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中心理护理对椎间孔镜手术患者情绪状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2022-07-11黄苹黄雪梅魏勇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手术室程度护士

黄苹 黄雪梅 魏勇珍

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手术室 355000;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骨科 355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叫髓核脱出症,是一种外科常见疾病〔1〕。该疾病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引起纤维环破裂及椎间盘病变,造成椎间盘髓核组织突出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从而导致该疾病的发生〔2〕。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方式的改变,生活中对腰椎的过度使用,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关数据调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发病率高达5.50%~15.23%,该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足下垂、下肢肌力下降、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可造成患者全身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4〕。目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主要以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该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麻醉简便、恢复快等特点,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其疾病康复〔5〕。手术作为创伤性操作,患者易产生应激刺激,易出现焦虑、抑郁及恐惧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手术配合依从性及术后康复〔6〕。因此,急需科学的护理措施改善椎间孔镜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7〕。有关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其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康复〔8〕。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心理护理对椎间孔镜手术患者情绪状况及疼痛程度的影响,为加强护理干预的合理化及标准化提供理论借鉴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椎间孔镜手术患者2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115例。纳入标准:①具备正常交流能力者,②无手术禁忌证,③具有腰椎间盘突出典型症状,④家属签订同意书,⑤自愿参与该课题研究。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者,②合并心肾功能衰竭者,③病历资料不全者,④凝血功能障碍者,⑤不配合研究者。研究组患者男63例,女52例,年龄33~68岁,平均(47.63±5.0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8例,高中46例,大专及以上31例;病程5~52个月,平均(28.29±4.30)个月。参照组患者男64例,女51例;年龄34~69岁,平均(48.62±5.0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7例,高中47例,大专及以上31例;病程6~53个月,平均(28.35±4.36)个月。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常规入院宣教,为患者讲解腰椎间盘突出发病机制、预防、治疗及护理等相关知识,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疏导,并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体位训练、康复锻炼等措施;服药期间,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监测,并告知其药物禁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手术室护理中心理护理模式干预。成立心理护理干预小组。由骨科主任护师1名、心理专家1名、护士长1名、手术室护士3名及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6名组成干预小组。实施护理干预前,由主任护师及护士长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主要内容为腰椎间盘突出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康复锻炼、药物用法用量、服药注意事项及心理护理模式的运用等。责任护士负责患者基本护理、资料收集;各小组成员查阅相关资料数据库,结合患者基本资料,制定手术室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方案,该措施主要由责任护士实施,具体措施见表1。

表1 手术室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方案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9〕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比较,分值0~10分,其中0分表示无疼痛,10表示痛到极点。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10〕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进行评分比较。SAS 的标准值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11〕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程度进行评分比较,SDS 评分标准分临界值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③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12〕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分比较,该量表主要包括疼痛程度、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生命健康、社会功能5个指标,每个指标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情况比较

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前预后的疼痛程度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情况比较

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情况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分,

3 讨论

有关研究表明,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认知不足,易造成患者出现紧张、焦虑、害怕等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严重影响其治疗及护理效果〔13〕。心理护理是指在医护人员护理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达到护理效果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14〕。心理护理的任务是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活动,采用一系列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去影响患者的认识及感受,改变患者的行为及心理状态,使患者适应新的医疗环境及人际关系,为患者建立有利于治疗及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5-16〕。有关研究表明,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17〕。

本研究将手术室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椎间孔镜手术患者中,研究表明,椎间孔镜手术患者的疼痛程度、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究其原因:术前访视干预措施中,责任护士对手术室精心布置,营造温馨氛围,可以有效避免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及稳定的情绪,有利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手术相关内容,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使患者能简单了解手术过程、手术配合要点,认识到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使其紧密配合医生手术,避免因对手术不了解而产生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减少术中不良事件发生;责任护士为患者介绍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及先进医疗设备,讲解临床成功案例,嘱咐患者家属给予鼓励及支持,使患者能了解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可有效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使患者拥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并以良好、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责任护士以和蔼可亲的语气及温和态度与患者沟通,使患者能感受到他人的关心及温暖,消除患者顾虑,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术中,巡回护士根据患者及手术需要对手术室内气候进行调整,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患者达到手术室后,巡回护士给予其亲切的问候,握住患者的双手,告诉患者家属就在门口等候,使患者能感觉到温暖及家人的关爱,可有效避免患者产生恐惧感、孤独感,缓解其紧张情绪;手术室护士为患者讲解手术过程中会出现的正常现象,给予其鼓励并全程陪护,可有效避免手术过程中患者产生恐惧、害怕等心理反应,提升患者的信任感及安全感。术后干预措施中,责任护士提前在桌上摆放鲜花,可使患者感到温馨、愉快,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医护人员把切除的病灶展示给患者,可有效消除患者顾虑,从而积极对待自己的人生;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缓解患者疼痛程度,通过家庭支持,并给予患者关心及鼓励,可有效转移患者疼痛注意力,降低其疼痛程度,促进其生活质量水平提高。

综上所述,将手术室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椎间孔镜手术患者中,可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手术室程度护士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我的好奇心
汉泰程度副词对比研究
打错了
厉害了,我的护士
寻找护士哥哥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