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中学德育工作体系构建与优化策略分析
2022-07-13计燕红
计燕红
摘要: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为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中学生培土奠基,必须重视家庭德育基础不牢、学校德育主导不力,社会德育有效补充不足等问题,必须构建并优化家庭、学校、社会协调联动的德育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关键词:中学德育;德育网络;协同育人;
2020年教育部中小学生德育状况监测结果显示,中学生在团结友善方面的日常表现、自己和家长的关系满意程度、学校德育活动和道德与法治课的喜欢程度、校外德育资源利用程度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由此可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有待深入。
一、当前“三位一体”中学德育工作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家庭德育基础不牢。我国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但随着物质条件不断丰富,很多家庭教育逐渐偏离“德本位”,教育观念老旧,教育手段简单粗暴,家长教育缺位、失位现象高发。他们过度保护出了“瓷娃娃”、过分溺爱出了“巨婴”、揠苗助长出了“高智低能”,给学校和社会德育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学校德育主导不力。中学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普遍不高,德育考评体系不完善,氛围不浓厚。学校各学科间相对独立,德育内容缺乏整合。中小学思政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劳动教育课体系衔接松散、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形式单一。德育管理日益规范,但活动、实践、协同育人缺乏力效。
社会德育有效补充不足。党政、工青妇、文化宣传等相关单位在未成年人的教育资源挖掘上消极被动,大量德育资源被搁置和浪费。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单位对网络中的“负能量”监管不到位,“佛系”、“躺平”等消极价值观正侵蚀众多未成年人。
二、“三位一体”中学德育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极端期待心理引发家长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将重心放在孩子生存能力和生存素质的培养上而忽视了德育。此外受时间、精力限制,很多家长不注重科学德育方法的学习和提升,仅凭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教育孩子。“成人式家庭教育”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极容易在代际间传递,进而陷入劣质家庭教育怪圈。
应试教育的隐形指挥棒仍在发挥作用。近年来,社会对学校的评价由“升学率”转向“升重点率”,教师的职称、待遇与教学成绩直接挂钩,学校和教师为了“生存和榮誉”而被迫妥协。故学校德育地位长期难以提高,德育评价体系缺乏有效探索。另外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中学生的需要也存在严重脱节。中学思政课、心理健康课、生态教育课在课程内容、授课形式、考核方式上相互衔接不够紧密,很难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忽视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晦涩的理论知识、抽象概念与学生的成长实践和需要存在严重脱节,教师对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的关注较少,故在学生心中逐渐形成“无趣、无利和无用”的认知。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活动数量整体上有所增多,但学生参与质量却差。学生迫于学业压力参与积极性不够高。校级活动受时间、场地等因素影响,一般无法覆盖更多的同学。班级活动缺乏创新,难以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在经济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处于青春发育末期的中学生有了更多耳濡目染的机会,也有更多的接受不可控强烈刺激的可能。特别是在我国网络监管相关法律尚不健全,这为相关部门和单位落实网络环境建设、治理、带来很大困难。学生作息时间和相关部门工作时间高度重合,学生参与困难。
与此同时,政府对学校德育没有完全尽到规范和评价的责任,也没有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上升新高度;对家庭德育教育还未有效发挥积极干预和建议作用;对社会德育,特别是对网络环境建设和监管力度不够大、效果不够好,在道德引导中做得不够细致和深入。
三、“三位一体”德育工作体系优化策略
要在提高家长思想道德素养、营造良好家庭文化环境、丰富和充实家庭教育内容上下功夫。一要以《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搭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联系的桥梁——家长学校。发挥家委会优势,引导家长优化家庭教育方法,丰富和充实家庭教育内容,促进家庭德育活动有效开展。二要借助《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东风,因地制宜、因家制宜,及时向有需求的家庭提供服务,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文明、温暖的家庭教育环境。三要用“好家风、好家训”引领家庭教育,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加强自主德育能力。
要在保德育正确方向,创新德育方法,健全德育管理、评价体系上下功夫。一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各学科教研、深入挖掘德育素材、渗透德育内容。二要推动课程育人与活动育德双向互动。进一步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注入德育趣味,提升德育感染力,使学生将德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为学生搭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平台,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三要发挥社团阵地载体作用,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自身价值。四要健全以校长挂帅、班主任为骨干、课任老师全员参与、党团组织积极配合的德育工作系统。五要围绕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建立德育评价体系,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让德育工作效果可视化,纳入中学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各领域,增强德育考核的高效性。
要在密切学校与社会关系、挖掘育人资源上下功夫。一要主动争取社会团体对学校的支持,建立社会性的德育基地。特别要与企业、街道、博物馆、历史纪念馆和名胜古迹等建立牢固的联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德育活动。二成立学校德育社区教育委员会,包校到区,责任到人,逐级落实。
四、结语
最终要在形成合力,团结协作、齐抓共管上下功夫。统一育人导向,坚持五育并举、协同融合。构建家校社共同体,各就其位、各尽其力、各负其责。强化政府统筹,项目主导,实现平等互济,优势互补,培育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