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主体视角下思想政治课程混合式教学有效实现方案

2022-07-11沈全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双主体混合式教学

沈全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不仅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特殊表现,甚至已经成为中国国情的一个特殊表现。本文从双主体理论出发,不断向思政课程建设延伸,肯定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其中的价值,也明确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双主体;思想政治课程;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6-0131-04

中国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不仅是能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才,更是爱国敬业的人才,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的特殊地位,其必然是贯穿教学体系始终的。

应当看到,一方面是当前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肯定和不断推进,从思想政治课朝向课程思政化的方向不断延伸,而另一个方面则是思想政治课程本身从教育层面的难以开展,或者说是难以实现创新和进步。两个方面的矛盾,使当前思想政治课程陷入窘境,这种情况在高等教学体系中更加不容忽视,高等教育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之后学生将不再接受系统性的思政教育,因此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思想政治课程,其地位与价值就更加迫切地需要得以体现。

在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思想政治课程的实现状况。不得不说,从整体而言并不乐观。思想政治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阵地,虽然当前课程思政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与思想政治课程这种体系化的教育相比,前者只能说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已。但是思想政治课程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充满了诸多理论思想,因此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看,表现为长期的理论讲授。更具体一些,就是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客体而存在于课堂之上的。

虽然教改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也一再强调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和综合能力以及素质的形成为本,但是在思想政治课堂之上,仍然很难实现这样的目标。最直观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在思想政治课堂上都难以实现,诸如与学生展开充分互动、保证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以及更综合的考核方式等都无从落实。

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双主体概念用以支持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双主体本身就是强调学生是教学工作体系中的主体之一,而教师并非唯一主体[1]。

与双主体思想一并形成的诸多细节与操作要领,也会形成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建设推动作用。而除此以外,另一个必须关注的要点则是混合式教学,其中的线上部分同样也是推进学生主体身份形成的重要途径,因为在学生展开线上学习的时候,教师角色是可以缺席的,所以学生的主动性地位会因此凸显,对应的学生主体地位也会因此而加强。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双主体思想和混合式教学之间,可以说存在着天然的合作关系,然而如何将这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的合作效用发挥到最优,还需要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

一、双主体内涵与落实路径分析

在这一部分,首先要对双主体的内涵进行明确。双主体说源于哲学领域中“主体间性”的思考,先后有多个学者提出过相关思想。其中马丁·布伯认为,人与认知对象之间并非主客体之间的对立关系,而是都作为主体存在,是一种相互理解和交往的关系。胡塞尔则对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确定,认为认知主体之间的知识普遍性的达成,是双方相互影响的结果,启发和移情等作用都在这个过程中出现[2-3]。

上述的两个关于双主体思想的认知,可以总结为两点,其一即学习的主客体之间不存在对立关系,其二则是这种认知需要学习主客体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来完成。进一步落实在思想政治课程展开过程之中,之前我国教育体系相对来说比较强调教学中的“教”,即认为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将学生“教”会是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而教学改革展开之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得到强调,认为教学工作的核心在于学生“学”,而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助力来源。与此同时,教育本身的服务职能逐步突出,认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旨在于服务学生,帮助学生获取对应的知识和能力。这种对教育认知方式的改变,体现在多个细节中,例如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这一部分,曾经的“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提法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4]。

在对双主体思想内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展开情况进行考查可以发现当前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双主体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却又没能完全形成。基本形成,指的是教师方面已经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综合思想政治课程的强理论特征,已经明确了教师本身作为教学过程中另一个主体的地位。双主体的认知已经确立,无论这一提法是否明确,这种格局都已经基本形成。但是作为学生,对双主体格局的形成至今并未有明确的认知,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之上,仍然只是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动的探究和学习也会时有发生,但是未能完全落实到位。因此,目前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就在于推动学生加強对于自身主体地位的这种认知,通过这种方式推进双主体结构的形成。

在这种双主体结构落实的基础之上,混合式教学可以算得上是一种表现比较突出的教学方法。总体来说,就是混合式教学法的线上部分,能够允许教师在教学体系中实现“退出”,并且以这种“退出”来实现学生这一方面主体角色的形成。

对于混合教学的重视,本身可以说是后疫情时代的产物,学生无法返校,因此远程在线教育成了唯一的选择,随之而来的很多在线教学工具,诸如雨课堂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疯狂生长,很快形成了颇为明显的市场割据形态。而这类飞速发展起来的工具,并没有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步褪去而消失,而是留在了日常教学工作之中,成为混合教学法应用的平台。

可以说,教育在这一段特殊时期中的发展,成了促进混合式教学成长的重要契机。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也开始借由新冠肺炎疫情阶段对相关在线工具的熟练使用,开始展开更为深入的混合式教学规划。

从更为本质的角度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当理解为学生作为主体之一地位的加强,以及教师作为主体之一地位的减弱。在线下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展开教学工作,对应的,教师和学生就形成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的双主体。但是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之下的线上教学部分,教师的存在则进一步有两种形态。

其一,即教师通过在线的方式与学生一同完成教学,此种情况相当于将线下课堂映射到了网络环境之中,本质上并无变化,但是需要注意网络环境实际上是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的信息接口,在线上环境中教师的其他开放性资料以及学生的反馈,都会比单纯的线下教学更为活跃。

其二,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其他类型的学习,诸如慕课或者其他学习材料。具体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引入诸如纪录片、历史回顾等材料,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强化。对于此种情况,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可以分为显性主体和隐性主体两种,其中学生永远处于显性主体的位置,而教师则为隐性主体,另一个代替教师出场的角色,就是相关教学材料,并成为另一个显性主体。学生与教学工作的显性主体进行沟通并且展开学习,本质是在教师这个隐性主体的安排之下展开的,因此教师虽然作为隐性主体,但是仍然对教学工作的走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作为教学材料的显性主体,无论是慕课还是相关教学辅助用的纪录片等等,其本身的内容展开,也是在其编导的思路之下确定的。因此在教师于教学活动缺席的时候,这些编导、配音等等角色,设置于纪录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都会承担起教学工作显性主体的责任,此时显性主体是一个多媒体群落,压缩在相关的教学材料之中并且发挥其作用[5]。

应该说,只有明确了教学活动中这样的双主体关系和角色,才能进一步将主体的地位加以落实,进而切实推动思想政治教学的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双主体角色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之下的落实

虽然已经明确了双主体结构对思想政治教学展开的重要价值,也分析了线上教学如何在我国社会背景之下繁荣并且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奠定更进一步的基础,但是从理论认知到对教学实践的推动,尤其是在面对思想政治课程这样具备强理论特征的存在时,还需要展开进一步的思考,才能保证相关思想的落实效果,才能形成对教学工作的推动力量。具体而言,在双主体思想之下,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特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实践的加强,形成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化:

(一)合理规划显性主体

在前文中已经对于双主体框架之下的主体角色进行过相应的说明,其中明确指出学生和教师是教学工作中共存的两个主体,曾经一主体一客体的认知方式,无论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谁处于主体位置之上,都无益于教学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只有两个主体充分展开沟通交流,才能形成推动教育工作向前迈进的力量。

对于主体的确定,学生在教育框架之下始终不能缺席,因此学生会一直保持显性主体的地位不动摇。与之相对的,教师的地位虽然同样是主体之一,但具体的存在情况却与学生有所不同。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之下,前文也已经讨论过,对于线上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出现,通过网络来与学生在虚拟课堂上展开面对面的沟通,但是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其他相关的学习材料来代替教师讲授。除此以外还应当注意一个细节问题,就是混合式教学模式本身包括了线上与线下两个主要部分,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配合,但是并不止步于此。

更具体地说,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线上部分,应当包括了一切涉及网络环境的教学方法。而在这其中,诸如翻转课堂等,同样可以纳入其中,作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一部分进行对待。因此反观此种教学模式之下教师这一侧的主体,则当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展开讲授的时候,教师为显性主体,其中也包括教师本身形象并不出现,而只有声音甚至只有文字符号出现的某些特殊场景。

对教师并不直接参与教学工作的其他场景,可以视教师为处于隐性主体的位置。对于此种情况必须明确,隐性主体仍然属于主体之一,只是并不直接参与教学过程,但仍然是主导教学过程展开的重要因素。其他呈现给学生的诸多多媒体材料,都是隐性主体所挑选和决定的,可以说这种情况之下的显性主体具有被动特征,而隐性主体仍然占据了教学工作的核心位置。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可以考虑的显性主体选择大多为国家精品课,或者相关纪录片等材料。但是应当注意,这些材料必须能够实现对既有思想政治课程的融入,不能将其孤立在外。一切材料的选取,都要以能否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实现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论理解,并且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作为依据。

对于显性主体的选择,除了比较常见的精品课以外,《大国崛起》《大国工匠》等纪录片同样也是线上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的首选。这些纪录片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走出去的关键环节,而这个环节可以说是教师作为显性主体的时候无法有效实现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从网络环境中引入一些能够结合实际情况的思想政治教学案例,对实现整个教学体系的优化都有着不让忽视的重要价值。

(二)在线教育伴随式反馈与评价的形成

反馈与评价,是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有效有序的反馈与评价,能够帮助教师发现教学工作中的疏漏,从而展开及时的优化,同样对学生也有积极意义。前面已经明确,双主体思想之下,认知是在双主体的充分沟通和理解等一系列活动之中形成的,因此充分沟通可以被视为有效学习的根本所在。

如果将教学过程本身视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沟通,则传统教学中更多强调知识,或者说沟通中的信息流,是从教师朝向学生而实现流动的,这就更偏重于主体——客体的形态,而在更为有效的双主体框架之下,沟通和信息流必然都会呈现出双向的特征,因此从学生端而出发的反馈以及评价等形态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之下,伴随式的反馈与评价作为一种新的教学信息流出现,并且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为有了以网络环境作为依托的信息平台,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可以实时展开,学生可以随时发出提问,教师则可以依据具体的情况考虑是否当堂解决问题。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改变,即教师可以选择批量处理学生的反馈,或者像现在这样当堂解决问题进行答疑,但是从教学效果上的差异不可谓不巨大。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出现问题就解决无疑是最优的教学方案。但是传统的教学框架之下,反馈无法及时实现,教师又大多不希望打破已经规划好的教学路线和进度,因此课后展开对问题和反馈的集中处理就成了一种必然选择。而在网络环境的支持之下,无论是何种课堂实现方式,学生都可以通过在线的方式进行反馈,教师可以依据具体的问题和学生群体的反馈状况考虑是否进行教学过程的调整,这无疑是教学效果提升的有效路径。

(三)构建平等的双主体格局

开放的网络环境,带给教学的不仅是多渠道的沟通和反馈通路,还能推动学生的反馈形成。前面已经说过,有效的学习必然是在两个主体之间形成沟通、反馈和理解等特征行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以课堂教学作为典范,呈现出教师作为主导的特征,学生就常常会被当作客体,这就必然无法形成两个主体之间的沟通和有效反馈。有效的沟通与反馈,必然是在两个主体对等的前提下才能产生,而混合式教学模式之下的线上部分,正是扮演了促进学生参与沟通的重要角色。在网络环境之下,学生和教师都转化成为ID符号,教师成年人的身体和说话态度都会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弱化,这些都是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間形成平等沟通关系的重要因素。而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应当适当调整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来积极构建平等的沟通环境,推进双主体有效沟通的形成。

三、结论

思想政治课程是思想教育的核心阵地,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必须充分重视。双主体思想强调学生和教师作为两个对等的主体参与到教学环境之中,对推进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而这种价值又进一步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支持之下得到保证。未来必须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积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实现有效思政教学。

参考文献:

[1] 曾狄,李渊博. 也论“双主体说”的逻辑困境与理论出路[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01):48-52.

[2] 于歆杰. 论混合式教学的六大关系[J]. 中国大学教学杂志,2019(06):14-18.

[3] 李娟. “课程思政”视阈下现代学徒制“双主体”协同育人的路径研究[J]. 党史博采(下),2019(12):63-64.

[4] 车美娟. 高职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陕西教育(高教),2019(12):24-28.

[5] 蒋红,陈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导向型”双主体教学模式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13(02):60-64.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程双主体混合式教学
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应具备的课程能力
浅谈通滩中学“双主体——三环节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五年制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艾思奇《大众哲学》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