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与路径选择
2022-07-12李德显徐亦宁
李德显,徐亦宁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21 世纪以来,伴随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同时,由于种族、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引发的竞争、冲突、误解和摩擦也逐渐增多,人们相互理解和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今后将更加需要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人才。因此,世界各国都重视发展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
自1956 年加入联合国开始,日本便对国际理解教育进行改革。因此,国内外关于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也相对丰富。学者熊梅、刘志豪、多田孝志对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学会进行研究,认为该学会在理论层面厘清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和外延[1]。张蓉、谢聪提出,日本的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从最初紧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步调到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国际理解教育体系,梳理其发展历程,可为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2]。杨红军认为,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一直存在争论,在不同历史时期侧重不同,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3]。日本学者栗山丈弘将日本的国际理解教育教材与英国的教材进行对比研究,认为截至2010年日本所进行的国际理解教育教材开发和教育实践缺乏系统性与理论性[4]。植木节子提出,为了将通过国际理解教育获得的知识经验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有必要采取措施将获得的内容融入学生的意识中,使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文化,提高对不同文化的反应能力[5]。塙万里奈、梶井芳明认为,国际理解教育应从情感·价值观、认识·理解、行为三方面制定学习内容与评价标准[6]。岭井明子研究了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协会研究活动的趋势,认为自成立以来,该学会一直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厘清,与全球化时代相对应的系统理论构建、实践与理论的融合作为课题,且随着实践多元化的进展,研究范式也在逐步转变[7]。
由此可见,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构建或是教材、课程开发等较为具体的论述上,但综合研究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并不是很多。与既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主要以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为重点,总结日本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经验,并为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日本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阐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倡导以和平与跨文化理解为中心的国际理解教育,认为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跨越知识、技能、思维、价值观和态度形成的教育实践[8]。自20 世纪50 年代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目标及内容不断发展,但文部科学省长期未作出明确规定。而成立于1991 年的日本民间组织——国际理解教育学会则致力于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构建,于2012 年编制了《现代国际理解教育事典》,学者大津和子在其中提出了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及内容。此后,日本对于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理解开始具体化,实践方向也越来越明确。
(一)教育目标
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学会提出,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学生应通过国际理解教育实现以下目标:拥有对国家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能够对异质文化持有宽容的态度并具有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的能力,有全球问题意识,具有与他人合作创造未来社会的意愿。基于此,大津和子提出,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知识与理解目标、技能(思考·判断·表现)目标、态度(关心·意欲)目标[9]28-39。
知识与理解目标是让学生明确“了解什么”和“能做什么”,是根据现代社会环境中的事实设定的要达到国际理解的最低要求。技能目标包括三方面能力:“思考力”强调在理解事物本身的基础之上发现问题,并能够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根据问题变化预测结果、调整解决方法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力”是在信息化社会,学生能够收集、选择和判断信息,将新知识和已有知识进行组合,思考之后做出最佳选择;“表现力”是指在社会中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流,将自己的想法、观点表达出来并使他人理解,从而获得成就感。态度目标包括尊重文化多样性、建设持续发展社会的态度和进行团队协作的意愿。在终身学习时代,应让学生明确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去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与他人的联系中真实地体会理解的意义。
(二)学习领域的内容与架构
大津和子将国际理解教育的学习领域分为多样化社会、全球化社会、地球的课题和未来的选择(见表1),并且对这些学习内容进行解构[10]。
表1 国际理解教育的学习内容领域
“多样化社会”是要让学生意识到世界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文化,会出现文化摩擦与对立的现象,要努力实现对异质文化的认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小学阶段要借助学科内容与实践活动,使学生意识到文化的多样性,体会全球文化的“不同中相同”,并实现“异中求同”。中学阶段要使学生意识到虽然文化多种多样,但是文化中也存在对立和否定的要素,不同文化之间存有一定程度的摩擦,要通过文化交流实现“异中生趣”。与此同时,要通过多民族社会、多文化社会中文化生成、转变的例子,打破学生“国家>民族>文化”的固定思维模式,意识到不同文化间可通过交流融合实现“异中求生”。
“全球化社会”是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生活会通过各种形式与世界上的人相互影响。因此,在该领域的学习过程中,要认识到我们处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全球网络之中,要学会活用信息加强社会其他事物与自己生活环境的联系。小学阶段要让学生通过食物、旅行、网络等方式感受其他事物存在于自己的周围,认识到自己的生活与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依存。中学阶段的教育,要让学生意识到全球存在相互依存关系存在的同时,也存在由于各国国力差异等造成的不平等竞争而产生的地域差距。
“地球的课题”是通过人权、环境、和平、开发等关系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所处环境并非完全和平,依然存在的战争、贫困、恐怖主义等现象破坏了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作为地球村的一员应为开发幸福的世界贡献力量。小学阶段要让学生了解森林破坏、荒漠化和全球变暖等地球环境的问题。中学阶段要让学生学习诸如联合国(UN)、非政府组织(NGO)和非营利组织(NPO)等组织的职能与作用,使学生将这些全球问题是“个人无法承担的巨大、复杂而沉重的问题”的观念转变为“作为地球一员的共同责任”,进而思考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
“未来的选择”包括历史观、市民意识和社会参加。伴随全球相互依存关系的不断加深,我们面临的挑战也不断增加,学会自我规划变得十分重要,正确的历史观、市民意识、社会生活参与意识都可成为未来规划时进行选择的依据。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负责任的良好意识,并引导学生从促进城市和社区发展的角度思考“面向未来的生活方式”。中学阶段要让学生学会从全球的角度出发,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体验中学会选择。
二、日本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开展国际交流活动
国际理解教育的最主要特征是跨文化性和文化多样性。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常习惯于从本国文化的角度出发看待其他文化,难以更好地理解异质文化,甚至会产生误解或排斥的现象,这会对形成包容异质文化的开放态度造成阻碍。为了帮助中小学生意识到自身生活与地球村的其他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理解和尊重异质文化并能与异质文化人群共生共处、共同发展,日本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如日本中小学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校(UNESCO School)。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校源自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合作学校项目(ASP),目的是促进世界各地的学校、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创新,以开发利于学生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的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校项目的国际理解学习主题,与国际理解教育学会提出的内容领域大体一致,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全球问题与联合国的作用;二是人权、民主与宽容;三是异文化理解;四是环境教育。到2018 年,日本共有1 166 所各级各类学校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校的行列。日本还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招聘外籍教师到中小学进行外语教学,教学内容主要是结合文化理解进行语言学习,而且学生的英语课本中不仅有英语日常用语,还有汉语、韩语、俄语、法语等其他语种的日常问候语[11]。为使青少年能够立足于广阔的国际视野,不局限于从书本中理解异质文化,日本从初中开始,在学年末组织学生海外修学旅行,访问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及欧洲国家等,由此学生可亲身实地体验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海外修学旅行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直接体验异质文化的机会,让青少年意识到自己是国际社会的一员,要学会与不同文化的人群实现和谐共生。
(二)在学科教学渗透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开发
目前,日本的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依托单一学科开展的主题课程,即通过各学科课程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具体而言,就是不增设新课程,而是从全球化、多元化的视角对原有课程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具有与异质文化共生的能力;另一类是跨学科的主题课程,是在依托两门以上学校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各知识性学科与各种课外活动之间的联系,围绕主题开发新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日本中小学教师通过集体宿泊、社会服务、参观体验等见习活动让每位学生进行“社会参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国现状,加深对社会性和人间性的认识,也可以通过接触异质文化,增强对世界的好奇心与关注度。同时,见习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日本还积极进行单独、专门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2006 年,文部科学省推进“国际教育推进计划”,以设立的实验学校为中心,联合非营利组织、大学和国际教育推进团体,将全球性课题与地域特色相结合,进行课程开发与实践[12]。例如,东京都港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其社区内的外国居民人数较多,位于港区的东町小学校便根据特有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开展以“加强友谊,共同成长”为主题的课程[13]。通过与外国居民围绕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各地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的沟通与交流,学生意识到大家是联系在一起的,学会考虑当前世界、地球与自己所在地区的关系。在对国际理解能力进行测评时,两类课程都以教育目标为导向,在知识与理解目标、技能(思考·判断·表现)目标、态度(关心·意欲)目标方面进行评价。明确评价目标后再确定评价标准,划分A、B、C 三个水平等级,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公正评价。同时,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相互评价有机结合,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及时记录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立足综合多元的视角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三)研发国际理解教育相关教材
除在学校进行实践以外,日本国际理解教育也注重开发国际理解教育的相关教材。例如,JICA(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开发的教材内容以环境、卫生、教育援助等全球性问题为主,分为书本教材、网络教材及图片教材,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情况,增进对异质文化的理解[14]。以日本中学从2020 年开始使用的新英语教材为例,每册课文中的主人公都有着不同颜色的头发与皮肤。从国别来看,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不仅局限于英美两国,还涉及亚洲、欧洲、非洲一些国家,甚至还包括代表未来的机器人。在教材封面上,这些人物共同围绕在地球周围,旨在给学生传递一种理念:“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各个国家的人际交流和沟通日益密切,我们要加强对他国、他人的关注与理解,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合作。”[15]
(四)开拓多样的教育资源
日本中小学校灵活运用与开拓校内外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博物馆、公民馆等社会教育场所构建社区教育网络,并在国际组织、相关学会、非政府组织、志愿者团体等的帮助下,开展多样化的国际理解教育。例如,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学会不仅明确了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和领域,还致力于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传播。当前日本尽管深受疫情困扰,但仍坚持采用线上方式举办国际理解教育交流会,且举办的频率较高,仅2021 年3 月就举办了3 次。学会还将每次学术报告的时间、内容、参与方式及会议纪要及时在官网公布。通过总结会议纪要发现,每次的内容主题都在围绕国际理解教育的基础上有所区别,研究包括五个主要领域:一是澄清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二是阐明国际理解教育的历史;三是与海外进行比较研究;四是课程实践案例的收集、分析和理论化;五是进行课程开发。在国际理解教育学会的引领下,相关学者、学校、教师等可以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了解世界各地最新、最热门的国际理解教育问题,由此形成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16]。二战后,日本的民间教育团体蓬勃发展,民间教育工作者并不追随官方权力机构的政策与指示,而是努力探索符合世界潮流、人民大众与日本国情的教育。正是因为有这些民间团体的支持,日本国际理解教育才得以进一步开展。
三、日本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现实效应
(一)教育目标的结构化
任何实践都需要有清晰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引。在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来源及边界,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找准方向,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学会确定了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各目标之间层层递进、相辅相成。同时,在目标的基础上确定教育内容领域并进行架构[17]。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不只是生活在多样化的世界中,还生活在多样化的文化环境中;其次,让学生体会到,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依存的,并存在各种冲突与摩擦;最后,引发学生思考,在复杂的社会中自身及国家应如何定位、作何选择。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目标的结构化使课程的实施有据可循,更有条理。
(二)课程内容设置与教材编排的合理化
加达默尔认为,视域的宽狭与新旧决定了个体是否能够超出旧的视域向外观看,谁的视域更宽广、更大就能够用正确的标准去评价视域内的一切东西[18]390-397。由此可见,了解的内容越多、视域越宽广,国际视野便越开阔,对其他国家的理解能力就越强。因此,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涉及要广泛。日本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在实施中设置了多样化的跨学科课程,主要包含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现实社会生活等内容,并采取参观、考察和访问等方式,根据规定的学习内容开展不同主题的课程。诠释学认为,“认识是理解者和文本之间通过不断‘对话’而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19]。国际理解教育中存在的差异化文化和知识需要融合才能达到理解的目标,因此,日本相关机构及学者围绕周边环境、学生生活背景编制相应的教材和课程,使国际理解教育主题的课程更加符合本地区、本学校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物质、精神、制度文化的认识、理解、体验和感悟,从而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丰富其社会阅历和文化积累。
(三)组织形式的国际化
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学会明确的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为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既不能因追求全球共同利益而舍弃自身利益,也不能只以自身利益为重而忽视全球共同利益,而应从全球共同利益出发,兼顾自身利益。基于此,日本认为国际理解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不只是对异质文化的简单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共生意识。而要培养共生意识,就不应局限于学校乃至国内社会实践领域的教育教学,而应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下的不同文化碰撞中,寻求异质文化间的平衡,最终达到理解与共生。因此,日本一直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项目合作。如通过参与联合国组织的国际合作学校项目,建立国际范围内的学校联系,加强与各国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通过参与海外友好学校建设、开展海外修学旅行等途径,为学生提供置身国际化环境的机会,促进学生的跨文化理解,更好地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各式各样的国际交流合作成为推动日本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
(四)国际理解能力测评的多元化
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是对国际理解教育实施效果的评判,既能够为课程开发与实施提供建议,也可衡量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水平。因此,构建中小学国际理解能力测评体系,是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大多数学校采取终结性评价,很少采用过程性评价[20]。终结性评价更多体现的是选拔功能,通常以评价学生的成绩为主,而忽视其他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但评价的最重要目的,“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21]。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评价则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把评价对象看作完整、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尊严、有发展潜能的生命个体,依据国际理解教育目标制定明确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结合每个学生的发展实施多样化评价方法,始终重视评价过程,不断给予学生反馈,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国际理解教育上存在的不足和进步,促进对其国际理解方面的资质与能力的培养[22]。
(五)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广泛化
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跨越知识、技能、思维,形成价值观和态度的教育实践。日本呼吁人们明确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利用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中的所有资源,建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体系,以实现社会各界之间的连接,最终能够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23]。国际理解教育能够在日本中小学顺利开展,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密不可分。日本文部科学省立足国际视野出台相关政策,为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支持;JICA 将出版国际理解教育的教材作为主要工作;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学会不仅致力于理论研究,还投身于组织相关研讨会议的实践工作,深化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氛围;日本学者更是将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作为研究重心,不断为国际理解教育的完善献言献策;作为主阵地的中小学也积极推动课程构建,丰富学校文化、加强环境建设,增加师生的国际体验,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24]。正是在民间组织和日本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日本国际理解教育得以快速发展。
四、对我国发展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启示
从日本的经验来看,国际理解教育需要在教育理念、实践路径、课程体系以及国家、社会等各因素的联合之下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共同推动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见图1)。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国际理解教育可在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图1 国际理解教育各因素关联图
(一)立足本国国情,明确国际理解教育理念
目前,我国尚未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作出明确的正式界定。因此,即便很多中小学在实践中有意识地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但“什么是国际理解教育,如何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仍是备感困惑的问题。从而导致教育内容难以深入,甚至背离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初衷[25]。中小学要想更好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应在明确概念边界的基础上,确定本校、本课程的国际理解教育目标及内容,进而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因此,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应立足本国国情,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明确国际理解教育的教育理念。笔者认为,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应使学生拥有全球胸怀,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同时,能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同并形成对世界文化的包容态度,担负起作为自然、全球、国家及社会一员的责任,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关注全球化时代需求,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目前,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缺少交流渠道,能够与国外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中小学较少,难以为学生提供进行充分的国际交流的机会,使国际理解教育多停留在课堂之中,缺少对异质文化的直接体验,对于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停留于表面[26]。在后疫情时代,世界形势必然发生很大变化。面对后疫情时代的种种挑战,我国应抓住机遇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互鉴”[27]。首先,应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并加强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在此过程中,要做好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提升工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真正促进文化互鉴、民心相通;要加强学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组织教师间的交流访问,提高教师的国际理解教育的教学能力;还要根据实际条件组织假期修学旅行等活动,使学生在异文化环境中加深跨文化理解。概言之,要深化国际理解教育实践,就要在关注全球化时代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化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三)以“生”为本,构建完善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主要是在地方行政机构的指导下,通过课程渗透方式进行,课程普遍由学校自主设制。很多中小学为完成上级教育行政机构布置的任务而转向“国际了解”教育,在学科中体现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都较零散,并且缺乏原创设计与系统架构,使国际理解教育流于形式、难以深入。同时,很多学校对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的测评仍以试卷为主,主要分为中文国际视野测评和英语应用能力测试两个部分。测试结果仅能体现学生地理、英语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对其国际理解能力水平进行有效测评。基于此,在以课程渗透形式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时,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能力,考虑与原有课程计划的衔接,规划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当然,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不能一直停留在课程渗透层面,应加大力度进行课程开发。在进行国际理解课程开发时,需要关注独立系列教材的设计,明确开发的课程适合在哪个年级,以什么形式实施,怎样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国际理解教育[28]。还要注意到,对学生国际理解能力的测评是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依据,是课程开发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在国际理解教育评价中应以学生为本,探索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四)面向社会,搭建校内外教育资源网络
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相关教育资源大多由学校或者地区负责开发,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大多仅限于个别学校或地区使用,并未作为公共资源公开发表,流通性较差。因此,一些缺乏国际理解教育资源的学校和教师容易放弃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29]168-169。为丰富国际理解教育资源,应有效利用各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关部门在组织开发各类国际理解教育教材、音像制品、宣传册的同时,还应鼓励中小学开设网站或微信公众号,搭建起学校与教师、学生及家长间的资源共享网络。此外,不能忽视校外的教育资源,要加强学校与周围社区的联系,构筑信赖关系,有效整合和利用社区的有利资源,形成网络化社区教育资源[30]。总之,要真正实现国际理解教育的广泛普及,提高国际理解教育水平,就需要搭建校内外教育资源网络,在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合力下,使国际理解教育不断完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