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战略模式

2022-07-12张小磊

大科技 2022年27期
关键词:供水城乡建设

张小磊

(广西农村投资集团水务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3)

0 引言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指以县域为单位,统一规划、统筹建设,以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和规模化供水工程为主,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为辅,分散式供水工程为补充的供水工程体系,实现全民覆盖,城乡共享优质供水服务的供水保障模式。从具体推进的角度而言,并非是要实现城市和乡村的供水系统实现“物理上的连接”,强调乡村居民能够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标准的“水服务”。本文将结合城乡供水一体化实践进行一体化推进方面的分析。

1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各地区不断加大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水服务,获得了不错的成效,不过还是有很多地区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饮水安全短板问题。以南宁为例,农村供水工程日供水规模<200t 的工程占据95%,具有规模小和覆盖人口少以及效益差等特点,水服务的质量不高。对于各类问题,南宁结合当前区域内供水工程分布散和管理难等实际情况,加大资金和用地等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改造工程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力求提升服务水平,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问题

2.1 农村用水户较为分散

乡村人口分散,用水点分布区域比较广泛。由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呈现分散化分布特点,增加了供水的复杂度。从农村供水设施的建设与运行分析,需结合实际,根据乡村的用水特点和需求,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由于住户比较分散,实现供水设施的集中化管理面临很大的难度。除此之外,从用水供给的角度分析,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规模越大,城市与乡村基础设施均等化特点就会更加显著;若一体化规模很小,则会影响到水量和水质以及保证率,因此需要加大投入和运营维护。关于用水点分散的问题,很多地区都在探索采用数字化管理的模式,搭建互联网+城乡供水一体化平台,在推进一体化建设的同时,解决水管理问题,全面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创造更多的效益和价值。

2.2 系统化推进难

从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推进实际分析,面临很多挑战,需各个部门的有效配合,整合各类资源力量,共同推进建设工作。实践中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明确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一体化模式,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还必须要明确实施主体。各个地区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实施主体。一般来说,实施主体除了要负责推进项目的投资和建设管理外,还需要做好分散供水工程的技术服务,实现统筹建设以及统一化服务。除此之外,还要确定供水单位。根据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的要求,以水厂为单位,明确供水单位。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根据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做好日常维护管理,保障用户的用水安全。在管理中规范用户用水行为,加强用水计量和水费收缴管理,做好节约用水的宣传。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推进,除了需要各个部门的参与外,还要加大资金资源的投入力度,因此面临很多挑战,需做好全面统筹安排,高质量推进建设和管理。

2.3 项目的投入大

从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推进角度分析,无论是水厂建设还是后期的运行管理,都会消耗很多的资金资源,项目的投资大。其中,水厂的建设方面需要配套基本的净水和消毒以及水质检测设施,同时还要结合智慧水务的需求配置信息化管理设备,资源需求很大,增加了基础投入。为实现供水,还需要建设大量的管道,管道使用的材料包括PE 管材或者球磨铸铁管,具有造价高和投资大的特点。对现有的水厂设施进行更新和改造,也面临投资大的挑战,比如改扩建等,都需要资金和资源的支持。在后期的运行管理方面,人力费用和维护费用等都中占据着很大比例,使得项目的投资成本增加。因此,为保障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有效实施,加大投入力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策略

3.1 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破解管理难题

对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过程中乡村用水点分散的问题,加强信息化基础的建设,搭建“互联网+基础设施”新模式,全面提高管理的数字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一段时间内,供水保障工程的建设,将会以提升供水水质安全和自动化监控等方面推进,增强供水保障能力。项目推进实践中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集成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各类信息化手段,实现对供水设备的自动化监测和管理,利用供水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实时化感知供水系统情况的全面化感知,达到远程监控和在线化监测以及实时化预警分析,做到全面严格控制,保障管理的效益。

以某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为例,该项目采用PPP模式,项目管理实践中集成应用了云计算和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各类技术,通过对水厂的供水量和水质以及管网流量等的实时化监控,助力水服务管理。基于建设的采集和检测设施,形成覆盖全县的供水调度监测系统,结合运用管网GIS 系统和供水调度管理系统等,可实现调度运行的实时化监控和管理,精准预测供水变化,同时能够辅助管理决策,全面提高城乡供水一体化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保障管理工作高质量开展。从搭建的智慧供水管理平台分析,日常的信息主要从泵站和水厂以及管网计算机监控系统等采集,可获得实时化数据信息,也能够获得历史数据。根据相关数据信息,能够对供水设施维修和养护以及巡检等指令的派发,并且能够全面化跟踪和管理,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采集以及控制,保障水服务的质量。除此之外,采集的数据信息,还能够为企业的生产和营销等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全面提高管理的效率。在实际应用中,基于智慧化管理平台,集成厂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管网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实现各类信息的有效采集和利用,能够消除信息孤岛,同时可以做到远程启停控制以及智能化药剂投加等,对供水的水质和水压都可以实现实时监控,根据数据信息的分析获得处理措施。在管网运行维护方面,采用智能化管理的方法,可做到维修快速完成,保证小修不过午、大修不过夜,强化运行管理。一方面提高了维护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供水的成本。

3.2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推进

3.2.1 做好前期调查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推进,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组织开展建设工作前,需要做好全面调查,掌握各个地区供水的情况,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以及需水量等。在进行调查时,重点关注乡村产业发展的需求,例如农业需水。根据供水一体化设计的需求,采集完整的资料。为了保证调查工作高质量开展,需要组建专门的小组负责此项工作,将前期调查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的重要内容,加大支持力度,保障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对采集的各类数据信息则需要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分析,形成可利用的调查报告,为项目设计和规划提供支持。由于每个县域或者乡镇的情况不同,因此对于供水的需求和要求也会存在差异。为了保障供水的质量,必须做好精准的分析,结合各个区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供水一体化目标得以实现。

3.2.2 明确管理责任主体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的推进,需要各个主管部门的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相关工作。在具体实践中根据项目的推进需求,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形成权责清晰的管理制度,保障项目得到有效的推进,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水服务,助力区域经济稳定发展。为了保证供水一体化模式的有效构建,需要出台系列管理办法,例如行政管理和行业监管以及市场管理等,形成完善的城乡供水一体化体制机制。根据项目管理工作的需求,明确实施主体。通过确定主体的方式,合理推进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1]。积极调动各方力量,高质量推进建设工除此之外,需要构建一体化运营管理体系。一体化项目的推进需要明确具体的负责人,并且做好运行管理的技术指导以及全过程跟踪控制,实现统一化服务。通常来说,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主要由政府依法采取承包或者租赁等方式组建区域性专业化供水服务单位,全面负责区域内的各类集中供水工程以及分散供水设施的运行技术服务指导,形成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各地区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创新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对于规模很小的工程或者分散式工程,采取整体打包的方法,委托给规模很大的水厂代管[2]。在运行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好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优化与改进的措施,保证供水项目能够高质量运行。积极探索新理念和新方法,全面提高供水项目的管理水平。

3.2.3 构建完善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体系

首先,需要科学编制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方案。从具体编制的角度来说,需要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依据,并在2013 年批复的农村自来水规划基础上结合多年来农村供水的情况,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制定完善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方案。在具体建设方面,根据农村供水保障规划,合理组织安排各项建设工作,保证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得到高质量推进。以保证农村供水安全为基本前提,坚持长网布局合理化、资源高效利用化以及优先集中供水的基本原则,做好全面的统筹规划,保证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结合项目的特点,制定完善的推进方案,指导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3]。在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中,严格按照规定和规范,科学合理开展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其次,要积极推进工程建设工作。近年来,各地区在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中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各项任务,获得了不错的效果由于每个地区的供水基础设施情况不同,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安排,优先解决贫困地区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加大项目资金的支持力度,保证工程建设的进度目标得以实现,切实发挥供水系统的效应,助力贫困区域的脱贫攻坚。根据具体安排和统一标准以及要求,合理组织开展提质增效。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中,加强对项目质量的管控,保证基础设施达到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为供水提供有力的保障[4]。最后,推进规范化建设。建设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工程等级的对应标准以及水质监测标准等,做好严格的控制。从水源地选择方面分析,需要综合考虑水源水质、水量以及水源地污染等多类型因素,优选适宜的水源地,做好科学合理规划。与此同时,还需要优化配置混凝、反应和沉淀以及过滤等基础设施。对于采取集中化供水模式的项目,则需要同步建设计量设施,为后续的计量收费管理提供支持[5]。除此之外,需要配套在线监控系统和安防系统,满足运行环节的信息化管理需求。

3.3 加大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投入力度

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的推进,对资金资源的需求很大。为了保障推进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需要做好全面的分析,结合项目建设和运行等的具体内容来进行资金资源的预测。在资金资源的供给方面,需要充分发挥财政的力量,同时调动社会资本的参与积极性,扩大项目投融资的渠道,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证。结合项目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模式,例如PPP 模式。通过整合各类资源的力量,高质量推进此项工作,破解资金资源困难问题[6]。在项目推进方面,则需要做好资金、资源使用的管理,根据实际需求和具体安排,明确项目推进的预算和控制目标,由专门的工作队伍负责做好项目全过程的控制。需要注意的是,项目的资金资源配置需要结合建设和运行相关需求,做好充分的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推行是改善农村供水质量的重要措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具体实施的角度分析,面临很多的挑战,需要加以克服和有效应对。通过引入新理念和新技术,例如互联网+城乡供水一体化,促进发展战略更好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效益和价值,确保实现项目的效益目标。

猜你喜欢

供水城乡建设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城乡涌动创业潮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