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体位管理及预见性运动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7-11王丽娟索冬梅冯锦屏周姿杏于丹丹周登诗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体位下肢产后

王丽娟 索冬梅 冯锦屏 周姿杏,2 于丹丹 周登诗

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佛山 528000;2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胎儿医学研究所,佛山 52800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对母婴生命健康存在较大危害的妊娠并发症,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进而危及母婴生命安全〔1-2〕。另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由于机体血压水平高及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情况,在产后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影响预后〔3-4〕。因此,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中,应针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障母婴安全。以往临床中的常规护理方式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临床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故需要选择更加理想的护理模式〔5-6〕。本文拟探讨早期体位管理及预见性运动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建档并定期产检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纳入标准:①经B超检查、血压检查明确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单胎妊娠;③入院时神志清楚、认知功能正常;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存在妊娠期糖尿病等其他妊娠并发症的患者,②存在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的患者,③存在全身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④出现先兆子痫或子痫的患者,⑤入院前存在活动受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⑥存在其他妇科疾病的患者。对照组年龄24~34岁,平均(30.05±1.16)岁;孕周33~39周,平均(35.17±2.10)周;体质量指数18~24 kg/m2,平均(22.10±1.10)kg/m2;初产妇30例,经产妇11例。观察组年龄25~35岁,平均(30.10±1.22)岁;孕周34~40周,平均(35.24±2.14)周;体质量指数19~25 kg/m2,平均(22.13±1.14)kg/m2;初产妇32例,经产妇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为其创造干净整洁、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并向患者普及疾病、孕期保健、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强调控制血压的重要性;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心理干预;在患者住院期间密切监测血压水平的变化;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的作息习惯,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休息。产后叮嘱患者卧床静养,加强心电监护;产后2 h,由医护人员帮助患者翻身,产后12 h指导患者下床进行适量运动。观察组:在上述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早期体位管理及预见性运动护理干预:①预见性运动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视频、微课等方式向患者详细讲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遵医用药重要性,介绍护理方案、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提高患者对适当运动的重视程度。在产前对患者进行血压检测、胎心及胎动监测,根据检测结果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如瑜伽、健身操、生育舞蹈等。同时在产前及产后患者清醒时,将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产后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方法向患者介绍,并指导患者尽早进行运动锻炼,如踝关节运动、膝关节运动、下肢屈伸运动,10组/次,5次/d,同时产后还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活动。②早期体位管理:产后患者回到病房后保持平卧位2 h,头部向一侧偏转,使用软垫垫高脚后跟,悬空小腿;产后2 h 由护理人员从下到上按摩患者的下肢,5~10 min/次,注意分段、交替进行;术后2~4 h,责任护士在为患者下肢按摩的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足背、踝关节、膝关节等主动运动以及双足内收外展活动,8次/组;术后4 h责任护士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床上翻身训练以及双下肢肌肉锻炼、上下肢关节活动,3次/d;产后第2天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并鼓励其进行重复前日的运动锻炼,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及行走。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应用血压测量仪测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血压水平。②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③在产后72 h、96 h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两组患者下肢股静脉内血流峰速、平均速度。④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⑤观察两组胎儿的不良情况发生率。计算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测量新生儿的体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比较

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血压水平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血压水平同干预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比较

2.2 两组的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子痫的发生比例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妊娠结局比较〔n(%)〕

2.3 两组的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产后72 h、96 h,观察组患者的股静脉血流速度、平均速度均明显比对照组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2.4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下肢疼痛、浅静脉曲张的发生例数同对照组比较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5 两组胎儿不良情况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胎儿不良情况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胎儿不良情况发生率比较〔n(%)〕

2.6 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与体重比较

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6。

表6 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与体重比较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之一在于患者在妊娠期运动量少,体内小血管血液流动受到阻碍,引起血压水平升高〔7-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仅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且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体内存在血液高凝情况,导致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高,因此为了保障母婴安全,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积极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9-10〕。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其能够通过护理经验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提前预测到护理风险并能够制定、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11-12〕。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预见性运动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运动方面的干预进行了强化,从患者入院后开始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可提升患者对并发症预防的重视程度,患者在产前、产后进行被动、主动肢体锻炼,能够促使局部血液循环、下肢血流速度得到显著改善,促使患者体内凝血因子稳定,因此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13-15〕。早期体位管理能够在产后适当调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体位,其中小腿悬空可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按摩下肢可扩张微静脉,促使下肢血液循环、下肢肌肉疼痛得到改善,便于患者尽早进行肢体主动活动;通过主被动训练能够较好地加快下肢血流速度〔16-18〕。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更低,妊娠结局良好,股静脉血流速度、平均速度更快,并发症更少,胎儿不良情况少,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更高,充分说明了预见性运动护理与早期体位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预见性运动护理结合早期体位管理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体位下肢产后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下肢最怕“凉、麻、痛”
手术体位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