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医学专业大学生体能薄弱群体体质健康促进路径研究

2022-07-13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基础教学部张欣然

内江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课外体育锻炼体质

◇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基础教学部 张欣然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贵州医学专业大学生体能薄弱群体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其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体能薄弱群体体质健康促进的路径。研究认为:应加大体育知识与文化宣传,提高家长和学生体育健身意识;深化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课堂效率;加大举办课外体育活动力度,合理分配场地资源;提高相对评价能力,建立体质信息反馈体系。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健康,相继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文件,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维护人民健康的决心[1]。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等,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1]。面对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促进体质健康便是其中一种以较低成本取得较高健康绩效的策略[2]。医学专业大学生是医护工作者的后备军,是学业压力较大的一个群体,其体质是否健康关乎其今后能否胜任繁重的医护工作。本研究对贵州医学专业大学生体能薄弱群体进行研究,在分析其课外锻炼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促进体质健康的路径,为政府部门及高校制定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贵州6所医学院校医学专业体能薄弱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体能薄弱群体即体质健康测试不达标的群体。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知网和图书馆查阅相关材料,做好前期理论准备。

(2)专家访谈法。走访相关专家,对问卷的内容设计、体质健康促进路径等方面进行交流。

(3)问卷调查法。设计了《贵州医学专业体能薄弱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混合型调查问卷,问卷分专家问卷和学生问卷,采用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发放,共发放问卷330份,其中贵州医科大学73份,贵州中医药大学55份,遵义医科大学73份、贵阳护理职业学院42份、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45份、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41份,回收问卷324份,有效问卷320份,其中男生88份,女生232份,开设体育课(大一大二)215份,不开设体育课(大三大四)105份,有效回收率98.8%。①采用重测法,测得两次问卷数据相关系数为0.82,表明问卷的信度较高。②问卷效度的检验,采用专家法,得到效度系数为0.86.

(4)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23.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课外体育锻炼参与的项目、组织形式

如图1、图2所示,男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项目前3项依次为:跑步、篮球、慢走/网球;女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项目前3项依次为:慢走、羽毛球、跑步。可见,跑步是男女生普遍选择较多的一种锻炼方式,这可能与跑步锻炼门槛低、不受场地、设施、技能的限制有一定的关系。从项目选择上看,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因此不同性别体能薄弱大学生在改善体质过程中体育锻炼项目设置上应有所区别。

图1 男生参与项目(多选)

图2 女生参与项目(多选)

体育活动形式是影响体育运动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3]。由表1可知,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形式上,选择比例最高的是自发组织,达到了73.44%,系部组织的比例最低,为2.81%。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体能薄弱大学生更青睐自发组织,涉及面较小的组织形式[4];②学校、系部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组织的比较少;③体育社团、俱乐部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时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体育社团在促进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上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加强体育社团和俱乐部的建设。

表1 参与形式

2.2 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持续时间、效果

科学的锻炼频率和持续时间对增强锻炼的效果,提高体质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5]。由表2可知:整体上看,每周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3次的学生比例为32.5%,说明超2/3的学生达不到我国体育人口要求频率,锻炼频率有待提高。从性别看,男、女生每周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3次的比例为36.4%、31.1%;从体育课设置上看,开设、不开设体育课每周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3次的学生比例为36.4%、26.7%;经卡方检验显示,开设与不开设体育课学生每周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开设体育课程会对学生体育锻炼的频率产生积极的影响。

表2 不同性别、课程开设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频度、持续时间(%)

整体上看,单次课外体育锻炼持续的时间>30min的比例为48.44%,说明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达不到体育人口要求的锻炼标准,锻炼持续时间有待延长。从性别看,男、女生单次课外体育锻炼持续的时间>30min的比例为72.8%、39.2%;开设、不开设体育课学生单次课外体育锻炼持续的时间>30min的比例为50.7%、43.8%;经卡方检验显示,男、女生单次课外体育锻炼持续的时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课外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存在性别差异,可能是因为男生雄性激素的过剩趋势他们需求一种释放的途径,而体育锻炼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女生受传统文化和对外在形象美的追求等因素导致不愿长时间运动[4]。

整体上看,单次课外体育锻炼身体达到中等出汗以上的比例为51.56%(见表3)。从性别上看,男、女生中等出汗以上的比例分别占65.9%、46.1%;从体育课设置上看,开设体育课、不开设体育课在达到中等出汗以上的学生比例为51.2%、52.4%。进一步统计分析表明,单次课外体育锻炼身体变化在性别方面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男生整体锻炼效果好于女生。

表3 不同性别、课程开设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身体变化

2.3 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重要程度认知

锻炼动机决定了体育参与的行为,学生锻炼的动机往往不是单一的。图3、图4显示,男生锻炼的动机前3名依次为:促进健康、充实生活、提高运动技能;女生锻炼动机前3名依次为:促进健康、释放压力、减肥。促进健康是男女生选择比例最高的一项,达到了60%以上,说明大部分学生锻炼是为了促进身体健康,这与学生体能薄弱的现状较为一致。充实生活、提高运动技能、释放压力、减肥的选择比例在50%以上,说明学生参加锻炼也与自身的需要有很大的关系。

图3 男生动机(多选)

图4 女生动机(多选)

对体育重要程度的认知能够决定一个人是否选择参加体育锻炼。表4显示,总体看94.69%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在重要及以上程度,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认为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且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受性别和体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表4 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

3 贵州医学专业大学生体能薄弱群体体质健康提升的路径研究

3.1 加大体育知识与文化宣传,提高家长和学生体育健身意识

大学生体能薄弱群体的现状与家长和学生体育知识与体育文化的不足有一定的关系[6]。体育知识与文化的不足使很多家长只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很少在意学生的体育成绩,更别提成为孩子体育锻炼的榜样。因此,应加大对体育知识与文化的宣传力度。社区可以通过举办体育知识讲座、体育活动等普及体育知识。高校在宣传体育知识与文化方面大有可为,通过体育文化节、体育知识竞赛等多样化方式,提高学生体育知识储备,通过体育第二课堂使人人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体能薄弱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

3.2 深化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课堂质量

体育课堂关乎学生的体质健康,是促进学生健康的基本途径[7]。如今高校普遍较为重视大学体育教学,但是在提升体能薄弱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体能薄弱学生由于其体质的特殊性,在学校体育中很容易被忽略,如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忽略了学生体质的个体差异。笔者认为应深化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如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将课上课下视为一体安排教学;将大学四年视为一体,进行一体化教学;优化体育教学过程,对不同体能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等,实现体育课堂的高效率。

3.3 加大举办课外体育活动力度,合理分配场地资源

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对体育教学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且对校内体育氛围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6.56%的学生参与校内组织的体育锻炼,原因之一就是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较少,因此,高校应加大举办课外体育锻炼的力度,同时应考虑体能薄弱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及可接受的程度。由于运动场往往被运动强者所霸占,对于人数处于劣势的体能薄弱群体,往往成为了运动场上的旁观者[8],因此,高校应充分考虑其体育锻炼的特殊需求,合理的分配场地资源,为他们配备专门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8]。

3.4 提高相对评价能力,建立体质信息反馈体系

目前,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评定大多采用的是绝对评价,忽略了学生原有的体质基础、锻炼过程等,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对体能薄弱的学生激励效果较差。因此,要丰富评价指标和方法,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提高相对评价能力。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不仅需要科学的评价,还需要及时的体质信息反馈。在访谈中了解到部分学校学生体测成绩,第二年评优评先时才公布,体质信息反馈的滞后,无法很好的达到以测促练的目的。建立体质健康反馈体系,及时准确的为学生提供自己的体质健康信息,并给予个性化的评价和健身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体质不足和进步的空间,激发他们的锻炼的动力。

4 结束语

体能薄弱大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其特殊性的体质要求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给予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促进体能薄弱大学生群体体质健康离不开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因此,应深入了解并结合其课内外体育锻炼实际现状,从健身意识、体育课堂效率、课外体育活动、体质测试评价与反馈等方面,采取精准干预,推动贵州医学专业体能薄弱学生体质水平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课外体育锻炼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满课外班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