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广播节目提升传播影响力的策略分析

2022-07-12蔡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11期
关键词:短板策略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年代。从目前来看,新媒体已经全面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以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行业遭受到巨大冲击,不仅受众大量流失,信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在不断下滑。本文分析了目前传播广播节目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新时期传统广播节目传播影响力下滑的原因,探索了传统广播节目提升传播影响力的策略,旨在为广播节目的优化改革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传统广播节目;短板;传播影响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11.033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明显,不管是信息的传播效率、传播范围,还是传播互动性及接收便捷度,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因此,新媒体从诞生之初,就受到了用户的追捧,短短几年内,就已经在媒体领域牢牢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主流媒体不主流,非主流媒体主流化”已经成为当前传播语境的新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广播行业决不能再固守原有的发展思路,而是应对清楚地认识到当前环境的发展,及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的拥抱新媒体,以媒体融合的方式消除传统广播节目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斷地提升节目的传播影响力。

1.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广播节目的发展情况

1.1 传统广播节目的发展现状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的广播节目与电视和报纸等媒体信息接收渠道相比,更为方便快捷,与听众的沟通交流也更多,因此备受听众喜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传统广播节目的原有听众已经呈现老龄化的状态;另一方面,一种新生力量加入到广播节目的听众群众,那就是车载移动人群,这一全新的用户群体,身上带着非常明显的互联网印记,对于信息有新的爱好和需求。受众结构的变化,再加上新媒体的冲击,一些依然沿用老观念和老方法办节目的传播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传播要求,创新改革势在必行。

1.2 新媒体时代给传统广播节目带来的挑战

一方面,对广播节目的制作团队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从制作团队的角度来看,传统广播节目拥有较为专业的制作团队,不管是信息的前期采集还是节目的后期制作,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音频产品技术手段和制作流程。但是在新媒体时代,科技的进步不断助推着传播形态的变化,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被应用在音频作品生产领域,再加上人们对于广播节目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也就给传统电视节目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能够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主流媒体专业性,掌握最新的音频节目制作技术,积累广播节目在新媒体端传播的应用经验。

另一方面,对广播节目的内容和风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广播节目播出时间固定,时长也是固定的,内容和风格也是相对固定。但是在新媒体语境下,网络信息产品的海量化和丰富化,一方面使得受众对于信息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不断被满足,另一方面使得人们对于媒体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能够听到不断推陈出新的广播节目,一成不变的节目只会让受众失去收听兴趣。

2. 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节目的不足

2.1 内容和风格比较单一,同质化严重

传统广播节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要充分利用一天24小时的时间,在分析目标受众群的收听基础上,对不同风格、不同类型节目的播出时间进行一个合理的安排,最后制定一份相对固定的节目播出时间表,尽可能地给听众更加丰富和全面的节目收听体验。但是不管怎么安排和设计,一天24小时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且针对目标受众群的信息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分析,也只是人为地设想一定的受众群,这样的分析也是不够精准的,最终可能就会导致广播节目的内容和风格比较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

以现如今广播的早晚高峰两个黄金收听时段为例,早高峰是早晨的7:00-9:00,晚高峰是下午的17:00-19:00,这两个时间段是上班族自驾上下班的集中期,其听众构成主要就是30-55岁的中青年群体。有了以上的目标受众群定位后,各家电台都从频率定位出发,不约而同地对这部分人的收听需求进行了精准画像:早高峰时间段,经过一夜的休息,上班族们神采奕奕,即将开始紧张忙碌的一天工作,他们希望能够在有限的驾车时间里,快速地获取一些及时新闻资讯,以便于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正确的指导,所以这个时段办新闻类节目最为合适;晚高峰时间段,经过一天的工作,上班族们已经很累,身心具备的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放松和娱乐,所以娱乐和伴随性强的广播节目是最适合在这个时间段播出的。基于以上的分析,如果我们在早晨打开收音机,基本上听到的都是内容大同小异的新闻节目;而到了傍晚,听到的都是一些嘻嘻哈哈的伴随类节目,节目的内容和风格基本都是如出一辙,同质化情况严重,虽然满足了一些听众的收听需求,但是也把一些有着其他收听需求的听众直接拒之门外。

2.2 主创团队的专业素养不够全面

新媒体时代,如果想让传统广播节目取得更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必须一支优秀的主创团队,能够紧跟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要求,掌握更加专业的、全面的节目制作技术,这里面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包括新媒体节目的采编技术、相关媒体平台的运营和维护等等。但是遗憾的是,这种新时期需要全能性人才成为了当下各家电台的“抢手货”,很多人依然故步自封,抱着吃老本的想法,不管是思想上还是实践上都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3 与新媒体的融合程度较低

虽然各家电台都在积极地布局新媒体,但是真正做出较大传播力和影响力的,依然不多,究其原因,就是传播理念落伍,导致媒体融合程度较低。很多广播媒体只是搭建了融媒体传播平台,引入了新媒体传播技术,但是在内容生产和传播理念上,依然采用传统媒体时代的那一套办法,很多时候,就是广播音频转换成文字,在新媒体端发布,这种忽视各种不同平台不一样传播要求和规律的做法,是很难发挥出融媒体传播应有的传播影响力的。

3. 提升传统广播节目传播影响力的策略

3.1 树立互联网传播思维,拓展信息传播渠道

一方面,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在智能手机和电脑等新媒体上,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点播收听各种各样的音频节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广播节目依然只是借助电波这种单一模式,在广播端进行信息传播,能够覆盖的人群是受到很大限制的。毕竟广播节目稍纵即逝的传播特性,再加上电波覆盖所受到的地域限制,使得人们只能在固定的地域内收听固定的栏目。这种时空限制极大地影响了节目的传播影响力,因为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已经习惯于碎片化的阅读状态,很难空出大段时间来守在收音机前。

如何突破这种时空限制?这时候需要学会借力新媒体,一种有效的办法是将音频节目搬上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比如在广播网或手机音频APP上开通节目的直播和点播收听,让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想听就听,现如今听众在喜马拉雅、蜻蜓FM等音频APP上可以随时点播收听全国绝大部分广播频率的节目;再比如可以将一整期的广播节目进行分割和条块化生产,比如说减去广告,增加片花等,用音频配合图片或文字的形式,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展示,比如微信公众号上图文+音频推送,就可以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以笔者在2019年采写的《病人主刀的手术》为例,本篇稿件的主角是一位援藏医生,因为躺着开术前会,他成为了“网红”。记者敏锐捕捉到了新闻背后的故事性,第一时间联系了采访,并随着这位“病人”医生,进入了他主刀的手术室,记录下丰富的现场音。稿件音响丰富,描写细腻,引人入胜。

为了扩大宣传面和影响力,记者在采访中,拍摄了大量的现场图片和视频。小患者平安走出ICU的当天,记者又再次前往医院,拍摄下小患者走下病床的第一步,并在广播报道推出后的第二天即患者手术后回病房的当天,同步在官方微信平台进行了推送。

丰富的视频和照片,弥补了广播报道时只有声音画面不足的缺憾,同时使得这一事件再次发酵,增加了宣传的影响力。文章发出后引爆网络,央广网、人民日报、中安在線等主流新闻网站均进行了转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另一方面,要实现传统广播节目的视频化生产。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语境下,受众对于图文并茂的信息接受度更高,因为其更加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单纯凭借声音符号传播的传统广播节目因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其传播形式就略显单一和苍白了。如何突破这一广播的传统发展瓶颈?实现广播节目的视频化生产是一条有效途径。比如相关的广播节目在直播的同时,在相关视频直播平台上开通直播,让受众不仅可以听节目,还可以看到主持人在直播时的一举一动、仪态服饰,这样一来,广播节目主持人就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比如说,一些广播节目还会拍摄一些与节目相关的短视频,在新媒体端发布。以上这些举措,就完全打破了广播节目只能听,不能看的限制,实现了声画合一的传播。

以笔者所在的《马大姐话健康》节目为例,这是安徽广播电视台生活频率的一档健康服务类广播节目,我们的栏目除了在节目直播过程中会在安徽卫视ATV、抖音等手机app上开通视频直播,还会定期生产一定音频、图片插件,比如说主持人亲自出演,以小剧场的情节式演绎,来讲解一些医疗健康知识,再比如说一些3甲医院的知名医生录制健康知识视频,等等,以产品化形式在微信公众号安徽城市之声以及《马大姐话健康》QQ群中传播,许多听众纷纷点赞,自发转载,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较大的传播影响力。

3.2 坚持内容为王理念,提升节目综合水平

在受众信息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传统广播节目固化的信息传播信息形式是很难适应受众需求的。在海量化的网络信息中,人们见惯了各种各样的节目形式,自然也对广播节目质量提出了更好地要求。因此传统广播节目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的生产理念,不拘一格地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使之更加具有表现力和趣味性,这样才能在众多的广播节目中脱颖而出,给听众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以笔者在2017年采写的一则广播新闻专题节目《血型家族的江湖风波》为例,这一作品也是获得了2017年安徽新闻奖一等奖。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每一天都发生着变化,而医学技术的更新与迭代,关乎着千万人的健康福祉,一直都是社会的热点话题,本篇稿件紧扣社会热点,对我省医学专家团队的首次跨血型肾移植的事件进行了报道。

首次+攻克医学难题+成功,几个词组合在一起,让事件有了很高的关注度,在采访的当天,不出意外的云集了很多媒体记者,大家争相去采访,新媒体的发稿速度很快,当天下午,在网络上就搜到了相关的新闻链接,因为采访的对象基本一样,所以报道出来的新闻内容多少也有一些类似。多年的新闻采访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可以深入去做的选题,但新闻的角度,以及写作的方式上需要有调整和变化。那么如何变化呢?

本篇报道中,设置了一个O帅的主形象,之所以是O帅,第一:方慎是本例手术的主角,他是O型血,第二:有数据显示,在我国各族人民中,O血型相对较多,平均10个人中大约有3个人属O型血,所以它的形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除此之外,还设置了它的小兵,它们对话环节也增加了音效,用它们之间的对话,让事件一步步深入,带领受众逐渐进入情景中,感受兵临城下的紧张,体会医生在实施这例手术时的困难和阻力,最终在一系列精准的配合之下,医学专家们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样写作的目的,一是为了跳脱出传统的报道模式,让高精尖的医学知识,更具有场景化,生活化,便于受众理解;二是用新闻事实说话,让受众在心中为其下定义,作者不做过多评述。最终希望达到科普的同时,又吸引了受众,加深记忆,从而帮助有需要的人群能更快速和广泛地获得信息。

3.3 提升传统广播节目的社会影响力,培养个性化主持人才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节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始终不能丢。与新媒体相比,广播节目的制作流程更加完备,需要执行严格的稿件审核制度,节目的质量相对很高,节目内容客观性更强,内容也是积极向上的。这是广播作为主流媒体的传统优势,在积极与新媒体融合进程中,必须立足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完善传统广播节目的传播理念,打造适合自身发展的传播方式。现如今网络信息发布的门槛较低,导致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舆论环境错综复杂,这时候,以广播为代表的主流媒体一定要秉承求真务实的节目制作态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政治立场,传播正能量,帮助听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广播节目的传播影响力。

节目主持人作为广播节目的核心,其精神面貌和播报状态直接决定了节目呈现在听众耳朵中的形式,因此其综合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播节目的播出效果。以前,广播节目只需主持人的声音,不涉及画面,但是随着媒体融合的进程的加快,广播节目主持人也需要从幕后走到台前,这就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广播节目主持人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不断要提高自己的播报水平,而且以积极向上的面貌出现在受众面前,打造个性鲜明的主持人形象。

与传统广播媒体相比,新媒体技术和平台的优势明显,传统广播节目应当及时转变自身发展理念,立足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拥抱新媒体,通过拓展信息传播渠道,提高节目水平,提升节目质量,促进广播节目传播效率和传播质量的同步提升,进而不断地提升传统广播节目的传播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旭.浅析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传播影响力的提升[J].

[2]孟海燕.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的转型分析[J].传媒论坛,2020(12):34,36

作者简介:蔡佳,安徽合肥人,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编辑,研究方向:广播节目传播.

猜你喜欢

短板策略
聚焦短板弱项 精准发力施策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木桶短板理论”更具人生价值
我的手机在哪?
和自我达成和解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