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家级非遗技艺制作的蓝白纺织品之美

2022-07-13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杨静芳

内江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灰浆蓝白染液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袁 霞 杨静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本文分析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制作蓝白纺织品的五种传统手工印染技艺,即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苗族蜡染技艺、枫香印染技艺、白族扎染技艺和蓝夹缬技艺,并分别从纤维、蓝草、颜色、图案和纹理出发,剖析了传统非遗技艺制作的蓝白纺织品之美。其对于传承中国文化基因、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促进纺织印染行业绿色发展、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纺织品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其中,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代表着中华民族在生产实践中智慧的结晶。从2006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至2021年公布的第五批遗产目录,其中共发布了10项印染技艺。当前纺织行业正处于建立健全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推动纺织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行业全面绿色转型将成为大势所趋和重要之策。分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印染技艺名录,特别是剖析约有2500年历史的植物蓝草染色技艺,解读蓝白纺织品之美,有助于传承中国文化基因、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有利于促进纺织印染行业绿色发展和中国特色纺织品的开发。

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印染技艺

目前,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共有1557项入选(不含扩展项目)。其中传统手工技艺类别共有287项,涉及纺织染传统技艺的项目有32项,占到传统技艺非遗保护项目的一成有余,表明中国古代的纺织印染技艺历史悠久,技术成就令人瞩目。其中,与印染相关的手工传统技艺有10项,详见表1。

表1 国家级非遗中印染相关的传统技艺名录

在表1中,有的染色技艺与纺纱、织造、刺绣工艺相结合,制作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纺织品,有的仅仅是从印染技艺方面进行探索和积累,其中有5项印染技艺都可以制作出美丽的蓝白纺织品。《诗经·小雅·采绿》中描述: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表明在春秋时期,植物蓝草就已开始种植,并用于染色。蓝草用于纺织品的染色至少已有2500年的历史,勤劳聪明的古人不断摸索和开发,最终总结出四种实用的防染工艺,即古代的“四缬”:灰缬、蜡缬、绞缬和夹缬[1],并且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不同的手工印染技艺利用植物蓝草可制作出独特的蓝白纺织品之美。

1.1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是指在江苏省南通地区制作蓝印花布的传统手工技艺,也就是古时的“灰缬”技艺[2]。“灰”字来源于印染加工所需的一种原材料,即灰浆。它是由细石灰和黄豆粉混合而成调制的浆,灰浆作为防染剂印制在覆盖着桐油纸版的棉布上,其中桐油纸版上已雕刻好所需的花型图案。将印有灰浆的棉布晾干,然后进行植物靛蓝染色。由于灰浆阻挡靛蓝染液渗透进入织物内部,所以有灰浆的地方在织物上留下白色图案,没有灰浆的地方则染液上染织物,呈现出蓝色,因此整块布面上显示出蓝白相映的印花图案。

1.2 苗族蜡染技艺

苗族蜡染技艺是贵州省丹寨县、安顺县、织金县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手工技艺,古时称“蜡缬”。以蜡(蜜蜡、黄蜡)作为防染剂,苗族蜡染有画蜡和点蜡两种技艺[3]。秦汉时代的苗族先民就已经掌握画蜡技艺,据《贵州通志》记载:“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蜡不溶于冷水,按照花型图案将蜡描绘或点涂在织物上,蜡起到屏障作用妨碍蓝草染液的渗透,染色结束后洗去浮色,然后放入沸水中,蜡因融化而脱离织物,浮在水面上,并且蜡冷却凝固后可回收循环再利用。棉织物上有蜡的地方为白色,没有蜡的地方则为蓝色。

1.3 枫香印染技艺

枫香印染技艺是以贵州省麻江县瑶族和惠水县布依族为主的民间手工技艺。以枫香油作为防染剂,从枫香树上收集树液,其中含有糖分和胶质,即枫香树脂,与牛油按一定比例混合,文火煎熬后过滤即形成枫香油[4]。用毛笔蘸取熔化的枫香油在棉布上绘图点花,然后将具有枫香油图案的棉布进行植物靛蓝浸渍染色,染完后,放入沸水以脱去枫香油脂,即可形成蓝白花纹的纺织品。因枫香油渗透力强,能很好的避免靛蓝染液的渗透,所以蓝白图案清晰,色彩对比强烈;且风干后质地柔软,即使枫香油不洗去,织物也有较好的手感。

1.4 白族扎染技艺

白族扎染技艺是云南省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等地著名的传统手工技艺。与上述使用三种不同防染剂(灰浆、蜡、枫香油)的印染技艺不同,白族扎染技艺是通过物理紧压的原理阻碍植物靛蓝染液在织物上的渗透,是一种物理防染的技术。扎染古时称“绞缬”,是用线绞扎纯棉或棉麻混纺白布的手法。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就有染织之法。唐贞元十六年(800年),南诏舞队到长安献艺,其舞衣“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革”为扎染而成,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是白族扎染的关键技术。大理白族扎染显示出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丰富的纹样折射出白族的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与其它工艺手段一起构成极具魅力的大理白族织染文化。

1.5 蓝夹缬技艺

蓝夹缬技艺为我国传统印染“四缬”技艺之一,曾普遍流传于浙江省温州市,至今仍在温州市下辖的苍南、瑞安和乐清三个县级市得到较好地保护和传承。特别是温州苍南农民开设的蓝夹缬染坊至今完整保存了雕版、制靛、印染等工艺流程。先雕刻两片纹样对称的木板,将其对准图案夹紧织物,然后以蓝靛(中药板蓝根的植株所制)为染液进行染色。夹缬起源于秦汉,盛兴于唐宋。唐明皇曾将其作为国礼馈赠给各国的遣唐使。目前保存的蓝夹缬以晚清至民国时期流传的昆剧、乱弹、京剧等戏文情节为主要纹样,结合花鸟虫兽等吉祥物样,是当前中国传统染织品中以戏曲人物为主要纹样的唯一传承的实物,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

2 传统非遗技艺制作的蓝白纺织品之美

2.1 纤维之美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勤劳的中华人民不断探索着对身边资源的有效利用。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就开始利用猎获的鸟兽羽毛进行编结和缝缀。到新石器时代,随着村落的建立,人们逐渐开始育蚕抽丝、种麻索缕、养羊取毛,积累了对蚕丝、麻、羊毛的纺织染技艺。然而丝、麻、毛的使用历史虽然有五千年多年,但在传承至今的与印染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中(见表1),三种纤维的比例只占到一半。这是由于植物麻纤维比较刚硬,穿着容易有刺痒的感觉;羊毛、蚕丝为动物纤维,产量低、价格高而非普通百姓能接受。因此,后起之秀的棉花因种植采摘方便,棉纤维性能优良而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特别是由于黄道婆在纺纱织造技术上的革新,大力推动了棉纤维走进千家万户。王祯《农书》(约1300年)中记载:“(棉布)其幅匹之作,特为长阔,茸密轻暖,可抵缯帛……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比之苎麻,免缉绩之工,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至明代,朴实无华的棉纤维已超过丝、麻、毛,成为最主要的纺织原料。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棉布寸土皆有。棉纤维因其朴实之美而在最近的800年内一直深受百姓的喜爱。

2.2 蓝草之美

我国是最早使用天然染料染色的国家。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人们就开始使用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对丝、麻、毛进行染色。春秋时期,蓝草种植已经普及。战国时期,染蓝作坊已遍及全国。经过两千多年的蓝草种植和使用,宋应星(1587-1666)归纳整理了不同种类蓝草的种植和制作靛蓝的过程,在《天工开物·彰施第三·蓝靛》中记载“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即菘蓝、蓼蓝、马蓝、木蓝和苋蓝等都可以制作靛蓝染料。目前,蓝草仍是获得蓝色最理想的植物染料,并且具有抗菌消炎解毒等保健功效。靛蓝本身就是一种中药,即青黛,能清热解毒,提神醒脑,并天然芳香,是凉血消炎的口腔常用药。靛蓝对于哺乳动物具有低的急性口服毒性(LD50>5000mg/kg),在老鼠的繁殖性研究和致畸形试验中没有负作用,纯靛蓝在艾姆期氏试验中呈现为阴性,即靛蓝不会致癌[1]。蓝草对人体友好的健康之美五六千年来默默走进了百姓心中,从染丝、麻到染棉,蓝草在本文谈及的五种国家级非遗技艺中均为染料主角。

2.3 颜色之美

蓝草是最早应用于纤维染色的植物染料,所染织物的蓝颜色受到数千年来人们的喜欢。《诗经·郑风》(约公元前11世纪-前6世纪)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其中的青即蓝色,表明了当时蓝色已在服装上有所应用。《荀子·劝学篇》(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则描述了织物蓝染的过程,其中的蓝指的是蓝草。在中国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春期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崇尚生态观,强调人与生态自然万物同生共运。蓝色是天空和海洋的颜色,吻合道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至高无上的精神审美境界。并且蓝色代表内敛、含蓄,与中国文化中稳重、谦逊的品德相一致。青的发音同“清”,使用非遗技艺制作的蓝白相间的纺织品,也寓意中华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的优秀品德,这也是数千年来中华人民待人处事严以律己的外在表现之一。而且现代科学已证实蓝色可调整情绪,能治疗抑郁、痴呆、季节性情绪波动和经前期综合症等。蓝色之美也体现在当今全球最流行的牛仔面料中,不论性别、年龄、国家、种族和宗教,蓝色的牛仔服已成为几乎每个人一生中必穿的服装。

2.4 图案之美

织物浸渍在染液中染色,一般会获得均匀的色泽。为了改变单一颜色的沉闷,使织物生动活泼起来,勤劳聪慧的古人就开始摸索采用不同的染色方法,使织物上形成花纹图案。分别采用灰浆、蜡、和枫香油作为化学防染剂、采用针缝扎绞等挤压外力作为物理防染的手段,使染液不能渗透到织物上某些局部的地方,而得到所需的蓝白相间隔的图案效果。图案主题一般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如南通蓝印花布以点线组画、线线相断、用线造型,其型为百姓喜闻乐见的动植物,表达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祈盼[6];苗族蜡染和枫香印染是将防染剂用铜刀或毛笔直接描绘图案在织物上,因此线条活泼流畅、造型生动,其中苗族蜡染图案又可分几何纹和自然纹两类[3];白族扎染图案多为分布均匀的自然形小纹样;蓝夹缬以戏曲人物为主要图案,周边点缀花鸟虫兽等,图案线条匀称连续。不同寓意之美的图案都是民间百姓智慧的结晶,展现出美丽的地方风土人情。

2.5 纹理之美

在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中,都是先对织物进行图案的预处理,不管是防染剂印制还是外力挤压织物,都是根据花形图案的要求进行设计加工,然后将预处理后的织物进行植物靛蓝的染色,后者染色流程和工艺条件非常相似,但由于前道织物预处理方法不同,在织物上形成独特的纹理效果。特别是南通蓝印花布和苗族蜡染布,因为织物上的灰浆和蜡在染色过程中可能会开裂,靛蓝染液会在裂缝间隙渗透进入织物内部,织物在染色过程中被不断的搅拌,导致灰浆和蜡的开裂会程度不同、局部分布不规则,这些染色后的纹理被称为冰纹[3],类似于冰面开裂的纹理,具有不规则、随意、自然的特征。有经验的印染师傅可根据蓝白图案和纹理推断其加工的方法。由于传统手工制作费时费力,因此目前市场上也出现采用机械化手段代替手工制作的产品,然而这些仿制的印染产品,其纹理呆板,缺乏传统手工制作的灵动之美。

猜你喜欢

灰浆蓝白染液
北京延庆和怀柔明代长城灰浆微结构剖析对比研究
基于机器视觉的单组分染液浓度快速检测方法
一种皮革染色后染液回收干燥设备
染液染料浓度检测数据与分析
竞选LOGO
骨料种类对糯米灰浆性能的影响
清凉一夏!来双雪碧配色足球鞋如何?
昆嵛·湖
注灰搅拌器的研制与应用
预应力结构管道压浆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