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美学与初中民歌教学相融合的对策思考

2022-07-13陈琼环

海外文摘·学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民歌美育双减

民歌是传统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瑰宝,是民族音乐发展的活水之源,在核心素养下,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新课程标准和各项教育政策的要求,因此在双减政策下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和融合美育,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基于此,文章就核心素养下中学民歌教学中美育渗透的目标、基本原则和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中小学音乐美育渗透有所启示和帮助。

在传统民族音乐中,民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音乐教学凭借其多方优势而日渐受到关注[1]。但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民歌教学的设计上颇具难度,由此,文中就顺应双减政策形势,分析美育在初中民歌教学中的渗透以期为初中音乐民歌教学成效的提升提供借鉴与支持。

1“双减”政策下初中音乐教学价值

1.1 學生课业压力得到一定缓解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推行,初中生课业与以前相比有所减负,从而留给了其更多的时间在自身特长的发展上。而对于音乐学习而言,在发展特长或爱好之外,优美旋律也利于学生放松精神和缓解学习压力,使其能够在之后的学习中保持更好的状态。

1.2 促进学生音乐素养进一步提升

音乐课堂当中,学生可以学到许多音乐知识,其中不乏一些优秀歌曲,如《青春舞曲》《歌唱祖国》等。这些歌曲的背后都有着或是感人、或是壮烈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赋予了歌曲内涵与灵魂,将故事呈现与歌曲教学结合在一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也使得其音乐文化素养更进一步。此外,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学环境的营造往往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促进教育价值的进一步发挥

音乐课程是一门副科课程,其与语文、英语、数学等课程相比,在课时的设置上明显要少,通常每周才有一节音乐课,加之传统教学中对音乐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教育价值的发挥。“双减”政策的形势下,音乐课程的教学地位得到大幅提升,且在培养方式上与其他学科相比也更具自由度。

2 初中音乐教学的困境与挑战

2.1 较为传统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是新时期教学的要求,然而就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情况来看,较为传统的教学理念依然是一个有着突出表现的问题。例如一部分音乐教师存在思想观念陈旧的问题,即便是在“双减”政策的形势下音乐教学的作用被提升,但传统观念引导下的教学活动依然占据着主流,这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与积极性而言,无疑有着明显的不利影响。

2.2 师生间缺乏有效互动

应用实践中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问题较为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观能动性未得到重视是一个普遍情况,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此种模式下,学生在知识的获取中基本处于被动,学习音乐的乐趣也随之大打折扣[2]。

2.3 流行音乐的冲击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把注意力更多关注在“不及的不同”而忽略了能表现自己特色的“不同的不同”,导致中国音乐创作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更多遵循的是西方音乐的观念、思维和模式,甚至将西方音乐视为评价中国音乐的价值标准,在有意或无意中漠视了自己的文化传统。

3 “双减”政策下初中民歌教学中融合美学的策略选择

3.1 融合美学教学的价值

对于中学音乐教学而言,受“双减”政策的影响,其在渗透美育方面,应当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的目标。新形势下,初中音乐教学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被放大,其在学科素养的提升与艺术发展方面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3]。此外,顺应“双减”政策的形势,学生的全面发展被着重强调,美育的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由此来看,之所以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其关键的一个目标便是对学生音乐素养进行有效培养,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形势下,将美育渗透于初中音乐教学当中,组织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生活经验的进一步丰富,进而作用于学生现实生活,使其朝着正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就音乐科目的传统教学来看,较窄的教学范围下,对于美育的渗透也缺乏足够重视,从而造成许多学生存在一个错误认知,即音乐与现实生活之间并不存在关联,由此,在音乐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打折扣。而美育知识的有效渗透,则支持了对这一问题的妥善解决,音乐实践活动当中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但促进了其审美能力的提升,还将音乐厚重的魅力展现出来,深化了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了解到生活与音乐的密切联系,即生活当中处处可见音乐,且音乐能够增添生活的情趣、陶冶情操,并使得生活朝着积极的方向迈进。

3.2  融合美学教学的策略选择

3.2.1 构建趣味性课堂,增加美感培养

当音乐课堂本身具有较强趣味性时,学生便会表现出更强的学习兴趣,其文化素养也会随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双减”政策形势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实践开展中,在趣味性课堂的搭建上教师就可与歌曲相结合,来赋予学习环境以更多的新鲜感,从而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例如,在教授《多情的土地》这一歌曲时,考虑到其作为民族音乐作品当中的典型代表,教学中教师就可先以歌曲本身的文化背景开篇,并在之后知识内容的讲解中做合理的延伸,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综合素养发展。此外,“唱歌接龙”也是一个适宜的游戏活动,其能够在加速学生对歌曲掌握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素养与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例如,在《青春舞曲》的教学中,由于涉及到少数民族舞蹈,故恰当的导入就十分的重要,首先是创设情境,通过展示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的视频片段,来让学生们感受新疆歌舞的热情与独特魅力。然后再将《青春舞曲》当中的舞蹈以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以使其对将要学习的舞蹈动作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与感知,此后便是动作上的模仿学习。

3.2.2 注重音乐鉴赏,促使互动中欣赏美

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音乐鉴赏使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音乐鉴赏,能够使学生形成更强的艺术审美。所以,在美育工作实践当中,教师就应当给予音乐鉴赏环节以足够的重视,与教材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创造欣赏美感的机会,促进其音乐鉴赏力与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

设计课堂语言时,要十分注意提问部分。就课堂提问的设计而言,具备启发性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唯有如此,才能够将达到唤醒学生兴趣的目的。如在《银杯》一课中,就附有蒙古人民招待宾客的场景照片,如只是以图片导入,将提问局限在所看、所感,之后播放音乐,則学生的思考角度便或许会局限在美酒、美食等方面,从而将音乐要素弱化,这样便违背了音乐教学的初衷。而如教师展示的是视频,通过视频学生们提到了歌声、看到了特别的民族服饰,特殊的情景便随之创设出来,之后,学生的学唱兴趣随之被调动起来,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的学、听和唱都将变得更具效果。

3.2.3 优化民歌创编活动,使学生对美的感知更加深刻

音乐教学实践中,同教材内容相结合,通过音乐创编活动的有效开展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创编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且对于音乐本身所具有的创造美特性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感知。

例如,在学生学习歌曲《我的金色阿勒泰》时(图1),教师便能够通过对创编活动的有效开展,来对学生形成一种正向指引,从而使其在循序渐进中触摸到音乐的创造之美。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要先就这一歌曲的主题精神进行分析,并明确民歌所属类型、结构形式、旋律等,特别是歌曲的旋律悠扬悦耳,且速度平和,适合进行创编。

整首歌曲所表现的是一种高峰、蓝天和故乡美景的雄伟和壮阔,且不论是从旋律上,还是从节奏上都具有创编特质,搭配剧情或是舞蹈动作都是积极的尝试。待教学开始之后,以歌曲的播放作为优先环节,先让学生在歌曲的聆听中就歌曲背后的故事或场景有一个自我层面的感受,强化歌曲感知的同时,也为后期的创编提供了便利。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跟随着歌曲打着节拍,在脑海中勾勒出美丽阿勒泰山脉的形象,并就所听、所想、所感进行分享。在分享环节后,教师在创编活动上做出尝试:(1)歌词创编。教师引领学生在歌曲的反复聆听中,来对歌词进行修改或扩充,这对于学生而言,是锻炼其歌词创编能力的有效方式;(2)伴奏创编。在对歌曲进行简单教学之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于歌曲中将乐器增添至休止符处,并将伴奏方式的设计交由学生;(3)律动创编。

3.3 借助电教媒体强化氛围营造效果,促进情感体验进一步深化

初中音乐教材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有大气、辉煌的乐器;又活泼、轻快的小调;有雄壮、悲愤的旋律等等,在授课实践中,教师在输出知识之外,还要讲求在情感上的适当生化。教学当中借助信息技术来进一步挖掘音乐本身的情感内涵是积极的尝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带给了学生更为饱满的情感体验。比如,在《献上最洁白的哈达》这一歌曲的教授中,就可将藏族地区的特色风貌、特色服饰和特色民族活动等,搭配适合的藏族歌曲,来完成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课堂上课件内容的展示,让学生领略到了高亢、质朴、嘹亮的藏族歌曲和其特色的人文、地貌相得益彰,对于藏区歌曲的感受也不再停留在旋律上,而是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开阔了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使其对民族音乐更加的热爱。

4 结论

就初中民歌教学而言,融入美学除了是教学手段之外,亦是教学价值的体现。之于学生,美学的渗透是基于其现有的知识经验储备,来对民歌所具有的韵味进行剖析。而之于教师,美育的渗透则是在各教学环节当中合理运用一系列的美育方式,将初中音乐教学和美育更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进而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美的感受。

引用

[1] 贾生清.浅谈青海本土音乐资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青海教育,2021(9):72.

[2] 吴秉旭.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1.

[3] 林梅兴.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核心素养渗透路径[J].名师在线,2021(18):88-90.

作者简介:陈琼环(1973—),女,浙江温州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就职于温州市第三十中学。

猜你喜欢

民歌美育双减
南闸民歌 留住乡愁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美育教师
穿花衣 唱民歌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