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考察

2022-07-12周远航

关键词:伊春市语码示例

周远航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

伊春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国务院批复的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根据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1月发布的《2020年A级景区名录表》,伊春市现有AAA级景区共31个,在综合考虑调查的景区类型、级别、地理位置分布等因素后,本次报告抽取了6个景区作为考察对象,其中涵盖一个AAAAA级景区:汤旺河林海奇石景区(以下简称“汤旺河景区”),四个AAAA级景区:伊春小兴安岭桃山景区(悬羊峰)(以下简称“悬羊峰景区”)、伊春桃山桃源湖旅游区(以下简称“桃源湖景区”)、伊春市上甘岭溪水森林旅游区(以下简称“上甘岭景区”)、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五营景区”),一个AAA级景区:透龙山风景区(以下简称“透龙山景区”)。

本文以伊春市AAA级景区内可视的、呈平面静态特征的标识语为主要考察对象,以原型理论为指导,综合考虑其意义的相对完整性、语言景观的功能和景观的物理边界,根据Backhaus[1]的“个体法”,将每一个有明显边框的语言实体算作一个标牌,包括景区内的标识牌、标识语、横幅标语、广告牌等。共收集到1 734个语言景观,其在6个景区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其中汤旺河景区、悬羊峰景区、上甘岭景区、五营景区、透龙山景区开放的所有园区均计入考察内容。桃源湖景区由于部分地区并未对游客开放,因此只将开放的地区计入考察范围。

表1 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的数量分布情况

1 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的总体面貌

1.1 语种数量

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使用的语言共6种:汉语、英语、俄语、韩语、日语和拉丁语。标牌的语种数量类型分为单语标识、双语标识和多语标识。我们对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的语种数量进行了统计,并对其在该景区语言景观中所占比例进行计算,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的语言种类

从表2可知,整体上看,伊春市A级景区单语标识的语言景观占总数的30.6%,双语标识的语言景观占总数的34.3%,多语标识的语言景观占总数的35.1%。可见伊春市A级景区中语言景观的语种数量分布较为平均。Kellner[2]指出:“全球化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经济、政治、技术、文化等多方面整合、同化和异化并生的复杂过程,其伴随状态是多元混杂模式。”如今全球化已成为共识,城市语言景观建设要面向世界,不仅要实现现代化,也要走向国际化。伊春市作为由国务院批复的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其景区内语言景观的语言种类也极为丰富。

1.2 优势语码

Scollon[3]在讨论标牌上的语码取向时曾指出:“上下排列时,上方的语言是优先语言,左右排列时,左侧的语言为优先语言。”据此,伊春市景区的语言景观中,汉语始终是第一顺序语言。语言景观的优势语码可从两个角度判定:一是能见性,指语言在语言景观中是否出现以及出现的频次。二是凸显性,指语言在双语或多语标识中是否具有显著的位置,具体表现为排列的位置和字体大小等。按照凸显顺序,优势语码可分为第一优势语码、第二优势语码和第三优势语码。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中不同语言的使用频次见表3。

表3 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的优势语码

从表3可以看出,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的第一优势语码是汉语,第二优势语码是英语,第三优势语码是俄语。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景区的语言景观中占据了主要地位。经采访,伊春市景区的外国游客中俄罗斯游客占80%,这与伊春的地理位置有关,因此伊春市重点景区都将俄语作为第三优势语言,排列在汉语和英语之后。

1.3 功能类型

根据标识语的内容和功能,本文将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分为:路标指示、景区宣传、物景名称介绍、游客提醒、商业宣传、书法艺术、公共宣传、服务设施设备介绍和其他9种类型,并对伊春市A级景区中不同类型语言景观的数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伊春市A级景区不同功能类型语言景观的呈现情况

续表4

从总体上看,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中数量最多的是物景名称介绍类景观,占比30.9%,其次是游客提醒类和路标指示类景观,数量最少的是书法艺术类景观。Landry & Bourhis[4]指出语言景观有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Kallen[5]提出景区的语言景观有指示、行为调节、互动以及认知等信息功能。物景名称介绍、景区宣传、商业宣传、公共宣传、服务设施设备介绍类语言景观具有认知功能,路标指示类景观具有指示功能,游客提醒类景观具有典型的指示和行为调节功能。因此这些具有明显功能的语言景观在景区中出现频率很高。而书法艺术类景观的功能性则相对较弱,出现的频率也比较低。这是由于伊春的景区多为森林和山区,珍贵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对于植物和自然景观的介绍十分详细。山区的道路极为复杂,路标指示类景观在此发挥着指示作用。为了保护游客的安全,也要注意规避林区中潜藏的危险,因此游客提醒类景观也必不可少。

据考察,只有上甘岭景区的语言景观同时包含这9类标识语,其他5个景区没有书法艺术类标识语,透龙山景区同时还缺少商业宣传类标识语。桃源湖景区由于内部并未对游客开放,没有服务设施设备介绍类标识语。

2 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的失范现象

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的失范现象共计357处。下面主要从汉语和英语两个角度,对其失范现象进行分析。

2.1 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汉语失范现象

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的汉语失范现象主要体现在文字、词汇、语法、标点符号等方面,具体如下:

2.1.1 文字失范现象

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中的文字失范主要表现为文字误用、文字缺失和繁体字滥用。这些失范现象主要出现在物景名称介绍类景观中。

在考察中共发现了7处文字误用现象,均在悬羊峰景区。比如图1原文“前面石壁上那块突兀的石头象一只靴子”中“象”应修改为“像”。除此之外,还存在“那”和“哪”等误用现象。

在汤旺河景区的物景名称介绍类景观中,存在1处文字缺失现象,即图2原文“苔藓植物可以作为土地酸碱度的指示植,苔藓植物具有……”中划线处“指示植”后应添加“物”字。

图1 文字失范(文字误用)

图2 文字失范(文字缺失)示例

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只有文物古迹、姓氏、书法、题词中的繁体字、异体字才可以保留,无特殊情况,公共场所中出现的汉字均应使用简体字。但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语言景观存在滥用繁体字的现象,尤其是上甘岭景区的路标指示类语言景观中,共有18处繁体字与简体字混用的情况,如图3原文“沿谿甬道”中“谿”为繁体字,应改为“溪”。

图3 文字失范(滥用繁体字)示例

2.1.2 词汇失范现象

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中的词汇失范主要表现为词语误用现象和生造词现象。语言景观中出现词语误用的现象主要是由景观设立者对所使用词语的词义认识不准确导致。如图4中景区宣传语的第二段最后一句“让您想象的意识流自由奔腾”中作者似乎欲用比喻的修辞体现出景区景象给游客带来身心放松和愉悦之感,但“意识流”属心理学词汇,用于表示意识的流动特征,强调思维的不间断性,而图4中“意识流”显然不应在此处使用,此处可以修改为“让想象的骏马自由奔腾”等。

图4 词汇失范(词语误用)示例

图5 词汇失范(生造词)示例

景区中出现的生造词现象不多,桃源湖景区出现3处。如图5中生造词“禁告”应改为“警告”。

2.1.3 句子失范现象

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中的句子失范主要表现为句式杂糅。如图6游客须知的第三条:“不得在景区内采集物种标本并按游线或导游引导游览。”将两个语义关系相差较大的句子通过连词生硬地杂糅成一句话,其中“并”前后的表达内容相去甚远,建议修改为两条“不得在景区内采集物种标本”和“请按游线或跟随导游引导进行游览”,分开叙述可以防止语义混乱,更好地发挥其各自的提醒功能。

图6 句子失范示例

2.1.4 标点符号失范现象

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中标点符号失范现象主要有两种:标点符号缺失和标点符号误用。这两种现象在景区中都出现过,但是误用现象出现频率更高。如图7第一段中的第一句话原文“将军亭是我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的几位将军,召开重要会议的遗址。”中的“几位将军”和“召开”在句中是连贯的主谓成分,中间不能用“,”隔开,应删去。

图7 标点符号失范示例

2.2 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外语失范现象

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的外语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词语翻译不当和单词拼写错误。

词语翻译不当主要是汉语拼音直译和英语翻译混用。如图8中“群熊贺寿”的“熊”与“贺寿”直接音译为“Xiong”和“Heshou”,建议改为“The bears’ birthday celebration”。翻译用词不准确也是伊春市A级景区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图8 汉语拼音直译和外语翻译混用示例

其次,外语单词拼写错误的问题也较为普遍。如图9中的“wates”应改为“water”。

图9 外语单词拼写错误示例

2.3 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其他失范现象

“场所符号学”是Scollon和W.Scollon[3]提出的理论,致力于研究一定物质空间中标牌、话语或行为的社会意义,探讨如何在物质世界中具体使用语言。其中的“置放”理论关注标识牌的空间位置所激活的意义,是场所符号学理论关注的根本要素。从场所符号学视角来看,伊春市A级景区的语言景观还存在以下失范现象:

(1)景区语言景观倾倒、标牌位置摆放不当等现象,无人处理,如图10。

图10 景区语言景观倾倒、标牌位置摆放不当示例

图11 景区内危险路段语言景观提示缺失示例

(2)景区内危险路段语言景观提示缺失,如图11。

(3)景区内语言景观严重破损或字迹不清,如图12。

图12 景区内语言景观严重破损或字迹不清示例

3 针对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失范现象的对策与建议

景区的语言景观关乎特定景区、特定城市或地区的旅游形象和文明程度,应予以重视。以上调查内容,一方面呈现了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的语言使用情况,另一方面揭示了伊春市A级景区语言景观中存在的诸多失范现象。据此,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有关部门应加强景区语言景观管理。建议国家旅游局或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将语言景观规范纳入景区评级标准,除AAAAA级景区外,其他A级景区同样代表着当地的文化特色,有关部门亦应给予相应的重视。针对景区内语言景观的不规范现象,建议黑龙江省或伊春市旅游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定期检查,并提供相应的政策、资金支持,及时整顿、维修。同时建议伊春市A级景区内工作人员加强对景区内语言景观的检查,并对相应的失范现象进行定期统计并及时上报,联系有关部门及时维修或定期更新。

其次,提高语言景观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语言景观的设立者、翻译者和安装者需提高语言景观知识水平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韩荔华[6]指出,旅游服务中的语言规范体现着国家文化形象和国民文化素质。景区是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无本体错误是语言景观最基本的规范和底线。此类错误将严重影响城市的旅游形象,应将整改语言本体失范现象作为景区语言景观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建议景区在进行语言景观编写及翻译工作时咨询语言学专家学者,或邀请专家参与语言景观设计及翻译工作。

再次,应适当丰富语言景观功能类型及语种类型。针对某些景区内语言景观功能类型单一或某些路段语言景观缺失等问题,景区管理部门应适当地丰富景区内部不同功能的语言景观类型,为游客提供便利。针对某些景区语种类型单一的现象,建议语言景观设立者有意识地增加双语或多语语言景观数量,以满足国外游客需求。

同时应补充完善景区的音像材料。《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规定:“AAAAA级景区包括研究论著、综合画册、音像制品、导游图和导游材料等公共信息资料种类齐全、内容丰富。”汤旺河景区缺少有声语言景观(视频和音频),没有形成完善的景区材料信息体系,应及时补充完善。

伊春市的景区还应提供盲文或手语服务。《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规划》第八条规定:“加快手语、盲文规范标准研制。培育和发展手语、盲文社会服务机构,为听力、视力残疾人提供国家通用手语、盲文翻译和语音阅读、提示等服务。”通过对于景区负责人的采访发现,伊春市的景区缺少盲文、手语服务设置。这很不利于盲人的出行,也不符合国家政策的导向。

A级景区是一座旅游城市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景区内语言景观规范工作不仅是景区文化水平提升的保障,更是建设旅游型城市的重要一环。加强景区语言景观建设对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以及推进城市公共文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共同维护景区语言景观设施也是每一位市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猜你喜欢

伊春市语码示例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语码转换探究——以情景喜剧《爱情公寓》为例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表
伊春市旅游形象提升策略
报章语码转换与城市休闲文化——以杭州为例
大学生口语语码转换句法形态研究——以维汉语码转换为例
从语码交换角度看中国文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