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解构与重塑
2022-07-13曹琳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自上映以来便赢得大批观众的喜爱,并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成为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经典之作。影片在新时代语境下对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进行了颠覆性的解构与重塑,打造出了优质的动画电影作品。本文将在解构主义的视角下,结合影片故事情节分析《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人物形象的颠覆以及主题内涵的重塑,期待能为打造优秀动画电影提供一些思路与方向,帮助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编自小说《封神演义》,讲述了作为魔丸降世的哪吒的成长故事,本应是灵珠转世,却变成魔丸降生,哪吒自出生起就受到世人不公正对待,命中注定要在三年后遭受天劫咒,而灵珠则被掉包给龙王之子敖丙,敖丙本性善良却因是龙族出身而饱受偏见,从小身负龙族翻身重任,在龙王和师父申公豹的严格管教中长大,影片为观众呈现了魔丸降世的哪吒与灵珠转世的敖丙的成长历程。影片中无论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还是主题内涵都进行了颠覆性改写。本文将结合电影故事情节分析其中人物形象与主题内涵的解构与重塑,以期为国产动画电影提供更多传统神话故事的改编经验,促进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
1 解构主义理论简介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怀疑结构主义的合理性,于1967年提出了解构主义理论。“解构”就是要破坏、拆毁“结构”。德里达认为,“逻各斯中心主义”固守着一种二元对立的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是不平等的,其中,在场的逻各斯作为中心总是支配着另一方,他要做的就是拆毁这些封闭的结构,破除其中暴力的等级制度,使意义不断生成,呈现出开放、不确定、具有无限可能的状态[1]。“德里达不打算简单地颠倒等级关系,而是通过双重姿态、双重写作置换、调和对立的双方”[2],从而破坏二元对立的封闭结构,实现其解构目的。其解构理论反对理性、批判传统、质疑权威,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开创了崭新的思维方式[3]。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颠覆性改写赋予了传统故事更加丰富的思想内涵,为影片增添了无限魅力。
2 人物形象的颠覆
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人物,如哪吒、敖丙、太乙真人、申公豹、李靖、殷夫人的形象与传统人物形象大不相同,影片实现了对传统人物形象的颠覆性重塑。
2.1 哪吒形象的颠覆
哪吒的原型来源于印度佛教,是有着三头六臂长相凶恶的夜叉神、护法神,随着佛教的传播而传入中国,其形象受本土文化影响而逐渐发展变化[4]。如今,经过多部影视作品的改编,哪吒已被塑造为一个富有朝气、聪颖机灵、正直勇敢的少年英雄形象。
而在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一改传统形象,不再是灵珠转世,而是魔丸降生,生来便具有很重的戾气和魔性,其外貌也完全颠覆传统,又大又圆的脸盘、浓浓的黑眼圈、参差不齐的牙齿,常常插着裤兜、光着脚到处搞破坏,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而其性格特点也打破传统进行了深度解构与重塑,呈现出了更加立体化的人物形象:常常偷跑出结界,捉弄陈塘关百姓,在学会了变身术之后,整蛊师父太乙真人;同时又不乏天资聪颖,太乙真人用了半年时间学会的障眼法,哪吒仅用了一天就将其掌握,还自己悟出了变身术的诀窍;在捉海夜叉时,破坏了百姓的房屋与水缸,也反映出哪吒的鲁莽浮躁;而当海夜叉用毒泡泡石化哪吒的一只手和敖丙身体后,哪吒先是用已被石化的那只手劈开毒泡泡冲出毒泡泡阵,而后利用被石化的敖丙身体当做武器去攻击阵中的海夜叉,最后成功击败海夜叉,救下小女孩和敖丙,这也足以体现了哪吒的善良、机智、勇敢;在同敖丙和申公豹作战过程中,哪吒将变身术学以致用,变成申公豹,混淆视听,扰乱敖丙作战,被敖丙识破而遭追赶时巧遇申公豹,于是灵机一动将二人武器互变,敖丙赶来,见手持火尖枪的申公豹,以为是哪吒所变,于是师徒二人开始互相厮杀;此外,哪吒待友真诚,邀请朋友敖丙参加自己的生辰宴,还为其贴心地画了李府的地图,而且最后二人大战时,没有刺死敖丙,放其一条生路,因为他是自己唯一的朋友……由此可见,影片中的哪吒已经颠覆了传统形象,重塑后的哪吒形象更加立体、鲜活,给人以新鲜感,也使影片情节更加生动、真实。
2.2 敖丙形象的颠覆
影片中作为灵珠转世的敖丙,也颠覆了以往的丑恶形象,生得眉清目秀,有着优美动人的嗓音,散发着超凡脱俗的气质。电影中的敖丙身处更为复杂的处境,表现出更为多面的性格:帮助哪吒救下小女孩,抓住海夜叉,这是其善良的一面;但出身龙族,十分自卑,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只得藏于头纱之下;因从小身负龙族翻身重任,受父王和师父严加看管,缺乏主见,连在海边交到一位朋友都会向师父和父王禀告;但其知恩图报,在申公豹企图让入魔后失去意识的哪吒杀害父母及师父时,敖丙恳求师父申公豹允许自己救下哪吒父母及太乙真人,一来不希望伤害无辜的人,二来也报了哪吒的救命之恩……两难的处境、复杂的感情将敖丙刻画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颠覆了传统扁平化的敖丙形象,为敖丙这一动画人物注入了灵魂,全新的人物形象激起了观众的好奇心,强烈吸引着观众。
2.3 其他人物形象的颠覆
此外,影片也对其他动画人物进行了改编与重塑。太乙真人不再是仙风道骨、不怒自威的神仙形象,而变成了操着四川方言、爱喝酒、大腹便便而又十分自恋、接地气的人物。申公豹也不再像传统中那般巧舌如簧,相反,影片中的申公豹口吃严重,更是因为说话结巴而引发了不少误会与笑话。李靖也与传统形象大相径庭,变成了温柔体贴的丈夫,严慈相济的父亲,看似对哪吒十分严厉,实则默默关心爱护着哪吒:为了还哪吒清白,让哪吒快乐起来,不惜放下陈塘关总兵大人的颜面,磕头也要请百姓到场参加哪吒的生辰宴;得知哪吒将遭天劫咒,求来换命符,愿用自己性命换回哪吒的性命。殷夫人也与传统形象截然不同,影片中殷夫人性格洒脱、不拘小节,平时忙着降妖除魔、守卫要塞,还抽出时间陪伴、关心哪吒。李靖夫妇为了能让哪吒健康快乐地成长用心良苦。二人的形象根据时代特征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女性地位的提高、人人平等观念的传播对二人形象的解构与重塑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样的人物形象也更加符合新时代下的价值观念与审美觀念。
影片根据新的时代语境对传统的人物形象进行了颠覆性重构,一方面,避免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让人耳目一新,有利于激起观众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人物形象的颠覆性改写使得动画人物更加生动、真实,也使得故事更加打动人心。
3 主题内涵的重塑
在新时代思想的影响下,影片对传统神话故事的主题也进行了解构与重塑。不同于传统哪吒神话故事中的主题,影片重塑了多个主题内涵,且重塑后的主题思想也无不反映了解构主义的主要观点,打破了善恶对立、是非分明的观念;反抗命运、秩序与权威;打破偏见和固有的思维模式、看法;重塑了多对人际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师徒关系。
3.1 对善恶对立的打破
混元珠一分为二,魔丸与灵珠,作为魔丸降世的哪吒,生来便带有很重的戾气,调皮捣蛋,玩世不恭,得知自己是灵珠转世后,希望能斩妖除魔,令世人刮目相看,结果申公豹从中作梗,告知其真实身份,哪吒误解父亲用意,入魔而丧失意识,变得十分暴戾、充满杀气,但发现真相后,被父爱感化,救下陈塘关百姓,善恶的念头就在不同情况下发生了转换。而灵珠转世的敖丙,出身龙族,本性善良,但被众人发现是龙族偷走了灵珠之后,为了掩盖真相,不让龙族受到处罚,不惜活埋全陈塘关的百姓,是善是恶也就在这一念之间。这样的剧情设置,打破了传统故事中善与恶、好人与坏人的二元对立观念,亦正亦邪的人物也颠覆了二元对立结构,在哪吒、敖丙最后共同面对天雷时,善与恶的对立也实现了调和。
3.2 对命运与秩序的反抗
尽管哪吒是魔丸转世,但不肯屈服于命运的捉弄。当与敖丙大战,被劝说自己是魔丸降生而应放弃挣扎、听从天命时,哪吒发出铿锵有力的呐喊来反驳敖丙,无论是成为妖魔还是神仙,都由自己做主,坚决主宰自己的命运。敖丙战败之后,因出身妖族而自暴自弃、打算听天由命时,哪吒鼓励敖丙要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和不公的命运斗争到底。在哪吒的鼓舞与启发下,敖丙唤醒了自我意识,决心掌控自己的人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自己作为傀儡的命运[5]。这一次,他不再向师父和父王请示,而是义无反顾地冲进天雷中,使出万龙甲,与哪吒共同反抗命运。二人主体意识的觉醒,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命运的顽强抗争,正是对秩序的反抗,对权威的质疑与挑战,对无形枷锁的挣脱。
3.3 对偏见的颠覆
伴随着魔丸降世与妖族出身而来的,正是人们的偏见。哪吒从小因为魔丸的身份受尽了歧视与委屈,这也就导致了其对生活的态度,玩世不恭、吊儿郎当,表面上的放荡不羁实则是来掩盖其内心的委屈与苦楚,其实哪吒内心一直渴望被人接受、被人认可。很小的时候,一个小女孩想要与其一起玩毽子,哪吒听后笑逐颜开,但人们发现后,不仅带走小女孩,还用言语中伤哪吒、朝其丢东西,这给哪吒幼小的心灵带来了莫大的伤害。正是人们心中的偏见,让哪吒走入歧途,只敢以外表的顽劣掩饰内心的脆弱,就这样哪吒渐渐长大,后来与敖丙在海边踢毽子都能使哪吒感动得泪流满面,哪吒也万分珍惜这段友情,这也反映出世人的偏见对哪吒所造成的伤害之深。然而妖族出身的敖丙,即使本性善良,常常助人为乐、斩妖除魔,但碍于龙族身份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就是怕被人们认出自己是龙族而受到不公的对待。当被众人发现是龙族偷取灵珠后,害怕龙族罪行暴露,永无翻身之日,世世代代都成为众矢之的,一念之间,决意活埋陈塘关。可见,龙族一直渴望的翻身不仅仅是要脱离海底炼狱,更是要摆脱偏见的地狱。最后哪吒救下陈塘关,敖丙为救哪吒使出万龙甲,二人共同对抗天雷,世人的偏见也就在此时被打破了,这种对偏见、对固有看法的打破,本身就是一种颠覆,也贴合了当下自由、开放、包容的观念。
3.4 对人际关系的重塑
最后,影片受新时代思想的影响,重塑了传统神话故事中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师徒关系。首先,在夫妻关系上,殷夫人常常身着戎装、斩妖除魔,不再是深居府中,需要保护的对象,而李靖也不再冷漠苛刻、独断专行,变得心思细腻,更加体贴夫人,尊重夫人的想法,与夫人、太乙真人共同商讨哪吒的成长与教育问题,重塑后的平等的夫妻关系更加符合时代语境。其次,在亲子关系上,虽然哪吒经常跑出去调皮捣蛋,李靖夫妇不得不将其关在府内,但在细微之处,还是可见李靖夫妇对哪吒的关心爱护与理解尊重。殷夫人忙于降妖除魔、安抚百姓,是希望能帮哪吒行善积德,即使忙碌也抽出时间陪哪吒玩耍,关注哪吒的身心健康。李靖严慈相济,表面上对哪吒十分严厉,但其实一直默默关爱、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哪吒:不听他人一面之词,细心发现哪吒手中的残留黏液,确认是哪吒打跑了妖怪海夜叉;关心哪吒的情绪变化,理解哪吒受到世人误解而心里委屈,尽最大努力为哪吒创造机会化解误会;并且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代替哪吒受天雷惩罚。李靖夫妇对哪吒点点滴滴的关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哪吒,最后终于感化了哪吒,使其醒悟。正是父母的理解与尊重,让哪吒最终得以依靠自己的意识反抗命运。此外,太乙真人与哪吒的师徒关系,也受当今社会思想的影响进行了重塑,二者不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太乙真人对哪吒包容理解,给予其足够的成长空间,哪吒学习法术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还找机会戏弄师父,与师父太乙真人的种种互动,都对哪吒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相比之下,敖丙所处的人际关系则截然相反,龙族寄予厚望,从小便受到父王与师父的严加看管,一言一行都要向长辈汇报,无法从心而行,重压之下,形成了没有主见、优柔寡断的性格,在申公豹怂恿之下,险些铸成大错。由此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孩子心智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互相尊重的观念也贴合了当下时代语境。
在新时代语境下,影片打破了绝对是非观,质疑命运或天意主宰一切,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看法,颠覆了传统夫妻、亲子、师徒关系,重塑了传统神话故事的主题内涵,即沒有绝对的善与恶,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反抗命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平等、互相尊重。重塑后的主题内涵,贴合了当下的社会语境,因而赢得了大众的喜爱与好评。
4 结语
在新时代思想的影响下,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编了传统神话故事,颠覆了传统人物形象,重塑了传统故事的主题内涵。解构与重塑后的影片更加符合新时代下的思想观念与大众审美,因而备受观众喜爱,成为现象级动画电影。
国产动画电影在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故事与文化的基础上,要勇于突破创新,敢于解构与重塑传统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内涵,不断完善电影内容使之符合所处时代的价值观念与审美观念,努力打造出优质的电影作品,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引用
[1] 强以华.德里达解构主义的社会意义[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2):171-175.
[2] 朱立元.西方美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 范馨悦.德里达解构理论管窥[J].学术交流,2013(12):19-22.
[4] 刘文刚.哪吒神形象演化考论[J].宗教学研究,2009(3):178-183.
[5] 闻丹丹.《哪吒之魔童降世》:后现代主义审美驱动的主旨重构[J].电影评介,2021(4):93-96.
作者简介:曹琳(1998—),女,天津人,硕士研究生,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