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辅助线在初中平面几何解题中的应用
2022-07-13李士伟
摘要:解答初中数学平面几何问题时添加辅助线,才能更好地揭示线段、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使学生掌握添加辅助线的技巧,应注重为学生讲解辅助线在解答平面几何问题中的具体应用,使其积累相关的添加技巧,提高平面几何解题能力.
关键词:辅助线;平面几何;解题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2)17-0020-03
收稿日期:2022-03-15
作者简介:李士伟(1975.6-),男,山东省济南人,本科,中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添加辅助线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为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解题自信,既要注重为学生讲解添加辅助线的相关理论知识,又要优选经典例题为学生展示辅助线的应用过程,启发学生高效解题,以免其在以后的解题中走弯路.
1 结合对称点添加辅助线
已知如图1,△ABC为直角三角形,∠C=90°,∠B=30°,D为BC上一动点,连接AD,若AC=1,S△ABC=32,则AD+12BD的最小值为().
A.32B.3C.2D.332
根据题干描述,因为∠C=90°,AC=1,S△ABC=12AC×BC=32,所以BC=3.作DE⊥AB,垂足为点E,如图1所示,因为∠B=30°,所以DE=12BD,問题转化为求AD+DE的最小值.作点A关于BC的对称点A′,过点A′作A′E′⊥AB,垂足为E′,与BC的交点为D′,则A′E′的长就是要求的值.容易得到∠A′=∠A=30°,所以D′C=ACtan30°=33,BD′=BC-D′C=3-33=233.易知AD′=BD′=A′D′=233,D′E′=12BD′=33,所以A′E′=A′D′+D′E′=233+33=3,选择B项.
再如图2,在△ABC中,AB=2,BC=3,D是三角形内的一点,CD=2,∠ADC+∠B=180°,求解当∠B为何值时,△ABC和△ADC的面积差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解析将△ADC沿着AC进行翻折得到△AD′此时两个三角形全等,∠AD′C+∠B=∠ADC+∠B=180°,因此,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所以AB=CD=CD′=2,得出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所以A′D′∥BC.
作AE、D′F垂直于BC,垂足分别是E、F,所以A′D′=EF,BE=CF,所S=S△ABC-S△ADC=S△ABC-S△AD′C=2cosB2sinB≤2,所以当B=π4时,S取最大值2.
点评解答平面几何线段长度最小值问题时可借鉴“将军饮马”模型的思想方法,通过找到对称点添加辅助线确定最小值点的具体位置,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2 结合图形性质添加辅助线
如图3,等腰△ABC的内切圆O分别和三边切于点D、E、F,若AB=AC=5,BC=6,则DE的长为().
A.31010B.3105C.355D.655
根据题意,连接OA、OB、OE,其中OB和DE交于点H.由△ABC为等腰三角形,可知,OA平分∠A,AO⊥BC,而OE⊥BC,因此,点A、O、E在同一直线上.由BC=6,可得BE=EC=3.在直角△ABE中,因为AB=AC=6,由勾股定理得到AE=4.又因为BE=BD=3,所以AD=5-3=2.设圆的半径为r,在直角三角形ADO中,由勾股定理得到:r2+4=(4-r)2,解得r=32.在直角△BOE中,BO2=BE2+OE2,解得BO=32+(32)2=352,则HE=BE·OE/BO=355,所以DE=2HE=655,选择D项.
再比如,如图4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和BD垂直,且相交于点O,MN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DBC=30°.求证:AC=MN.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出MN=12(AD+BC),欲证明AC=MN,只需要证明AC=12(AD+BC).因此,可以将上底AD移到到下底所在直线,和BC相加,即过点D作DE∥AC,和BC延长线相交于点E,则可以得出∠BDE=∠BOC=90°.通过这样的方式将问题转化成求解锐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点评运用辅助线分析平面几何问题时应结合问题题设的情境,认真分析相关图形的性质,如矩形、平四边形、菱形、圆形等,结合图形性质添加辅助线.通过添加辅助线运用图形性质进行求解.
3 结合线段关系添加辅助线
如图5,已知AP∥BC,点E是DC的中点,且AD+BC=AB,求证:AE⊥BE.
根据题意,分别延长AE,BC交于点E.因为AP∥BC,所以∠1=∠M.又因为E是DC的中点,所以DE=EC,而∠5=∠6,所以△ADE≌△MCE,则AD=MC,AE=EM,又因为AD+BC=AB,所以MC+BC=AB,而MC+BC=BM,所以AB=BM,所以△AEB≌△MEB,所以∠AEB=∠MEB,又因为∠AEB+∠MEB=180°,所以∠AEB=90°,即,AE⊥BE,得证.
再比如,如图6所示,四边形ABCD是任意四边形,E、F、G、H是AB、BC、CD、DA的中点,M、N是对角线BD、AC的中点,求证:EG、HF通过MN的中点.
解析欲证明三条线段在图中的关系,需要找出其存在的内在关联,题目已知条件中的中点比较多,可以任意选择一个顶点,如A作为位似中心,根据位似比将BC缩小,连接EN,得到EN等于和平行BC的一半,采用相同的方式组成更易于解答问题的平行四边形,从而完成题目的解答.
点评当习题的已知条件中涉及到线段的长度关系时,添加辅助线时应注重等量代换,而后运用三角形全等、相似等相关知识进行破题.
4 结合角度关系添加辅助线
如图7,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C垂直,∠BAC=30°,BC=23,在AB边的下方作射线AG,使得∠BAG=30°,E为线段DC上一个动点,在射线AG上取一点P,连接BP,使得∠EBP=60°,连接EP交AC于点F,在点E运动的过程中,当∠BPE=60°时,求AF的长.
连接PC和AB交于点T,作PN⊥AB于点N,作CM⊥PC和PE的延长线交于点M.根据已知条件可知AB=2BC=23,AC=3BC=6,∠ABC=60°.又因为∠EPB=∠EBP=60°,则△EPB为等边三角形,所以∠PEB=60°.又因为∠BCE=180°-∠ABC=120°,即,∠EPB+∠BCE=180°,所以P、B、C、E四点共圆,∠PCB=∠PEB=60°,∠MPC=∠EBC.易得出△TCB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CT=60°,∠ACT=30°,BT=BC=AT=23.因为∠BAG=∠BAC=30°,所以∠APC=90°,所以PA=AT·cos30°=3,AN=PA·cos30°=332,PN=12PA=32,PC=3PA=33,则BN=AB-AN=532,容易推出△PCM∽△BNP,则CM/PN=PC/BN,则CM=95,因为PA⊥PC,CM⊥PC,所以CM∥PA,所以AF/FC=PA/CM=5/3,则AF=58AC=154.
综上,为更好的提高学生应用辅助线解答初中数学平面几何的能力,教师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与学生积极互动,驱使学生主动的思考、讨论,又要结合具体例题进行辅助线应用的方法点拨,使学生积累更多的添加辅助线的经验.另外,还应鼓励学生做好听课以及平时训练的总结,掌握不同题型添加辅助线的技巧.
参考文献:
[1] 邢艳.对初中数学圆辅助线作法的规律性探究[J].中国教师,2020(S1):137.
[2] 张金旺.初中生数学学习中添加辅助线的能力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0(25):99-100.
[3] 李威.初中生数学学习中添加辅助线的能力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53.
[责任编辑: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