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思维地图,开展阅读教学
2022-07-11钱春寿
钱春寿
思维地图(mind map)是一种用于语言学习的可视化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外化其思考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成效。思维地图以排序、分类和比较为基本的认知结构,发展出八种视觉图:圆圈图、气泡图、双气泡图、树型图、括号图、流程图、复流程图以及桥型图。这八种视觉语言模式,能够运用在多种课程领域,教师可根据内容需要单独使用,或者结合使用,以提高教学成效。基于此,文章分别选用了圆圈图、复流程图、流程图、气泡图等可视化语言模式,以教学案例为载体,以点带面,阐述思维地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圆圈图:激活已知,引入话题
圆圈图(Circle Map)由两个圆圈组成(见图1),里面的小圈是主题,可以是某个特定的词或概念等,外面的大圈是与之相关的细节信息,图文均可,信息呈现不固定,对大小和位置没有限制。圆圈图主要用于把一个主题展开来联想或描述细节。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圆圈图,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词进行相关信息的讨论,完成外面大圈信息的填写,使其在完善图形信息过程中,激活已有认知,从而顺利过渡到阅读学习中。
比如,在教学高中英语(译林版)模块二Unit 2“Wish you were here”中的阅读“An adventure in Africa”时,教师在PPT上将“adventure”写在圆圈图的小圈中,外面的圈空着,由学生来填写与探险相关的信息(见图2)。学生通过查阅词典,找到能够解释探险的相关词汇:unusual,exciting/dangerous experience,undertaking,excitement associated with danger,takingrisks,并造句进行运用:(1)Her adventures in Africa.(2)A life full of adventure.接着,学生将这些词汇填写到圆圈图的大圈中。学生在对探险一词进行解释时,运用了曾经学过的词汇,使其对意义相近的词进行了一次归纳和总结,并在运用新词的过程中,深化对核心词汇的认知与理解。
圆圈图的运用,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的词汇去解释新的词汇,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范围,激发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丰富了词汇知识。同时,学生在对“adventure”一词的解释与运用中,对文本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猜测非洲会有哪些探险经历,进而顺利过渡到文本阅读中,增强了学生的阅读主动性。
二、复流程图:探因寻源,深化理解
复流程图(Multi-Flow Map)主要用于深入剖析深层次因果关系,其为学生探寻事情发展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帮助。同时,在思考因果关系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故事情节发展的直观理解,提高了阅读成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流程图内容的填充,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完成对文本阅读的深入理解。
如,在教学高中英语(译林版)模块二Unit 1“Tales of the unexplained”中的阅读“boy missing,policepuzzled”时,教师围绕男孩神秘失踪的事件提出如下问题:(1)How did Justin disappear?(2)What informationdid the police investigate?(3)What kind of speculationdid the police make?教师将分析的事件填写在中心矩形框内(见图3),让学生填写与事件发生原因和结果相关的信息。学生再次阅读文本,提炼信息:(1)returned home before going missing.(2)Kelly saw alarge spaceship flying outside.(3) Kelly heard Justinshout and then UFO disappeared.由此推测出Justin 很可能是被外星人带走了,同时完成填写内容(见图4)。
借助复流程图,引導学生在完成填充信息的过程中,对男孩Justin Foster 失踪的神秘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学生在一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边提炼填写信息的过程中,探寻男孩失踪的确凿证据,以此来推测男孩后续的境遇,从而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续写奠定了基础。
三、流程图:理清脉络,总结提炼
流程图(Flow Map)是用来表明事件发展的顺序、时间过程、操作步骤等,可以用来分析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系,解释发展的顺序。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流程图,引导学生进行快速阅读,总结提炼关键信息,理清文本行文脉络,通过完成流程图的绘制,从而为后续阅读奠定基础,提高阅读成效。
如,在高中英语(译林版)模块三unit 2“Language”中reading 部分的“English and its history”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流程图(见图5),并完成内容的填充。语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英语发展的三个阶段:“oldEnglish”“Middle English”“Modern English”,每个阶段均以时间顺序描述语言的发展以及相应的历史事件。学生在快速阅读中,通过捕捉表示时间,语言的变化,历史事件等的关键词,对信息进行提炼总结,并将相应的信息填写到流程图中,从而明晰语言发展各个阶段之间的关联性。接着,教师布置了复述流程图的任务,让学生以流程图为线索,针对英语语言的起源、发展以及与相应历史事件的关系进行复述,不仅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还增强了学生对语言发展与演变逻辑性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教师通过绘制流程图、复述流程图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炼关键信息,明晰语篇行文脉络,并在复述流程图内容的活动中,通过分析、思考,组织语言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针对英语发展的某一个阶段,进行流程图的独立绘制,细化每个阶段英语发展的历程,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气泡图:呈现任务,拓展运用
气泡图(Bubble Map)用来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特征,通常会用到形容词、形容词短语进行描述(见图6)。它能够增强学生运用形容词描述特征的能力。中间的圆圈内是被描述的对象,外面圆圈填写描述性的词语。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布置描述主题的任务,引导学生依据语篇内容完成对事物特征或者属性的思考,并完成气泡图的填写,提升核心词汇的运用能力。
如,在教学高中英语(译林版)模块六Unit 2“Whatis happiness to you?”中reading 部分的“The search forhappiness”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新的任务:Whatexcellent qualities do you see from the story of SangLan?引導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完成气泡图的填写。即气泡图的中间填写“personalityof Sang Lan”,外面的圆圈则由学生通过分析、思考、书写完成。学生围绕问题,再次阅读文本,对文本中关于桑兰语言、行为、事件等的描述信息进行提取和再组织,探究其背后隐含的思想内涵,深入思考所体现出的人物品质,并选用准确的词汇描述(见图7)。学生则在这一活动中,深化了对人物品质的深层理解,从中汲取人物精神精华,提升精神境界,优化思维品质。
教师通过设计完成气泡图的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对桑兰人物所具有品质、特点的思考。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仅是将阅读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而是基于文本、超越文本,对文本蕴藏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从桑兰受伤前后的态度对比上去领悟人物所具有的优秀品格,发现人物思想的闪光点,深化了学生对语篇内涵的理解。运用准确的词汇进行描述,既锻炼了学生提炼关键词的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词汇量,有助于其语言技能的提升。
总之,思维地图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将知识可视化的工具。借助思维地图,我们便能够将复杂的逻辑关系以图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即让复杂的知识可视化,从而提高了学生信息加工、理解、记忆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圆圈图、复流程图、流程图、气泡图等,为学生营造了主动参与阅读活动的氛围,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故事情节探究溯源,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程度,使其在思维地图的绘制和完成中,优化了思维方式,促进了其阅读素养的发展。