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雯:紧扣新闻业发展脉搏,促进教研良性循环
2022-07-13汪惠怡
汪惠怡
蔡雯,安徽芜湖人,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及“杰出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研究方向为应用新闻学、媒体融合、新闻教育改革,主讲《新闻编辑》等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与研究生课程。
一、从教30多年,最大的心愿是做一个好老师
1964年,蔡雯生于教师之家,父亲是全国语文特级教师,父母给了她很好的引导,培养了她自强自立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1981年,她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修读新闻学专业。大学二年级时,蔡雯被选入了由教授一对一指导的优秀本科生培养项目,师从叶春华教授,开始研究地市报纸,并在暑期实习时被指派到上海市教委创办一份为当地考生服务的小报《招生通讯》,担任总编辑,带领一些同学办报。这段经历使她对新闻业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和办报之余,她利用节假日到无锡、合肥等多家地市报进行了调研,本科毕业论文写成了一部十多万字的著作《如何辦好小型报纸》,后正式出版,成为其治学生涯中的第一本专著。本科毕业后,她继续跟随叶春华教授读研,研究当时刚刚复兴的晚报,养成了密切关注新闻一线、乐为报业思考和写作的习惯。
1988年获得硕士学位后,蔡雯进入新华社中国新闻学院任教,主讲新闻编辑课程。因学术成果多、教学效果好,30岁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并获得“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多项荣誉和嘉奖。
1997年,蔡雯为自己的教材《现代新闻编辑学》评审一事登门拜访中国人民大学郑兴东教授。郑老师发现她在“宏观编辑学”领域中的学术洞见和潜力,鼓励她继续钻研,促使她在年过而立、教学任务繁重、孩子尚且年幼的情况下,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读博,潜心深攻编辑策划理论。她说,叶春华教授当年领她进入了学术殿堂,郑兴东教授则在她研究到一定程度、最需要突破的时候给予了最宝贵的指引和支持。读博期间蔡雯晋升为教授,并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作为人才引进,37岁受聘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其博士论文《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宏观新闻编辑研究》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成为我国新闻传播界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学者。
2002年起,蔡雯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一直分管教学工作。2014年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直至2018年班子换届时因身体原因请辞,转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期间,蔡雯曾有16年的时间兼任学院领导工作,在学生培养方面推行了多个教学改革项目、创立了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实验班,在科研方面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工程建设项目”“新闻编辑”(2010)、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研究”(2013)、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教育改革研究”(2013)、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数字时代媒体融合发展与新闻传播改革研究”(2006)、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深度开发”(2001)等多项研究课题,主持开发了我国第一个“新闻传播学案例库”,担任“马工程”教材《新闻编辑》首席专家。蔡雯现已出版《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新闻编辑学》《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等专著与教材14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并长期担任“中国新闻奖”评委、多家媒体的顾问与特约阅评人。
蔡雯先后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1、2004)、“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获得全国教育成果奖二等奖(2009)、北京市教学名师(2009)、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2013)、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10)、北京市优秀教师(2013)、北京市新闻出版系统领军人物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
从教30多年,蔡雯指导毕业的硕士、博士生超过百人,遍布全国各地,有在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和各地方新闻单位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也有在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兄弟院校任教的,还有在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做宣传管理工作的。
诸多荣誉伴身、桃李花开遍地。蔡雯说“做一个好老师、好学者是我最大的心愿”。
二、洞察新闻传播变革,不断拓展研究视野
20世纪90年代,蔡雯发现改革开放后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变化,逐渐宽松的管理体制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媒体开始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并在新闻报道策划方面下功夫。蔡雯据此开始研究“新闻传播策划”,并于1993年在《中国记者》《新闻战线》期刊上分别发表论文《报纸策划:当代新闻学新课题》《搞好新时期的报道策划》,这是国内最早论述新闻传播领域中“策划”现象的文章。论文一发表就引起了新闻界的关注,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决定当年的年会以“报道策划研究”为主题,邀请她到会做学术报告。随后,蔡雯对报纸整体策划、新闻报道策划与组织调度进行了更系统深入的研究,阐释了“策划”在新闻编辑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操作规范。她在2001年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宏观新闻编辑研究》,得到学界专家的高度评价,称她是站在实践部门业已付诸行动、学术部门尚未深入涉及的大编辑的角度,对“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进行了一种全方位、大视野、深层次和理论层面的深入研究。①
2002年,蔡雯提出,随着市场化的媒介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传统的纸质媒体在将来必然突破自身介质限制,更多地与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联姻和融合,“应用新闻学的研究视野和学术支点已难以适应媒体发展的要求,理论创新迫在眉睫”。②
2004年至2005年,蔡雯获得富布莱特项目资助,赴美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交流。出发前,围绕美国公共新闻传播课题做文献梳理和研究准备时,发现美国世纪之交的“公共新闻”运动在其本土乃至全球范围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她就此撰写了《美国公共新闻的历史与现状——对美国公共新闻的实地考察与思考》等文,最早向国内同行讲述了这场运动。
在美国的调研还让蔡雯发现,21世纪初美国报业已经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陷入危机,“媒介融合”是传统媒体应对挑战的改革之策。2005年在《中国记者》杂志上发表的《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将西方“媒介融合”的理论与案例引入中国,引起广泛关注。
回国后,蔡雯主持完成了教育部重大课题“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改革研究”,发表《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等一系列论文和调研报告。2007年,她带领的研究团队出版了《新闻资源开发设计》《新闻发展、采集与表达》《新闻整合、展示与增值》等系列研究成果,为媒体融合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012年蔡雯出版了专著《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在新闻业务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意义。
蔡雯对应用新闻学领域的研究视野一直在不断拓展。继20世纪末美国“公共新闻”运动之后,欧美国家出现的“建设性新闻”“方案新闻”等新一轮改革运动再度引起国内新闻界的关注和讨论。应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邀请,2020年蔡雯在国际学术论坛上发表了《从西方新聞改革运动看职业新闻观念转变——“建设性新闻”“方案新闻”“公共新闻”评析》,此后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建设性新闻”的本土化研究成果。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中国媒体环境带来新的变革和媒体转型与实践需要更新的理论指导。作为媒体融合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随着媒体融合进入深度融合阶段,蔡雯开始把研究重点转向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以及四级联动的现代化传播体系的建设。她认为,媒体融合始于新闻媒体对自身资源的重新配置,在现代化传播体系的建设中,深度融合的媒体对于资源的使用不拘泥于静态的、内循环的整合,而是要扩展为跨媒体层级、跨地理区域、跨社会领域的资源流动共享。
基于对媒体环境与研究趋势的把握,蔡雯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学术发展路径。现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的麦尚文说:“导师的学术方法论,也把我研究思路的‘开关’激活了。”毕业于2011年的他因为教师与博士生的双重身份,比其他学生更多感受到业务教学及研究的难点所在,也更能捕捉导师学术方法的闪光点。“从导师的课堂上感受到一种前沿敏感性。这种从业务研究转向媒体融合研究、在抓住中国问题基础上的研究路径转型的方法论,帮助我也找到了自己研究的切口,并持续沿着媒体融合的方向进行深挖。”目前,麦尚文结合自身业务研究经验与对新闻舆论实践的扎根观察,从治理的视角研究媒体深度融合。
于绵长时空语境中透视媒体实践,在国际视野下考究鲜活的中国问题。这是蔡雯学术研究思维的注脚。
应用新闻学研究强调理论性的同时更重视实践性、应用性,这就要求研究者与实践前沿保持共振,对传媒业的发展变化有敏锐的洞察和感悟。这对身在书斋的高校教师来说并非易事。正如麦尚文所言,“蔡老师恰恰是能走在前沿的学者,领跑在业务改革浪潮前端”。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产出对学界有理论贡献、对业界有实践指导价值的成果,是蔡雯对自己学术研究的要求。自本科阶段起就对媒体实践保持长期的关注与思考,让她对历史脉络有准确把握,进而透视新闻业发展的问题症结和提炼学术命题,产出理论深度、可读性与实践指导价值兼备的研究成果。可以说蔡雯的学术研究轨迹,与中国新闻业的发展进程互为见证。
三、主持教改率先垂范,教书育人润物无声
蔡雯在学院领导岗位上的时候一直告诫自己,要求老师们做的事,自己必须先做好。建设精品课、创建案例库、开办实验班……每一项改革,她都是第一责任人,率先作为。在她教学和管理“双肩挑”的16年中,学院获得过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育教学奖项,在教育部组织的多轮学科评估中一直保持全国第一。
蔡雯认为新闻教育发展需要研究新闻业的发展需求,教学要经得起在校学生和一线实践人员的双重检验。
在“新闻编辑”课堂上,蔡雯采用案例教学、研究型教学和情境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将主流新闻媒体的改革经验和优秀新闻作品引入教学,且课堂案例每年都更新,还经常把正在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以最鲜活的材料启发学生理解新闻业务。
为了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一线工作的需要,蔡雯采用“模拟编辑部”的教学方式,把课堂当成一个小型的编辑部,在讲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同时,带着学生们进行案例研究和编辑实践。课程进度按照创办一家媒体的需要和流程来设计,严格按照新闻编辑的专业标准和截稿时间规定设计各个环节的业务环境的课堂练习,在情境式教学中为学生带来体验式学习。③蔡雯的课堂上,听课人数常常超过应到的人数,还有很多外校的学生专程赶来听她的课。很多学生反映她的课特别有用,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并且实际操作性强。④2004年,蔡雯主讲的专业课程“新闻编辑”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精品课”“北京市精品课”,这也是我国新闻传播学科中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课之一。蔡雯所带领的“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她本人也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多项荣誉和嘉奖。2009年,蔡雯被教育部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首席专家,带领专家团队承担新闻编辑研究与教材编写任务,且已完成第二版的修订出版。目前,新闻编辑课程又入选了中国人民大学“金课”建设方案,由蔡雯领衔、学院多位教师及博士生组成的教研团队,正推进完成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建设。
2005年,蔡雯主持中国人民大学211工程子项目“新闻传播学案例库建设”,组织人大新闻学院各专业的教师进行案例开发、推进案例教学。由于没有本学科的先例可以参照,参与案例库建设的教师也不知从何做起,蔡雯便率先用她所讲授的新闻编辑案例试水。通过观察中外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的情况,蔡雯摸索出一套新闻编辑学案例开发的方法和经验,为其他专业方向的案例研发提供参考。人大新闻学院负责广告学案例研发的副教授王菲说,蔡雯在带领学院团队研发案例时,“非常关心我们后辈,鼓励我按照广告学的逻辑去做,尊重各个子学科的特点,没有条框限定和束缚,对我们青年教师予以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度”。最终,蔡雯带领团队建成了由13个子库构成的新闻传播学案例库,运用于60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出版了系列案例教材。这项研究也确定了新闻传播学案例开发的总体思路、案例研究方法与编写标准,为成规模进行本学科的案例开发与案例库建设奠定了基础。
蔡雯还设计并组织了“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在学科方向创新、教学资源开发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该项目2009年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对全国新闻教育改革产生了示范作用。
在主持学院教学改革工作的同时,蔡雯也在研究教改。她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研究课题“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与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媒体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改革研究”,对中外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实践进行了理论总结并出版了相关学术专著。
2011年开始,为进一步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跨学院、跨专业联合办学,蔡雯带领学院一批教师组织开设了“新闻学-法学”“新闻学-国际政治”两个双学位实验班。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这两个实验班培养出来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这种跨学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得到了全国新闻传播院校的学习借鉴。
虽然长时间在学院领导岗位工作,但蔡雯一直没有放松对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的自我要求。她认为导师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鼓励,学生才会享受学习成长的过程,师生关系才会融洽。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甘露,是蔡雯在人大新闻学院带的第一批硕士生,她回忆自己的求学经历时说:“在我遇到困难和身体不适的时候,蔡老师总是不求回报地帮助我,在我任性的时候也总能包容我。在我心里蔡老师是我的亲人,让我有可以依靠的安心。”甘露还记得2003年前后在导师帮助下去广州调研,“我与广州六家主流报纸的一线记者编辑接触40多天,结交了很多朋友,这也为我后面的研究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蔡雯一直鼓励门下学生尽早明确大方向,做好人生规划。她说:“我从不要求自己的学生一定要做什么工作,或者做哪个课题研究,只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事情去做,无论职业选择还是学术研究。”蔡雯门下也有不少带着多年思考的问题来读博的业界翘楚,她和他们亦师亦友,陪伴其化解“一边工作、一边上学”的身心压力。每年她都和丈夫丁士一起邀请自己的学生吃饭聊天,由于丁士也同在新闻界工作,并担任中央新闻媒体的领导,学生们都称他为“丁老师”,不少学生实习和求职还得到了他的无私帮助。在《人民日报》工作多年的史一棋说:“想到导师,就是眉目和善、语气温和的样子,她说话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言辞激烈,有的只是母亲般的温暖关怀,流入心间,平缓而惬意,令我难忘。”新华社的王晓曈说:“这就是最好的导师,她的学识教导着我,她的家庭温暖着我,她对待生活的态度感染着我。”
在《人民日报》工作的邝西曦时常回忆起在校期间和导师相处的往事,“蔡老师不仅在学术上给予大家无微不至的关怀,还注重与我们分享她的人生经历,鼓舞我们勇于挑战、成长进步。我一直都把蔡老师作为人生的榜样”。蔡雯言传身教的影响,也内化在门下弟子担任教师后的教研实践中。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任教的翁之颢讲到自己读书期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蔡老师办公室,“我们天空海阔地聊、各抒己见,蔡老师不会因为你的阅历比较浅就不认可你,她会鼓励你去表达,也会发现你观察到的问题里面很多值得研究的点。‘师生对谈’是一个导师对学生倾注心血进行学术指导的浓缩和集合。现在,我也延续用这种方法指导自己的研究生——让学生隔一段时间来办公室,提问、质疑、讨论,然后去做自己想做的研究”。
蔡雯说:“我喜欢学校的环境,和学生在一起总使我感到年轻、快乐。能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去帮助和影响年轻人,会有一种成就感。”⑤她尤其庆幸教师这个职业能让自己从年青一代的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和学生的交流让自己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新事物的敏感。
在应《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邀约,采访蔡雯老师及其同事、学生的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想,对于这样一位在多方面都有突出业绩的学者,如何才能概括其特点?蔡雯自己给出的答案是,“我是做应用新闻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让教学、科研和新闻实践发展紧密结合,并且使教学与研究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这种模式很让我受益”;“我一贯主张优秀的大学教师应该是优秀学者和优秀导师的结合。必须站在实践发展的最前沿才能使你讲的东西始终跟着实践的发展往前走,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从科研到教学,再从教学到科研,像滚雪球一样不断积累信息、观点和资料,在科研中形成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才能在一年又一年的讲课中为学生带来新知”。
蔡雯认为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精心做好规划,尽量避免无用功。她认为“什么热去搞什么”是一种短期行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易形成自己的积累,“在選定的研究方向上深耕,成为这个领域有深度、有影响力、令人信服的专家”是智慧的选择。
曾有媒体报道蔡雯,标题是“寻求多种角色间的平衡”,讲述了她在职场和生活中多种角色之间进行平衡而取得成功的故事。而熟悉她、了解她的人共同认可的是,她是“盛名之下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的学者”。
注释:
①郑建鹏:《蔡雯:新闻传播策划研究的先行者》,《中华读书报》2002年8月7日。
②张念贻:《在时代发展和媒体变革中追求主流责任——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蔡雯》,《今传媒》2008年第4期。
③蔡雯:《媒介融合推进下的新闻教育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148页。
④⑤谢莹:《蔡雯:寻求多种角色间的平衡》,《新闻传播》2003年第8期。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特约编辑:刘 原;责任编辑:韩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