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汉语北方方言三称代词复数形式的不对称性

2022-07-13陈长旭

关键词:第二人称人称单数

陈长旭

(信阳师范学院 传媒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一、引言

Joseph H. Greenberg曾说:“复数在所有的语言里都用某种非零形式的语素来表示,而单数在有些语言中仅用零形式表示。”[1]也即在人类语言中复数相对于单数而言更倾向于采用有标形式。人称代词在汉语各方言中普遍存在数范畴,并且不同方言人称代词复数往往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李蓝考察了443个汉语方言点的人称代词系统,共归纳出4类24种人称代词复数表示法[2]。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对汉语北方方言(含晋语)三称代词(不考虑第一人称包括式的“咱”)复数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具体考察三个参项:(1)三称代词中是否存在表复数的形态性手段,语法化程度如何;(2)三称代词中是否存在复数形式单数化现象;(3)三称代词屈折型复数形式有无强化加缀现象,是可选的还是强制的。

本文共观察了356个北方方言点,主要方言材料出处详见文末注释①,同一地点的三称代词在不同文献中有不同描写时,本文将酌情取舍,不再一一说明。所观察各方言点具体分布情况如下:(1)各省市自治区分布点数:安徽5个、北京1个、甘肃40个、广西2个、贵州4个、河北24个、河南12个、黑龙江4个、湖北55个、湖南8个、吉林3个、江苏15个、辽宁6个、内蒙古6个、宁夏2个、青海3个、山东46个、山西42个、陕西59个、四川9个、天津1个、新疆2个、云南6个、重庆1个;(2)各方言区分布点数(参照2012年版《汉语方言地图集》):东北官话11个、北京官话4个、冀鲁官话30个、胶辽官话15个、中原官话119个、兰银官话15个、西南官话68个、江淮官话32个、晋语62个。

二、三称代词复数形式语法化程度的不对称性

当前国内方言学界对三称代词复数形式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一种如李蓝[2]使用的同字法、换字法、增标法;一种如侯精一[3]、彭晓辉[4]等使用的附加型、合音型、屈折型(或称“变音型”)。考虑到从文字角度分类容易受到方言描写材料用字歧异的局限,所以本研究主要参照后一种分类方法,即首先根据语法化发展程度把汉语方言三称代词复数表现形式分为形态性手段和分析性手段两大类,形态性手段下面再分出“屈折型”和“加缀型”两种,其中“屈折型”包括以往学者所称的“屈折型”和“合音型”。刘丹青认为,从语法化理论的角度看,合音现象和内部屈折的定位并不矛盾。合音是从历时来源说的,屈折则是一种共时语法性质和手段的定位。从合音到屈折就是一种重新分析[5]113。有些方言著作中所举的用以与“合音型”相区别的“屈折型”例证,实际上很可能就是由复数后缀合音形成。所以,我们这里着重从共时平面考虑,统一把以往学者所说的“屈折型”与“合音型”统一称作“屈折型”。

从语法化程度来看,屈折型>加缀型>分析性手段,也即左边形式的语法化程度大于右边的形式。根据这种分类方法,我们考察的356个方言点的三称代词系统在复数形式表示法上可以分成10类,为节省篇幅,每个类别分别完整举出1-2个点的三称代词单复数系统作为代表,其他直接列出地名。此外,关于分类有两点说明:(1)如某方言的某一人称代词复数如果有不止一种形式,那么统计时按照语法化程度较深的形式归类。(2)有些方言的第三人称代词没有复数形式,说明该方言中第三人称代词数范畴没有入库,处理为分析型。

1. 屈折+屈折+屈折(53个)

甘肃舟曲、甘谷、武山、皋兰;河南灵宝、获嘉;湖北黄冈;江苏赣榆;辽宁喀左;山西朔州、山阴、陵川、临汾;陕西凤翔、宝鸡、澄城、商州、丹凤、洛南、华县、合阳、韩城、洛川、黄陵、宜君、铜川、耀县(今耀州区)、蒲城、白水、富平、高陵、三原、泾阳、旬邑、长武、彬县、永寿、淳化、乾县、咸阳、户县、兴平、武功、眉县、太白、凤县、宝鸡、扶风、麟游、千阳、陇县、富县;四川仁寿。

2. 屈折+屈折+加缀(70个)

山东莒南:我、俺-我们、俺;你、恁-你们、恁;他-他们。(钱曾怡《山东方言研究》)

甘肃秦安、永靖、庄浪、永登、金塔、瓜州、山丹、白银、会宁、秦州;河北馆陶、邱县、邯郸市区、武安、邯郸县、曲周、鸡泽、肥乡、广平、成安、临漳、永年、磁县、涉县、魏县;河南郑州;湖南常德、桃源;江苏徐州;辽宁锦州;山东莒南、潍坊、寿光、日照、莒县、临清、德州、桓台、泰安、商河、新泰、博山、聊城、章丘、东阿、栖霞、即墨、沂水、诸城、平度、莱州、微山、临沂、枣庄、郯城、宁阳、汶上、苍山、阳谷、济宁;山西清徐、平遥、沂州、五台、长子、万荣;陕西吴堡、渭南、西安、延川。

3. 屈折+屈折+分析(21个)

山东沂南:我、俺-俺;你、恁-恁;他-他几个、他那一伙儿、他那一帮子。(邵燕梅《沂南方言志》)

河北大名;河南西华、商丘、上蔡、浚县;山东沂南、淄川、莘县、文登、牟平、荣成、蓬莱、寒亭、烟台、郓城、金乡、青岛;陕西临潼、蓝田、华阴、礼泉。

4. 屈折+加缀+加缀(10个)

河南固始:我uo35、俺an35-俺an35、俺们an35mn;你ni35-你们ni35mn;他thA35-他们thA35mn。(李倩《河南固始方言代词研究》)

河南固始、原阳;甘肃民勤;湖南安乡;江苏宿迁;辽宁丹东;宁夏银川;山东宁津、济南;山西高平。

5. 屈折+分析+分析(1个)

湖北武穴(原广济):我、俺-俺;你-你些人、你几个、你一下;渠-渠几个、渠些人、渠一下。(黄伯荣《汉语方言语法类编》)

6. 加缀+加缀+加缀(193个)

湖北汉阳:我-我们;你、你家(尊)-你们、你家们;他-他们。(赵元任《湖北方言调查报告》)

安徽阜阳、合肥、芜湖、清水、安庆;北京;甘肃华池、敦煌、天水、宁县、镇原、靖远、景泰、环县、临洮、西和、静宁、通渭、泾川、灵台、华亭、正宁、临夏、兰州、红古、天祝、甘州、永昌、宕昌;广西柳州、桂林;贵州贵阳、遵义、毕节、黎平;河北平山、沧州、石家庄、保定、阳原、张家口、承德、唐山;河南林县、信阳、罗山;黑龙江黑河、齐齐哈尔、佳木斯、哈尔滨;湖北汉阳、宜昌、襄樊(今襄阳)、天门、武昌、汉口、汉川、沔阳(今仙桃)、京山、荆门、当阳、江陵、枝江、宜都、长阳、兴山、秭归、巴东、恩施、宣恩、来凤、利川、竹溪、竹山、郧西、郧县、均县、光化(今老河口)、房县、保康、南漳、钟祥、枣阳、随县、石首、公安、松滋、鹤峰、红安、孝感、应山(今广水)、安陆、应城、云梦、礼山、黄陂、鄂城、麻城、英山、浠水、黄梅、罗田;湖南临武、资兴、华容、吉首、怀化;吉林通化、长春、白城;江苏邳县(今邳州区)、南京、连云港、涟水、扬州、南通、句容、高邮、淮阴、泰州、如皋;辽宁沈阳、铁岭、大连;内蒙古二连浩特、呼和浩特、海拉尔、赤峰、临河、集宁;宁夏隆德;青海西宁、循化、周屯;山东无棣;山西太原、太谷、祁县、文水、孝义、平定、和顺、娄烦、汾阳、岚县、隰县、石楼、汾西、代县、五寨、大同、天镇、广灵、长治、平顺、沁县、晋城、阳城、霍州、闻喜、新绛、运城、永济;陕西白河、汉中、大荔、黄龙、周至、定边、绥德、府谷、神木、佳县、清涧、岐山;四川成都、万县、自贡、威远、南充、达县、汉源、西昌;重庆;天津;新疆乌鲁木齐、哈密;云南昆明、昭通、大理、蒙自、南华、石屏。

7. 加缀+加缀+分析(2个)

8. 分析+分析+分析(1个)

湖北蕲春:我-我几个;你-你几个;他-他几个。(赵元任《湖北方言调查报告》)

9. 加缀+加缀+屈折(1个)

甘肃武都:我-我们;你-你们;他-堂、他们。(雒鹏《甘肃汉语方言人称代词》)

10. 加缀+屈折+加缀(4个)

山东利津:我、俺-俺们;你、您-您、您们;他-他们。(钱曾怡《山东方言研究》)

根据上述分类及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两种较为明显的倾向。

第一,汉语北方方言三称代词复数形式在语法化程度方面,存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倾向性等级序列,也即左边的人称代词复数形式语法化程度倾向于比右边的人称代词复数形式的语法化程度深。

上述10个类型中,2、3、4、5、7类共计104个方言点均不同程度支持该推论。1、6、8类三称代词之间在复数形式的语法化程度上基本保持一致,其中,第1类中个别方言点三称代词复数形式之间也存在一些轻微的差异,例如:

这两个点的第三人称代词复数存在屈折、加缀两种形式,但是第一、第二人称却只有屈折模式,没有加缀模式,相反的现象目前尚未发现。这说明第一、第二人称复数形式的附缀比第三人称脱落得更加彻底,语法化程度略深。

第6类方言尽管表面看三称代词复数形式都是加缀型,实际上有些是属于屈折型复数形式的“强化加缀”,我们将在第4小节中专门讨论,该类方言三称代词系统的整体表现同样支持上述推论。第10类中的山东利津方言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属于屈折型复数形式的强化加缀(强制的),语法化程度高于第二人称的屈折型和第三人称的加缀型。

与我们的推论不太一致的主要是第9类的甘肃武都和第10类的山西离石、临县以及甘肃广河等4个方言点,而且这4个点中有些点还存有一些疑问。例如,在甘肃广河方言中,第一人称复数形式在“加缀”的同时伴有音变,“囊木nmu”中的“囊n”与单数的“我nu”发音不同,不排除是单数形式与某类复数后缀合音的可能,只是“囊n”目前已经不能单用来表单数或复数。山西离石方言第一人称复数形式为加缀型“俺A312-俺们A312m44”,语法化程度低于第二人称的屈折型“你nz312/nˌ312-□iɛ44”,但是考虑到[A]音在山西方言(如平遥)中常用于表示复数(可能是单数形式与某类复数后缀的合音),所以不完全排除该点第一人称单复数系统是在屈折型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从统计结果看,第一、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复数形式在语法化程度上的差异相对较大,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对称性。非第三人称与第三人称之间存在概念域上的对立,即第一和第二人称是交谈的直接参与者,第三人称则不是,两者之间在认知需求度、交际使用率、语法化输入端等方面都有区别。先秦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不发达,不是“典型的三分系统”[5]364。汉语中真正的第三身代词“他”则是由“别择之词”发展而来,直到唐代才开始常用[6]10。所以,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复数形式一般是在单数形式稳定下来之后,经由第一、第二人称复数形式的类化作用才最终成型,语法化发展进度相对滞后。至于少数北方方言中第三人称的“怹”,吕叔湘先生也认为应该“生成在您之后,其中多少有点类推作用”[6]38。再如,汪化云认为广泛见于黄孝片方言中的“亲领属格”入声形式是“三身代词+屋”的合音[7]103-104,但是第一、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也存在不对称,黄孝片方言西部诸点只有“我/你+屋”的合音,没有“他+屋”的合音。该现象也可以作为上述推论的间接证据。

第一与第二人称复数形式的语法化程度亦有差异。第4、5类11个方言点中,第一人称复数语法化程度高于第二人称复数(实际上,第6类部分点第一人称复数形式属于在原来的屈折型复数形式上的强化加缀,语法化程度比第二人称更高,也可作为例证),不过在第10类中有3条反证(尽管可能存在疑点)。这里权且提出这种可能的倾向性,具体验证还需要进行更大范围的调研、统计与分析。

还有一个需要解释的问题是,北京话三称代词系统中除“我-我们,你-你们,他-他们”之外,还保留了一个第二人称尊称形式“您”(与“你们”已经发生库藏裂变[8]),但是却没有相应形式的第一人称谦称与之相配。这个应该与现实语言交际需要有关,吕叔湘先生就认为,一般的三身代词,尊长可以用之于卑幼,卑幼不能施之于尊长。大概称“你”比较严重,称“我”比较可以马虎些,前者是直接的指斥,后者虽然傲慢,可是及于对方的印象是间接的[6]34-35。所以,第一人称保留谦称的必要性不如第二人称。

第二,汉语北方方言三称代词复数形式中,“加缀+加缀+加缀”模式占据绝对的优势。

在356个方言点中,有193个是采用的这种模式,而且由于我们的统计方式是按照语法化程度较深的形式来统计的,所以其他一些“加缀”与“屈折”混合类型的方言点实际上也可以计入该模式中,例如,“屈折+屈折+加缀”模式下的山东枣庄方言“我、俺-俺、我们”“你、恁-恁、你们”“他-他们”,也可以算作“加缀+加缀+加缀”模式,所以“加缀+加缀+加缀”模式方言的实际点数还要高出许多。此外,“加缀+加缀+加缀”模式的方言绝大多数属于共缀模式,极少出现换缀的情况。李蓝认为,在不同的人称代词复数表示法中,增标法(我们称为“加缀法”)的象似性和标记性是最优的。而且,从信息表达和信息编码的角度来看,三个单数人称共用一个复数标记构成的增标法显然是最合理的人称代词复数表示法,因而是汉语人称代词复数表示法的优势类型[2]。

三、三称代词复数形式单数化现象的不对称性

刘丹青指出,“有代词单复数区别的语言,常常出现复数代词的单数用法,显示出复数范畴的扩张”[8]。陈玉洁考察了汉语中始于领属结构的人称代词复数形式的单数化现象,认为复数形式的单数意义由领属语位置会逐渐扩展到主语和宾语位置,并且在三称代词中存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等级序列,也即第一、第二人称比第三人称更容易实现复数的单数化[9]。

在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单数化方面,不同地区的方言往往有不同的表现,根据有没有发展出论元用法可以看出单数化发展的不同进程。刘丹青指出,山东、河南等地的一些方言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已经由领属位置扩展到论元位置,而在南方方言中,复数代词在领属位置上的单数用法,并没有扩展到论元位置,论元位置的单复数界限仍然保持得比较清楚[8]。不过,鉴于目前方言学界对相关问题关注较少,描写研究得尚不够深入,暂时还没有办法就各地方言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单数化发展程度做更细致、更广泛的分析。下面我们着重根据现有材料对三称代词复数形式单数化现象的不对称性进行一些统计分析。

有不少方言的三称代词描写材料没有体现复数形式单数化的情况,但并不代表该方言就真的不存在复数形式单数化,不排除因为研究者关注重点不同,有意或无意忽略描写该现象的可能性。此外,部分方言中存在的非“他”型第三人称代词经常也可以兼指单复数,如河南浚县方言的“iæ42”、甘肃甘谷方言的“iæ、in iɑ”,这些词语一般是非专职的第三人称代词,从来源上看,它们也不是由原来的单数人称形式和某类复数后缀合音发展而来的,这类现象和我们要讨论的复数形式单数化问题存在本质不同,统计时不予考虑。根据现有材料,我们把能够确定存在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单数化现象的77个方言点分为4类。

一是第一人称存在复数形式单数化,第二、三人称不存在(14个)。

河南固始:我、俺-俺、俺们;你-你们;他-他们。(李倩《河南固始方言代词研究》)

辽宁丹东;江苏宿迁、徐州;河南固始、郑州、原阳;山西长子;湖北武穴;山东荣成、烟台、济南、章丘、宁津、济宁。

二是第一、二人称存在复数形式单数化,第三人称不存在(59个)。

山东枣庄:我、俺-俺、我们;你、恁-恁、你们;他-他们。(张凯《枣庄方言志》)

河北邯郸市区、邯郸县、武安、曲周、鸡泽、肥乡、广平、成安、临漳、永年、磁县、涉县、大名、馆陶、邱县、魏县;江苏赣榆;河南西华、浚县、商丘、上蔡;湖南桃源;山东枣庄、栖霞、文登、牟平、蓬莱、潍坊、寿光、莒南、日照、莒县、沂南、青岛、即墨、沂水、诸城、平度、莱州、寒亭、临清、德州、淄川、泰安、莘县、商河、新泰、博山、聊城、东阿、阳谷、郓城、金乡、微山、临沂、郯城、宁阳、汶上、苍山。

三是第一、二、三人称均有复数形式单数化现象(3个)。

河南获嘉;辽宁喀左;山西山阴。

四是第二人称存在复数形式单数化,第一、三人称不存在(1个)。

山东桓台:我-俺、我们;你、您-您、你们;他-他们。(钱曾怡《山东方言研究》)

汉语方言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单数化现象和复数形式的语法化程度存在正相关,也即语法化程度越深,越有可能出现复数形式单数化现象。据观察,排除特殊语用因素的影响,一般只有在复数形式发展到“屈折型”阶段,才会发生普遍的单数化现象,极少例外。例如,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方言中第一人称“俺”和第二人称“恁”,而第三人称复数由于主要使用“加缀型”或“分析型”手段表示,一般不存在单数化现象。北京郊区第三人称存在复数形式单数化现象,使用的也是“屈折型”复数形式“怹”[10]299。西南官话、江淮官话方言在三称代词复数形式上习惯于使用比较整齐的“加缀型”手段,即“A-Ac”“B-Bc”“C-Cc”共缀模式,所以一般不太容易发生普遍的复数形式单数化现象。

上述分类统计印证了陈玉洁提出的“第一、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等级序列。在77个点中,有73个点第一或第二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存在单数化,第三人称代词复数形式不存在。我们观察的材料中没有发现反例。此外,第一人称又倾向于比第二人称存在更多的复数形式单数化现象。共有14个点第一人称存在复数形式单数化,第二、第三人称不存在。反例只有山东桓台1个点(第二人称存在复数形式单数化,第一、三人称不存在)。

在研究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单数化问题的过程中,材料的鉴别选择常会存在一定困难,主要是因为同一方言点的不同研究文献中,常会出现一些差异。例如,在《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中山东青岛、利津、诸城方言中,第一人称代词都有复数形式单数化现象,第二、第三人称都没有。但是,在《青岛市志·方言志》(1997)、《利津方言志》(1990)、《诸城方言志》(2002)中,这三处方言的第二人称代词也都存在复数形式单数化现象(本文采用了方言志中的的描写)。这大概不是因为方言调研选点的差异引起的,而极有可能是因为调查对象的语感或者调查者关注重点的不同造成的。不过既然只有第二人称上存在异议,而第一人称则全都毫无疑义,这起码说明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单数化现象使用得更加广泛,发展程度更深,也相对不容易被人忽略。

四、三称代词复数形式强化加缀现象的不对称性

刘丹青说,“语法化中的强化(reinforcement)指在已有的虚词虚语素上再加上同类或相关的虚化要素,使原有虚化单位的句法语义作用得到加强”[11]。随着三称代词“屈折型”复数形式单数化现象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复数义出现磨损或脱落,为了使表义更加精确,复数义的表达往往需要在原来的“屈折型”复数形式基础上再添加一个复数语缀,在随后的语法化发展中,“加缀”开始一步步由可选变为强制,原有“屈折型”复数形式逐渐占领最初的单数形式,由此实现三称代词单复数系统的一轮完全更替。下面我们以第一人称代词为例,把该演化圈比较典型的形式图示如下(见图1):

图1 三称代词单复数系统演化图

为确保动态类型比较的有效性,所选代表点方言大体处于同一地区,且三称代词系统相对单纯,图中山东方言点取自钱曾怡(《山东方言研究》),石家庄方言点取自陈章太(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我-我们、俺”暂未找到合适的点,山东桓台等地第一人称代词单复数为“我-俺、我们”,但考虑到许多山东方言点研究材料中明确表明“我们”主要是少数新派说法,有可能是新近受普通话影响才兴起的,所以我们把它处理为“我-俺”类型。

1. 通过对第三节中存在三称代词复数形式单数化现象的77个方言点进行统计,其中有44个点未见强化加缀描写,存在强化加缀现象的33个点中,具体表现可分为如下3类

(1)第一人称复数出现强化加缀,第二、第三人称复数未出现(13个点)。山东济南:我、俺-俺、俺们、我们,你-你们,他-他们;河北馆陶、邱县、魏县;辽宁丹东;河南固始;山东济南、潍坊、平度、临清、德州、商河、宁津、临沂。

(2)第一、第二人称复数出现强化加缀,第三人称复数未出现(18个点)。河北曲周:我、俺-俺、俺都,你、恁-恁、恁都,他、乜-他都、乜都;河北邯郸市区、邯郸县、曲周、武安、鸡泽、肥乡、广平、成安、临漳、永年、磁县、涉县;河南浚县;湖南桃源;山东莒县、诸城;山西山阴、长子。

(3)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复数均出现强化加缀(2个点)。河南获嘉:我、俺-俺、俺都,你、恁-恁、恁都,他、昂-昂、昂都;辽宁喀左;河南获嘉。

由上述统计可以看出,汉语北方方言人称代词“屈折型”复数形式在是否需要进行“强化加缀”方面具有如下等级序列: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即左边人称代词“屈折型”复数形式的复数义磨损脱落得更为严重,在表达复数时,比右边的人称代词更需要进行“强化加缀”。本类别统计中未发现反例。

2. 在存在强化加缀现象的33个点中,有14个点存在强制性强化加缀现象,大体可分如下两类

(1)第一人称复数存在强制性强化加缀,第二、第三人称不存在(13个点)。山东利津:我、俺-俺们,你、您-您、您们,他-他们;安徽阜阳:我、俺-我们、俺们,你-你们,他-他们;河北石家庄:俺-俺们,你-你们,他-他们;安徽阜阳;河北平山、沧州、石家庄;河南林县;吉林通化;黑龙江黑河、齐齐哈尔、佳木斯;江苏邳县(今邳州区);内蒙古二连浩特;山东利津、无棣。

(2)三称代词复数均存在强制性强化加缀(1个点)。辽宁铁岭:我、姆、晚、们、姆家、晚家、们家-姆们、晚们、们们;你、恁、您、恁家-恁们;他、怹、怹家-怹们。

五、汉语北方方言三称代词复数形式的发展演变

通过对北方方言三称代词复数形式的观察,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象似原则与经济原则、外部动因(方言接触)与内部动因(语法化)等多重要素相互竞争的复杂过程。

吕叔湘先生认为,在近代汉语中,“俺”“您”“偺”等合音字盛行的时候,“我们”“你们”的形式几乎绝迹。从宋元之际起,合口韵已经渐渐动摇,咸摄、深摄(-m)的字纷纷转入山摄、臻摄(-n)——南方系官话没有产生“俺”“您”等合音字也许就是因为这个趋势先盛于南方。到了元明之际,“俺”变成an,“您”变成nin,这就跟我们、你们的合音不符了。一部分方言就把“俺”跟“您”废除,恢复“我们”跟“你们”。北京话是这一派的代表。而北京话的这样改变很可能跟明代迁都因而迁来许多南方人有点关系[6]85。

在我们统计的100个江淮官话、西南官话方言点中,只有6个点的三称代词复数出现了类似于“俺”“恁”的屈折形式,其余均为“共缀式”加缀型。在周边方言(包括北京市郊区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俺”“您/恁”的情况下,北京话中的“我们”“你们”成为一种不太正常的方言孤岛现象,所以我们赞同吕先生的观点,即认为北京话的改变与明代迁都时南方移民方言有关。在明清时期,由于官话影响力的扩散更多地属于一种渐进式发展的自然选择过程,所以北京话中的“我们”“你们”对周边方言的影响力较为有限,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周边方言(如河北、山西、河南、山东)中“俺”“您/恁”占据主流的格局。但是,随着普通话普及推广的力度不断加大,以北京话为标准的“我们”“你们”“他们”才开始对周边方言产生大规模、大范围的影响。下面我们通过两则例证对相关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

第一,部分北方方言三称代词复数形式出现不经济、不规则、不对称的多缀混用现象。比如,根据高培培(《邯郸方言代词研究》)调查语料,在河北邯郸地区的邯郸市区、邯郸县、武安、曲周、鸡泽、肥乡、广平、成安、临漳、永年、磁县、涉县、大名、馆陶、邱县、魏县等16个方言点的三称代词复数形式中,除了东南部距离山东较近的大名、馆陶、邱县、魏县4县以附加“们”缀为主外,其他11个县以及邯郸市区的人称代词复数形式主要是附加“都”缀,不过,在邯郸市区、磁县、涉县等地已经有“们”缀的乱入,出现了“俺们”“□[ni44]都们”“他们”“他都们”“乜都们”“乜他都们”等形式,这种不规则也不对称的多缀形式是明显不符合语言经济原则的,也不适合用语言内部的自然发展规律来解释,应该是受普通话或周边方言中的强势复数语缀“们”的冲击和影响所致。

第二,“我们”“你们”“他们”开始系统地发展为后起新派说法,并对方言中原有的人称代词系统语法化进程造成抑制或阻断。表1为山东方言三称代词单复数形式(语料引自钱曾怡《山东方言研究》)。

表1 山东12种方言三称代词单复数形式

根据相关研究的描述,在上述方言中,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中“俺”“恁”往往较为常用,“我、俺们、我们”“你、恁们、你们”则一般被认为是少数或者新派用法,第三人称代词复数形式中如果同时存在分析型和加缀型两种形式,那么加缀型的“他们”常为少数或新派用法。对于这种现象,我们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上述山东方言中属于少数或新派用法的人称代词内部情况各有不同。据王晓红统计,清代山东方言口语作品《聊斋俚曲集》中,“我”“你”分别出现4 972次、4 759次,“俺”“恁/您”分别出现1 062次、446次。“我”“你”的使用量占据绝对优势[12]13-23。 “我”“你”之所以在当前的许多山东方言中成了少数用法,我们推测,可能是因为复数形式“俺”“恁/您”单数化发展不断深入,侵占了原本只属于“我”“你”的一些句法位置。据观察,尽管不少方言中“俺”“恁”的单数化发展程度较深,但似乎始终没有完全替代原有的“我”和“你”,用作单数的“我”“你”与“俺”“恁/您”在句法位置分布或出现频次、附加色彩等方面往往会存在差异。在当前山东方言中,“我”“你”又开始在新派方言中兴起,应该主要与普通话的影响有关,也即在普通话的推动下,青年群体中“我”“你”使用频次又开始增多,逐步收复一些原本被“俺”“恁/您”侵占的领地。“俺们”“恁们”和“我们”“你们”往往被认为均属于后起,但具体原因又有差异。“俺们”“恁们”的兴起应属于语法化发展中的“强化加缀”现象,而“我们”“你们”的新兴与语法化中的“单向性”原则相悖,更适于用普通话的强势影响来解释。在《聊斋俚曲集》中,“他”(不含特殊用法)出现5 014次,“他们”出现9次,复数形式主要采用“他+数量词”这种分析性的手段表达[12]13-23。在当前山东方言中,“他们”在新派方言中的迅速兴起则应该与普通话强势影响、人称代词复数形式系统类化作用双重因素相关。

二是当前山东方言的人称代词系统应该不是自源系统的自然发展,而是包含有其他方言的强力影响与介入。随着当前语文现代化工作的迅速推进,普通话影响力不断扩大,新介入的“我-我们”“你-你们”“他-他们”三称代词单复数系统必将对当地原有的三称代词系统造成一些微妙的影响。例如,“他们”有可能会取代原有的分析性手段成为更常用的第三人称代词复数形式。“我们”“你们”的广泛运用有可能直接阻断“强化加缀型”人称代词复数形式“俺们”“恁们”出现的苗头,或者对它们的使用空间形成抑制和挤压。当前山东方言常用的“俺”“俺们”“恁”“恁们”等有没有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迅速式微还不好说,不过它们在使用频率、语用功能等方面必将会发生一些变化,象似原则与经济原则、内部动因与外部动因的竞争过程将会以怎样的方式发展,有必要持续跟踪与观察。

六、结语

汉语北方方言三称代词在复数形式语法化程度、复数形式单数化、屈折型复数形式强化加缀等现象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对称性,即普遍遵循“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倾向性等级序列。我们推测,这一倾向性等级序列在南方方言中可能同样存在,相关研究可以作为共时类型学动态化研究的典型课题,不过由于一些南方方言的三称代词系统比较复杂(如吴语绍兴话就有三套代词形式),具体的来源、彼此的相互关系不像北方方言那么容易观察,所以相关问题留待以后再进一步深入探讨。

注释:

① 论文引用或参考的方言语料主要出自以下论著:(1)陈章太、李行健《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4344-4352页;(2)高培培《邯郸方言代词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3)侯精一、温端政《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年版;(4)黄伯荣《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青岛出版社1996年版,第432-465页;(5)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调查指导组编《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42页;(6)李倩《河南固始方言代词研究》,浙江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7)卢小群《湘南土话代词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8)雒鹏《甘肃汉语方言人称代词》,中国方言学报2016年集刊,第83-91页;(9)钱曾怡、曹志耘、罗福腾《诸城方言志》,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137页;(10)钱曾怡等《山东方言研究》,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238-240页;(11)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志·方言志》,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215-216页;(12)邵燕梅、刘长锋、邵明武《沂南方言志》,齐鲁书社2010年版,第399页;(13)孙立新《关中方言代词概要》,《方言》2002年第3期,第246-259页;(14)王爽《铁岭方言代词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15)杨秋泽《利津方言志》,语文出版社1990版,第128-129页;(16)张凯《枣庄方言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版,第155页;(17)赵元任、丁声树等《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商务印书馆1948版第1510页;(18)郑献芹《浚县方言的人称代词》,《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127-131页。

猜你喜欢

第二人称人称单数
单数和复数
类型学视角下的韩汉第二人称对应情况研究
拼图
中国年轻用户在网络聊天环境下第二人称的使用探析——以线上“你”和“您”的使用为例
走迷宫
单数和双数
广告语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充实研究
人称代词专练
“您”字小史
你和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