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建设探索
2022-07-12刘冲亚
刘冲亚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4)
一、引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和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实现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模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行动指南,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协同的主要渠道,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知识面广、受众多的高校公共基础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集语言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为一体,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成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新时代、新工科、新文科大背景下,承担着助力学科建设与发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重任。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如何将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实现育人和育才的统一,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思政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既需要教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治、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等理论与实践有基本了解,同时能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贯通,通过隐性渗透式、画龙点睛式、元素化合式等手段[1],摒弃宏大叙事、直接灌输的粗放式思政教育,采用精准滴灌、隐蔽渗透的方式方法,以挖掘、转化、融入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然而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并不天然具备课程思政所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要想解决课程思政改革实施以来出现的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就必须组建一支包含英语教师和思政教师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立团队工作机制,搭建教师思政能力提升平台,需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育人实效,打造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金课,形成育人合力、课程育人的新局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建设目标
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资源为支撑,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教学改进为环节,以思政素材为切入点,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实现思政课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的优势互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成员将形成协同效应,螺旋上升,发挥“1+1>2”的整体效用,以潜栘默化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辨精神、家国情怀和行为习惯等思政内容融入课程教学过程,由此形成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设计思路(如图1),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图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建设目标
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建设思路
(一)以“新文科+大思政”为指导理念,形成合理的团队组织机制
在“新文科+大思政”育人背景下,挖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学理探索,以课程思政元素的全过程注入推动人才养模式创新,团队负责人确立课程建设总体目标,团队成员根据所授专业特点挖掘思政融入元素,通过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教研探索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将《大学英语》建设成让学生了解中西优秀的文明和文化、前沿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思想理念,具备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的课程平台。
(二)以课程群建设为载体,形成高效的团队运行机制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团队成员通力合作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实现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共享,打造精品课程、编写精品教材、开发教学安源,开展包含示范教学、教学研讨、模块化教学在内的系列教学活动。团队成员组建交流平台,在教学实施、资源建设、学术交流和教科研等方面形成共识,努力营造互帮互建的协同工作氛围,增强团队成员凝聚力,提升团队绩效[2]。
(三)以“教学+科研”为纽带,建立健全团队工作机制
教研先行,以研促教,边研究边实践。通过教改及实践项目的团队合作,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以教研促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立体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将专业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带进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将科研思维和方法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进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树立正确教学理念,丰富及优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点,提升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增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动态性。
五、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建设任务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将在校级精品课程或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打造成一支专业技能过硬、育人实效突出的“融盐于水、润物无声”的教师队伍。
(一)科学统筹,同向同行凝聚合力
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导下,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确立以团队负责人为主导,以团队成员为核心,以课程群为依托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运行模式。立足教学实际,坚持以人为本,整体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措施,构建正确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价值观体系,帮助学生在进行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思考理解、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团队合作,协同创新注重实效
以团队负责人为示范引领,提升团队成员的课程思政育人综合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践行知行和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的育人理念。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群中的课程内容和所授专业特点,组建课程思政工作室,集体备课、集体研讨、示范教学,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政治元素,探索语言知识与思政内容有机融合的方法,讨论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念与路径,有效推进课程思政模式的实施及优化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
(三)改革创新,课程思政润物无声
从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等多方面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补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生动素材,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充分用好课程群相关的专业资源库、MOOC、省级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线上资源,积极探索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效应,将思政元素辐射相关语言知识模块,融“思政”于大学英语教学全过程,培养具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四)科学评价,质量保障提质培优
加强改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的评价方式,构建以学生评价为主、教师观察总结,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质化评价的多维度评价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展示等环节评价团队成员的思政育人实效,将课程思政类教改成果作为团队成员年度考核、评优、培训的重要标准。将团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公开发布,科学评价团队课程思政成效,最终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成员的德才并修。
六、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建设举措
《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3]。基于这一课程特点,团队将从提升教学能力、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与实践。
(一)提升教学能力,打造教师团队,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由大学英语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组成,以思政教师为引领、以大学英语教师为主体,形成优势互补、集体研讨、共同备课的工作机制。
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遴选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融入点是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重要前提。团队要梳理蕴含思政元素的知识要点,深度整合课程资源,搜集相应思政素材,建立课程思政教学素材库。教学团队成员根据自己所承担的课程教学内容,加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及其他课程资源的互动和分享,通过共同听课、评课,现场交流,共同商讨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打造一支“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双提升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从而实现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二)更新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守好课程建设“主战场”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结合所授专业的人才培养实际,聚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了外语通识教育和思政内容相融合的教学资源,选取富有时代气息,主题多样,涵盖社会、历史、经济、哲学、科技、文化等不同领域的教学材料[4]。在语言知识学习过程中,创设思政语境,增加思政例句,通过治国安邦金句、中华传统名言警句等内容,扩展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能力。增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容,聚焦时代发展,解读传统文化,通过文化对比剖析,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新时期使命格局,培养思辨能力,增强文化自信。通过语境构建、内容拓展,以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塑造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
(三)改进教学方法,激发课堂活力,打通课堂教学的“主渠道”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无缝对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要将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引入课堂,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用超星学习通、雨课堂、对分易、WElearn、U校园等网络平台,统筹线上线下相关的有用资源,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旨在使思政教学具体化、生活化,让学生通过谈论、参与和思考,实现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认同,将价值塑造和能力提升潜移默化于课程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
七、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考核形式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然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如何,课程思政团队如何考评至今尚未有明确的考核指标。究其原因是由于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传统的纸笔测试无法全面衡量教学效果,因此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的考核可从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成果两个方面进行。
从学生方面看,细化各层级任务,采用具体可量化的指标,构建以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模式,将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作为团队考评的硬性指标。具体措施如下:通过学生自主评价和教师观察总结,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创设真实或模拟情境、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举办以语言为依托的各类口头表达、辩论、模拟表演、学生活动和成果汇报,及时记录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行为分析,发挥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和获得感,结合纸笔测试形成完善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从教师方面看,采用项目责任式管理,制订团队建设计划,加强教学成果凝练和推广,将各项教学成果作为团队考评的加分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实行项目式管理办法,由课程负责人根据团队情况制订阶段性的实施计划,项目到期后进行课程思政实施情况汇报,遴选优秀教学案例,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团队内成员及时总结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或进行课程思政理论研究,进行教学教改课题申报。开展团队内课程思政教学观摩学习,评选课程思政优秀教案讲稿、课件微课、教学案例等,组织团队成员参加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开设示范课、参加培训研修等提升教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