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基岩溶整治施工技术
2022-07-12娄亚鹏
娄亚鹏
(河北广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邯郸 050000)
1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在一处标段区间内存在岩溶地质,位于公路路基基底,路基施工时主要方法为挖方。该地段为丘陵地貌,地表平缓,高差最大仅为15m。坡度大多为20°左右,局部陡峭处约30°,植被在坡面上较为发育,大部分区域为耕地。工程地处喀斯特地貌区,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素填土,主要土层包括粉质黏土、破残积红黏土以及松软土、细角砾土等。灰岩与白云岩为下伏的基岩,部分区域表现为硅质岩和泥灰岩的互层。沟槽水为其主要地表水,岩溶水、孔隙潜水等是主要的地下水表现形式,且没有腐蚀性,不会侵蚀混凝土结构。考虑该区段的喀斯特发育情况,其具备岩溶地面坍陷的影响因素,属于易塌陷区,在进行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进行岩溶整治施工。
2 岩溶整治原则
2.1 路基岩溶整治措施
在整治措施采取方面,对于覆盖性岩溶,一般采取钻孔注浆手段,即为将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关系切断,通过注浆浆液填充相关的土洞、溶蚀裂缝以及溶洞等,以此避免地面塌陷。而对于开口型溶洞或浅埋溶洞而言,其一般发生于裸露型溶洞之内,主要通过清表后碎石换填、地表密封、跨越处理以及揭盖回填等措施进行处理。
2.2 整治宽度
对于整治宽度,不同的形式的道路有不同的处理原则。一般情况下,属于路堑时,整治宽度直至路堑的侧沟平台;属于路堤时,整治宽度直至路堤坡脚;对于高度超过6m 的路堤,整治宽度宜为路肩外45°扩散角,高度不超过6m 时则为路堤坡脚。另外,在坡脚或堑顶以外范围,若有明显的溶洞等影响到边坡稳定性的情况,则整治宽度设置为坡脚或堑顶外延伸至少2m;对于存在路肩或路堤挡土墙的区域,则整治宽度取为墙趾以外3m范围[1]。
2.3 整治深度
整治措施采取未钻孔注浆时,其深度往往设置为深入基岩至少5m 或者总深度超过10m,如果溶洞出现在地面下方15m范围之内,则注浆至溶洞底部往下至少2m。对于溶洞的顶板厚度较大的情况,如超过15m 等,则往往是不做特别处理;但顶板较破碎,或者是此溶洞的范围较大,则一般按照安全顶板厚度法对顶板厚度进行合理判断,得出的顶板厚度如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则整治深度也应加固至溶洞底以下至少2m[2]。
3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3.1 岩溶注浆技术的工艺流程
岩溶注浆技术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注浆加固的技术流程图
3.2 孔位布置
岩溶整治路段可分为易塌陷区与极易塌陷区两种。按照相关的岩溶整治设计及施工图,注浆孔的孔位布置如下:
(1)易塌陷区。在易塌陷区,当路段处较发育地呈现为溶洞、垂直溶蚀破碎带以及土洞等形式时,一般按照“探灌结合”的手段,对不良地质发育地段进行岩溶注浆施工[3],其顺序一般为Ⅰ、Ⅱ,其中Ⅰ包括先导孔T。
(2)极易塌陷区。极易塌陷区应进行全面注浆整治。当所处路段存在支挡结构、属于车站关键区以及岩溶发育强烈等状况时,其整治时应当合理地对注浆孔进行加密设置。注浆孔的施工原则如下:对于溶洞、垂直溶蚀破碎带以及土洞等不发育,同时连续长度小于30m的情况,可沿道路中线间隔设置先导探灌孔,其设置纵距为7m。包括先导孔T 在内的Ⅰ序间隔7m,均匀布置为正方形;在Ⅰ序孔的正方形中心处以及溶洞位置进行加密内插,形成Ⅱ序孔。Ⅰ序、Ⅱ序孔的间距设置为5m,两者呈菱形分布;Ⅲ序孔则继续在前述菱形中心点处进行内插,其各序孔的加密设置间距为3.5m。图2、图3所示为本次注浆孔设置形式。
图2 注浆孔在易陷区的设置示意
图3 注浆孔在极易塌陷区的设置示意
3.3 钻孔
(1)钻孔之前,按照相关施工图的平面位置进行定位,钻孔误差在50mm 之内。钻孔过程中因环境、管线或地质等限制可调整孔位,但孔位移动距离不得超过50cm,否则要通过设计与监理单位的审核批准[4]。
(2)注浆成孔的孔口大小应在直径130mm 以上,基岩段终孔的直径至少为91mm以上。
(3)在钻进成孔时,遇到溶蚀破碎带或松散土层,应采取跟管钻进的方法。
(4)注浆施工开始前,先对孔洞进行冲洗,若钻孔存在返水,判断结束的方法为冲洗液变得澄清。钻孔没有返水时,如遇到溶蚀破碎带发育或溶洞地段,则冲洗时需按设计流量的八成以上进行冲洗,且持续冲洗10min以上。
(5)溶蚀破碎带若坍孔严重,或溶洞填充有粗粒土,则可能会出现跟管钻进成孔困难的问题,对此可实施复钻工艺。泥浆会对注浆加固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不得采用泥浆护壁法实施钻进。
(6)注浆钻孔至要求的深度后,将注浆管与回浆管依次放入,其中孔底到管底的距离不得少于50cm,避免孔壁的土渣或石粒等掉落后堵塞注浆管。成孔且孔洞经冲洗后,相应的空置时间应小于24h,若不能在24h 内着手注浆操作,则需要对孔口进行封闭或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堵塞。对孔深在注浆之前进行复测,使孔深符合相应要求。岩溶路基注浆示意图见图4。
图4 岩溶路基注浆示意图
3.4 封孔
(1)当注浆达到停止标准后,对孔口进行封孔。一般采取水泥浆或砂浆等进行,具体视实际地质条件而定,也可采用孔口管动态阻塞法实施封孔。动态阻塞法进行封孔时具有操作灵活的优点,且造成垮孔的概率较低,条件允许时应先行采用该方法。
(2)对于钻探时揭示存在不良地质的,比如溶蚀破碎严重且伴有漏水,或者发育有溶洞时,应使用孔口管动态阻塞法,该管直径取110mm。对于黏性土的覆盖层,其封孔深度至少为4m;对于砂性土或卵石土,则需要封孔至土石的交界处,4m之内的孔口管应采用花管。
(2)终孔完成后,等待验收的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孔内发生坍塌。终孔验收后的封闭操作需及时跟进,注浆作业则应在封孔水泥浆或封孔砂浆终凝之后实施。
3.5 注浆
(1)单液注浆时使用4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纯水泥浆,刚开始灌注时采用稀浆,水灰比为(0.6~1)∶1。在注浆时的灌入量较大时,根据实际工况,可使注浆液浓度提高一级。
(2) 注浆时的孔口压力表指数应控制在0.2~0.4MPa,此即注浆压力;终止注浆时的压力取为0.3~0.5MPa。
(3)基岩段的注浆量一般按0.6~1.2m3/m 的指标进行设计;而在土石界面之上3m 的区域,设计指标一般取0.2m3/m;对于其他土层,则一般按0.01m3/m 的设计值进行封孔填充注浆量的估算。
(4)遇到空溶洞、半填充溶洞或土洞时,进行注浆处理前,应先采用砂与碎石进行高压冲填。
(5)对于溶蚀裂隙非常发育且互相联通、漏浆频繁发生的情况,应使用相当用量的粉煤灰或粉土,与注浆液搅拌混合后实施注浆。其中的粉土占水泥的质量比值不大于0.1,而粉煤灰的掺入量应为水泥质量的0.2~0.5。
(6)停止注浆的标准为:在设计注浆压力下持续进行10min的注浆,相应的注浆速度小于5L/min。
(7)注浆中的特殊问题处理:注浆操作不得中断,必须中断时需要查明原由,并迅速处理后恢复注浆。按设计方案顺序进行按序注浆。若发生串浆情况,则一并对串浆孔洞采取注浆措施。若存在冒浆与返浆,应先暂停注浆,找出原因并处理后,再行恢复实施。溶蚀破碎带若坍孔严重或溶洞填充有粗粒土,则可能会出现跟管钻进成孔困难的问题,对此,可进行复钻,不得采用泥浆护壁法实施钻进。注浆实施过程中,如果存在漏浆频繁等现象,则可换用双液注浆法堵漏,其中水玻璃与水泥浆的比例需提前由试验确定,一般水玻璃的浓度取为35~40 波美度,模数值为2.4~3.4。注浆量在实施碎石或砂以及充填其他物质处理后若仍较大,则应实施间歇注浆的处理措施。
4 质量检查
每个分段实施完成或整段施工完成后,应对注浆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具体方法有压水试验、钻孔取芯或物探等。其中,压水试验一般借助取芯钻孔实施,在整治范围内抽检瞬态面波测点,数量应在注浆总孔数的5%以上。钻孔取芯实施的孔数应超过注浆孔总数的2%,且至少3 孔,具体于灌浆孔之间布置。注浆施工质量合格的标准可参照以下几点:
(1)对孔洞岩芯进行检查,可探及水泥结石体,可见裂缝基本被充密。对于浆液结石体进行试块测试,其实际单轴抗压强度在0.3MPa以上。
(2)受检孔洞的吃浆量符合一定要求,一般在周边四个孔洞平均吃浆量的15%以下。
(3)进行压水试验时,其相应的渗透系数较小,为注浆前渗透系数的0.1以下。
(4)注浆实施前后的物探情况,可应用电测深法对其异常进行对比分析。
在由第三方检测方对灌浆质量实施检测期间,可利用综合物探手段,如电测深、电磁波CT 或者瞬态面波法等,并同时进行钻孔取芯、灌浆试验以及注水等辅助措施,从而对比分析注浆前后的物性指标发展情况。选取适宜的检测方法(见表1),从而实现注浆质量的准确判断。
表1 检测方法
5 结论
(1)岩溶区段的地下水位一般随时间而改变,久之将使地层发生下降,导致路基承载力也逐渐变小,威胁公路行驶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土石界面进行封闭处理,切断岩溶水与上层滞水的水力联系,保证地下水位的平衡;
(2)在白云质石灰岩中发育有溶洞时,受较大压力的影响,上部地层可能产生坍塌现象,造成公路路基的潜在危害,因此,在操作时,为初步掌握岩溶在地层中的发育情况,可进行先导孔施工,通过探灌结合的方法,对相应路段的岩溶发育情况、地质特征参数以及可溶岩的分布等指标进行详实的勘查。
本文所述的高速公路岩溶路基的整治与实施,能够有效保证路基的承载能力,提高路基施工效率与安全性,案例工程施工整治效果理想,可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