,明初来者今谓川省人,余则各以其籍相称,土音不尽,随山川而变。”人物类:“家庭父祖之间各沿其旧。外祖父母川省称家公、家婆,楚籍称外公、外婆,粤籍称假公假婆。”民国二十年《三台县志》卷二十五《风俗》:“邑人遭明季寇狝,两湖两粤之民插入县籍者,子孙……祭祖祝辞不改广东土语。”民国三十一年《仁寿县概况》第十二编《社会·人文·方言》:“本县方言相传在献忠剿蜀后,多由外省移殖(至),对于各该省方言,因据年以远,有能操之而不纯熟,期期格格,辨识颇难。大约县之东林安夏间,有操鄂、粤方言者;县之顺和间,有操赣、粤方言者,但未随时操讲。”
二、四川客家话的名称
四川客家方言,俗称客家话,又称“广东话”“土广东话”。1989年新修《营山县志·方言》载:“由于外来移民的缘故,在清康熙以后,营山境内除营山话外,逐渐出现了茶盘话、安化话、广东话等方言。营山话说的人最多;广东话说的人最少,且在解放前已逐渐消失。”营山县境内的“茶盘话”“安化话”属于湘方言,“广东话”即为客家方言;又1994年新修《金堂县志·社会风土·方言》:“金堂县境内的广东话,又叫‘土广东话’‘客家话’,同成都东山‘广东话’一样,属于客家方言。”
入川的客家人一般称自己为“广东人”,称自己讲的话叫“广东话”。而四川民间则称他们为“土广东”,称他们讲的话叫“土广东话”。孙晓芬在《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中专门论及了“土广东”这一名称的缘起:“‘土广东’是蜀中民间对四川的客家人的通俗称呼,有着丰富的内涵:第一,反映了入蜀客家人来自广东籍的为最多,故以广东为他们的代表。第二,广东前加一个‘土’字。这些多数来自粤籍的客家人在四川落业定居后代代相传,他(她)们多数自称广东人,与世代生活在岭南的广东人相比,蜀中民间称这些定居繁衍在四川的自称广东人的客家人为‘土广东’。第三,这些客籍人聚居在一起,世代都说其祖先传下来的同一种语言。四川民间把这种不易听懂的神秘的语言当成是广东话,称之为‘土广东话’。”[2]35-36
有的地方志中也称客家话为“广东腔”。如民国二十二年《安县志》卷五十六《礼俗·社会风俗》:“同一意义之俗语,各处发音不同。有所谓广东腔者,有所谓陕西腔者,有所谓湖广宝庆腔者、永州腔者,音皆多浊。”又1994年《乐至县志·社会风俗·方言》:“民国时期,县北金顺乡‘广东湾’,原系客家人住地,至今还保留着客家人的习俗,如正月初一吃斋,个别老人还能用‘广东腔’(说客家话)。”
三、四川客家话的特点
(一)民国《简阳县志》所载广东话、福建话史料概况
简阳县位于成都平原的东沿,素有“成都东大门”之称。明清大移民时期,大量闽、粤、赣籍移民从川东入蜀,然后辗转进入成都平原,简阳便成为他们最重要的中转站和落脚地,因此今天简阳县的人口中有不少是明清时期来自闽、粤、赣地区的移民。据1996年新修《简阳县志·人口志·人口状况》:简阳县人口主要来源于明、清时期几次较大规模的移民。明末清初,简阳户口锐减,境内土著仅存14户。清初至乾隆时期,先后移居简州的有79姓270户,其中从广东迁入的达101户。又该县志在《方言志·方言》部分称:“洛带区(现已划入成都市)一些地方的‘土广东话’,实际上是北方方言包围中的客家方言岛。”陈世松曾根据民国《简阳县志》统计,清代迁居四川的广东移民共计261支,其中来自属纯客家住地如长乐、兴宁、龙川、和平、河源、嘉应州、连平、大埔、永安等的共126支,入籍简阳的客家移民占广东移民总数的93%以上[3]294-306。由此可以推知,简阳是川西地区广东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之一,这里通行的“土广东话”是四川客家话的典型代表。
通过实地采访,民国十六年《简阳县志》在卷二十二《礼俗篇·风俗·方言》部分集中收录了通行于该地区的广东话和福建话资料,其中广东方言词语共181条,分别罗列在天时、地理、人事、器物类之下。
天时类5条:雷鸣曰挞雷雷去声晨曰朝(朝晨) 午曰昼昼上声晚曰夜夜读若雅夏曰夏夏上声
地理类7条:土地曰田地田去声,地上声田埂曰田塍田去声堰底曰堰足堰上声住家曰处屋 坝曰堰坝坝上声走路曰行路路上声赶场曰上市上上声,市上声
人事类81条。如:曾祖父曰太公(公太) 母曰阿(阿姆) 伯祖父曰伯公,又曰八公 弟曰阿弟,又曰胎胎 姊丈曰姊夫(姊丈) 季男曰满嗣满平声(满子) 媳妇曰媖媝媖音新,媝音秋(心舅) 姪曰姪嗣姪读若斥平声姪女曰姪娪 吵闹曰噪音造打架曰打敲打音答,敲音高淘洗曰漉音六脑顶曰头首头音透,首平声眼睛曰眼珠眼,今读安听言曰闻信闻去声,信上声
器物类88条。如:粪篼曰畚箕畚音本斗筐曰摩滥 烘笼曰火冲 筛子曰篾簷篾音迷,簷音腮响藁曰吒筢吒上声,筢平声簸箕曰橐盖盖上声穿衣曰著衫 一顿饭曰一餐饭 早饭曰晨餐 夜饭曰夕膳音闪玉麦曰包粟 喂猪曰餐猪猪上声捕鼠兽曰猫公 黑兔曰乌兔
福建方言词语共15条,6条称谓语,9条记音材料:祖父曰多多 祖母曰麻麻 父曰爷爷上声伯叔祖曰垯垯垯平声伯叔父曰波波 母曰梅梅阴平声你好吗曰你何嘛 你那里去曰你彩礧曲 我去会人曰咱曲费拟 会着不有曰费独恩寝 会着了曰费独呀 他来不来曰己里恩里 他说他明天来曰己孔己天宫里 他今天怎么不来曰己警朝哄孃恩里 他说他有客曰己恐己有科
据兰玉英、康亮芳考证,民国十六年《简阳县志》中所记载的广东话、福建话材料与他们通过田野调查和实地走访所了解到的客家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是一致的。其中注音资料显示的广东话读音跟今天的洛带客家话语音相近(洛带1976年之前归简阳管辖),很可能县志中所反映的广东话就是洛带客家话。15条福建话材料,从把“他”说“佢”,“明天”说“天光”,“在”读如“彩”,“会”读如“费”,“唔曾”等词汇、语音和语法特点看,跟福建客家话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因此当属于客家话[4]。
(二)从民国《简阳县志》所载广东话、福建话看四川客家话的特点
以下主要通过对这181条广东方言词语中所存留的古语词进行考察,将其与广东客家方言、四川官话方言词语作异同比较,由此窥探四川客家话的特点。
1.民国《简阳县志》所载广东方言词语中古语词的存留情况
方言中的古语词,一般是指那些“在古代文献中有用例而在现代汉语(北方方言)中已经不用或者只在个别书面语中保留的词语”[5]。今天的汉语方言都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方言的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地保留古代汉语的痕迹。通过考察方言中古语词的情况,可以判断这种方言与古汉语之间的亲疏关系。众多研究已证明:客家方言中保留有大量的古语词,故而被称为是语言的“活化石”,四川客家话也同样具有一特点。我们对民国《简阳县志》所收的181条广东方言词语进行了考察,发现其中有为数不少的词语都是古代汉语词语的遗留。例如①每条方言词语下先列词目,再列古文献相关记录及其在现代客家方言中的使用情况。:
晨曰朝:古代通语中“朝”指早晨,与“夕”相对。《尔雅·释诂下》:“朝,早也。”《说文·倝部》:“朝,旦也。”《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诗·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征夫,朝夕不暇。”历代习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早”“晨”取代了“朝”,而客家方言仍保留此词。《梅县方言词典》收有“朝晨”“朝晨暗晡”“辰朝日”等词,分别指早晨、或早或晚、明天之义。
午曰昼昼上声:“昼”,本义指白天。《说文·画部》:“昼,日之出入,与夜为界。从画省,从日”。又特指中午。《玉篇·书部》:“昼,知又切,日正中。”《广韵·宥韵》:“昼,日中。”“昼”指中午,早在先秦两汉的文献中已见用例。如《孟子·滕文公上》:“昼尔于茅。”孙奭疏:“昼,日中也。”《庄子·盗跖》:“子之罪大极重,疾走归,不然,我将以子肝益昼餔之膳。”《汉书·萧望之传》:“(望之)饮鸩自杀……是时太官方上昼食,上乃欲食,为之涕泣,哀恸左右。”“昼餔”“昼食”均指午饭。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昼分而食,夜分而寝。”张铣注:“昼分,日中时也。”白居易《睡起晏坐》:“后亭昼眠足,起坐看景暮。”“昼眠”指午睡。今四川客家话中“昼”保留了“正午”之古义,用“朝”“昼”“夜”分别指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早”“中”“晚”。如民国十六年《简阳县志》卷22《礼俗篇·风俗·方言》载:“晨曰朝”“午曰昼”“晚曰夜”。
田埂曰田塍:谓田埂作“田塍”,古代汉语通语。《说文·土部》:“塍,稻中畦也。”汉班固《西都赋》:“下有郑白之沃,衣食之源,提封五万,疆场绮兮,沟塍刻缕,原隰龙鳞。”“田塍”在魏晋文献中已见用例。如晋干宝《搜神记》卷七:“(鼠)始成,有毛肉而无骨,其行不能过田畻。”后代沿用。唐刘禹锡《插田歌》:“田畻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水浒传》五七回:“呼延灼吃了一惊,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赶了二三里。”今客家方言仍称田埂作“田塍”。
走路曰行路:谓走为“行”,源于古代通语。《释名·释姿容》:“两足进曰行。行,抗也,抗足而前也。”《说文·行部》:“行,人之步趋也。”《诗·唐风·杕杜》:“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墨子·公输》:“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荀子·王霸》:“改玉改行。”杨倞注:“行,步也。”唐白居易《长恨歌》:“峨嵋山下少人行。”明李开先《宝剑记·夜奔》:“怀揣着雪刃刀,行一步哭号咷。”现代汉语普通话“行”只能用作构词语素保留在“人行道”“行走”“步行”等书面语词中。客家话、闽语、粤语等方言中仍单说“行”。
祖父曰阿公:祖父称“阿公”已见于唐代。《南史·颜延之传》:“尝与何偃同从上南郊,偃于路中遥呼延之曰:‘颜公’。延之以其轻脱,怪之,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偃羞而退。”后代习用:元无名氏《争报恩》楔子:“[正旦云]:你不是歹人,正是贼的阿公哩!”清赵翼《陔余丛考·公》:“祖之称公,其来最古……《南史》何偃呼颜延之为颜公……此皆古人以祖为公之故实也。今江南人犹称祖为公公。”今客家话、吴语、粤语、闽语、西南官话等均有此称呼。
姊曰阿姊:“阿姊”为古北方方言称谓语。北朝民歌《木兰诗》:“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唐白居易《和李势女》:“抚背称阿姊,归我如归乡。”李商隐《骄儿诗》:“阶前逢阿姊,六甲颇输失。”今福建南平官话、吴语、福建建宁赣语、粤语、厦门等地闽语保留此称呼。
眼睛曰眼珠:称眼睛为“眼珠”,明代及以后的文献中习见。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一回:“行者道:‘我被那怪一口风喷将来,吹得我眼珠酸痛,这会子冷泪常流。’”《老残游记》第十一回:“那一双眼珠儿,黑白分明,都像透水似的。”清吴璇《飞龙全传》第十三回:“乐子在前拽绊,你在后面推走,乐子又没有背后眼珠,好来睁看。”《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九回:“好妹妹!怎的你这见识就合我的意思一样?可见我这双眼珠儿不曾错认你了?”今客家话沿用此语,称眼睛为“眼珠”,眼珠则称“眼珠仁”。
穿衣曰著衫:“著”(也作“着”)有“穿、戴”之动词义。《广韵·药韵》:“著,服衣于身。”据汪维辉研究[6]106-107:“著”字表“穿、戴”之动词义始见于《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而从,造于君庭。”之后东汉、魏晋南北朝的文献中,“著”字的这种用法就比较常见了。应劭《风俗通》卷三十六:“夏至著五彩,辟兵。”“悦禹文德,欣然皆作衣裳矣。”蔡邕《王子乔碑》卷七十五:“其后有人着大冠,绛单衣,杖竹策立冢前。”《礼记·曲礼上》:“就屦,跪而举之。”郑玄注:“就,犹着也。”《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大加、主簿皆著帻,如冠帻而无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后代习用。唐韩愈《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吕氏子炅弃其妻,著道士衣冠,谢母曰:‘当学仙王屋山。’”元马彦良《一枝花·春雨》:“穿一领布衣,著一对草履。”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著”只在“穿著、著装”等少数书面语词语中保留有这一用法,口语中早已被“穿”所取代。部分南方方言如客家话、吴语、粤语中仍把穿衣服、戴帽子说成“著”。湘南土语中也广泛说“著”,这是受客家话影响的结果[7]57-58。
解衣曰脱衫:“衫”源于上古通语。古代“衫”指无袖的开衩上衣,多为单衣,亦有夹衣,其形制及称呼相传始于秦。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布衫》:“三皇及周末庶人,服短褐襦,服深衣。秦始皇以布开胯,名曰衫。”《释名·释衣服》:“衫,芟也,芟末无袖端也。”毕元疏证:“盖短袖无袪之衣。”《六书故·工事七·衣》:“衫,今以单衣为衫。”又通称衣服为“衫”。《正字通·衣部》:“衫,衣之通称。”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王融列传》:“融戎服绛衫,于中书省阁口断东宫仗不得进,欲立子良。”唐杜光庭《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衫”不单说,只能作为构成语素使用。今客家话、粤语和闽语保留了“衫”的单音词用法,可指上衣,也泛指衣服。
他如:晚曰夜夜读若雅、住家曰处屋、祖母曰阿婆、叔父曰阿叔、姊丈曰姊夫、吵闹曰噪音造、听言曰闻信闻去声,信上声、早饭曰晨餐、夜饭曰夕膳音闪、喂猪曰餐猪等。《简阳县志》所收广东话词语中存有数量丰富的古语词,证明四川客家话保留有较多的古语成分,具有较浓厚的存古色彩,反映出与广东客家方言相通的语言“活化石”的显著特点。
2.《简阳县志》所载广东话词语与《梅县方言词典》《成都方言词典》比较
再从民国《简阳县志》所载广东方言词语与《梅县方言词典》方言词语比较来看,民国《简阳县志》所收181条客家话词语中,有123条见于《梅县方言词典》,约占词语总数的68%。如:
天时类:朝(早晨),昼(中午),夜(夜晚);
地理类:田地(土地),行路(走路);
称谓类:阿公(祖父),阿婆(祖母),阿爸(父亲),阿叔(叔父),阿哥(兄),阿姊(姐),大姨、满姨(母之姐妹),大姑、满姑(父之姐妹),眼珠(眼睛);
器物类:锁匙(钥匙),著衫(穿衣),脱衫(解衣),一餐饭(一顿饭),粥(稀饭),饭(干饭),番薯(红苕),包粟(玉米),雁鹅(阳鸟),猫公(捕鼠兽)。
余下的词语中,有的不见于《梅县方言词典》,却见于《成都方言词典》;或者表示同一概念和意义的词语,词形与《梅县方言词典》相异,却与《成都方言词典》相同或相近。如:
以上比较表明:从来源上看,四川客家话词语既保留了客家方言特有词语,又借用了四川官话方言词语;既表现出与广东客家方言,特别是粤东北客家方言极大的一致性,也表现出与之相异而与四川官话趋同的特点。
四川客家话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四川客家方言保留有较多的古语成分,很好地传承了客家方言“存古”的特点;二是四川客家话与粤东北客家话有极大的一致性,表明四川客家人绝大多数来自粤东北地区;三是四川客家话表现出一些与西南官话趋近、与来源地客家方言相异的语言特色,反映出客家方言入川后受到了四川官话的影响。
四、地方志所见四川客家话举例
今四川境内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保留有不少客家方言岛,如成都市东北郊、新都、广汉、简阳、金堂、资中、隆昌、乐至、巴中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各地在编修地方志时都很注意对当地的客家方言的记录,有的县志中还记载得十分详细,为我们了解和认识四川客家话的现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现根据各地方志的记载列举数例如下:
(一)仪陇“广东话”
据1994年《仪陇县志·社会风俗·语言习俗》记载:仪陇县境的客家话,当地人叫“广东话”,集中在中部丘陵地区,包括永乐区的乐兴乡(大部)和武棚乡(大部),日兴区的凤仪乡(部分)和大风乡(部分),马鞍区的旭日乡(部分)、周河乡(部分)和马鞍乡(部分)。县内讲广东话的客家人5万左右,除乐兴乡的一些老年人(其中不少人从没去过县城)不会讲“四里话”(仪陇话)外,一般都对内讲广东话,对外讲“四里话”,平时交谈讲“广东话”,读书、唱歌、开会、学习用“四里话”。
仪陇“广东话”同四川各地的客家方言岛比较起来,至今仍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因为这里的客家人入川以后聚族而居,极少与四邻广东籍人通婚。他们又居住在比较闭塞的山区,不仅保存着固有的风俗习惯,而且一直遵循祖宗的教训:“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所以仪陇的客家人虽已入川两百多年,但他们的客家话同粤北、粤东的客家话还相当一致。
仪陇“广东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自成体系。
语音方面:有声母24个(包括零声母),韵母60个,声调6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青、老年人的口音有明显的差别,青年人能分“z”和“zh”,“n”和“l”,老年人则是有“z”无“zh”,有“l”无“n”,有撮口呼韵母,有儿韵和儿化现象;部分古入声字读阳平。
词汇方面:与普通话相比,仪陇“广东话”中保留着较多的古音和古词语。例如下列词语(“—”前为普通话,“—”后为仪陇“广东话”):
太阳—热头 下雨—落水 月亮—月光
热水—烧水 微风—细雨 小寒—细寒
今天—今日 昨日—昨晡日 上午—上昼
下午—下昼 中午—昼边 玉米—番黍
芝麻—麻芝 南瓜—金瓜 辣椒—番椒
甘蔗—蔗甘 公猫—男猫 母猫—女猫
母猪—猪妈 公鸡—鸡公 母鸡—鸡妈
公猪—牙猪、青猪 鸡蛋—鸡春 鸭蛋—鸭春
桌子—木台 毛巾—洗面帕 板凳—凳板
锅—镬头 衣服—衫 穿衣—著衫
女人—妇娘子、妇娘吗 小孩—细人、大细子
母亲—嫒子 学生—学生子 头发—头毛
父亲—阿爸、爷爷 祖父—阿公、公公 外公—祖公
外婆—姐婆 岳父—丈老 岳母—丈娘嫒
脸—面 眼睛—眼珠 祖母—阿婆、婆婆
鼻子—鼻头 斗笠—笠吗 早饭—食朝
寒毛—苦毛子 午饭—食昼 晚饭—食夜
傻瓜—闷头、痴包 馄饨—包面 醋—甜子
下地—出坡 收工—走归 回来—归来
洗澡—洗身 不说话—唔讲话 站着—企倒
哄人—洞人 抬杠—争嘴 吵架—吵交
我—啀 他—及 我们—等
他们—及等 你们—你等 黑—鸟
瓢—勺吗 吃饭—食饭
(二)成都龙潭乡“广东话”
据1991年《龙潭乡志·方言·广东客家话的概述》记载:“(龙潭乡)讲客家话的占90%以上,语音带广东梅县一带方言。每遇逢场天人们可听到:‘今埔龙奉场豪老臬(今天赶集好热闹)’。到市场以后,看见鲜红的二荆条海椒时,你会听到‘妮革街椒豪多前益斤’(你的辣椒好多钱一斤)。见到朋友赶场,互相招呼时:‘尼迈抹革’(你买什么),或者听到‘蛮妯’(慢走)等等。”
龙潭乡讲客家话常用词语(“—”前为龙潭乡客家话,“—”后为普通话):
阿公—爷爷 阿婆—婆婆 阿爸—父亲
阿娘—母亲 阿甲—姐姐 阿哥—哥哥
夹公—外公 夹夫—姐夫 义贵响—你贵姓
著衫—穿衣 日头—太阳 臬光—月亮
姜麻—生姜 番薯—红苕 义爱记—你我他
(三)金堂“土广东话”
据1994年《金堂县志·社会风土·方言》记载:金堂县境内的广东话,又叫“土广东话”“客家话”。通行于云绣、官仓、黄家和三溪乡,人口近两万(原属金堂县城厢、太平两区有好几万客家人),是清初从广东迁入的大批客家人形成。金堂“土广东话”在词汇上极有特色。例如:
日头(太阳)、月光(月亮)、落水(下雨)、勺麻(瓢儿)、洗面帕(毛巾)、洗身(洗澡)、洗衫(洗衣)、衫(衣服),著衫(穿衣)、食饭(吃饭)、上昼(上午)、下昼(下午)、今晡日(今天)、昨晡日(昨天)、面(脸)、鼻公(鼻子)、眼珠(眼睛)、叫(哭)、讲(说)、太人(成人)、细人(小孩)、妹子(女孩)、妇娘子(妇女)、老公(丈夫)、老婆(妻子)、阿公(祖父)、阿婆(祖母)、姐公(外公),姐婆(外婆)、聊(玩、耍)等。
(四)成都龙泉驿“广东话”
据1995年《成都市龙泉驿区志·社会风土·方言》记载:龙泉驿区内的“广东话”即客家话,由迁居区内的广东籍人世代口头相传,无文字记载。龙泉驿区“广东话”中很多词语的音义皆与四川方言和普通话区别明显。列举如下:
1.人物 称谓
祖父:称“阿公”ā gōng
祖母:称“阿婆”ā pó
父亲:称“阿爷”ā yá(爷读牙)或“阿爸”ā bà
母亲:称“阿娘”ā niáng或“阿妈”āmā“阿咪”āmī
兄:称“阿哥”ā gē
弟:称“老胎”láo tài(读“劳太”)或“胎胎”tái tài
儿子:呼“阿幺”ā yāo或“阿幺子”ā yāo zī
小孩子:shě jí zǐ(读“舍吉子”)
大伯:tǎi fù(大读“汰”,伯读“傅”)或“大阿爷”tǎi ā yá
侄女:zhí mí(女读“呒”)
二叔:ní sū(二读“倪”,叔读“苏”)
外祖父(外公):称“家公”gǎ gōng(家读“嘎”)
外祖母(外婆):称“家婆”gǎ pó
2.人体 宇宙
眼睛:称“眼珠”ān zhū(眼读“谙”)
鼻:称“鼻孔”pí gōng(鼻读“皮”,孔读“公”)
耳朵:nìdōu(耳读“逆”)
头:称“头脑”tòu lā(读“透拉”)
月亮:叫“月光”niē guāng
星:叫“星宿”xīng xiù
太阳:叫“日头”niè tòu(日读“聂”,头读“透”)
3.生活 学习
早餐:说“食早”shī zhāo(读“施朝”)
午餐:说“食中”shī zhòu(读“施昼”)
晚餐:说“食夜”shī yǎ(读“施雅”)
莫哭:说“没叫”méi jiǎo(读“梅绞”)
睡觉:shuǎi gǎo (读“甩稿”)
不好耍:说“唔好𥄸”n háo liáo(不读“嗯”,好读“毫”)
4.时间 地点
明天:称“第二天”shā bāng niē(读“沙邦捏”)
哪里:làn zǐ(读成“览子”)
天黑了:说“天暗了”tiān án liǎo
天亮了:称“天光了”tiān guāng liǎo
5.禽 畜 鱼 菜
公鸡:称“鸡公”gāi gōng (鸡读“该”)
母鸡:称“鸡妈”gāi má(读“该麻”)
鱼:叫“翁子”wéng zǐ
鳅鱼:叫“鲋鳅”fù giū
公鸭:称“鸭公”à gōng(鸭读“啊”)
母鸭:称“鸭妈”à má(读“啊麻”)
西红柿:叫“洋海椒”yáng gāi jiāo(读成“洋该椒”)
萝卜:nuò pǐ(读“糯匹”)
6.房屋 用具
楼房:叫“楼屋”liú wū(楼读“留”)
平房:叫“平屋”piang wū
箢箕(篼):叫“畚箕”běn jī
斗筐:叫“摸篮”mālán
7.其他
下雨:叫“落水”luó suí(读“撂随”)
快乐:说“安乐(安逸)”wān luō(读“弯罗”)
闹热:láo niē(读“牢捏”)
什么:说“mó gé”么格
怎么:说“啷们子”lāng mēn zǐ
没有:(形容词)说“冇得”máo děi
醋:cǐ(读“此”)
没有(副词):n tián(读“嗯田”)
谢了:qià liǎo(读“洽了”)
[1] 崔荣昌.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2] 孙晓芬.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3] 陈世松.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4] 兰玉英,康亮芳.《简阳县志》所载方言资料的史料价值[J].新闻爱好者,2002(23):73-74.
[5] 林伦伦.潮汕方言的古语词及其训诂学意义[J].语文研究,1997(1):42-46.
[6]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7] 罗昕如.湖南土语词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Historical Materials Collation and Study on Hakka People Dialect in Sichuan Recorded in Local Chronicles
XIANG Xuechun YAN Changrong
The Hakka people dialect is the second largest Chinese dialect in Sichuan. It was mainly introduced by the Hakka people of Guangdong, Fujian and Jiangxi who migrated to Sichua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re are abund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Hakka people dialect in local chronicles, which reflect the co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akka people dialect and many other dialects in Sichuan, which can also be used as evidence and supplement for the history of Hakka immigrants into Sichuan.
local chronicles;historical materials of Hakka people dialect in Sichuan; collation;study
H17
A
1009-8135(2022)04-0097-13
向学春(1977—)女,重庆万州人,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汉语史及历史文献语言;晏昌容(1989—)女,重庆万州人,文学硕士,主要研究历史文献语言及儿童文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峡旧志方言与文化研究”(18XYY019)。
(责任编辑:张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