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播时政新闻的创新与发展
2022-07-12王自明
王自明
【摘要】时政新闻是广播新闻的重要类型,必须在“新闻性”和“宣传性”这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在满足受众信息传播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正确地传递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上传下达,切实地肩负起党和国家“耳目喉舌”的主流媒体职责。本文在分析当前广播时政新闻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当下广播新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笔者在合肥市广播电视台的实践,提出了广播时政新闻的创新与发展策略。
【关键词】广播时政新闻;发展趋势;问题;创新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11.036
随着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老百姓政治意识的不断觉醒,一方面时政新闻与老百姓切身利益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老百姓对于时政新闻敏感性在不断提高,需求量也在不断变大。公众在时政新闻接收过程中,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变化及最新的政治事件,掌握党的最新大政方针,从而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形成指导自己工作生活的正确判断。
时政要闻一直是广播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下新媒体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的舆论阵地上,广播以声音元素为唯一信息承载符号的传播方式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及智能手机和电脑等新媒体的竞争中确实显得有点竞争乏力,特别是在网络高度发达,视听结合的网络时政新闻冲击下,广播新闻传统的快捷和收听便捷等独特优势,已经不再明显,其传播力和影响力正在不断下滑。
新媒体传播语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媒体终端以及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平台的广泛普及,让大众的信息接收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信息消费习惯也随之不断演进。在新媒体语境中,开放、平等、交互和友好成为传播的新特点,人们的信息消费偏向散点化和碎片化,对于信息的耐受程度正在不断下降,唯有简短、有用和有趣的碎片化信息,才能成功地在信息海洋中引起受众的关注。反观,传统的广播时政新闻大都报道模式较为程式化,且语言枯燥乏味,缺乏生活气息,而且往往报道视角与老百姓的生活相去甚远,打官腔,说套话,一度成为广播时政新闻在很多听众心中的代名词。这种生硬、刻板、冗长和说教味十足的报道方式,是无法满足当下受众的口味,也难以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如何让广播时政新闻适应当下的新媒体语境,不断对原有的新闻报道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回归新闻规律,从听众角度找报道视角和报道内容,兼顾新闻性和宣传性,使得时政新闻突破程式化报道的束缚,更有轻松活泼的一面,这成为广播时政新闻采编人员必须要解决的时代课题。
1. 新媒体时代广播时政新闻的发展趋势
1.1 新闻强调本土化
分析当前的广播时政新闻报道,本土化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特别是省级和地市级广播电台,更是将报道的重点放在了本地时政新闻领域。一方面,对于本地的政治领域大事、领导人动向、地方政策法规,进行充分详细的报道,另一方面,即使是报道重大的国家级层面时政要闻,也是从本地百姓的视角出发,将报道重点放在新闻视角中涉及到本地的角度,使之能够更加贴近当地普通人生活。通过这种本地化的报道方式,使得广播时政新闻能够充分地引起当地听众的兴趣。
1.2 重视发挥标题的作用
为了适应新媒体语境下受众的快餐式信息消费习惯,现如今的广播时政新闻栏目,对于新闻标题和导语更加重视,一般在大时段时政新闻栏目中,会隔一段时间,就把下一个时间段内的重点新闻标题以“导读”和“提要”的方式进行快速播报,将一则新闻的最亮点或最突出的新闻价值一目了然地写在新闻标题里,这样才能成功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同时帮助他们在有限的收听时间里,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新闻大意,掌握新闻的重要价值所在,知晓新闻想要表达的意图。要达到这样的传播效果,新闻标题必须要非常精彩精炼,且语言生动,这样才能有效吸引听众关注。
1.3 合理使用同期声
以往的传统广播时政新闻报道,大都是采用播音员读稿的方式,对新闻时间进行播报,这样一来新闻就缺乏特色和生机。而现如今的广播时政新闻节目,为了体现特色和现场感,对于同期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通过在新闻报道中现场音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地增强新闻报道的声音元素,提高新闻报道的感染力。
2. 目前广播时政新闻中存在的问题
2.1 民生关怀程度有待提高
从新闻报道本身规律来说,是为了满足广大受众的信息需求,其传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广大受众服务。广播时政新闻报道也是如此,其承担着向听众传达基本的时政信息,帮助人民群众了解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以便做出更好的判断和决策的媒体职责。因此,优秀的广播时政新闻报道应该是眼光朝下的,将报道的姿态放低,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进行。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一部分的广播时政新闻工作者,对于民生关怀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将时政新闻报道与芸芸大众联系起来,没有在时政新聞报道中体现对于老百姓的民生关怀情感。在报道中,将话筒交给领导,把报道的重点放在领导身上,以领导的喜好来设置新闻要点,导致新闻报道成为了领导人行踪的“记事本”,这样一来,报道本身就完全忽视了百姓的信息需求和民生关怀,难以走进来老百姓的内心。
2.2 缺乏长远的系统规划
虽然在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广播时政新闻从业者已经在积极地寻求创新之路,不断地对新闻报道做出改进和变通之举。但是总体来看,广播时政新闻自身的创新动力依然不够强劲,没有形成一个对未来清晰的、全面的、有利的规划。一档时政新闻栏目中,虽然也会有个别创意十足的新闻报道,但是大部分依然是沿用传统的“官本位”报道模式,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存在教条主义和程式化的缺陷。
3. 广播时政新闻的创新与发展策略
3.1 重视现场典型音响的使用
对于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广播媒体来说,声音是唯一的信息载体,好的声音元素,能够给受众良好的收听体验,激发他们的合理详细,塑造声音的丰富“画面”。一则优秀的广播时政新闻,必须重视对于各种声音元素,特别是现场音响的使用,恰当地使用现场音响,不仅可以增加新闻的现场感和信息量,而且可以有效地提升新闻的可听性和感染力。
广播时政新闻从业者在采写新闻报道时,必须要做到四勤,即手勤、脚勤、眼勤、脑勤,到新闻现场深入地采访调查,多与人交流,多倾听,这样就可以掌握丰富的现场音响素材,最后在写作稿件时,挑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典型音响使用。比如说,一些政府领导人在开会时,说到民生问题时的关切语气,责令有关部门负责人时的坚定语气,对于一些民生关切掷地有声的表态等等,这些都是典型音响,如果应用到新闻报道中,一下子就能让听众抓住其中的重点,准确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态度和感情色彩,实现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这种典型的现场音响所能够传递的信息,是播音员播报永远无法达到的。
以笔者所在的合肥广播电视台的实际操作为例,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合肥新闻综合广播策划了大型广播系列节目《合肥记忆》。《合肥记忆》共70期,从1949年合肥解放,直至2018年,以“每年一期”的形式,从纷繁的历史事件中,遴选最具代表性、最具时代感、最能反映该时期“合肥大事”的一件事进行回访报道。合肥70年的发展,涵盖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等多个领域,节目在内容上都有涉及兼顾,特别是将“合肥第一”等重大历史事件和时间节点做为重点。这是一档与时政息息相关的广播节目,因为基本上可以说所有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重大变动都是在国家及地方重大政策变动护航下发生的,与国家政治生活层面息息相关。《合肥记忆》是合肥这70年来多领域、全方位的“声音档案”。该节目单篇篇幅不大,均在2分钟以内,便于多时段滚动播出,同时,节目运用各类音效,制作精良,播出反映良好,可听性强。
分析其传播效果如此之好的原因,现场典型音响的运用非常重要。节目组成员经过精心周详的前期策划,对事件的选择参考史料记载、通过相关机构认定,最终敲定了这70年期间每一年的大事。但是由于《合肥记忆》纵跨70年时间,如何用声音来还原这一新闻时间?记者对现场音响素材的搜集难度可想而知。我们本着寻求历史原貌的宗旨,要求记者以“抢救历史”的态度,要寻找到“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并通过他们的口语,介绍当年事件的过程。采访记者使出“浑身解数”,多方寻找,可谓历经千难,甚至有一位受访者,在接受采访后不久去世,而他的那段采访录音则更显得弥足珍贵。70期节目,从采访到播出历经6个多月,受访者多达百位,最终形成本节目。
从2019年10月1日国庆节当天在《合肥新闻》栏目中开始播出,并在FM91.5频率多个时段滚动播出。这也是合肥市第一个以音频节目的形式,对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对一个城市的历史进行系统而全面、生动而细致的历史还原和追溯。虽然与时政息息相关,但却绝不是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节目播出后,有效地拉近了政治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并以“声音档案”的形式进行留存。
3.2 做好时政新闻的延伸报道
广播时政新闻往往给人一种程式化的刻板生硬之感,合理地运用现场音响可以淡化这种感觉,典型的现场音响的运用可以让新闻更为出彩。除此之外,对时政新闻进行延伸式的报道,可以有效地淡化政治色彩,使之以民生化的面貌出现在听众面前。
时政新闻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主体意义重大,他们往往会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如果基于这些影响来对新闻报道延伸,可以在大大增加时政性的同时,更形式更为生动活泼。
以笔者主创的新闻专题《湖清引来鸟翩跹》为例,这一则新闻也是获得了2021年安徽广播电视二等奖和安徽省新闻奖三等奖的荣誉。随着合肥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加快,城市生态系统持续优化,因而迎来迁徙鸟类的停留,“越冬候鸟戏巢湖”在频频登录合肥市民的“朋友圈”。此新闻专题稿件以此为切入点,从市民的期盼、到相关部门的解读,从人大立法,到南淝河水质考核达标,多角度报道了环巢湖湿地建设的成效;稿件还充分运用音频素材,既有记者实地采访的录音报道,也有后期制作的片花,使得整篇稿件更有“现场感”,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果。这则新闻中有大量的环保政策解读,环保部门的负责人发声,但是却不是一般的时政新闻报道形式,而是以延伸报道的方式,让新闻以焕然一新的方式呈现在听众面前。
其实要做好时政新闻的延伸式报道,对于记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由于时政新闻报道的对象大都是可预见的新闻事件,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大致的内容都是记者可以提前掌握的,因此记者在采访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基本的新闻事实、搜集详细的背景资料,这样才能知晓新闻事件值得深度挖掘的新闻报道角度,丰富广播时政新闻的报道内容。
3.3 创新写作方式,多用沉浸式报道方式和细节描写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受众接触的信息更加丰富多元,个性化和轻松化的新闻语言更受大众喜爱,能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虽然说时政新闻的地位决定了其严肃的基调,但是这种严肃也可以进行“软”处理,使之更加富有亲和力,这个时候就考验着广播时政新闻记者的写作功底,创新写作方式,成为其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现如今比较流行的一种广播时政新闻的写作方式,就是在其中穿插沉浸式报道和细节描写,记者用自我体验式的叙述语言和生动有趣的细节描述方式,让广播时政新闻更为生动和形象,使领导人的形象也变得更为立体和丰满。
以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独家视频 游客:“彭麻麻呢?”》这个短视频现场新闻为例,一则23秒的短视频,抓住了一个新闻细节,将政治新闻报道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2020年1月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去云南考察调研。在腾冲和顺古镇小巷里,游客“偶遇”总书记特别兴奋,围拢过来朝总书记挥手问好,总书记与游客亲切对话,不经意有位女孩子问总书记“彭麻麻呢?”,正当大家诧异时,总书记巧妙地回答:“没来”,还接了一句“快过年了,都在家忙着呢”。这样的回答,展示了大国领袖亲切质朴的一面,打动人心。这是讲述中国故事的一次创新,也是对新闻细节的最好捕捉,23秒的短视频在发布当天点击量23亿,全网阅读量累计37亿,成为一种“现象级”的传播作品,被业内人士比作解读和挖掘时政的经典代表作。
3.4 富有人文关怀,处理好“新闻性”和“宣传性”关系
很多时政新闻,本身意义重大,但是由于报道形式单调机械,却很难引发受众的关注,难以在社会上形成热点和焦点。实际上,大部分时政题材本身和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受众对此是有充分的信息需求的。因此时政新闻一定要重视人文关怀,处理好“新闻性”和“宣传性”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站在大局的高度反映党和政府的态度,解读新闻事件,另一方面要从平民角度,观察新闻事件,把人文关怀作为传播的基本准则,在凸显新闻性和权威性的同时,还强调新闻的可听性和实用性,从而使得受众可以真正地在时政新闻接收过程中受益,这样才能引发听众的持续关注。
3.5 积极运用新媒体,提高传播效果
现如今广播媒体的融媒发展进程正在不断加快,基本已经建立起较为齐备的立体化传播渠道,这就为传统广播媒体利用新媒体为移动人群传播时政新闻奠定了基础。
首先,广播媒体要积极地利用新媒体与受众互动,更多地了解受众关注的时政热点和焦点,受众在接收时政新闻的喜好,不断地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创新时政新聞的报道形式,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其次,对于在广播中播出的时政新闻研判可以进行碎片化加工,使之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上传播,形成传播合力。最后,利用社交媒体,可以发布一些不适合在传统媒体端发布的重要时政新闻事件的背景式内容,从而让每一条时政新闻更为立体和丰富,给用户截然不同的信息消费体验,有效地提升传播效果。
对于广播时政新闻从业者来说,时政新闻报道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求新求变,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时政新闻记者要想不被社会淘汰,就必须在心中装着听众,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这样才能把时政新闻做出百姓喜闻乐见的“实在新闻”。
参考文献:
[1]郑艳华.新媒体时代:财政报道跃上新高度.今传[J].2013(05):77-78.
[2]郭攀.新媒体语境中如何提升广播时政新闻传播效果.中国广播[J],2014(11):41-42.
[3]陈萌.广播电视时政新闻如何突出民生关怀.新闻传播[J].2016(07):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