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思维 育新人

2022-07-13张久超

教育·校长参考 2022年5期
关键词:敏捷性深刻性调动

张久超

学校工作的核心是育人,而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

课堂上,学习是否真正在发生?我曾见过喧闹无比的课堂,学生的表达浮于表面;我也曾见过寂静无声的课堂,犹如一潭死水。这两种课堂,都不是我们理想的课堂,前者丧失了深刻,后者丧失了灵动。归根结底,两种课堂都缺乏学生思维参与,而没有调动思维的课堂,真学习其实并未发生。

何为思维?思维的发生就是反思—问题生成—探究批判—解决问题,通过对问题解决的研究来探讨思维活动的过程。而思维活动的产物是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等。科学的教学理论都将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不是塞给学生一个背不动的书包,而是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学会分析,学会思考,能够迁移,能够创新。

爱尔兰作家叶芝曾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像是注水法,学生被动接受,获得更多的是陈述性知识,学生更多是识记、背诵。而教育绝非只是装满一书包的知识,在搜索引擎發达的今天,这些已经丧失竞争力。现代教育考量的就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能否点燃学生学习的那把火,点燃那团可以熊熊燃烧的智慧之火。而那个火种正是我们调动学生思维的关键,这个可能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可能是一个综合的任务,可能是有理有据的评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课堂上的学习,要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挑战,才能让课堂深刻而灵动。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而不是整堂课简单的提问回答。课堂是所有学生的课堂,而不仅仅是少数优等生的舞台。许多年来,教师们一直更多关注思维的敏捷性,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迅速作答,已经让大家习以为常。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在著作《思考,快与慢》中提到:人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做决定的方式。“快”思考依赖于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作出反应。“慢”思考,调动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由于它具有综合性,所以不容易出错。由此可见,快慢各有优势,一个培养的是思维的敏捷性,另一个培养的是思维的深刻性。思考是没有声音的,作为教师,要重新审视安静的课堂,留给学生深度思考的空间,在为“敏捷”喝彩的同时,不忘尊重慢思考。

思维最高级别的表现形式是创新,提升学生思维品质,首先要提升教师的思考力。教育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简单重复,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教学的深度决定了学生思考的深度,从而决定了育人的深度。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从提升思维品质开始,克服自身思维惰性,找到火种点燃学生思考的那把火。

猜你喜欢

敏捷性深刻性调动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组织敏捷性研究述评及展望
数独驾到
响鼓
让经典不再遥远
借助选择性注意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数学教师要科学运用教学思维
供应物流协同与供应链敏捷性研究
中小企业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创新
抓语言训练,促学生数学思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