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生活材料在小学科学自制教具中的实践研究
2022-07-12黄依銮
文/黄依銮
引言
教具和学具是在教学活动中,供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所用的材料[1]。根据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将教具与学具分开来阐述,为了表述方便,本文将它们统一简称为“教具”。
一、自制教具的主要作用
自制教具,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具。许多教师提到它时都十分抗拒,一部分教师认为自制的教具比较简陋、拿不出手,另一部分教师则认为自制教具难度太高,需要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知识才能完成。为什么要自制教具?笔者认为自制教具有以下几点作用。
(一)是学校实验仪器的补充
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探究离不开实验。1~6年级科学课程分组实验数量庞大,导致学校的实验器材使用频率高,经常出现损坏、老化等问题,还有一些是只能使用一两次的消耗品,学校无法及时补充;加之教材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增加内容,导致许多实验器材已经无法与教学匹配。此时,自制教具就可以作为学校实验仪器的补充[2]。
(二)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一位兼职的科学教师或许只能按照课本和课件来教学,把每节课的重难点用一两句话讲完,非常浅显,但这样的课堂绝对不是学生喜欢的科学课。如何丰富科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被激发兴趣,进而开展探究活动呢?用一些带有趣味性的简单自制教具作为导入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拉近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学校实验室里的专业器材具有许多自制教具无法替代的优点。但是对学生而言,它们是比较冰冷、有距离感的,是在学校、科学课上、实验室里才能接触和探究的。而自制教具的大部分材料都源于生活,学生会感到亲切和熟悉,从而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与我们息息相关,不论在哪里都可以继续探究。
(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当你用一些常见的生活材料做出一个学生没有见过、玩过或者想不到还能产生“神奇现象”的教具时,大部分学生会跃跃欲试也想动手做一个,这时科学课就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布置一些思考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其对教具进行改进和创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思考后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案,使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材料去改进教具,能不断提高综合能力[3]。
(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然会遇到实验器材短缺、实验效果不佳等问题。教师通过思考和动手自制教具不仅能解决教学难题,还能在此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各级各类的教师技能大赛、实验说课比赛也都在鼓励教师去开发、改进和创新实验方案、实验教具,所以,自制教具对教师而言,是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自制教具的实施困境及对策
(一)工序烦琐
许多新教师认为自制教具应该出现在大型公开课或比赛中,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改进,最终制作出一个精美的自制教具。面对这样的教具,教师往往会因材料选择困难、工序烦琐等问题产生畏难情绪。但是在平时的教研活动和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生活中的材料经过巧妙的设计和简单制作后,也能很好地起到辅助教学的效果。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能为了求新而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如果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就应当选择省时省力的做法,且简单的教具往往更加直观易懂。
对策:自制教具关键在“巧”,不要为了创新而盲目追求“高大上”,生活中的材料经过设计和简单制作,也能达到辅助教学的效果。
(二)缺乏实际有效的指导
缺乏制作指导也是许多新教师面临的问题。例如,有些学校只有一名专职科学教师,在校内没有前辈可以请教,而大部分科学教师工作量较大,除了集体备课时间,无法再抽身指导他人。基于这个现状,教师应当多思考,珍惜每次的教研机会,走出校门多听课、多请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对策:多思考,多听课,多请教,从模仿做起,逐步提高动手能力,积累多了,自然会发挥出思维的创造性。
(三)科学教师的工作量大
科学教师一般都是跨年段教学,班级多,学生数量多,工作量也很大。他们认为自己再制作教具,会增加教学负担。其实,教师可以先从教材中材料准备繁杂的实验入手,通过自制教具来改进和简化准备过程。甚至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带生活材料进行实验,这样无疑也是给教师减负。
对策:设计制作一些可以循环演示或使用的教具;从教材中准备材料繁杂的实验入手,改进和简化准备过程。
(四)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
自制教具需要自备材料,许多教师会问:准备材料的费用从哪里来呢?如果为了做一个教具而投入大量成本,只会让大家望而却步。对此,教师要学会利用一些常见的生活材料,学会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像快递盒、空塑料瓶、旧报纸等都是自制教具非常好的材料。
对策:多留意生活中可用的原材料,变废为宝,争取做到经济、实用。
三、自制教具的研究实践方向
(一)研究制作教科书中没有出示的教具
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知识点在课本上只是用图示配以文字解说的形式出现,学生理解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思考是否能够通过自制教具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此外,课本中设计的实验材料不适合在教室内开展活动,实验往往被迫拆分成两部分进行,原来一个课时的内容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不仅进度落后,学生也无法体验完整的实验过程。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可以思考能否通过改进某一个不合理的实验装置来解决问题。
以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热空气和冷空气”中关于“风的形成”这一知识点为例,该知识点相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师如果使用自制的教具更加直观地给学生呈现其中的原理,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因此,我们可以制作一个模拟风的形成的教具(如图1)。实验器材:两个空塑料瓶、小刀、蜡烛、火柴。
图1 模拟风的形成教具
在出示这个教具时,教师可以结合刚学过的空气的性质进行讲解。学生都知道空气会占据空间,大塑料瓶中充满了空气,当蜡烛点燃时,大塑料瓶内的空气受热会往上升,从瓶口流出,瓶内腾出空间,瓶外的空气就被“压”入瓶中,流动的空气就形成了风。教师通过演示模拟教具,再结合大自然中风形成的原因来讲解,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二)研究制作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的教具
小学科学教科书中有些实验现象展示得并不明显,对此,教师可以进行改进和创新。
以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晒太阳”为例,其展示的实验为:在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外套上一个黑色塑料袋来模拟热水器,在太阳下放置一段时间后与自来水龙头里的水对比,感受温差。要想使学生只用手触碰就能感受到温差,瓶中的水需要到达一定温度,否则学生很难感受到区别,然而半瓶水套上黑色塑料袋在太阳下放置15 分钟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并且这个实验对二年级学生也过于简单,动手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对此,教师可以改进实验方案,制作一个原理相同但效果更佳的教具。需要的实验器材:鞋盒、黑色泡沫纸、报纸、保鲜膜、锡箔纸、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双面胶、透明胶、小刀。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我们可以制作出一个内容和结构更加丰富的“热水器”(如图2)。教师在备课时还可以思考能为学生提供哪些不同的材料,让他们自主选材、设计。例如,黑色泡沫纸的主要作用是吸热,能否选择其他的黑色材料?锡箔纸能够反光,还有什么材料也可以做到,甚至效果更好?用来保温的报纸还可以有什么替代品呢?这样一个改进过的自制教具,不仅能使实验效果更明显,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运用所学知识大胆设计。
图2 自制太阳能热水器
(三)研究制作降低实验难度的教具
在教学中,教师会发现教材展示的某些实验用到的材料并不是实验室里有的,也不是学生在生活中随处可得的,这时备课工作就会比较复杂,还有一些实验对学生而言操作难度较大,实验效果不佳。
以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今天刮什么风”为例,其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学会制作并使用风向标和风力计。在教材中,风向标用到的材料是木板、泡沫塑料、木棒等,这些材料较难准备;而风力计则是在量角器上用绳子固定一个乒乓球,这个实验实际操作难度大,乒乓球比较轻,学生很难控制它只在量角器的平面上左右摆动,经常会出现绳子前后左右晃荡的情况,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对此,教师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做一个简单的风向标和风速仪的结合教具(如图3)。实验器材: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筷子、吸管、大头针、卡纸、底座(橡皮擦等)。这个教具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材,如纸杯部分可以用剪成一半的乒乓球、一次性汤勺等代替。
图3 自制风向标+风速仪
自制教具的研究方向还有许多,教师可以从增加课堂趣味性的角度入手。在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这节课中,探究潜水艇原理的实验趣味性较低,教师可以用自制浮沉子来代替;在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塑料瓶、吸管和气球自制一个号角作为导入,在课堂伊始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通过学习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结语
教师多思考,多学习,多动手,巧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自制教具来辅助教学,不但可以给自己“减负”,还能为科学课堂锦上添花。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不断创新和改进实验方案,将自制教具作为常态化工作,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